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穿心洞——空穴来风

 刘长清图书馆86 2016-07-16

豁然贯通的穿心洞,位于罗通山南北走向的支脉中。它洞穿山腹,故称“穿心洞”,应属于典型的穿山洞溶洞。东西两个洞口分别开辟于山势崔嵬的长岗的东西两坡。东洞口较低,高仅3——4米,宽近8——9米。洞口上端岩石节理横向平直,形成厚薄相等石层,属于层积岩。洞口塌落点在同一石层上,故洞口显得平正整齐。洞口上部如同一方匾额的长条石上,题有朱红隶书大字:“穿心奇窦”。遥望西侧洞口,别有一番妙境,但见洞体宽阔高大,气势恢弘。洞口高近30米,宽达20米,方正平直,犹如刀削斧劈,气势峥嵘雄浑。那宽敞明亮的门阙,为这巍峨的“地宫”,增添几分雄伟气魄。由东侧洞口进洞,洞面急剧下降,坡度80度以上。幽洞顶崩塌陷落的巨石横竖骈列,或倾或倚,或高或低,遍地皆是。我移步履石,小心翼翼下到洞底,坡度向两侧猛升。山间雨水或积水由两侧洞口顺势而下,长期沿石隙节理溶蚀,使洞底形成凹坑,积水满后再向两侧流入,所以使穿心洞洞面形成两边高中间低的“V”形状态。洞内平均宽度20余米,容纳千人绰绰有余。穿心洞顶平齐如一,所以地势欲下跌,洞顶就欲显高峻。仰望“地宫”顶部,石幔突起,酷似吊灯,平整处如同各种纹饰的天花板。两面洞壁石钟乳、石华,五彩纷呈,纹理怪异,有如壁画。洞壁上端,孔穴遍布,参差错落,令人啧啧称奇。

罗通山的石灰岩溶洞大多一段有洞口,称为“盲洞”,即洞中不透明,阴暗,不能穿过。而穿心洞和通天洞却都有两个洞口,洞中宽敞明亮,能穿山透崖,往返自如,故称“明洞”。

解放战争初期,柳河、海龙、辉南三县临时政府曾在罗通山打游击,穿心洞作为会址和临时住处。人们在洞壁还曾见过“打回老家去,解放全中国!”“只要青山在,革命之火不熄”的字迹。而今罗通山风景区旅游事业兴起,穿心洞成为旅游观光必到之地,同时也成为教育青少年不忘过去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