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作者简介:
▲ ▲ ▲ 今天就来谈谈 “如何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这件事。想想我自己还是蛮有资格来写这个主题的,主要是一直以来,我应该还算被别人或自己认为是 “还算蛮能够写的人”。 这是社会上常常听到别人对我的,两个不同的评价:
好吧,即便是 “酸”,大家也承认了我就是比较会写。 今天我就来谈谈这个被大家讲到烂的主题:如何具体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不过在继续进行下去之前,在这里我先给大家讲几个概念:到底写作能力的 “本质” 是什么?
◆写作能力等于思考能力 ◆
在我的看法当中,那是因为很多人往往忽略了一件简单的事实,那就是 :
“文章” 说穿了就是思考的产物,你得把事情 “本质” 想透了,写起文章来才畅快。 我认为灵感的本质不是什么 “灵光一现” 的东西。
什么时候大脑演算完了,你不知道。有时候甚至大脑是算不出结果的,非得去参加一个活动什么的,又加进了一大堆辅助资料推一把,然后 “灵感” 就此诞生。 所以要能够写出一篇文章,关键是先得把 “一件事情” 想透。 正常人写一篇文章写三个小时,四个小时,是很正常的。因为没想清楚,根本就写不出来。那三四个小时,其实很多时间你是花在 “想”,对吧。 很多人看我写文章很快好像根本不用想,说穿了根本的关键因素很简单:我平常就在想很多事情,而且早就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看法。都已经先想完了,或已经想了 70%。所以最后只需要 “输出”,当然很快,“输出” 这件事只需要打字能力啊。 我还曾经干过 “写文章直播” 这件事,证明一下我写文章速度快到可怕,绝对不是 “复制粘贴” 别人观点所以写得快.... 又或甚至我其实只是想通一件事情的 70%,剩下那个想不到的 30%,是靠写作逼迫自己不断地去强化思考,或者是听取读者的反馈补足的。
◆提升输出能力得先提高输入能力 ◆ 另外一个常见到的提升写作能力的论点是:你得提高 “输入”。而 “输入” 最常被建议的手段是 “读书”。(现在还有一些 VLog,“网路读书会” 可以帮你先作摘要......) 但写作这件事情是很现实的,读古文书多,写字就容易引经据典,有个古典味。读科学书多,写字就比较大白话,简单清楚。但这两者有个共通点:读的书越多,给大脑运算的 “资料” 越多,那么算出来的资讯越纯,运算效率越高。 但 “多读书” 这个建议,还是被听众觉得是 “狗屁建议”。
这个嘛,其实在我的观察当中。我认为其实 “阅读能力” 说穿了,是对世界的 “好奇心” 与 “责任心”。
◆阅读能力 = 想解决周遭问题的欲望 ◆ 阅读能力不是靠逼自己多读书就可以练起来的。我对读书和吸收资讯这件事情的看法是这样的:
而速读能力没有什么神秘之处,速读就是跳读。 为什麽能够跳读,是因为大脑以及眼睛能够筛掉 “你不想要的资讯”,自动定位出你想要知道的资讯(连续的声音、影像无法跳过,而连续的文字是可以被跳过的)。 速读补习班能够教你速读技巧,但真正练成还是取决你想解决周遭问题的欲望的冲动有多大。
◆想解决周遭问题的欲望 = 对周遭问题的责任心 ◆
会那么想要解决周遭问题的人,不就是神经病吗?谁会那麽负责任,想要到处解决周遭的问题。 是啊。这种人就是负责任的神经病。 唯有一个人当觉得这个问题是自己的责任时,才会有动机去寻求答案来解决。甚至有动机在找寻答案之后,把答案想好后,总结然后写成文章公诸于世。 当一个人不认为某个问题是自己的责任,会到处神经病似地去找答案,看书吗?大脑的记忆体没有那么多的。满了也会自动释放不需要的东西。 对自己所在的环境,有多么关心以及负责任,完全能够显示在自己的输出成果上。 你应该常听到很多神人都会这么说:
这不是谦虚或邪恶藏招,事实本质就是如此而已。 ◆总结 ◆ 所以我在这里给大家总结一下呢,其实 “写作能力” 被很多人神化了,总觉得是一个高大上的能力。其实粗俗地说呢,你知道吃东西过后总是要拉的嘛。所以读多了,总得拉的嘛。 所以对读书多的人, “大便” 能力高,这哪有什么稀奇的。大便就大便,哪有什么好讲的,要拉得多,就是吃得多就可以了。“大便技巧” 顶多可以让你的大便变得好看一点,变不了输出的速度与质量。 那要怎么吃得多呢?一定是得 “肚子饿” 才吃得多嘛。想办法让你的脑子饿一下吧! 校订:吴巍、姚色丰 ▲ ▲ ▲ 一句话,一张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