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只要精神不滑坡 办法总比问题多

 虹72 2016-07-17



只要精神不滑坡 办法总比问题多


    有这样一个实验:把一只活蹦乱跳的青蛙扔到热水沸腾的锅里,它会迅速跳出锅逃生;而如果把它放在冷水锅中,再对冷水缓慢地加热,青蛙就会没有反应地待在锅里,直到水温升高到足以致命,它再想逃生,却为时已晚,只能坐以待毙了。小借口就是这锅冷水,它纵容人的惰性,让人忽视周围潜在的危险,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等发现危机将临的时候,再想要逃生已经来不及,只能惨遭淘汰。
       夏某在一家公司做销售已经十几年了,业绩一直都不错。有一天,他负责的一笔订单突然被别的公司抢走了,上司来询问情况,夏某推诿说,他腿上的旧伤复发了,比竞争对手晚到了一个小时。上司看他以往的业绩都不错,且腿伤也是几年前出差时弄伤的,就没有对他加以更多的责备。其实,夏某那天只是因为自己起晚了,耽误了工作,他的腿伤完全不会影响到他的行动,也不会给工作带来不便。自此,夏某发现了让自己清闲起来的“秘籍”,只要一有比较艰巨的任务,他就以腿伤为借口,告诉上司自己不能胜任。此后的半年,夏某发现,不但腿伤是个借口,孩子生病,家里装修,等等,都可以成为迟到早退、不按时完成任务的借口。就在夏某暗自为自己“英明”的举动高兴时,公司的“裁员大潮”开始了。领导把他叫到了办公室,对他说:“我知道你为公司负过伤,以前也干得不错,可是近一年来,你的业绩几乎为零,所以,你被解雇了,不要对我做任何解释,这一年来,我已经听得够多了。”
       这就是夏某为每一天所使用的小借口付出的代价,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借口,让人觉得危害不大,因为并没给他人制造更多的麻烦,但如果长此以往。小借口也会酿成大遗憾:它们会彻底改变上司、同事对他的看法,认为他是一个不能担当责任、做事效率低下的人。这样的印象不但会让他错过更多的发展机会,一旦出现危机,还会让他首先遭到淘汰。
        借口可以帮助人们暂时缓解对自己的责备,降低自我要求,从而获得短暂的自我满足。然而,清醒的人都明白,这样的借口只不过是自我麻痹的毒药,如同医生给病人治病,麻醉剂虽然能暂时缓解病人的疼痛,但并不能彻底根治疾病,如果长期使用,甚至会让病人命丧黄泉。人的一生中,借口就好比麻醉剂,如果一个人习惯了依赖借口生活,为了获取眼下相对舒适的生活,却要付出永远与成功无缘的代价。有时候,正是那些习惯性的小借口,会给人生造成无法弥补的遗憾。
        据美国心理学会的调查结果,在美国的心理诊所,平均每个月每位医生至少会遇到一位这样的患者:他们已经人到中年,肩负着家庭的重担,却还在公司的底层挣扎。这些病人最常说的话就是:“为什么我辛辛苦苦做了一辈子,依然没有得到提升。那些比我小十几岁的人,都已经成了我的主管。”这些患者不断向医生抱怨,他们在一个岗位上如何辛苦耕耘了几十年,公司却总是对他们的贡献视而不见。难道这些心力交瘁的中年人真的就是命运不济才得不到公司的重视?让我们来看看美国《读者文摘》上登载的一位美国医生的记录。从中便能找到这些患者的人生悲剧的根源:
       今天我又遇到一位中年危机患者,他不停地抱怨公司不给他机会,我于是问他:“先生,您能把自己受到的不公待遇说清楚些吗?”
    “当然,前些日子,公司竟然要派我去海外营业部工作,您可以想象吗?像我这样的年纪,到遥远的日本去?”患者情绪非常激动地说。
    “可是,先生,去日本虽然很远,也许还会水土不服,但您不认为这正是公司给您的一次机会吗?”
    “机会?我这样一把年纪,还要我这么奔波,这些都应该是二十几岁的小伙子做的事情,我可不认为这是机会,这简直是对我的折磨。”
    “那么您又是如何处理的呢?”
    “我告诉我的上司,我有严重的心脏病,不适合到这么远的地方去工作。”
    “那么,先生,我觉得如果您的身体状况并不乐观,或许您应该降低一下对自我的要求,做一些闲差也不错,您知道,做公司的管理人员压力很大。这或许对您的身体并不好。”
    “医生,我的病并不严重,这只是我的一个借口,这样他们就不会派我去日本了。”
      原来这位患者和我所见过的所有一事无成、牢骚满腹的患者一样,并没有什么真正的疾病,只不过他们总是为自己寻找借口,从青年时期开始找借口,一直找到中年,直至老年,他们并不知道,这些借口才是他们人生郁郁不得志的根源。
       显而易见,一个个看似不起眼的小借口,累积起来就会造成人生的大遗憾。当我们抱怨得不到公司的提拔、上司的赏识时,最先要反省的,就是在工作中,我们为自己找了多少借口。
      消极的人每天都会为自己找借口,有些借口看似微不足道,例如,缺席一次会议,推卸掉一次出差的任务,把工作的难题推给同事,等等。但把这些小借口积累起来,人生就会变成医生所描述的那位患者的样子:人过中年,依旧碌碌无为,小借口虽然换来了几日的舒适,不用出差、不用面对需要冥思苦想的难题,但最后的人生结局却是一事无成。
      由此可见,借口不会使人走向成功,它只会在无形中慢慢地麻痹人的斗志,让人一次次地错失良机,最终酿成莫大的遗憾。因此,我们要杜绝一切借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告别遗憾,走向成功。

    者: 董博然《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问题多》

单眼老表点评: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强调的是人的态度,也就是说思想决定态度,态度决定执行力,只要我们的思想不出问题,工作中方法总比问题多。

有责任的企业员工,都应具备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只有爱岗敬业的人,才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但是,爱岗敬业不是一句口号,也不是随便说说就能做到的,它需要高度“责任感”的支撑。对待工作的“责任感”是任何企业的员工都应具备的一个最起码的条件。要做好一项工作,“责任感”是第一位的,没有责任感的人,大谈自己如何“爱岗敬业”必然是空洞的,离开责任感来谈“敬业”无异于空中楼阁,水中花,镜中月……

一个人要想干好一件事,会找一个很好的办法,一个人要想干不好一件事,会找一个合适的借口。在困难面前,人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一个思想消极、工作拖沓的员工,往往缺乏主观能动性,不能认真分析问题,面对问题会找出一大堆的理由来推诿,害怕困难,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而一个思想积极的员工则会努力寻找问题的所在,哪怕是困难重重也会迎难而上、想方设法去解决,他们能够勇敢地面对困难,勇于承担责任,永不言弃,并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最终战胜困难,取得好的成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