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湖慈鲷的混养问题与分类问题,让你一步变成三湖知识达人

 雪溪人家 2016-07-17


序】
三湖慈鲷除了根据属种(Genus)来分类外,比如我们熟悉的马拉维湖慈鲷(简称马鲷,下同)孔雀类的Aulonocara属、岩栖类的Labidochromis属(非洲王子就在这一属里),坦鲷Tropheus属(黄宽等蝴蝶就在这一属里)、Cyphotilapia属(萨伊蓝六间就在这一属里)和维鲷Pundamilia属(太阳神就在这一属里);还有一种分类方法,即根据其习性、体型、栖息方式等来进行区分,即同一种类别的三湖慈鲷其习性、食性、体型和栖息方式等基本相同,这就是所谓的“亚群体”(Sub-Group)分类。这一分类方法是我们掌握饲养规律,混养问题,混养也是我们大多数顾客遇到的最大问题,这就是很多顾客为什么会有鲷鱼老打架的现象,其实只要根据其习性选择合适的鱼进行混养就不存在打架现象(除鱼发情配对时)而且鱼的繁殖活动也不受影响!
这种“亚群体”(Sub-Group)分类,不要和属种(Genus)分类混淆起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是比属种更为宽泛的一种分类方法。对我们三湖慈鲷爱好者来说,可能比属种分类本身更加重要,也更加容易。因为它可以解决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

马鲷的亚群体分类,从广义上来说只分为三种:即单色鲷类(Haplochromines类)、岩栖类(Mbuna类)和孔雀类(Peacocks类)。

【注】有人不禁要问,Haplochromines类马鲷色彩是最丰富的,为何叫牠单色鲷呢?!因为最初科学家在湖里发现牠们的时候,色彩非常单调(估计都看到母的了),所以起名叫单色鲷。
如果仅以上述分类,太简单了,也不必大费周章。但我认为还是有必要根据马鲷的习性、食性、体型和栖息方式再细分一下,那就是“小任”亚群体分类法(自己结合网上各类繁多信息,筛选,还有自己的一些经验总结若有不合适的地方大家多担待)
1、孔雀类(Peacocks类)
孔雀类的描述,这里是我最常跟顾客说的简称p属。
我们把属名为Aulonocara的马拉维湖慈鲷称为孔雀类,其性情温和,体色艳丽。自然环境中的孔雀类通常生活在马拉维湖的岩沙地带和深沙地带,少部分生活在岩石地带,从湖底5~40米,都有牠们的身影。孔雀类是比较好的鱼缸伴侣,和大部分的三湖慈鲷多能混养。
孔雀类只含一个属种:
● 代表品种:金松鼠、红珊瑚、太阳孔雀、蓝黎明、卢旺达孔雀、蓝砖石、红花、马丽丽……


2、乌塔卡类(Utaka类)
在马鲷当中,品种上仅次于Aulonocara属(孔雀类)的就是Copadichromis属。在非洲,人们将Copadichromis属和Mchenga属的三湖慈鲷称为乌塔卡(Utaka)。这两个属种的慈鲷体型较孔雀类大,但性情也较为温和,适合和大多数马鲷混养。色彩虽然没有孔雀类那样艳丽,但非常有特点,而且鱼鳍(我们俗称的拉丝)比较飘逸。牠们广泛分布在岩沙地区,几乎所有开放式水域都有牠们的身影。
乌塔卡类包括两个属种:
● Copadichromis (我常跟顾客提到的c属)代表品种:金属蓝、血艳红、超西尔火冠……
● Mchenga 简称m属 代表品种:M. thinos这类品种市场上比较少见,网上资料也少我也不太懂所以不一一介绍了
也就是说c属是可以和p属轻松混养的鱼
都属于性格相对温和的鱼


3、珍珠类(Pearl类)
这类马鲷主要栖息在较深的沙地上,少部分生活在泥地里,所以不停地滤沙是牠们摄取食物的主要方式。牠们体色艳丽,并呈晶莹状,称之为珍珠类。珍珠类马鲷习性比孔雀类还要温和,所以牠们不易和凶猛的马鲷混养,否则容易紧迫而导致收口。
珍珠类包括下列属种:
● Lethrinops 代表品种:红顶珍珠(L. sp. 'Red Cap')、红翅马天尼(L. marginatus)、彩虹珍珠(L. sp. 'Mbasi')
● Nyassachromis 代表品种:金头黄点蓝(N. prostoma,因为其习性和体型,将其归入珍珠类)
● Tramitichrornis 代表品种:蓝彩虹珍珠(T. lituris)、INT珍珠(T. incermedius)
个人认为珍珠类是唯一可以而且最适合和温和类坦鲷混养的鱼~因为坦鲷大多数颜色不是像马鲷一样那么艳丽,所以个人觉得坦鲷缸最适合放几只珍珠类马鲷来调色,既有马鲷的那种大红大紫的感觉又有坦鲷那种安静耐看的感觉
【注】珍珠类中,红翅绿珍珠(L. lethrinus)是个特例,较凶,应该归类在大型Hap当中。(但个人感觉如果从小和坦鲷混养不成问题)


4、温和性大型马鲷类(温和Hap类)
【注】我们所称的Hap类,通常是指体型较为庞大的马鲷(一般成鱼体长超过18cm)。
我们将习性较为温和的大型马鲷归为一类,牠们可以和体型小于自己的马鲷混养(当然也不能太小——判断标准就是其口器不足以一口吞下所混养的鱼)。这些马鲷主要分布在马拉维湖的岩沙、岸沙和泥沙地带。有些虽然较凶,但体型不大,对其牠慈鲷不构成大的伤害。
此类马鲷包括下列属种:
● Chilotilapia 代表品种:厚唇丁公(C. euchilus)和帝王鲷(C. rhoadesii,偏凶)
● Ctenopharynx 代表品种:金三角(C. nitidus)
● Cyrtocara 代表品种:蓝茉莉(C. moorii,一属一种)
● Fossorochromis 代表品种:雪花豹(F. rostratus,一属一种)
● Hemitilapia 代表品种:鸭嘴倒三角(H. oxyrhynchus)
● Mylochromis 代表品种:铲嘴斜间(M. sp.'Lateristriga Makanjila')、绿翡翠斜间(M. plagiotaenia)
● Otopharynx 代表品种:金头蓝孔雀(O. lithobates(Zimbawe Rock))、靓三点(O. tetrastigma)
● Placidochromis 代表品种:紫水晶(P. electra)、白嘴蓝宝石(P. phenochilus)
● Protomelas 代表品种:台湾海峡(P. sp. 'SteveniTaiwan' (Taiwan Reef))、埃及艳后(P. taeniolatus(Namalenje Island))
● Sciaenochromis 代表品种:阿里(S. fryeri)、钛火箭(S. psammophilus)
● Taeniolethrinops 代表品种:大雄珍珠(T. furcicauda)
● Trematocranus 代表品种:Trematocranusplacodon
这类马鲷个人认为是可以和c属像血艳红等鱼混养,而且要是不对p属鱼的繁殖有太严格追求也是可以和p属鱼混养的


5、食鱼性大型马鲷(凶猛Hap类)
此类的马鲷,有时看其样子、听其名字就有点毛骨悚然,牠们是三湖慈鲷鱼缸里面的主宰者。在天然环境下,除了马拉维湖沿岸激浪区域外,遍布整个湖泊——多数生活在岩沙地带和泥沙地带。在拥有大缸的前提下(不小于1米5),牠们之间可以混养,在打斗中交往和成长。但不能将中小型三湖慈鲷以及温和的大型慈鲷和牠们混养,以免不测。
此类马鲷包括下列属种:
● Aristochromis 代表品种:鸟嘴(A. christyi,一属一种)
● Buccochromis 代表品种:超级金火令(B. heterotaenia)、绿马头(B. lepturus)
● Champsochromis 代表品种:酷斯拉(C. caeruleus)、泪眼火箭(C. spilorhynchus)
● Dimidiochromis 代表品种:马面(D. compressiceps)、红兜口(D. strigatus)
● Exochochromis 代表品种:金鹰(E. anagenys,一属一种)
● Hemitaeniochromis 代表品种:巨人马面(H. urotaenia)
● Naevochromis 代表品种:紫蓝潜艇(N. chrysogaster,一属一种)
● Nimbochromis 代表品种:花鲷(N. livingstonii)、维纳斯(N. venustus)
● Rhamphochromis 代表品种:一线狼牙火箭(R. esox)、狼牙(R. longiceps)
● Stigmatochromis 代表品种:三星银天使(S. pholidophorus)、密加火箭(S. sp. 'Pleurospilus Mdoka')
● Taeniochromis 代表品种:圣安娜(T. holotaenia,一属一种)
● Tyrannochromis 代表品种:大口鲷(T. macrostoma)、战神(T. nigriventer)
这类品种怎么说呢如果从小和其他属性鱼一起养而且体型控制的和其他鱼相差不多是可以和其他各种属性鱼混养的个人感觉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你鱼缸中鱼的品种够密(但是会影响部分温和性鱼的繁殖)
而且这类鱼还有一个很大的作用就是如果你这缸鱼打架问题很严重而且已经混养了许多品种密度够大,这时候添加一条两条凶猛类大马对整缸的鱼会有一个压制作用,就会适当的减少打架,但是不可避免的会影响到个别鱼的发色。
这里提一下这类鱼我个人最喜欢,但是因为价钱较高一直是小众鱼。这类鱼如果在大缸混养,想象一下1.5m的鱼缸中不要多放干干净净的放20条左右等他们长到30公分40公分(自己拿尺子量一下有多长不要想象)20条各类颜色而且像酷斯拉这种类型鱼带着拉丝成群结队的满缸游来游去,这时候放一条小鱼进去,

自己想象吧……当然这是我个人最喜欢的鱼


6、食鳞类(Scale-eaters类)

顾名思义,食鳞类慈鲷就是以鱼的鳞片为主要摄取对象。主要生活在沙地和岩石地区,性情凶猛。人们很少将这种慈鲷作为鱼缸伴侣,所以,牠们基本上就是单养,而且人工饲养也很少。

食鳞类包括两个属种:

● Corematodus 代表品种:斑纹食鳞鲷(C. taeniatus,一属一种)

● Genyochromis 代表品种:门特食鳞鲷(G. mento,一属一种,属岩栖类)

这类鱼我就不多说了市场上很少见。除了个性另类的人玩很少有人玩,我曾经在鱼友加见过一条,他是在50小缸里养着斑纹鲷,他给我看了喂食,他是用杂鲷喂食一条杂鲷放进去,斑纹会以你想像不到的速度就去嘬下亚鲷的一块麟,然后好像若无其事发生又回到原位置,接下来有点残忍,反正就是一下一下的慢慢让杂鲷死去而且杂鲷到死甚至都不知道怎么死的。这类鱼鱼场也有定,某些喜欢这种鲷的可以提前定,但价钱很高。

注意:关于岩栖的混养最后一起总结

7、小型岩栖类
岩栖类普遍具有攻击性,但体型越小,攻击力也越小,况且也并非所有岩栖类都崇尚进攻。非洲王子类(Labidochromis属)作为岩栖类中较为温和的代表,还有我们熟悉的以前经常养的红鸡和姆巴巴湾。而紫罗兰(Iodotropheus属)为岩栖中最为温和的品种。另外,还有体型较小的现在已经比较普及的阿芙拉(Cynotilapia属)。在其它属种中,也有一些体型较小的品种。这些岩栖类尺寸大多在8~11cm左右。
岩栖类主要居住在岩沙地带,其次是分布在岩石地带。但非洲王子类比较特殊,牠们生活在激浪澎湃的岩石周边。
小型岩栖类包括下列属种:
● Cynotilapia 代表品种:金顶阿芙拉(C. afra (Cobwe))、白顶海拉(C. sp. 'Hara')
● Iodotropheus 代表品种:紫罗兰(I. sprengerae)
● Labidochromis 代表品种:非洲王子(L. caeruleus)、红鸡(L. sp. 'Hongi')、姆巴巴湾(L. sp. 'Mbamba')
● Melanochromis属当中的:闪电战神(M. johannii)、厚唇朱古力(M. labrosus,体型虽大,但比较温和)
● Pseudotropheus属当中的:特蓝斑马(P. demasoni)
【注】上述的“××属当中的”,意即此属中大多体型较大,只是将一些常用且体型较小的罗列出来。


8、中型岩栖类
岩栖类当中,大多为中型岩栖类,几乎分布在岩栖类的各个属种。尺寸通常在12~15cm之间,有较强的攻击性(有的是很强攻击性)。牠们主要生活在岩沙地带,也有分布在岩石、沙地地带,品种繁多,牠们的数量占了整个马拉维湖三湖慈鲷的一半以上。
中型岩栖类包括下列属种:
● Cyathochromis 代表品种:C. obliquidens(一属一种)
● Gephyrochromis 代表品种:金背罗氏G. lawsi
● Melanochromis 代表品种:非洲凤凰(M. auratus)、奇帕克(M. chipokae)
● Metriaclima 代表品种:雪蓝斑马(M. callainos)、血中红(M. estherae 'Red',培育品种)
● Pseudotropheus 代表品种:大黄蜂(P. crabro)、E龙斑马系列(P. elongatus)
● Tropheops(即所谓的马湖蝴蝶) 代表品种:金黄蝴蝶(T. macrophthalmus)、红颊蝴蝶(T. sp. 'Red Cheek')


9、大型岩栖类
大型岩栖类品种较少,但有些属种也非常有名,比如小丑类、勾鼻类等。牠们更多地居住在岩石地带,也有部分生活在岩沙地带,而小丑类主要生活在激流岩石地带(和勾鼻类有所不同)。成鱼尺寸通常多在15公分以上,小丑类比勾鼻类的体型更大(勾鼻类可以归在中型岩栖类的,但为了和小丑类保持一致,还是把牠放在这一类)。
大型岩栖类包括下列属种:
● Labeotropheus 代表品种:花小丑(L. fuelleborni(Chipoka) )、红勾鼻(L. trewavasae (Chiloelo) )
● Petrotilapia 代表品种:黄腹大型斑马(P. sp. 'YellowVentral'


总结岩栖混养:其实岩栖鲷本身好斗性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强,很多顾客都有这样的经验,养了一缸岩栖(其实就是市场上各鱼店的主力军杂鲷)最后打架打的这里包括很多死了你都不知道的,其实尸体已经被其同类分食干净,最后反正就剩那么几条存货下来,严重的只剩一条,最后混什么死什么!就对三湖失望了,觉得这鱼太凶残,其实是因为市场上的杂鲷基本都近亲通婚最起码百代以上了……习性等都已经退化的不能再退化了所以才会出现那种现象,其实本人觉得岩栖中像非洲王子,粉蓝斑马,紫罗兰,花小丑等,跟大多数马鲷都是可以混养的~当然要把它作为配色的鱼混养,越少越好因为他们同类争斗还是比较强的,还有本人比较推荐的是对于追求直接看颜色的顾客可以根据缸的大小选择高密度混养岩栖,并堆砌尽可能多的洞穴和躲避处。那样也别有一番风味

后面会陆续推出南美食土鲷,坦鲷,短鲷,美洲大型鲷,等各类鲷鱼的混养和分类。今天就先讲这点,后面有陆续的补充再会发表

结束语】
水族英语中有个专业术语叫tankmates,直译就是鱼缸伴侣,通俗地讲就是可以和平共处混养在一起的鱼(也包括习性相同、食性相似);有时还指工具鱼。而上述马鲷的亚群体分类,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识别混养品种的方法(当然,意义不仅限于此)。这里,虽说是什么马鲷亚群体分类法,除了自身的实践外,也借鉴了许多各论坛,百度,国外资料(以AD Konings的资料为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鱼友们在参照上述资料时,还是要熟悉所养三湖慈鲷的习性和食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三湖慈鲷的饲养品质,并降低三湖慈鲷的损耗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