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的天才农民发明家吴玉禄

 梦泽赤子 2016-07-16

   

    2009年2月25日,农民发明家吴玉禄从石家庄中国首次太空漫步航天展的会场赶回家。这个位于北京市通州区漷县镇偏远乡村的普通农家院,已升级为“玉禄(系列)机器人研究所”。他的名片上用中英文标注的头衔十分醒目——“发明家”。吴玉禄家的院子不大,角落里摆满了他从各处淘来的机械零件。6间正房全部被他占用,他和妻子董淑艳就住在一间不大的厢房内,外间就是厨房。大门正对一间二十平米的会客厅,墙上贴满了吴玉禄与各种名人的合影、中外媒体采访他的镜头和一排奖状。隔壁的房间是陈列室,里面摆放着他的作品。最里面的一间是他的工作室,桌子上墙上地上全部是工具和各种奇形怪状的玩意,这个房间一般不给人进,尤其在他投入制作的时候,几乎废寝忘食,几天不出门。(1884年,尼古拉.特斯拉在爱迪生公司工作时,时常从上午十点半钟一直工作到第二天早晨五点钟,这种精神使得他的上司托马斯.爱迪生不得不勉强承认,“我有过许多勤奋工作的助手,但是数你第一。”特斯拉和爱迪生这两位人物都可以在紧急状态下一连两三天不合眼,他们身边的普通凡人个个甘拜下风。可是,爱迪生手下的人常说,爱迪生私下偷偷打瞌睡。)

               

 

    因为吴玉禄只有小学文化,机器人的设计原理,无疑是他发明路上的拦路虎。他说,吴老五的设计花了五年,其中绝大部分时间都用来思考原理了。“原理必须得先过得去,得想得非常透,如果原理上就开始模糊,这个东西肯定做不出来。”为此,吴玉禄常常十五六个小时不吃不喝,一心扎在屋里研究机器人的运动原理。为了做出模仿人类走路的机器人,他每天都去仔细观察每个人的走路姿势,“为什么人两条腿却能协调得十分平稳,人迈步时时怎样移动重心的,曲柄连杆怎样设计才能实现类人的运动……”看似平常的问题,却都饱含着吴玉禄倾注的心血。

中国的天才农民发明家吴玉禄 - 张卫民zhwm0378 - 张卫民的科学思想

 

    吴玉禄像童话中的人物,他把废品收购站里的破铜烂铁买回来,重新组合、敲敲打打一番,这些前世的铁丝、水管们就有了新生命,纷纷活泼起来。从1986年会走路的吴老大诞生到现在,吴玉禄已经有了36个机器人儿子。这些机器人让吴玉禄的乡村生活变得与众不同。吴玉禄把这些机器人看成是自己的孩子,让它们都跟着他姓“吴”,并按照出生的顺序“吴老大、吴老二、吴老三”取名。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绝活”:“吴老大”会走正步;“吴老三”可以像蜘蛛侠一样攀岩;“吴老五”能给客人点烟,端茶倒水;“吴老七”是一个“六脚怪”,可以在复杂的路面上行走自如;“吴老八”能蹦能跳,还能翻跟头;可给病人定时翻身的“吴老三十三”和会下棋的“吴老三十四”。“吴老二十五”是个拉洋车的机器人,它可以拉着吴玉禄出去逛街,是他最喜欢的“孩子”。

中国的天才农民发明家吴玉禄 - 张卫民zhwm0378 - 张卫民的科学思想

 

中国的天才农民发明家吴玉禄 - 张卫民zhwm0378 - 张卫民的科学思想

 

    兴趣让吴玉禄与机器人结缘。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的地地道道的农民,却沉迷于发明机器人30余年,更重要的是,迄今为止,吴玉禄发明的30多个机器人,成了科研机构争相购买的“香饽饽”。吴玉禄是家中最小的儿子,从小,他就不爱上学。但他的书包里,总是装的满满的锁、工具和机器零件。在逃课和课余时间,他自己鼓鼓捣捣地制作了小轮船、小汽车、小吊车等一系列玩具,甚至还做风车搞起了风力发电。一个小学都没有毕业的农民,其发明成就令很多科学院院士都望尘莫及,他说:一切都是因为兴趣。

    2004年,吴玉禄参加了湖南卫视举办的“天下发明之星大赛”得了第一名,称号是“最聪明的农民发明之星”,还有一万元的奖金。之后,他造的机器人被中科院买了去。在深圳电视台举办《创意中国》节目中,吴玉禄发明的机器人战胜了科技大学和另外两家科研单位获得大奖。消息一传开,乡亲们马上变了口风,赞他有出息,是中国农民的骄傲。国内外的媒体蜂拥而至,最多时一次来了15家新闻单位要采访他,车子堵在村口进不来。国内的一些企业主动找来请他当顾问,搞研发,一个新疆的老妇人为求一个能帮助收割棉花的机器人,在漷县住了4个月。一些专家和机器人爱好者也找到他交流、请教,并请他到大学里讲课。前不久,吴玉禄利用暑假的最后10天办了个吴玉禄机器人学习班,有七八个孩子报名学习,临走都能学会做个小机器人。作为靠自己琢磨出来的发明家,天才发明家吴玉禄强调动手的重要性,实践才能出东西。“我教的东西都是我自己琢磨出来的技术,都是孩子们在学校里学不到的技术。”吴玉禄说。当代中国的大学教授和科学院院士大多是学院派理论科学家,若是让他们到百家讲坛上耍耍嘴皮子还会振振有辞,真要让他们动手搞发明,大多都会在农民发明家吴玉禄面前甘拜下风。这就是中国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重笔试、轻操作”顽疾恶果。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乘坐各种各样的机动车出行游玩,也可以乘坐人力车代步,但肯定很少有人尝试过机器人拉车的感觉。从不久前开始,凡是来北京大观园游玩的人都可以体验一下乘坐机器人拉车游园的独特感受。这个名叫“祥子”的拉车机器人是北京市通州区的农民吴玉禄发明的。他制作的机器人一经亮相,就成为大观园里最吸引人的一景。

    吴玉禄似乎不太适应这副西装革履的扮相,在回答人们种种新奇的问话时,一句台词总挂在嘴边:“我是一个农民。”

  在简陋的工作室,摆满了他从废品回收站淘来的各种“宝贝”。说话的当,他从类似中药房分格的小抽屉里,拿出一颗螺丝钉安装在一个带领结、一头紫色毛发的孩子身上,这个可爱的孩子便歪歪扭扭的走起来。

  吴玉禄说,这是老三,因为总出场表演,生病了。不过,他却是第一个甩掉尾巴能走路的孩子。“别看半身不遂,但可以像蜘蛛侠一样攀岩。”他又如数家珍道,“吴老五”能给客人点烟、能端茶倒水,“吴老七”是一个“八脚怪”可在复杂路面上行走自如,“吴老八”能蹦能跳还能翻跟头……孩子们,一条腿、二条腿,乃至二十条腿的,应有尽有,各显其能。

  为什么不好好种地,却和一些别人眼里的“废物”粘在一起?吴玉禄说,从小就对机械和玩具感兴趣,在十一二岁时,因为一个从他面前匆匆而过的行人,其协调和稳当的走路方式,让他决定尝试着去做一个能站着走路的机器。

  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直到1986年,吴玉禄用大量铁丝制成了带着尾巴的“吴老大”,会走路,但不会抬腿。约1年后,既会走路又会抬腿的“吴老二”诞生,依然长着尾巴。

  只有小学学历的他称,满脑子都是想法,也能画出设计草图,但十分后悔当初没好好读书,否则在制作设计图时,就不是仅凭感觉,而可以根据数学公式或机械原理让孩子们的行为更精确、相貌更漂亮。拿吴老三十二为例,初定制作时间3个月,其中腿完全按照人腿的动作设计。但这一看似简单的动作设计,却花了吴近6年时间反复实验才成功。

  如今,他和正在读计算机专业的儿子合作制造更具实用性和智能性的机器人,他管硬件设计,儿子来编程序。已经成为名人的吴玉禄是个不喜欢干农活却喜欢捣鼓机械装置的农民,童年就有做机器人的梦想,读完小学三年级就辍学,专心搞他的发明创造。

  吴玉禄家的院子在村里一个岔路口的尽头。推门而入,农家小院里遍地铺陈的是钢铁、铁管、拆下来的机器人和各种五金工具。吴玉禄自己设计制作的坐骑也停在院子里,是一个只有板凳高的三轮木板车。他去镇上买零件的时候就往木板上一坐,扶着跟自行车一样的把手,打开电动开关,就“嗖”地一下开走了,速度可以达到30km/h。
  吴玉禄最近的设计也是一个代步工具——拉洋车的机器人。它像真人那样高,长得四四方方很是魁梧。出工时,吴玉禄就给它戴上草帽,脖子上还挂一条白毛巾。打开按钮,乒乓球大小的圆眼睛就会滴溜溜转,用海绵粘成的四方嘴一边蠕动,一边说“嘡嘡嘡!我是拉洋车的机器人,吴玉禄是我爹,现在我拉我爹去逛街,谢谢!”只见一个身材魁梧的机器人拉着一辆小洋车缓步前行,嘴巴一张一合,耳朵忽闪,戴着草帽的机器人一边忽闪着眼睛,一边扇着招风耳,振振有辞, 吴玉禄就坐在它身后的黄包车上,通过方向盘控制前进路线。这是吴玉禄迄今为止最大的作品,也是他最为风光的机器人儿子。吴玉禄说,人们都喜欢这个机器人。2009年2月在石家庄举行的中国首次太空漫步航天展上,吴玉禄自制的这个机器人与许多“神七”航天实物一起,成了参观者关注的焦点。很多参观者为这个农民发明家感到吃惊,纷纷与他合影留念,那个下午他签字签到手软。在石家庄的三天,每天都有吴玉禄“粉丝”请吴玉禄吃饭。因为这个黄包车,主办方的门票一天就卖了1500块钱。吴玉禄觉得这也许就是一个市场,将来可以在公园里放几辆。

    2009年9月17日,吴玉禄刚下飞机连着接了三个电话,几个贵州来的机器人爱好者已在他家里等了几个小时,两家电视台要求他去做节目。老吴和妻子刚从日本回来,东京一家电视台聘请他们做嘉宾,谈谈一个农民如何能做出三十几个机器人,还把他的作品“祥子拉车”接到日本,出重金租用展览。

中国的天才农民发明家吴玉禄 - 张卫民zhwm0378 - 张卫民的科学思想

    在回家路上老吴依然少言寡语,脑子里盘算着明天要去电子市场拿回订货的电机给“吴老三十二”换上,去废品收购站找几个需要的小电机和齿轮。

  一举成名

  2003年吴玉禄携自己的机器人儿子参加科技周并到人民大会堂表演,受到了热烈的欢迎!之后被北京市评为“京郊十大新闻人物”,并由市领导颁奖。

  2004年在湖南卫视主办的农民机器人大赛中荣获第一名,并获得“最聪明的农民发明家”称号和奖金一万元。

  2005年在中央电视台十套走近科学栏目担任道具师并获道具设计制作优秀奖。

  2006年参加深圳卫视主办的“创意中国”大赛,捧回了冠军奖杯,参加山西卫视主办的“才艺大比拼”依旧捧回了冠军奖杯。

  2007年受聘于山西彩灯公司和浙江某公司担任技术顾问。应广州市政府邀请参加第十三届机械博览会并在开幕式上做了机器人拉车表演。

  2008年应邀到香港、天津等地参加展出。

  2009年吴玉禄的机器人儿子与神舟七号宇宙飞船一同在河北石家庄展出并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并应邀在河北科技大学、石家庄市第九中学为同学们做了精彩的演讲。

中国的天才农民发明家吴玉禄 - 张卫民zhwm0378 - 张卫民的科学思想

 

    坚持让他成功登上大学讲坛,给院士讲课

    吴玉禄,一个天才的农民发明家,2009年10月24日晚来到中国农业大学,与学子畅谈机器人的发明经历。会拉洋车的、会爬墙的、会洗碗的、会装灯的、会点烟的……几个机器人“活蹦乱跳”地站在学术报告厅中。

     如果说,兴趣是师傅,师傅将吴玉禄领进门,坚持就是他修行的至关重要的法则。

    30多年的执着坚持,为吴玉禄带来了职业和声名。如今的他,多次参加比赛获奖,曾受聘于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单位,接受过包括BBC在内的多家媒体采访,并得到了周围人的理解和肯定,以及家人的支持。

    汪懋华院士听取了吴玉禄的讲座。讲座中,汪院士为师生们放映了国外先进机械在产业上应用的视频,如挤奶机器人、自动喂料机器、采摘机器人等。他告诉师生们,大学生要具备求知和探索的精神。汪院士说,吴玉禄为师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课,大学生的科研创造,要从原理上做起,再通过锲而不舍的实践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才能达到成功彼岸。吴玉禄的机器人发明填补了国内机器人领域许多项空白,自费搞研究的民科吴玉禄用实实在在的发明成果把受国家科研巨资资助的国家正规科研大军远远地抛在了后面。

    吴玉禄的机器人讲座最后,中国农业大学新成立的未来工程师协会(英国机械工程师协会在大陆学生分会)聘请吴玉禄先生为第一届“Winner Cup”机器人国际交流友谊赛的评委。

 

    从“不务正业”到发明家

   吴玉禄不在乎别人说什么。他形容自己的性格:“只要决定的事儿,一定要把他做成,其他什么也不想。”把家里的6亩地全部交给哥哥后他开始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的爱好中去。吴玉禄是家中最小的儿子,小学三年级文化,“逃课是家常便饭,不及格很正常”,吴玉禄的小学生涯很快结束。他再也不愿读书了。

  十一二岁时的一天,吴玉禄刚鼓捣完“破烂”,抬头看了一眼大门,看到一名行人匆匆走过。“两条腿走路的人为什么不会摔倒?”他脑子里一闪念:我能不能做一个和人一样能走路的机器?他开始观察自己和别人行走的姿势,窝在家里折腾废铁、电机、齿轮。然而,家庭的贫困,让吴玉禄的梦想只能停在脑海中。村里照顾他这个困难家庭的孩子,将其招了工,让他进入一家民营工厂当电工。造机器人的梦想,从那时开始付诸实施。

  1978年夏,16岁的吴玉禄与村里一个铁哥们儿商量:一起做个会走路的机器吧。那时候,他还不知道“机器人”的概念。  这个想法立即遭到对方的奚落:“不可能,哪有闲工夫干这事。”没有同伴的支持,吴玉禄自己动手了。他开始窝在家里,倒腾废铁、电机、齿轮,没日没夜地想尽各种办法,用铁丝将这堆废铁绑成各种各样人的形状。

  折腾了一年多,第一个机器人面世:外形是一个人形的铁皮,身后的两根粗铁丝连接着一个齿轮,一台捡来的小电机充当动力。小电机发动后,带动两根铁丝前后移动,“铁皮人”开始动起来。然而,“铁皮人”总是站不稳。吴玉禄给它加上后坠儿,以保持平衡。即便如此,“铁皮人”走起路来还是一摇一摆,磨磨蹭蹭。因为全身布满电线,“铁皮人”很难看。吴玉禄用纸片画上人脸,粘在“铁皮上”,使它看上去好看些。

  这是吴玉禄的机器人处女作,名为“吴老大”。从那一天开始,他制作机器人就上瘾了。

  造电蒲扇俘获姑娘心

  吴玉禄摆弄机械得心应手,追女孩子却显得无能为力。1986年,经媒人介绍,他认识了一名叫董淑艳的姑娘。

  然而,两人第一次见面,董淑艳甩下两个字:“不成”,扭头就走。

  “碍于媒人的面子,要不肯定连面都不跟他见。”董淑艳说,吴玉禄不务正业的名声早已传遍周围村庄。

  吴玉禄对这个女孩子动了心。为了讨好董淑艳,他打算用自己的巧手给董淑艳一个惊喜。他打听到董淑艳夏天在家做针线活,容易出汗,只能偶尔用扇子扇扇降温。于是,他想造一台“电蒲扇”送给心上人。

  吴玉禄找来一个电机,接上一根连杆,将一柄蒲扇插在上面。通电后,蒲扇前后摆动,扇出凉风。他还设置了一个挡位开关,通过调节电机的转速,控制蒲扇摆动的速度。

  这个小物件,让董淑艳欣喜异常。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她发现只要她能想到的,吴玉禄都能给她做出来。

  就这样,两人结婚了。直到现在,吴玉禄的家里还摆着这台经久耐用的“电蒲扇”。

  然而,一过上两口子的日子,吴玉禄婚前留给董淑艳的那点好印象,很快消失得干干净净。

  雷管炸得遍体鳞伤

  在当时的农村,农民不种地就会被看做“不务正业”。因为工作断断续续,吴玉禄也被认为是“不务正业”的人。家务、农活都是董淑艳的事,别人家的麦田每亩能收600斤,他家只能收300斤。

  对这样的生活,董淑艳默默忍受。他希望吴玉禄能像婚前一样,带给她偶尔的惊喜,但吴玉禄带给她的,更多的是担心。

  1989年夏,吴玉禄正在造机器人“吴老二”。在废品站搜罗材料时,他发现了一节“电池”,标签上写满外国字,像是“进口货”。

  他赶紧将它拿回家,准备当作“吴老二”的动力。当他接通“电池”的正负两级时,一声巨响,爆炸了!

  吴玉禄顿时血肉模糊,皮都翻起来了。邻居将他送到医院,打了十几针麻药,才缝合好伤口。

  “当时,邻居只告诉我老吴住院了。”董淑艳跑到医院转了三圈,仍没找到丈夫。直到靠近门口的一张病床上传来吴玉禄的声音,董淑艳才认出床上那个满脸黑灰的人,就是她的丈夫。

  吴玉禄住了一个多月医院才保住生命。这次事故,吴玉禄的无名指被炸坏。直到现在,这根手指到冬天总是冰凉的。

  后来,吴玉禄才知道,那节爆炸的“电池”其实是根电雷管,上面写的英文字母“TNT”是炸药的意思。

  “你听说过搞发明像玩命的吗?”至今,吴玉禄说起这件事仍十分兴奋。

  实验将自家房屋和实验室焚毁,妻子离家出走

  从废品站淘回来的东西,虽然成本低廉,但要让机器人“听话”地动起来,却需要更多精密的零件。吴玉禄指着一个被拆得稀烂的玩具直升机说:“几百块的玩具,我只用它的遥控器。”诸如从新摩托上拆电机、从汽配城买小轿车坐椅,这些事他都干得出来。

  董淑艳说,婚后第四年是家里最困难的时候,抚养两个孩子,还要照顾双方老人。记得有一天,家里只剩下50块钱过日子,吴玉禄非要拿着钱去买电机。

  “家里的油都快用完了,他还有心思干这事。”董淑艳气不过,脱口而出:“吴玉禄,你个大男人就不能像样点啊?”

  吴玉禄的脸立即黑下来,一把将放着午饭的桌子掀翻。

  董淑艳傻了眼。哭了一阵后,她收拾好桌子,转身出去找亲戚借钱。

  “他才不管那么多呢,没钱就得给他借。”董淑艳说,如果耽误了吴玉禄鼓捣机器人,他轻则生闷气,重则摔家具。全家最大的债务,也是因为他造机器人欠下的。

  1999年夏季的一天,吴玉禄带着全家到邻村维修农具,但时间不长就接到村里的电话,让他们赶紧回家。吴玉禄刚骑车到村外,就见自家方向浓烟滚滚,村里大喇叭喊着:“社员们都去吴玉禄家灭火。”等他们赶到家门口时,整个房子烧得只剩下三根檩条。

  “我当时就瘫地上了,窗户缝里还藏着几千块钱呢。”董淑艳说。原来,吴玉禄经常半夜还在做机器人,因为农村电压太低,他弄了台调压器,在电压低的时候使用。没想到事发当天,吴玉禄忘了关调压器,电压增高造成短路,将屋子给点着了。

    (1895年3月13日早晨,尼古拉.特斯拉设在美国纽约南五马路33-35号的实验室失火了。实验室所在的六层大楼付之一炬,他遭受的损失不计其数。他同科尔曼·西多幸辛苦苦建立起来的昂贵研究设备,从四层搂一直塌落到二层,只剩下一摊烟气腾腾的废铁。象特斯拉后来所说那样,一百万美元也无法弥补他在研究工作方面遭受的挫折。世界各地的报纸都报导了这一惨祸:“半生心血付之东流”,“天才成果一扫而光”。伦敦的《电气世界》报导,最大的损失是发明家的身体垮了。纽约《太阳报》的查尔斯·A·丹纳给予他最高的赞誉:“尼古拉·特斯拉的试验工厂和其中的精华毁于一旦,这不只是一场个人灾难,这是整个世界的不幸。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现今在世的、对人类来说比这位年轻绅士更为重要的人物,屈指可数——也许超不过一个拇指头,绝无仅有。”)  

  “这回真的完了,不跟你过了。”面对残破的家,妻子董淑艳带着孩子离家出走,打算和吴玉禄离婚:“让他跟机器人一块过吧”。

  这一次,吴玉禄变了。为了挽回婚姻,吴玉禄向妻子保证:以后不再碰机器。可老吴像换了个人,整天无精打采,别人叫他也不搭理。妻子见状心软,同意他继续做机器人。夫妻俩借来几万元重建房屋。妻子在家里办起幼儿园。吴玉禄专门为妻子做了一个“幼儿自动算题机”——— 输入数字,过一分钟(孩子思考的时间),机器就蹦出加减乘除的答案。董淑艳喜欢做饭,吴玉禄花三个月做了一个洗碗机器人“吴老五”。虽然机器人刷完的碗还得再刷一遍,但董淑艳觉得丈夫无所不能,总有一天能成功,开始给他越来越多的支持。

    做机器人需要钱,他想都不想就叫妻子去借,直到现在大债还清小债还有。他是附近三家废品站的常客,一个在市场卖一两百元的齿轮在这里只需要十几元钱,如今生活好过了他还是经常骑着自己制造的“三轮摩托”三天两头的去“淘宝”。

    对刷碗机器人加以改进后,吴玉禄做出了“超级吴老五”。他能给客人端茶、点烟、还可以写字,参加发明博览会获得大奖,后来超级吴老五被一个大学生用三万元买走了。

    除了妻子,两个儿子也是吴玉禄强有力的助手。小儿子吴汪洋在北京科技大学念计算机专业,父子俩成了绝佳搭档。前不久,老吴负责机械、小吴负责编程,二人合作为一家公司制造了一台“自动翻身床”,帮助不能自理的卧床病人。

    几年来,老吴在大大小小的发明比赛中屡屡获奖,媒体蜂拥而至,有企业想请他做研发顾问……在刚刚过去的暑假,老吴办了“吴玉禄机器人学习班”,有七八个孩子报名,课程结束后,每人都能做个小机器人。他的行程排得满满当当。一方面他希望有更多资金来做机器人,另一方面又舍不得将一手制造的机器人卖出去。由于压力过大,吴玉禄一度怀疑自己得了抑郁症。吴玉禄说:“我爱自由,不想被人管着,我只想做自己喜欢的事儿。”

  随着名气变大,吴玉禄过日子也要排班了。他开始有些不适应,想安静地造机器人的时间更少了。从去年至今,他疲于四处奔波,几部新机器的设想只是刚刚有了个模子。(1893年自从回到纽约之后,特斯拉一直过着近乎隐居的生活。逢到最诱人的社交活动时,朋友们才能把这位发明家从他的实验室中硬拉出来。特斯拉一生一直把每天的睡眠时间限制在2个小时以内,工作起来就象着了魔一般。尼古拉·特斯拉:“我已经筋疲力尽,但就是停不下来,我的试验是那么重要、那么奇妙,我真舍不得拿出时间去吃饭。我的大脑不停地在思考,哪怕是躺着也是如此,这会持续到我生命的尽头。” 

  吴玉禄终于活出了妻子想要的“男人样儿”。除了媒体的关注,他的机器人也卖出了不错的价钱,“超级吴老五就卖了三万多。”这些收入,还是被花到了机器人的制作上。能工巧匠吴玉禄是一个像世界自动化之父、世界机器人之父尼古拉.特斯拉一样自己找经费搞实验研究的天才发明家,如果吴玉禄像特斯拉一样有大学文化,吴玉禄简直就是中国当代的尼古拉.特斯拉。按吴玉禄自己的话说,想做什么机械了,图纸就出现在脑子里,自己做出那么多机器人,完全靠天分,和尼古拉.特斯拉的发明过程一模一样。
  董淑艳说,到现在为止,家里仍是大债没有、小债不断。对于这一点,吴玉禄说,他不知道。他认为除了造机器人,其他开销都是浪费。

  2009年,吴玉禄被邀请到香港参加一个展览。最后一天空闲时,妻子想去迪士尼看看,但吴玉禄觉得“350元一张票太贵了”,他宁可窝在宾馆里。最后,还是主办方赞助了500元,董淑艳软磨硬泡,他才破了例。

  如今,吴玉禄造机器人不必再偷偷摸摸了,妻子和两个儿子都已经成了他的助手。一个多月前,他和正在大学学习软件设计的二儿子联合开发了一部会下棋的机器人。吴玉禄说,他现在很多设想都需要和儿子一起完成,这对他们两个都是一个挑战。

  吴玉禄现在最苦恼的是没钱投入。曾经有很多人想找他合作,但因他的脾气,都错失了机会。到底怎么卖机器人?卖专利还是卖技术?也让他头疼。

  吴玉禄说,他的很多机器人都很粗糙,“根本没穿衣服。”结果,有人趁机混进家里,不仅拍照还画图带走,“防不胜防,有仿品都出现了。”

    由于之前为某企业做机器人时压力太大,老吴当时曾一度出现“抑郁”的症状。现在,为了防止复发,老吴每天坚持跑步。想机器人想累了,就用喂鸡来解压。当年尼古拉.特斯拉数十年如一日用喂鸽子来解压。
    吴玉禄说,他现在正帮人研制永动机。“即使不成功,做一个施加很少外力就能永动的也成。”他觉得,正因为很清楚这东西不符合物理学规律,他才不会给自己很大压力。“失败了也不怕,也给钱。”老吴不透露具体的数额,只说那价钱也让他“没那么大压力”。
    15万年薪让吴玉禄头疼失眠
    做了20多年机器人,吴玉禄怎么突然有压力了?他说,那还是去年的事。
    当时,一家浙江企业请他去研制高楼擦玻璃机器人。年薪15万元!吴玉禄吃了一惊,但还是欣然带着妻子南下杭州。和以往一样,他主要负责机械制造。高额年薪让他铆足了劲儿想证明自己。
    就在机器人初具雏形时,吴玉禄却病倒了——他开始头疼、失眠。“他住着人家给的房子、拿这么多钱,心理压力太大。”吴嫂说。
    眼看着老吴一下子瘦了十来斤,董淑艳只好带着他看心理医生。
   吴玉禄不承认自己“病”了,也不舍得一小时就“供”给心理医生200多块,每次都是被强拽去的。一个多月后,他的症状越来越重,只好回家。
    在北京,又花了一万多元看病吃药,医生怀疑吴玉禄得了抑郁症。吃了一段精神类药物,自称“心里踏实了”的吴玉禄症状也无声无息地消失了。最后,厂家给了吴玉禄10万元报酬。
    找老外中介经纪人揽付费采访
   “你们又不是电视台拍专题片,那么认真干什么啊?”见摄影记者登高爬低,对采访已颇为内行的董淑艳说。
    与两年前相比,今年45岁的董淑艳穿着搭配明显时髦了。她自称,是丈夫的经纪人。“国外电视台采访,都得给钱,最多一次4000块,平均怎么也得2000块吧。”董淑艳说,她现在还专门找了个帮着揽采访的外国人当中介经纪人,一次光佣金就给对方500元。
    按照她的统计,前两年最多的时候一个月能接待十几拨,现在一年下来也能有这么多。至于接活儿做机器人,每个月能有一两个,报酬从数千元到数万元不等。
    虽然多次提到搞机器人挣不了大钱,但董淑艳清楚,吴玉禄现在的出名全都是因为机器人,为了丈夫的健康,她不能再给他压力,只能随着他。
    未来目标——父子合作开机器人工厂
    在吴玉禄心里,最大的目标就是建个机器人工厂——自己管机械设计,儿子管程序设计,工人组装。“到时候,我们成为百万富翁没问题。”吴玉禄显然已经把学计算机的小儿子吴汪洋当成了接班人。
     小吴并不想太多同学知道他是吴玉禄的儿子,以至于接受采访从不上镜,因为他觉得自己有自己的本事。但他仍愿意和老爹联手。十多年的耳濡目染,让他和爸爸的梦想已经趋近一致。

  有了经验,设计起来得心应手。设计一个会翻跟头的机械狗,仅需2小时;用不到3个月制作成功的“超级吴老五”,已被一名大学生花3万元人民币买走。

  吴玉禄说,二儿子吴汪洋曾经发明过家用防盗报警器,和自己一样脑子好使。现在吴汪洋已经开始学习单片机及相关知识,相信在今后的日子里老吴和儿子的机器人梦会一步一步的实现的!

    将爱好变得更实用,服务于社会。

    在机器人制造行业有一个原则,就是控制机器人的电机或者芯片越少,这个机器人就越高级。而吴式机器人的特点是以机械为主,一个电机和马达完成行走、转弯、抬腿、平衡整组动作,不靠软件,这是许多专业发明家无法达到的。

    吴玉禄的二儿子吴汪洋在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读大一。也许是老吴的遗传,汪洋对机器制造一点就通,成为父亲的好助手。与父亲不用的是,汪洋跟喜欢软件,而吴玉禄的机器人全为机械,这形成了很好的互补。前不久,老吴负责机械、小吴负责编程,父子两人合作为一家公司制造了一台“自动翻身床”,帮助不能自理的卧床病人,已经申请了专利。

    吴玉禄出名以后不少商家找上门想与他合作,可老吴却不想离开乡下的家,他不喜欢城市,说脑子没法静下来想东西。即使被要请去外地做节目他也尽量要早去早回,而且到哪里都要逛逛当地的电子市场。

    吴玉禄说:“我爱自由,不想被人管着,他只想做自己喜欢的事儿。”曾经有段时间,老吴由于压力过大,怀疑自己得了抑郁症。他想把自己的机器人产业化,使其服务于社会,可有时又有点舍不得,“超级吴老五”被人买走后,他为此伤心了好一阵子,不过他需要这笔钱,这样可以做出更多的作品来。

    自己出名了,吴玉禄还得学会顾及别人的感受。吴玉禄指着院里一个二十条腿的机器蜈蚣说,那是帮京城某大学做的,“我还帮一个研究所做。但是不能告诉你是哪儿。人家觉得找我跌份。我也不能为了自己扬名得罪人家。”
    
 中央电视台有关“机器人之爹吴玉禄”相关视频链接如下:

      [人与社会]吴玉禄的爱好http://space.tv.cctv.com/video/VIDE1237289619566948

http://search.cctv.com/prosearch.php?page=1&q=吴玉禄&chnl=&powersearch=&day_1=&day_2=&sort=date&db=video

    在此,我向中国工程院提议,增补中国的特斯拉——天才农民发明家“机器人之爹吴玉禄”担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因为,目前在动手能力方面,中国机器人领域的任何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都无法望“机器人之爹吴玉禄”之项背,“机器人之爹吴玉禄”的实践已经远远将中国机器人科学抛在了后面。

    “机器人之爹吴玉禄”与科学超人尼古拉.特斯拉一样,是远远走在时代前面的实干家、发明家。

中国的天才农民发明家吴玉禄 - 张卫民zhwm0378 - 张卫民的科学思想

 

    中国最高科学技术奖应当授给天才农民发明家吴玉禄

    “科学技术”一词是个偏正复词,包括“科学”和“技术”。我注意到,每年的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包括一个科学奖和一个技术奖,分别奖励一位学院派理论科学家和一位实践派技术发明家。

    中国农民发明家吴玉禄是个北京市通州区漷县镇偏远乡村的普通农民,吴玉禄像童话中的人物,他把废品收购站里的破铜烂铁买回来,重新组合、敲敲打打一番,这些前世的铁丝、水管们就有了新生命,纷纷活泼起来。从1986年会走路的吴老大诞生到现在,吴玉禄已经有了36个机器人儿子。这些机器人让吴玉禄的乡村生活变得与众不同。吴玉禄把这些机器人看成是自己的孩子,让它们都跟着他姓“吴”,并按照出生的顺序“吴老大、吴老二、吴老三”取名。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绝活”:“吴老大”会走正步;“吴老三”可以像蜘蛛侠一样攀岩;“吴老五”能给客人点烟,端茶倒水;“吴老七”是一个“六脚怪”,可以在复杂的路面上行走自如;“吴老八”能蹦能跳,还能翻跟头;可给病人定时翻身的“吴老三十三”和会下棋的“吴老三十四”。“吴老二十五”是个拉洋车的机器人,它可以拉着吴玉禄出去逛街,是他最喜欢的“孩子”。

     虽然吴玉禄是个民科,但是,吴玉禄在没有得到国家科研经费资助的情况下自费做出来超过获得国家数亿元资金资助的国家正规科研院所,这是难能可贵的,是天才的表现。在科技奖励方面,国家对于享受国家俸禄、并得到国家科研经费资助的科学家(简称“国科”)与自谋生路、没有得到国家科研经费资助的民间科学家(简称“民科”)应当一视同仁、公平奖励。

    “机器人之爹吴玉禄的实践通过实际行动已经远远将中国机器人科学抛在了后面一个世纪。 机器人之爹吴玉禄与科学超人尼古拉.特斯拉一样,是远远走在时代前面的实干家、发明家。吴玉禄是中国千古少有的技术奇才,与中国最著名的能工巧匠鲁班的发明或诸葛亮的木牛流马相比也有过之、无不及。吴玉禄与袁隆平一样都是实践派技术发明家、中国国宝级科技大师。

    鉴于天才农民发明家“机器人之爹”吴玉禄在机器人制造方面的卓越成就,我建议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推荐北京市通州区漷县镇天才农民发明家吴玉禄为2011年度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