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教育学员回忆 我的本科是在北京上的,学的是日语,所以,从这点上来说,我有一点地理,语言优势的。我考这个专业这个学校一方面是因为语言,另一方面是因为自己也喜欢经济,所以选择了北外的国际经济。我是从2015年6月份开始准备,真正开始看是在7月份。每天基本都是专业课轮流看。早上7:00-8:00看日语,8:30-10:30看一门专业课,10:30-11:30做题;下午同上,换一个科目;晚上就复习今天学的东西,尽量默写出来。下面介绍一下我的复习材料: 1. 微观:高鸿业的微观经济学+课后题。但是,微观大题里可能会出微观经济学中级难度的题,如果是跨专业的,这点还是要注意一下。 2. 宏观:孙文莉老师上课用的课件+出的题,还看了多恩布什那版的课后题。 3. 国贸:海闻的国际贸易+课后题+何蓉老师的国际贸易+ppt课件。何老师出题,有的时候不按套路,复习的时候,如果有课件,一定要把课件上讲的知识好好钻透。 4. 国金:任康钰老师的国际贸易(2012年)+ppt课件。但是后来快复试的时候有个很nice的同学跟我说06年那一版也很全,而且细,所以,我就让他帮忙复印了,大致看了一下,觉得06年的可能更适合,所以再复习的同学建议看06版的,当然两版都有的话更好。 5.二外:我考的是日语,这里我就不多说了。 6.政治:正是复习是从11月份,必看书有风中进草+肖四。如果基础本来就好,把这两个好好弄弄,过国家线没问题。 2016年真题回顾:初试宏观考了一个合意的资本存量,选择题出了一个利率的长期是短期多少倍的问题,属于后几章内容,最后一道大题是分析丝绸之路中包含的宏观经济学理论知识;国际贸易考了一个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名词解释,选择有一个有效关税的计算,大题是一道综合型计算,也是关税部分的。国际金融,微观题知识点考察很往年还是重合度很高。复试:笔试1.关于国际储备 2.人民币汇率的总体状况,结合三个理论(长短期分析)来说一个自己对人民币这种动态的看法 3.我国对外贸易的特点 4.中澳签订了一个贸易协议 (不太确定提干,可以自己在网上搜搜),考察了贸易转移,贸易创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