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领读采铜《精进》第三章:?最有效的,是即刻行动

 帅汤007 2016-07-16

经常听人说,等有时间了我一定要多看几本书,等有钱了我就去旅行,等准备好了我也去创业,等退休了我就好好享受人生……

总想等待时机成熟,一切就绪才开始,可是,世上哪有什么万事具备的时候呢。所以,你又会经常听他们说,如果我再年轻几岁就好了,现在做也没用了,来不及了……

实际上,谁也不想这样蹉跎岁月。采铜在新著《精进》第三章《即刻行动》里说,?最有效的,是即刻行动?,并教你怎样行动。


图片发自简书App
1.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


经常写作的人大都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孩子正为明天无法交作业发愁,作业是老师三个月前布置的写一篇有关鸟类的报告,可他还不知道怎样动笔。这时,他的作家父亲说:“一只鸟接着一只鸟,只要一只鸟接着一只鸟,按部就班地写。”

是的,当你觉得不知道怎么写的时候,就直接开写好了。只要写了,不管写得有多差,都还有机会把它改好。?

写作如此,其他的事情也一样。但我们迟迟不能开始,往往是因为我们心理上的阻碍超过了这些行动本身的难度。另外还有一些分分钟可以解决的小事,我们也会拿出种种借口拖延下去。

而一个人的心理成本可以比作能张开和缩小的弹性薄膜,各种小事的堆积也可以把人的心理成本撑得很大。?所以,先把必须要做的小事处理掉,是保存积极和从容心态的一剂良方。

对牵涉面较多,并且无法在短期内解决的事情,第一步一般是做计划,做计划虽然主要是构思工作,但也是行动的一种。这种构思可以与其他的事情同时做,也就是利用“暗时间”。

有人说做事情时机很重要,总把希望寄托在虚无缥缈的时机上。但是,要知道所有的等待都是有成本的,并且时机出现时,你未必能够识别并抓出它。所以,假如你想做什么,“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与其等待,不如现在就开始。


图片发自简书App

2.精益创业的行动启示?

“精益创业”(Lean Startup)是当前互联网创业最流行的方法之一。

精益创业的概念由“精益生产”发展而来。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组织世界上17个国家的专家、学者,花费5年时间,耗资500万美元,对日本丰田公司准时化生产方式(Just In Time,JIT)进行研究、总结,得出的涵盖生产制造、产品开发、协作配套、营销网络以及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的管理理论。

精益创业中有个关键概念叫 “最小化可行产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MVP),它指的是可以使用最少资源、被最快制作出来的、可执行基本功能的、能被用户使用的试验性产品。创业者应该尽快把最小化可行产品发布出去。

传统的产品生产流程,是在周密、系统的规划后,一步一步完成项目的各个组成部分,最后构建出一个精致的成品。

精益创业的思想,则是抛弃这种冗长呆板的计划,用反复试验和获取反馈的方法来探明环境,通过迭代优化来最终进化出一个最好的产品。?

某种程度上,人生就如同创业一样。虽然我们可以对未来订立高远的目标,制订完美的计划,施加种种美好的遐想,但这些总会被不可预知的现实打乱,甚至不得不中途放弃。为此,你可以借鉴精益创业的方法,尽快拿出你的最小化可行产品。

你的最小化可行产品,是可以作为展示你才华的载体,借由这些载体传播出去,供其他人欣赏、品味,并获得反馈,然后继续做出更复杂、更优秀的产品。例如,从一篇短文到一篇长文,从一篇长文到一本书;从单幅的漫画到多格漫画,再从多格漫画到长篇漫画连载。

精益创业的一个重要思想是,你不需要完全准备好再上场,要先及时拿出最初的最小化可行产品,然后再不断地获取外界反馈,根据反馈进行优化和迭代。外界反馈分为三种:正面肯定、否定和批评、提示之前未知的方面。


图片发自简书App

3.像Photoshop一样分解任务

如果你在一个时期内,同时担负几种不同的工作,完成不同的任务,在一定意义上就相当于计算机领域的术语“多线程工作”。?

心理学家发现,当从任务A转换到任务B后,执行任务B的绩效要明显比非任务转换条件下执行B的绩效差,这个差异称为“转换损耗”。

而且,当你在非常投入和忘我思考的时候被打断,转换损耗就会非常大,如果能选择好合适的中断点,切换的损失也可以降到最低,所以,怎样设置中断点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大多数任务都有一个至关重要、通常也是最棘手的部分,需要集中精力进行思考和破解,称为“核心思考区间”,把该区间工作完成后再中断,效率就会比较高。

当我们不得不对一个复杂任务进行分段处理时,可以按照这个任务所涉及的认知复杂度和认知类型来切分。就像用Photoshop绘图时,把一幅画分成多个图层,在同一个时间只需专注于“某一层”的效果。

图层工作法还可应用于并行处理多项任务的场景中,它的好处是可以集中处理同质性的工作,减少不同性质工作间的转换损耗。


图片发自简书App

4.三行而后思

总有人说要三思而后行。这句话出自《论语》,但它经常被断章取义。其原文是,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意思是说,季文子每件事考虑多次才行动,孔子知道这件事后,说,想两次也就可以了。

接受多年的学校教育,且很少实践经验的人,容易养成照搬书本和理论知识的僵化的思维模式。但在现实中,从理论出发不一定能指导实践,只有在实践中通过反思积累的知识才能指导实践。

在日本知识管理大师野中郁次郎看来,我们行动中蕴含的知识属于不易用语言表达的隐性知识,比如一个拉面师傅怎样才能拉出很细的面条,这些技巧蕴含在他的动作中,而书本中的知识属于可用语言清晰表达的显性知识。而知识创造的过程就是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相互转化的过程。

我们置身的世界,目光所及,看到的只是一个个表象,在表象之上,是经由归纳抽象出来的经验、假设和模型,在表象之下,是大量的细节性信息。而反思和行动,就成了在这三者之间折返的桥梁,反思和行动越多,我们就越能从表象过渡到更多的抽象理念和具象事实。

在行动中反思,最好还要注意三个关键点:?

反思一定要及时。刚刚做完一件事之后,记忆中保存了大量与事件相关的细节,这时的反思也就会忠实于事情的原貌。

梳理“反应链”。反思一件事情,应看它是如何开始、发展、转折和结束的,它背后的动因、阻力以及关键节点是什么,这些相关的因素又是如何串联起一条完整的“反应链”的。这将有助于我们理解事件以及事件背后的运行机制和规律。?

关注意外现象?。意外结果也许并非本身有多特别,而是在于它落在我们原有的认知之外。因此关注意外事件就是打开我们认知局限性的方法。

结语:

开始并完成一件事情,比做好它更重要,因为只要开始了,你就有机会把它做得更好。



这是木棉与橡树第一次拆书领读,对《精进》一书七个阅读章节进行拆解,每天10分钟,7天读完一本书。???

期待我们一起“精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