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别想了,先入门吧!

 youxd 2016-07-16

文/Cissy育儿思考

初步接触逻辑思维,还是跟大多数人一样先从了解罗胖开始的。听他曾经对他自己的演讲做出一个套路分析,原话我不太记得了,大致是这样的:对一个问题的阐述,先说说大家的观点是怎样的,然后抛出问题让我们发现其实不是那样的,接着说出自己的观点,再丝丝入扣,层层剥茧的展开论述,用各种论据去支持自己的观点,最后总结。当时觉得有点意思,于是听了十几期,比较欣赏罗胖对问题的分析能力,正面说过来,反面说过去,听的还觉得是那么回事。

对问题的多角度分析得出结论,是当时我对逻辑思维的理解。当时逻辑思维的概念像是一颗种子种在我脑海里,并未发芽。后来由于工作的关系,看了很多关于培养孩子思维习惯,开发潜能的文章,逻辑思维这个概念像浪潮一样一遍遍冲刷着我这未开化的脑袋。(我可以划船不用桨,我可以扬帆没有风向,因为我这一生,全靠浪。哈哈,其实说的就是阅读的重要性。)

再次正式接触到逻辑思维是阅读《一本小小的蓝色逻辑书》,读完后觉得作者能够把看似难以理解的概念说的通俗易懂,实在是大师所为。一看作者简介,果然如此。作者布兰登.罗伊尔就读哈佛大学,后来潜心研究英文写作,语法和逻辑推理教学,写的这本书还获得了总统图书奖,厉害!整本书读完,加上联系书中测试和训练后,我觉得自己离聪明人又靠近了一步。

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别想了,先入门吧!

1.png

逻辑思维是谁创建出来的?不得不提到大名鼎鼎的苏格拉底,提到他,脑海总是能浮现他大约在两千五百年前坐在广场上不停的提出问题引发人们深思的画面,正是由于苏格拉底通过一系列探问来获取答案,并对这些答案进行推断,找出各种复杂现象背后的关键问题,并判断“常识”中的对与错,从而揭开很多貌似有理则荒谬的说法背后所隐藏的真相,这才成为逻辑推理。

反过来说,要想做出正确的决定,首先要占有充分的信息,而想占有充分的信息,就必须提出正确的问题。这样看来,想培养自己和孩子的逻辑推理,首先要学会提问,然后搜寻信息运用推理能力去解决问题。

书中说到,推理能力是一个人最重要的能力。但奇怪的是,在所有学校里,没有培养逻辑推理能力的专门课程。现在从幼儿园到大学,都在告诉孩子“思考什么”,而不是“如何思考”,很显然,我们的推理能力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和锻炼,所以在现实中遇到问题时,常常会走入误区。

那么,要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我们首先提出问题:如何让孩子学会提问?培养孩子用逻辑推理解决问题的方式是什么?

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别想了,先入门吧!

2.png

1.如何让孩子学会提问?

1)告诉孩子:我喜欢你的与众不同。

孩子在吸收和判断的时候,都会受到主观意识的干扰,都会有偏见,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我们必须让孩子了解到这一点,能够接纳和包容别人的意见,能够尊重自己的内心做到与众不同。

2)鼓励孩子跳出框框来思考问题。

要发挥孩子的创造力,最关键是让孩子有新点子,新想法。从解决问题的角度,要想先判定一个问题究竟是不是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帮助孩子重述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是想象出来的,还是真实存在的?”发挥想象,重新定义问题,本身就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

在国际学校读书的孩子,经常做一种练习,叫:Facts and Opinions ,给孩子一句话,一段文字,甚至一篇文章,让他们区分,这是一个事实,还是一个观点?举个例子:

A : 我喜欢吃草莓。(观点)

B : 草莓是一种水果。(事实)

在英美教育体系里,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从这些超级简单的例子里去学会分辨,什么是事实陈述,什么是观点陈述。为什么要区分呢?因为很多时候,观点和事实很容易被混淆。国外学校在教学生阅读理解和论文写作的时候,特别要求学生能清楚区分文章中哪些是观点哪些是事实。

3)和孩子一起做头脑风暴

创造力的核心是碰撞出“新奇而合理的点子”,《一本小小的蓝色逻辑书》作者建议做头脑风暴中要注意:

  • 量比质重要

    多鼓励孩子提问,数量越多越好,可以用比赛的方式开展家庭头脑风暴,看谁的问题多,这个侧重点就是让孩子多思考。

  • 越古怪越好

    尽管有些问题听起来稀奇古怪,但是没准以后成为趋势也说不定。

  • 所有人说完再评估或总结

    不要着急打断孩子,也不要被孩子打断。说话又不是有奖竞赛,比赛看谁说的快。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要求孩子尊重他人,对孩子的社交能力也是一种提升。这样别人和你家娃相处,才会感觉如沐春风。

  • 鼓励搭顺风车

    鼓励孩子可以在我们的想法上做进一步延伸,提出更进一步的想法,这样会拓宽孩子的视角,因为孩子的体验跟我们相比毕竟有限,但是想象力是无限的。

2.培养孩子用逻辑推理解决问题的方式是什么?

作者在第三章的主题是“决策”,告诉大家如何将逻辑推理思维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并提供一些具体的方法,帮助梳理和量化决策流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介绍书中的两种方法:

1)利弊分析法

个人认为只要是2岁以上的孩子,爸爸妈妈都可以利用这个工具让孩子成为较为成熟的小小思考家。因为大多数人天生都善于发现问题,而利弊分析则更会让我们的视角更平衡。比如宝宝喜欢吃糖果,你可以跟孩子一起写出下面的好处和坏处:

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别想了,先入门吧!

3.png

这样孩子再去选择糖果的时候,会更能做出自己的选择,可能有时候控制不了自己的想吃的欲望,但是知道吃糖果不好会让孩子下意识的控制自己,慢慢培养好的习惯。

2)加权排序法

听上去好高逼格的感觉,说的通俗易懂一些,就是一件事越重要,我们给它的权重就会越高。 这种方法可以让孩子更能排出事情重要的优先级。权重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孩子的感受,所以我们需要尊重孩子的决定,才有可能让孩子明白首先需要做什么。还是举例易懂些:

跟朋友约好下午一起去动物园,朋友离我家比较近,早上带她家娃到我家来玩,吃饭后到了13点,朋友有点困了,想回去休息下。但是她娃玩的正开心,不愿意回家,怎么办呢?这时候朋友就用加权分析法来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别想了,先入门吧!

4.png

于是朋友家娃很有主见的选择了她打最高的分的选项,乐呵呵的跟朋友一起回家先休息了,休息好后我们又一起去了幼儿园。

养成这样的思维习惯,你看,其实也一点都不难,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处处找到和孩子一起锻炼这种思维习惯的机会。还想着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有多费劲吗?别想了,先入门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