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证监会公布了2016年证券公司分类结果。95家证券公司分类评价结果为:A类公司36家,占比38%,B类公司51家,占比54%,C类公司8家,占比8%,无D、E类公司。 不出意料,去年被证监会处罚的几个“优等生”都被下调了评级。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国信证券、广发证券、华泰证券、兴业证券由去年AA级降为BBB级,方正证券由A级降为C级。 至此,A股市值前十大券商,一半被降级。 被下调评级的券商,几乎都处于行业内的第一梯队,而且原本都享有AA评级, 也就是被证监会认可的,拥有最高风险把控能力的券商,然而这次却成了重灾区。 这与去年中国股市的极端走势有关。当时,市场上违规融资、第三方接口、场外杠杆、爆仓、做空以及程序化交易等现象浮出水面,监管层也开展了一次轰轰烈烈的救市与整肃的战役。 战役的结果是:在去年获评AA级的27家券商中,14家因两融业务违规或其他违规行为被证监会采取行政监管措施或处罚,另有30余名证券公司高管被免职或者陷入调查风波,累计罚没的资金更是达到了 2.42亿元。 这些被罚的券商中,又以中信证券问题最为突出,公司多名高管相继卷入“调查门”,最终,公司董事长王东明宣布退休,前总经理程博明被批捕,执委会委员徐刚、葛小波、刘威、陈军、闫建霖离任。 (错误复杂的关系网) AA评级不保,不止是面子的事,更关乎券商的“财运”。根据相关规定,证监会按照分类监管原则,对不同类别证券公司规定不同的风险控制指标标准和风险资本准备计算比例,并在监管资源分配、现场检查和非现 场检查频率等方面区别对待,对于评级低的券商,将是被“重点关照”的对象;同时,在增加业务种类、新设营业网点、发行上市等券商规模的扩大,以及确定创新 业务、新产品试点范围和推广顺序的券商业务线上,评级较高的券商享有先发优势。 更重要的是,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根据证券公司分类结果,确定不同级别的证券公司缴纳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的具体比例,根据后来修订的2013 年证监会“证监会公告〔2013〕22号”通知,保护基金规模在200亿以上时,AAA、AA、A、BBB、BB、B、CCC、CC、C、D等10级证券 公司,分别按照其营业收入的0.5%、0.75%、1%、1.5%、1.75%、2%、2.5%、2.75%、3%、3.5%的比例缴纳保护基金。 这就意味着,券商评级越高,上缴的资金也就越少,券商评级越低,上缴的资金也就越多。 当年光大证券在被证监会降级为C级之后,业绩就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其中仅上缴投保基金的保证金一项,就需多缴纳2.25%的营业收入,由上一年的 2413.34万元上涨至6490.55万元,多缴纳了4077.21万元;另外,在2014年上半年,受乌龙指影响,光大证券融资利率大幅上升,融资成本增加,报告期内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53%。 证监会这次重拳出击,一举拿下几个行业龙头,对于证券行业长期而言是件大好事,俗话说“被打痛了才能长记性”,此举有助于行业规范发展。 像上文提到的光大证券,这次评级就上升到了AA,另外还有平安证券,之前也因保荐项目造假事件而受到严厉处罚,评级一度降到B,但随后公司严格内部各项风险控制,这次评级已回升至A。
编辑:郎朗,多年证券从业工作经历,微信qgziji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