分享

扔掉音频线吧!无线音频原来可以这样玩

 yangchl 2016-07-15


原本夏天户外就热得让人心烦,回家看着PC背后一堆线缆就更让人烦了,尤其是老婆叫我把每一根电源线、音频线、HDMI线缆擦拭干净的时候,看着蜘蛛网一般的线缆,第一反应就是——要不扔掉?这显然是不现实的,WiFi的普及让网线近乎你是名词,那为何不努力下,让其它线缆也一一退役呢?今天,小狮子就将从音频线缆开始,努力过上无线人生。



去掉线缆≠扔掉音箱

谁说去掉线缆就一定要扔掉音箱?音箱这玩意儿绝对是PC各种配件里面的古董级设备,不是所有的音箱都会越听越出色,但真没听说有几台音箱是被用坏的,这无线音频的生活,首先从改造家里的有线音箱开始。


蓝牙音频接收器这个小玩意儿小狮子已经介绍过多次,20元左右的包邮价格即可从某宝上淘来,整个改装过程也非常简单,与其说害怕不会连接,不如说考虑如何给模块供电吧——移动电源,万事万能!


关于音质的讨论

价格总是检验品质的标准

很多喜欢音乐的小伙伴总是给小狮子抱怨,家里上千元的音箱用这个几十元的蓝牙接收器,出来的声音完全大变样,有没有兼顾无线体验和音效的办法呢?有的!无线蓝牙音频解码器——它可以兼顾无线应用和音质两项要求。


这个长得有些像路由器的东东内置音频解码单元,能尽量减少音频信号在传出过程中的损失,尽量让用户在无线和有限应用下获得一样音质效果,不过单这小东西就逼近千元的售价,估计至少得音乐发烧友才能接受了。

X猫上的高性能无线蓝牙音频接收器价格还是不便宜


当WiFi遇到蓝牙

无线音箱究竟我应该选谁

为何在WiFi如此普及的今天,蓝牙会成为无线音频的主力解决方案呢?不少细心的小伙伴都有和小狮子就这个问题进行过讨论,就是用习惯和频率而言,WiFi绝对是当前无线应用的主流方案,可为何蓝牙明显在无线音频领域应用更频繁呢?


从技术角度看,WiFi依靠更快的传输速度能够提供HiFi级无损音质的传输通道且传输距离和覆盖范围也远优于蓝牙,再加上出色的自媒体能力和组播功能,怎么看都应该是WiFi占据主流地位才对,可事实恰恰相反。


回顾整个无线音频发展历史,除现在人们熟悉的蓝牙和期望普及的WiFi外,还历经了FM、红外线等多种传输方式,但因为种种实际引用上的问题而逐一放弃。单看技术指标,WiFi在无线音频应用上拥有非常多的优势,但具体应用呢?假设智能手机和WiFi无线音频连接体验高品质无损音乐,音频数据传输过程中势必占用PC、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的信道,这样的损失多少会让人苦恼。


当然,随着App应用的发展乃至硬件技术的进步,完全可以让无线音频终端成为一个独立的存在,自行同路由器连接甚至可以起到无线路由器中继的作用,这样的运用对于音箱类设备而言非常实用。


了解了WiFi同蓝牙区别以及WiFi无线音箱未来的便利性后,显然对于音质有一定要求且愿意付出一定费用的用户而言,WiFi无线音频解决方案显然更适合一些中高端玩家。当前WiFi音频接收器本身数量也较丰富,而且阿里智能RSR这样的产品兼顾WiFi和蓝牙应用,加上独立的在线音频模式,为我们勾勒出未来无线音频的使用模式。


当然,对于这样一个配件类的产品,虽然已经偏想独立使用,但是动辄399元的费用还是大众应用的一道门槛。


无需纠结

蓝牙绝对是无线耳机标准

解决音箱的无线化问题并借此了解WiFi和蓝牙区别后,耳机显然就不需要再次纠结了。很多80后都体验过领口、袖口“见缝走线”的乐趣,但这样的应用真的真的太麻烦了。


耳机的无线改造显然是不显示的,背着一块单独的接收器绝对是多此一举的事情,大众级蓝牙耳机售价多在200元左右,购买成本并不算高的情况下,耳机的无线化解决方案小狮子更倾向——买买买!


关注应用

让无线音频更人性

在智能移动终端盛行的今天,不少蓝牙音频设备厂商都有定制化的App应用推出,让用户能更好地使用无线音频,除最常规的音乐播放外,还有短信/微信播报、快速拨号、遥控拍照等等常见功能,这样的设定让整个应用变得人性化,也拓展了产品应用空间。


当然,产品定制化的App本身根据厂商投入不同,综合应用体验会有一定的差异,而且很多低价蓝牙接收器会直接使用代工厂提供的通用程序,多少会降低用户体验感受,对于厂商附赠App体验一般的小伙伴,小狮子根据使用觉得QPlay这款应用可以尝试。在手机上打开qq音乐播放歌曲,切到正在播放界面,播控区域会出现QPlay标记。击QPlay标记,在出现的音箱列表中,选择你想播放歌曲的那一台,此时音乐即推送至目标音箱即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