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采铜 | 怎样做一个立在上游的知识工作者

 几度空间2020 2016-07-16

我发现很多读书算认真和勤勉的人,在读书的方式上还是有很大的问题在。比如看了一本书后就急匆匆地去写笔记、书评,画思维导图,甚至就付诸实践了。但再看那些书,内容本身有很多不靠谱。如果读者不加以辨别,就会被误导且浑然不知。此时你读得越尽力,受害就越深。


其实还不能完全怪罪这些书,而应怪作为读者的你,没有下够审查信息的功夫。什么意思呢?拿到一本书,不是书里写什么都觉得对,而是要时刻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一言不合就去查更深、更细的资料,查证过后才稍可放心,同时也可以了解得更加深入、细致和透彻。


特别是我们平常看的书,多以“通俗读物”居多,就更需要有这种自觉。因为“通俗类读物”,若作者对自己要求不严格,就很容易把许多错的、假的、拙劣不堪的东西放进去。即便有一些内容起源比较靠谱,但被随意做一番渲染、延伸后可能就不靠谱了。如果读者把这些通俗读物(特别是畅销书)奉为圭臬,就很麻烦。


因为我自己写书、出书、吆喝书,对图书市场也有点小小的了解。常见到一些稀巴烂的书一边在豆瓣上被狂喷,一边卖到几十万册,匪夷所思。一本书,首先是一个商品,其次才是知识和文化的载体,你这么想,可能也就通了。全是套路。


所以我看书从来不仰视着看,而是平视。对于通俗读物,更是慎重。花很多时间去看通俗读物,不如匀一点时间去看专业的作品,教材、论文、研究报告、工具书,虽然慢,难啃,但有价值得多。我不是说看论文就一定靠谱,但是论文上的话,至少有百分之七八十的可信度,但很多书,连百分之十都没有。、


所以我们看下面这张图。当务之急,是要把看通俗读物为主的习惯过渡到看专业读物为主的习惯。不是说不要看通俗的,通俗读物也有很大价值,但是你一定要把专业的也捡起来,搭配着看。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有个人跟你说某个保健品吃了对身体有什么样的好处。你是信还是不信?断然选择信或是不信都不对,而是应该去查论文,以该物质为关键词进行检索,看看论文里怎么说,才能下判断。这就是专业性阅读,跟我们的生活都息息相关。




当然光看书也不够。可看的好东西太多。我记得读本科时,上过一个选修课讲中国近代史。上课的老师正规教育只念到初中,后来完全靠自学,读了太多的东西,终于能够站在大学的讲台上。他说他研究历史,看书花的精力只占很小的一部分,更多是花在看原始档案上,比如他会跑全国各地的图书馆,查找当地的档案资料,甚至跑到国外一些国家,在很多外国图书馆里,也能找到跟中国近代史有关的档案。


当时我听了他这番话,很震惊。现在慢慢理解了,知识的世界,存在出版物里的,也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至于存在流行读物里的,那就更小了。至于大多数公众号里的文章,一巴掌拍下去,就成了一滩水。


另外,语言也是我们获取更多更好知识的一个壁垒。很多人基本上只看中文读物,了解国外的东西也是靠翻译过来的,那也有很大的问题。因为能被翻译成中文的英文世界里的好东西只占总量非常小的一部分,更何况翻译本身造成的信息缺损和失真,而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日语等等语种里的大量高价值信息,能被汉化的就更少了。


什么样的营养造就了什么样的肉身,什么样的信息造就了什么样的大脑。如果你的主要信息来源都是来自于那么窄、那么小的一点点管道,那么毫无疑问,你就是躺在信息下游的人。你总是在被动接收流水线式的信息喂养,无法自主,无判断力,哪怕表面上很勤勉,也只是自弹自嗨。


相反,如果你善于审视信息的来源和渠道,对信息百无禁忌但又很挑剔,又有勇气挑战有智力门槛的内容,那么你就可以成为站在上游的知识工作者,掌握着大量公开但绝大多数人所不知道的“秘密”。





(题图与本文无关, Po 它只是因为动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