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没看过,我也没看过的照片

 悦读院 2016-07-16

《侵华日军》(美国国家档案馆抗战影像集第27卷)序

程兆奇

范国平君来电,邀约担任抗战影像集编委,承他的好意,也因只是挂名,我不能推托。但说老实话我对此集完全没有上心,因为在我的想象中,这部影集大概就像时下众多的“纪念品”一样,无外乎是为70周年应个景。所以当收到国平发来的第27卷的样张时,实感意外。在我的有限阅读中,就“真实”感而言,还没有那本影集能超乎本集之上。

影像作为史料,对复原历史的某些原貌有特殊价值。影像的复写性质,使它对“精神”以外的具象内容有文字无法比拟的精确传达。这一“一目了然”的特点,也最易使局外人为“眼见为实”所感染和误导。因此,影像宣传从战时起就是中日力争的另一战场。也因此,今天回过头来看,哪些是“实景”,哪些是“摆拍”,哪些经过了剪裁、修饰,哪些是为了“栽赃”的“演出”,真中有假,假中有真,真真假假,非下大力辨析,不易判断。

日本右翼一向指责中方所谓“制作”,我们当然可以说是意识形态作祟。前些年出版的《检证南京事件证据写真》,大言炎炎,甚至号称广为流传的143张证据影像全假,实则弄巧成拙,被抓住把柄之处不在少数。战时日本军方“加工”影像,通过《朝日新闻》、《读卖新闻》、《每日新闻》出版的战时“不许可写真”集,人们也早已耳熟能详。大量无损于日军的普通影像被加盖“不许可”,更可见日本战时控制之严。

然而,我在这一短序中重提此事,不是为了再度批判。而是觉得在“胜利”70周年之际,在中国的经济总量已坐二望一的今天,我们应该有战胜国的从容、气度和自信。战时国民党中宣部国际宣传处等部门“移花接木”,有它的难处。面对凶恶之敌,国土每天都在沦丧,人民每天都在伤亡,“不择手段”,情有可原。但这不等于说我们今天仍有将错就错的理由。日本侵华及伴随着侵华的大量暴行,是不容也无法抹去的史实。正因为此,我们无须也不应以夸大和不实来维护我们的记忆。

闲话太多,现在言归正传。本集的意义在于:第一次在中文世界展现了常态下的日军百态。前不久去世的津田道夫先生,在《南京大屠杀和日本人的精神构造》中为屠场中何以会有暴虐的日本官兵求解答: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善良的职人”“和蔼的父亲”“有礼的邻人”之类日本人,到了中国会变得那样残暴。本集告诉我们,常态下的日本官兵就是有罪须罚的正常人。若非如此,如同精神病人可以免责一样,日军果真是“兽兵”“鬼子”之类的非人之兽,我们还有什么必要用人间世的罪名和道理来追究和理论呢?


跋:此部影集据说是军科院审的稿,不愧是军科院,依年轻时“为党把关”的经验(八十年代做编辑时,入门第一课即被告知:我们的工作是“为党把关”),所有感觉有问题而年轻的国平说肯定可通过审查没问题的照片,都没有逃过审稿人的火眼金睛。所以,现在这本影集已消毒除菌,好处是不再有“害”,不知算好处还是坏处是已不是原汁原味的美国影像“全集”。……刻下发现拙序也做了无菌化的处理,佩服佩服。



中国民众举着太阳旗欢迎列车试运行


日本军医在南京军事医院检查中国伤病



给中国小孩糖果



日军行进和受到所谓“欢迎”



日军向百姓购买食物



日军向被俘中国士兵发放酒和食物



松湖战役报道日军屠杀屠杀而不留俘虏后,日军发布的俘虏收容影像



1938年初日军过节日,中国女孩表演二胡



日本军医为中国儿童检查沙眼



日军带领中国小孩玩耍



1938年9月18日日军在九江训练民兵(纽约时报)



廊坊,中国女孩为日军战死者献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