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今日头条签约原创号“IN学院”,转载请联系隐语后台。 千本:战斗与医疗
除了“忍刀七人众”成员所持有的超大型刃器,忍者通常不愿意时刻将武器展露出来。忍者通常有个忍器袋,在《火影忍者》中这种忍器袋常被绑在大腿外侧,其中放置苦无、手里剑等战斗型忍器及一切医疗用品;不过在《火影忍者》中倒是有一位特别上忍“器”不离口,至始至终在嘴里叼着一根微型忍器——这名特别上忍是不知火玄间,而他叼着的武器便是千本。
千本形制与针相似,在《火影忍者》中主要是作为医疗忍器出现的:通过刺激穴道激发使用者的潜力,通常对自己人使用。从实战上来看,将针作为医疗忍器发挥出极致的是白,在波之国对战中用二根银针使再不斩进入假死状态骗过了卡卡西一行人。当然也不乏以千本为战斗忍器的好手,最知名的莫过于赤砂之蝎与同为特别上忍的御手洗红豆——赤砂之蝎的“坐骑傀儡”绯流琥的拿手好戏正是“义手千本”,其原理便是以绯流琥手臂的机关炮为依托大范围发射千本。
通过对《火影忍者》实战的分析,千本实际便是针。用于医疗时是针灸针;用于近身搏斗时是针形武器,用于远袭时便是飞针。这种设定事实上非常符合历史上真实忍者的职业特性:为便于伪装,忍者不太可能经常携带如刀、枪等大型冷兵器,针型武器外形小巧适合贴身藏匿,在近身搏斗中尤其是贴身肉搏中,其细长尖锐的刺尖可以轻易地对敌人的内脏造成伤害,常能以小搏大。
“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针型武器短而诡,但囿于外形尺寸及材料强度等限制,并不适于被动格挡,除了用于戳刺敌人要害几乎无他用,因此使用针形武器难度颇高,不经过长期专门训练很难驾驭。不过其特质倒很符合忍者需求,尤其是当千本淬毒后,常用于暗杀与偷袭。
在现实中,针形武器的代表是峨嵋刺。峨嵋刺又名峨嵋针,最早始见于《清稗类钞》:
“宣统辛亥年,拳师戴绵唐、李勤波、李春如三人表演的武术项目中有‘峨嵋针’,即今之峨嵋刺。”
从记载中可以得知,峨嵋刺出现时间较晚,而且是以“表演项目”的形式出现的。这种“表演项目”所用的峨嵋刺中间粗、两头细的锥形体,头端略扁,呈菱形带尖,中间有一圆环。表演时,将圆环套在练者中指上,左右手各持 1个,运用抖腕和手指拨动,使其转动。
正所谓“双刀靠走”,作为短双奇兵器峨嵋刺的总体思想是以旋转针身来迷惑对手从而分散其注意力,从而得以近身并一击致命。与其它针型武器相比,峨嵋刺蹭的铁环可以固定针身使共不前后滑动。不过无论何种形式的峨嵋刺,都不可能如千本一样细小,其长度因使用者的个人身材及使用习惯而异但大体上长约30厘米——如果不知火玄间每天要叼着一根30厘米长的铁针在嘴里,估计连说话都是个问题吧……
更为细小的千本更适合作为暗器,但不是每个忍者都能拥有绯流琥,历史上的忍者常用的是千本与吹矢制成组合暗器。执行任务时,忍者常有“七方出”,其中伪装成猿乐师与放下师时常代有笛子,这个笛子便是改装之后的吹矢。吹矢内的千本往往淬毒并刻有凹槽以尽可能地保留毒性,这一点倒与绯流琥的毒针不谋而合。需要注意的是,吹矢不比弓弩,其有效攻击距离很短,如果不辅以毒药其杀伤力会大打折扣。
比吹矢更进一步的是另一种忍术“含针术”:直接将细针含在嘴里,在进攻时将其吐出。这种术看似难度极高但却被《和汉三才图会》列为日本“十八般武艺”中的第十位,可见其流传之广。
需要注意的是,“千本”一词在日语中不仅仅是一种忍器,同时也是一种忍术,原文为“针の千本”,指用大量细针撒向敌人制造混乱,为自己的偷袭或逃跑创造条件。无论是现实生活还是《火影忍者》,千本都不是战斗类忍器的主流,反而作为医疗忍器倒是忍器包中必备。《火影忍者》中承认穴位体系,于是千本得以与经络等概念体系内自洽,尤其在后期医疗忍者大幅度出现的时代,其地位更不容动摇。
扇与杖:现实与魔幻
如果说赤砂之蝎的千本“似真而伪”,那同为砂忍的手鞠所用的三星扇则“似伪而真”。历史上,能够作为武器的战用扇是真实存在的,只不过没有手鞠的三星扇那么大——三星扇几乎有一人高,称得上是长兵器,而战用扇与普通折扇的大小相似,为短兵器。
将普通折扇的竹/木制扇骨与纸/布制扇而换成金属材质便得到了一把战用扇,也便是铁扇。铁扇的扇骨边缘会打磨出锋利的刃用来切割;当扇面展开又可以当盾牌以阻挡对手的暗器,扇面合起后又可以当做短棍使用。铁扇虽为金属制品,但形制轻巧便于携带且功能多样,亦比较符合忍者的任务需求。
如同所有奇门短兵一样,铁扇并不是正面攻击的武器,而常需要故弄玄虚趁敌不备一招制胜。在扇面展开状态下可以利用扇骨外刃切割对手要害;在扇面合起状态下可以重击对手脆弱部位,当然——这一切招式都以偷袭为主,很难想像在正面战场手持利刃的敌人会给予对手这样的近身机会。
手鞠的三星扇其使用方法完全与现实中的铁扇不同,其设定几乎等同于气象武器,挥舞起来可以将树连根吹起。与此相似的设定是《西游记》中铁扇公主的芭蕉扇,扇出的阴风能熄灭八百里火焰山——也几乎可以视为气象武器了。在《火影忍者》同样也有一把芭蕉扇是六道仙人所留下神器,可以一次性释放火水雷风土五遁攻击,与此相似的是宇智波一族代代相传的火焰团扇,主要用于反弹对手的术,这与现实中的铁扇便毫无可比之处了。
现实生活中的铁扇还有另一种无法展开的形制,事实上是由金属制成、仿造出折扇外形的钝击武器。忍者也会将小型的匕首做成折扇的形状,其意图与将吹矢改装成笛子一样,依然主要用于偷袭。
仿扇的匕首更能体现忍者任务的常态。忍者以暗杀、刺探等间谍任务为主,不到万不得以不会与人发生打斗,刀剑出鞘之时通常便是任务失败之时,所以很多在《火影忍者》中看似酷炫的武器,在历史上都只是忍者为了撤离而故布的疑阵。折扇长度有限只能隐藏匕首,而更长一些的忍刀就需要通过忍杖来隐匿。
与铁扇相比,忍杖显得朴实无华,从外观看就是一根普通的手杖,只是手杖当中一般安装了隐藏的刀刃。忍者经常需要在各地奔走,为掩饰其忍刀,忍杖做得越平实使用者便越安全,这一思想几乎贯穿了所有战斗型忍器的形制,就算是传统的忍刀,为便于隐匿也牺牲了一定的长度,锁镰的可折叠/拆卸结束就更是如此。
《火影忍者》中出现的杖与其说是武器,不如说是图腾——以杖为武器名忍只有三个,一个是六道仙人本人,所用的是阴阳锡杖;另外两是六道化的宇智波带土和宇智波斑,分别使用阳锡杖与阴锡杖。
这里的杖是锡杖,与忍杖的意义并不相同。锡杖源于佛教,为古代大乘比丘常随身携带的十八种物之一,杖头由锡、铁等金属制成,扣有小环因而会发出锡锡声。锡杖的由来可见《毗奈耶杂事》中所记:
“苾刍乞食入人家,作声警觉,拳打门扇,家人怪问。佛言:‘应作锡杖。’苾刍不解,佛言:‘杖头安镮,圆如盏口,安小环子。’摇动作声而为警觉。……至不信家,久摇锡时,遂生疲倦,而彼家人竟无出问。佛言:‘不应多时摇动,可二三度摇,无人问时,即须行去。’”
由此可见,锡杖最初是僧人化缘时用以提醒施主之物。随着佛教的发展,锡杖渐渐有了“彰显圣智”、“行功德本”之效,故又被称为“智杖”或“德杖”。同样见于《佛说得道梯隥锡杖经》: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皆应受持锡杖。所以者何。过去诸佛执持锡杖。未来诸佛执持锡杖。现在诸佛亦执是杖。如我今日成佛世尊亦执如是应持之杖。过去未来现在诸佛。教诸弟子。亦执锡杖。是以我今成佛世尊。如诸佛法。以教于汝。汝等今当受持锡杖。所以者何。是锡杖者。名为智杖。亦名德杖。彰显圣智故。名智杖。行功德本故曰德杖。如是杖者。”
六道仙人为《火影忍者》世界中的忍宗之源,其存在本身便是忍界的象征,所以所用的杖并非忍杖而是锡杖,也隐含着智与德的内涵。而论其使用方式,则更接近西方魔法师、女巫、术士等职业施展法力所用的魔杖——另一个相同点则是,西方魔幻体系中每一支魔杖都是独一无二的,而《火影忍者》中的三根锡杖也各不相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