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凉;味辛苦;归心、肺、肝经。 功效行气解郁,凉血破瘀。治胸腹胁肋诸痛,失心癫狂,热病神昏,吐血,衄血,尿血,血淋,妇女倒经,黄疸。 禁忌行气解郁,凉血破瘀。治胸腹胁肋诸痛,失心癫狂,热病神昏,吐血,衄血,尿血,血淋,妇女倒经,黄疸。 郁金属于活血化瘀药,为姜科植物温郁金、姜黄、广西莪术、蓬莪术及川郁金的块根。郁金多年生草本,生于土质肥沃、湿润的向阳山坡或田地,多系栽培。 产自浙江、四川等地,冬、春两季挖取块根抖去泥土,摘下块根。蒸或煮至透心,取出晒干。 郁金的药材品种有广郁金(黄郁金)与川郁金(黑郁金)之分。广郁金主产於四川,为姜黄的块根,色鲜黄;川郁金主产於浙江温州,又名温郁金,为郁金的块根,色暗灰。两者功效相似而少异,广郁金偏於行气解郁,川郁金偏於活血化瘀。 (一)郁金的作用
郁金为血分之气药,既理气,又化瘀,辨证为气滞血瘀者常用本品。临床上有气滞血瘀的疾病,如心肌炎、冠心病胸闷胸痛或伴心绞痛、慢性肝病或伴门静脉高压、免疫病肺损害或伴肺动脉高压、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输尿管结石伴血尿等,这些都需用理气化瘀的方法治疗,郁金是适用药,可与柴胡、白芍等同用。 ①用于湿温病,痰浊蒙蔽清窍,神昏谵语者,可与菖蒲、山栀、滑石同用。 ②用于痰郁内阻,情绪抑郁,心烦意乱,失眠多梦,可与茯苓、菖蒲、合欢皮等同用。 ③用于痰迷清窍,精神错乱,胡言乱语,可与白矾同用,或与香附、蜈蚣、全蝎、巴豆霜同用。
郁金能保肝和利胆,对损伤的肝细胞线粒体和内质网有恢复功效。郁金不但对慢性肝病和免疫性肝病能缓解症状,与柴胡、白芍、枳壳等同用,可先缓解症状,肝功能也会随之而好转。难以治疗的是升高的胆红素,在复方中加入郁金、焦山栀后,也会慢慢地下降。
郁金止血的适应证古人是有明确认识的,主要是针对有瘀的陈血。而药理研究提示郁金有抗凝血作用,能促进溶血。这证实了古人的认识是正确的。郁金是祛瘀止血药,既有瘀血又有出血的情况下才能使用,没有瘀滞的情况下是不能用的,用了会加重出血,这在临床上是很难掌握的。实际上是直接祛瘀、间接止血。因此,郁金是祛瘀药而不应是止血药。 郁金化瘀止血,没有瘀滞的出血,如上消化道急性出血,不明原因的血尿、急性支气管扩张咯血、妇科血崩等。这些都是新血,没有瘀滞,都是不能使用郁金的。
①用于慢性胃炎之上腹胀痛,可与川楝子、元胡、木香等同用。 ②用于慢性肝炎、慢性胆囊炎之胁肋胀痛,可与丹参、赤芍、川芎、青皮等同用。 ③用于痛经之经前腹痛胀满,可与当归、川芎、桃仁、乌药等同用。 ④用于胸痹,即冠心病,胸闷胀痛、气机不畅,可与薤白、桂枝、川芎等同用。
用于血热的吐血、衄血、尿血。配生地,丹皮,山栀等凉血药,可起到祛瘀生新、凉血止血、而又不致留瘀的作用。
能够主治中风后昏迷、偏瘫、语言不利、痴呆等之因气滞血瘀所引起者,常伴有精神抑郁、闷闷不乐、脉弦等临床表现。
用于血瘀气滞的胸腹胁肋胀痛,肝气郁结,经行腹痛,月经不调,腹中结块等症,如(宣郁通经汤)。
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胆囊炎、胆石症而出现黄疸者,可与茵陈、金钱草、山栀等药配用。 (二)郁金的功效 【性味】 辛苦,凉。 ①《唐本草》:'味辛苦,寒,无毒。' ②《本经逢原》:'辛苦,平,无毒。' 【归经】 入心、肺、肝经。 ①《纲目》:'入心及包络。'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肺二经。' ③《本草经疏》:'入手少阴、足厥阴,兼通足阳明经。' 【功能主治】 行气解郁,凉血破瘀。治胸腹胁肋诸痛,失心癫狂,热病神昏,吐血,衄血,尿血,血淋,妇女倒经,黄疸。 ①《药性论》:'治女人宿血气心痛,冷气结聚,温醋摩服之。' ②《唐本草》:'主血积,下气,生肌,止血,破恶血,血淋,尿血,金疮。' ③《珍珠囊》:'凉心。' ④李杲:'治阳毒入胃,下血频痛。' ⑤《本草衍义补遗》:'治郁遏不能散。' ⑥《纲目》:'治血气心腹痛,产后败血冲心欲死,失心颠狂。' ⑦《本草通玄》:'治痘毒入心。' ⑧《本草正》:'止吐血,衄血;单用治妇人冷气血积,结聚气滞,心腹作痛。' ⑨《本草述》:'治发热,郁,咳嗽,齿衄,咳嗽血,溲血,头痛眩晕,狂痫,滞下,淋,并眼目鼻舌咽喉等证。' ⑩《本草备要》:'行气,解郁;泄血,破瘀。凉心热,散肝郁。治妇人经脉逆行,' ⑾《本草从新》:'能开肺金之郁。' ⑿《要药分剂》:'凉血。' (一)免疫抑制和抗变态反应。
(二)保肝利胆。
(三)对代谢的作用。
(四)增纤溶和抗血小板聚集。
(五)抑制胃酸和抗溃疡。
(六)解痉、镇痛和催眠。
(七)致流产。 制剂小鼠灌胃和腹腔注射,对早、中、晚期妊娠都有终止作用。对早孕小鼠可使胚胎坏死、吸收或排出体外;用于中孕小鼠可见流血,解剖子宫内尚有残胎;晚孕小鼠腹腔注射后24小时,大部分娩出仔鼠。其致流产机制可能为抗孕激素作用,与兴奋子宫有关。证实了孕妇确应禁用郁金。 (八) 抗真菌作用。 水浸剂(1:3), 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许兰黄癣菌、奥杜盎小芽胞癣菌、铁锈色小芽胞癣菌等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临床应用】
郁金味辛能散布能行,既能活血,又能行气解郁而达止痛之独立自主。常配木香同用,偏气郁者倍木香,偏血郁者倍郁金,即《医宗金鉴》颠倒木金散;临床亦常与丹叁、柴胡、香附等配伍同用。 治妇女经行腹痛、乳胀、属肝郁有热,气血瘀滞者,配柴胡、山枝等同用,如 《傅青主女科》宣郁通经汤; 治胸胁损伤、胸闷疼痛,配丹叁、延胡、杏仁等以疏肝解郁,活血止痛; 治胁下症积,配鳖甲、莪术等以化瘀消症。
郁金辛散苦泄,能解郁开窍,且其性寒,兼有清心之功。 治湿温病湿浊蒙闭心窍者,配菖蒲、山枝等,如菖蒲郁金汤; 治癫狂、癫癎痰火蒙心者,配白矾,如白金丸。
郁金性寒入肝胆经,能清热利胆退黄。 治肝胆湿热黄疸,配茵陈、山枝等; 若湿热煎熬成石之胆石症,常配金钱草等以利胆排石。
郁金味苦而性寒,能顺气降火而凉血止血。 常配生地、山枝等,如 《医学心悟》生地黄汤; 若热结下焦,伤及血络之尿血、血淋、亦可用之,常配生地、小蓟等。
近代临床以郁金为主治湿热型、气滞血瘀型等结石症。
又有以川郁金粉或片剂,治早搏者。
材料:粳米100克,荷叶20克,郁金15克,山楂(干)30克,冰糖5克。 做法: (1)将粳米、山楂、荷叶洗净后备用。 (2)把一整张荷叶撕成小块,放入开水中煎煮。 (3)放入郁金,搅拌一下,让它们彻底浸泡在水中,用大火煮上十分钟左右。 (4)把煮透的荷叶和郁金都捞出来。 (5)把准备好的山楂、粳米和冰糖放进用荷叶和郁金熬出的汤汁里,大火煮二十分钟。 (6)再换小火煮十分钟,这样一锅香喷喷的荷叶郁金降压粥就做好了。 养生功效:理气活血、降血压、降血脂。 荷叶具有清暑热、散淤血的作用,山楂和郁金具有理气和活血的作用,粳米和冰糖起到养胃生津的作用。这些药和在一起,主体就有活血止痛,降脂降压的作用,尤其适合高血压、高脂血症的患者。
主料:南瓜300克,鸡腿1只(约300克),洋葱50克,葱2根,姜少许。 药材:郁金10克,陈皮10克,香附10克。 调料:酱油3大匙,味霖3大匙,料酒3大匙,冰糖1大匙。 做法: (1)将药材用5碗水煮成300毫升,去渣、取汁。 (2)先将鸡腿切块,用开水汆烫过。 (3)南瓜去除粗皮、内瓤,切成块状,葱切段,姜切末,洋葱切丁备用。 (4)锅内先放1大匙色拉油,加入葱、姜、洋葱,放入鸡腿炒过,再加入南瓜、作法1及所有调味料,加300毫升的水,一起用小火煮20分钟后,再用大火煮至汤汁收干即可。 养生功效:理气开郁。南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C及微量锌,有壮阳、保肝、增强免疫力及增加体力的作用;郁金性寒、味辛苦,可行气解郁、活血化瘀;陈皮性温、味辛苦,可去除胸中郁气;香附性温,味辛、微苦,能行气解郁,以上诸药相互搭配可达到抗郁的功效。
材料:柴胡,郁金各10克,莲子(去心)15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做法: (1)莲子捣成粗末;粳米淘洗干净。 (2)将柴胡、郁金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煎煮,去渣,加入莲子、粳米煮粥,等粥熟时,加入白糖调味即成。 养生功效:柴胡味苦,性微寒,有泻肝火和解退热的作用。郁金有解肝气郁结的作用。此粥具有疏肝解郁、固摄乳汁的作用。可用于防治产后肝气郁结所致乳汁自出等症。 【副作用】 (一)传统文献 《本草纲目》:无毒。 (二)毒理试验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7.5——15克;磨汁或入丸、散。 【宜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