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蔡文胜:直播的火爆好比当年的“百团大战”,最后活下来不超过3家

 LIU416 2016-07-15

近日,蔡文胜来到专注创业品牌传播的开干公司,与开干的同事们进行深度交流。

以下,是关于不同创业领域的看法交流。

开干提问:您怎么看直播平台的机会?


蔡文胜:现在的直播有点像当时的百团大战,你看百团大战最后存在就只有美团,点评,糯米这几家。互联网市场一直都是这样的,在中国最终能够留下来的其实也不超过几家。老大老二基本上会拿着大头分了,这些是一个必然的。直播平台也会是这样。

对于创业客户,我们需要让他们明白怎么定义成功。成功是分阶段的,不一定每一家都会成为一个独角兽,但是每一家你辅导他做出特色价值。最终你告诉他,被并购掉也是创业的阶段性成功,就有意义了。

开干提问:您如何总结自己作为投资人的成功阶段?

蔡文胜:经历了三个阶段:朋友熟人阶段,看数据的阶段,然后才是看方向、创始人和团队阶段。

我其实也是不断地摸索,其实也是一个经验总结。我最开始自己创业是在2004年2005年开始的,因为在这个创业的过程里,我也认识了一些同时在创业的,譬如我和58的姚劲波,实际上大家都是朋友,然后在一起创业,有一点像帮助的性质,但是第一阶段是这样的,我也挺幸运的,这些人都成功了。

那第二个阶段我也开始看一些数据,比如说像暴风影音,包括后来我做4399,就是因为我看到李兴平做hao123已经做得非常成功了。还有黄一孟的VeryCD,他也引入了电驴(eMule)的。我就是找这些已经有一定用户数的,这是我的第二阶段的东西。

那回到第三阶段就是你说的,那慢慢在这个过程我也形成了我自己的看人方式。那现在我觉得有三个要点我关注的,第一是方向,就是他做的事情是不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这是方向首先要对。

那么第二点我更关注,就是我说的创始人,现在是回到所谓的创始人,是最关键的。有的东西在做的过程他是变化的,那这个创始人他的应变能力,学习能力,就非常重要了。所以第二点真的是学习能力,一开始不懂没关系,但是学习能力一定是非常关键。

第三点呢,其实前面我说的一些个人站长的成功,包括我个人的成功,这种案例太少了。因为当时你想想,李兴平1999年做hao123,到2004年卖给百度,中国都没有几个人知道,市场给了他五年的时间,他可以慢慢做。

后来我投了他, 2004年的时候他做4399,到2009年,我们当时已经2.5亿的用户,全中国没有几个人知道他,就是大家都在用,但是都不知道是李兴平做的,也不知道这个是这么大的一个网站,那他当时有5年的时间可以慢慢地做,没人知道。

那到了今天因为整个互联网发展的太快,你这个东西弄一下半年,一年不知道,那太难了。

OK,所以个人的成功我觉得太难了,现在几乎不可能了,所以需要一个团队。所以第三点就是他的组织能力。这组织能力包含了他的管理能力,沟通能力,这三点我认为是很重要的。

开干提问:基因检测这类我们接触较少的市场,趋势判断以及爆发的条件,我们有什么可以作为依据吗?

蔡文胜: 其实预测往往都挺难的,但是在爆发前他会有一些预兆,他有很多因素相结合。举个例子,比如说2004年做小游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早一点也不行,为什么呢?我们中国开始有宽带,我们最早是拨号上网,你想想2001年的时候流行拨号上网,那你去做应用网站,你做电影网站,你去做小游戏必死无疑,那个拨号上网那么慢,你下载别说一个电影,一个音乐就会把你搞死掉了。那个就是你要玩不动小游戏。到了2003年2004年中国才开始流行宽带。

那我要说的就是基因行业,因为我没有系统了解,不好判断。但是他跟前面的基础建设各个方面一定会有一些相关的东西。我自己的判断需要跟医学应用相结合,你有应用场景,那企业就会爆发。

开干提问:在针对创业公司的品牌服务的标准化这个命题上,您有什么建议?

蔡文胜:我的理解,刚才我听下来,就是你们对客户的服务已经不错了,能够讲到很多重点。

开干能否成为一个优秀的公司的关键,就是要把非标准化服务做成标准化。每一个公司都是不同的,我认为没有办法做到百分百的标准化。

有一些共性,是你们在服务的过程里能够慢慢总结出来的,这些共性其实就是一个标准化,能占到50%。只要能做到前端50%的标准化,剩下50%非标准化的给予的一对一的专业性帮助,开干就会成为一家非常优秀的公司。

开干提问:一些创业公司觉得产品为王,品牌怎么样无所谓。但我们一直认为,对所有的创业公司来说,其实创业就是创品牌,从刚才您的讲话看,您也认同这个观点是么?

蔡文胜:那当然,我同意。其实并不说明这个创业者不认同品牌的重要性。他只是换一种方式在重视品牌,他强调他的产品能够让很多人来用,就会形成口口相传,这本身就是品牌的一个组成。品牌是产品的其中一个部分。其实他已经在做品牌了,那么你们要做的就是让他加强这个认知,重视宣传。

开干提问:内容创业的趋势,您怎么看?

蔡文胜:你看最早的个人站长,现在就变成网红达人,其实是一样的。我个人的判断,最后能完成商业化的其实不多,只是作为广告渠道是不错的,但要变成一个商业的公司,能出来的太少。

要让他懂得自己是不是有这个能力去变成一个商业公司。不是所有创业公司都可以做大,匹配对方能力的建议,有时才是最好的建议。

开干提问:比如开干平台上的外脑,也是共享经济的一部分,他们用富余的时间和知识为创业者提供服务。对于这种共享经济的模式您是怎么看的?

蔡文胜:共享经济未来是一个大的趋势的,但是目前先成功的就是优步跟滴滴,当一个行业刚开始发展时,都是标准化会比较快,然后会慢慢地发展到非标准化。接下来就是教你怎么化妆,教你怎么美食,甚至教你怎么做一个手工的陶瓷,这些模式在未来都会崛起。

开干提问:您如何看待一个创业公司推广时,品牌,产品,创始人三条线并行,什么都想说?

蔡文胜:这个你就要帮他梳理,未来创新的品牌会占越来越大的份额。小米,雷军是用个人的品牌带动起来的,罗永浩也是一个个人的品牌来拉动锤子。那这里你就要回到你跟创始人的分析了,他有没有这样的潜能或者是有没有这样的基础,没有的话你只能先从产品开始。等产品慢慢地出名了,慢慢地也有个人的一些品牌,后面才能够使创始人变成IP,你告诉他,这是一个累积,不是一开始就能做起来,除非他有特别的一些技巧和技能。

那比如说吴欣鸿,2008年刚开始在做美图秀秀,我可以这样讲,到2013年大家都不知道美图秀秀的创始人是吴欣鸿,直到2013年他才慢慢到前台来。至少80%的创业公司,一开始还是以品牌为主的,除非他有特别的经历,或者他有特别的才能才可以主打个人品牌。

开干提问:我这边有一个客户,他想用共享经济的理念做企业员工的云端福利平台,打造企业的一种全新的福利消费模式,对于这种模式的未来您是怎么看的?

蔡文胜:非常大,就像刚才我说的未来的共享经济一定是很大的空间的,最开始从车和房起来,未来其实各行各业其实都会共享,甚至于游戏,或者是卡拉OK,未来可能是要与这些东西共享的,但是你这个客户我第一感觉,他提出来的这个范围太广了。你要引导他先选一个他比较有优势的单点突破。

我们投了一个叫冻品在线,他就是做生鲜的,在福州,我投了,后来雷军也投了,他就只是专注一个冻品。对初创公司来讲,你要先切入一个比较小的东西才能比较容易成功。

来源:网友投稿,如涉及版权请后台留言告知。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