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眼眼调”还是“眼眼叫”

 关福 2016-07-15

微信上一群喜欢研究上海话的朋友在议论:通常上海人讲的用来形容“碰巧”的意思的,究竟是“眼眼调”还是“眼眼叫”?

据老叟考察,“眼眼调”似应为正字,而“眼眼叫”、“眼眼教”或者“眼眼掉”似为讹读或异化。

毕竟,“眼眼调”这句老上海话至少有100年历史了。


先来说“眼眼”。

老上海人称洞叫“洞洞眼”,是洞必有眼,连煤气灶也分单眼灶、两眼灶和五眼灶。


但比“洞洞眼”小的却不称“小洞洞眼”,而直接叫“眼子”。

以前木匠用扯钻打个榫洞,就叫“打只眼子”。

裁缝为纽扣洞锁边,叫“锁眼子”。

一种牌戏叫“搏眼子”,亦指牌张之大小往往在毫厘之间。


比“眼子”更小的呢,也不叫“小眼子”,而叫“眼眼子”。

“一眼眼”,也是极少极小的意思。

可惜今已鲜有人如是说。


再来说“调”。

调,音刁。意为瞄着打。

比如小辰光打弹子:“吤远我也调得着侬”。


再如打乒乓。

观战者常常在一旁急叫:“调伊左手!”“调伊右手!”“调伊左右角!”

撮掐点还要“调伊矮子球”(即放网前短球)唻。


因此,“眼眼”与“调”摆在一道,其实有点倒装的味道。

照意思讲,应该是“调眼眼”,但传下来的,却是“眼眼调”。


也是老底子的人对天地有敬畏之心,总觉得,在老老远的地方瞄着老老小的“眼眼子”打,还能打进(如高尔夫),多数非人力而是天意了,所以叫做“‘眼眼调’碰了‘眼眼调’浪向”。


这也是“眼眼调”不但用来表示碰巧,也常用来表示有缘分的缘故。

汪仲贤老先生在他的《上海俗语图说》一书中曾回忆他从无线电里听到的说书先生是哪能来解释“眼眼调”——也就是“缘分”的:

说书先生讲,“结发夫妻须500年缘分;姘头搭角要250年缘分;咸肉庄一炮要200年缘分;相好打个kiss150年缘分;雇人陪酒要100年缘分;路遇美人丢个媚眼拨侬也要50年缘分。否则侬没吤巧,眼眼调伊做媚眼个辰光,侬齐巧走过伊眼前,而且眼眼调伊个媚眼会丢了侬眼睛里厢,侪靠前世缘分啊。”

聊供一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