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君子爱人以德,小人爱人以姑息——我们应该如何奉养双亲?

 甘朔铭 2016-07-15

  现在物质条件丰富,人们也是找些新奇的,或者营养高的食物来奉养老人。这可以看出子女的孝心,但是这样是不是就是孝顺,就是尽孝道了呢?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如何奉养老人,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在古代医家,对如何奉养老人有别于今人的做法——不给老人吃特别好吃的东西。所谓好吃的东西,就是辛香鲜辣、高能量、海鲜肉食等等。

  这是为什么呢?

  当然有其道理。

  人老了以后,脾胃的功能就减弱了。脏腑功能衰弱,脾胃薄弱,因此调理脾胃,节制饮食尤为关键,在清代养生家写的《老老恒言》中尤其提出:“节制饮食、味宜清淡”是饮食养生的基本要求。

  “凡食总以少为有益,脾益磨运,乃化精液,否则极补之物,多食反至受伤,故曰少食以安脾。”意思是说,老年人凡是饮食,总是以少食为好,这样有助于胃的研磨,脾的运化,才能将吃进去的水谷化成人体所需的精微物质。否则就算是补益人体的食物,饮食过饱,则易滞脾气,阻碍脾胃运化之功能,反而对健康有损,所以药少食以安脾。

  明代著名医家朱丹溪说如果常以肥甘厚味的食物老奉养双亲,当时吃得是痛快,饱了口腹之欲,但是“积久必为灾害!”用现在的解释是,老年人各项生理机能衰弱,消耗减少,此时再进食这些高能量不好消化的东西,必然容易引起各种疾病。而“甘淡滋味最养脾胃”,平时饮食清淡,嘴上稍微亏欠些,但无病无灾,舒舒服服得,这样两种情况,有判断力的人都知道哪种方法真的是对老人家尽孝,对双亲好!

  在世界上,所有高寿的国家和地区,都有饮食清淡,少食寡欲的习俗。《老老恒言》作者曹庭栋主张“夏至以后,秋分以前,最应调理脾胃,勿进肥甘厚味。”因注重粥养脾胃,认为“粥能益人,老年尤宜。”“能使五脏安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