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坐直坐舒服都要懂点解剖学 -简易坐Sukhasana的小技巧

 追风少年的快乐 2016-07-15

含胸驼背是在简易坐Sukhasana中经常会发生的现象,特别对于瑜伽的初学者是这样的。 有很多因素和这个现象有关,比如身体的疲劳,精神的倦怠,身体某些部位肌肉的僵硬,等等。 所以瑜伽的体式练习的一个目的就是能够让瑜伽的练习者最后能够舒服地打坐, 在简易坐Sukhasana舒适稳定地坐下。简易的盘腿坐本身就可以帮助脊柱的顺位,使得脊柱的锥体和间盘能够更好地支撑躯干,帮助胸口向前扩展,这样也能够帮助到更好地呼吸。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我们就可以舒适,容易地打坐, 这种舒适而简单地坐姿就会回馈到神经系统 -带来专注和头脑的平静。



坐直的要点

把手手掌心向下放在膝盖上,下巴去找胸口(启动喉收束 - 迦蓝妹妹)。 然后膝盖上的手感觉向后面膝盖的方向拉动的感觉 (只是产生这样的力,手并没有动), 这样一个动作就会启动lats背阔肌,因为手的位置是固定的,所以这个力对背阔肌产生作用,会被一直传递到背部的中线。 结果就会造成运动学上叫做“闭环”的运模式,这样肌肉的起源部分被带动。 这样一个激活背阔肌的过程就会提起脊柱,向上向前提胸腔。 但是有些人的腰椎则会延伸过度 - 牺牲掉天然的曲线。 所以需要收腹来对抗平衡。

含胸驼背坐着的时候,胯一般是向后倾的, 这样人坐在自己的坐骨后侧。 背阔肌的一部分起源于胯部的髂嵴,激活背阔肌就可以拉动骨盆向前倾,这样就把坐骨带回到直立的状态。


注意看下面动图中的所有尖头方向



实际上同样的小技巧也可以用在其他体式上,比如站立山式, 如果你的手在胯的两侧,掌心向胯的方向,这时候你做把手向后拉的企图(下图)。 注意感觉一下,你的胸是不是有向前面扩张的趋势, 背是不是有伸直的感觉?


相关解剖学知识

背阔肌是位于胸背区下部和腰区浅层较宽大的扁肌, 起于7-12胸肋棘突、胸腰筋膜、髂嵴和下3-4肋,止于肱骨小结节嵴。伸展、 内收、内旋肱骨 (肩膀),攀爬时拉起肢体,并可辅助吸气。它可以帮助延伸脊柱并且带动骨盆前倾。

补充阅读:

点我读:关于背阔肌的另外一篇文章。
- The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