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如仙似幻,梅兰芳的《黛玉葬花》

 新华书店好书榜 2016-07-15

《黛玉葬花》是梅派的一出经典剧目,梅先生将黛玉“两湾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那种还娇带怨的情态表现的十分到位,令人心醉神迷。

事实上,在梅派的《黛玉葬花》之前,京剧一直少有出彩的红楼戏与经典的黛玉形象。光绪年间,由票友陈子芳、魏跃亭、韩五、韩六、贵俊卿、王雨田等排演了《黛玉葬花》和《摔玉》(即宝玉初见黛玉的一段情节)。陈子芳扮演的黛玉梳大头穿女帔,就是一般传统戏中的小姐模样;韩六扮演的宝玉也是普通的小生扮相。每逢黛玉出场,台下观众都笑,觉得这不是理想的黛玉。


△梳大头

△女帔


1915 年8 月,梅兰芳排演了《嫦娥奔月》,剧中人的头饰、服装都参考了古画中的仕女造型,反响极好,从而坚定了他排演“红楼戏”的信念。

△《嫦娥奔月》梅兰芳饰演嫦娥


 经与几位友人商议,他决定先排演《黛玉葬花》。剧本由齐如山写提纲,李释勘编唱词,再经罗瘿公等几位老友讨论、修改,然后定稿。

黛玉的扮相是精心设计的,葬花时,穿玫瑰紫的软绸对襟小袄和白色长裙,腰系软纱短围裙,系丝带,两边挂玉。回房后加上一件绣着八个五彩团花的软绸素帔。头上正面梳三个髻,上下叠成品字形,旁边戴珠花或翠花,发式清丽淡雅。并且这出戏另辟蹊径,改用23 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为题材,利用行至梨香院听曲,反映黛玉伤感的心境。

1916年初,《黛玉葬花》在北京吉祥戏院首演,观众趋之若鹜,都想一睹京剧舞台上的林黛玉,因而剧场座无虚席。这场戏连鲁迅先生也前往观看,事后还写了杂文。这年冬天,梅兰芳到上海天蟾舞台演出此剧,先后演了5 场,场场爆满。这次演毕回京后,一家电影公司想将此戏拍成电影,梅兰芳欣然同意,并未收取报酬,此片拍好之后,也没有在影院公演,只做为资料保存。

△  《黛玉葬花》剧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