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洪水神话的启示:生命受难后的再生和价值

 gs老张 2016-07-17

[摘要]如果人类不遏制自己贪图物质享受的念头,最终会招来灭顶之灾。到那时,就是有再多大禹式救世济民的英雄也无济于事了。

【名著的启示】洪水滔天,水泱泱而不息。关于洪水灭世和人类再生的神话传说遍布全球,成为一个世界性文化现象。历史学家推测史前时期出现过一次世界级的大洪水,可能是全新世以来即距今约8000年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结果。[1] 不过,洪水神话的主要意义不在于所描述的灾难的真实性,而在于其对灾难的解释。

《旧约》诺亚方舟故事:人类的道德自省和人性反思

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洪水神话是《旧约?创世纪》记载的诺亚方舟故事。在文学史上,《圣经》中的《旧约》被描述为“集中了古代希伯来文学的精华和主要成就。”古希伯来文学“在世界文学发展史上占着重要的地位”。[2]而古希伯来文学又受到古巴比伦文学的影响。学者根据考古材料证实,诺亚方舟故事脱胎于古巴比伦的洪水神话,其最早源头是苏美尔人的乌特拿比什提姆(Utnapishtim)方舟神话。[3]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史诗《吉尔伽美什史诗》(The Epic of Gilgamesh)中记载了这一神话传说。有学者认为, “诺亚方舟简直就是乌特拿比什提姆方舟神话的翻版。”[4]虽然二者情节相似,但实际上,古希伯来人对那个苏美尔人的洪水故事进行了实质性的改造,使其具有了深刻的象征意义。

洪水神话的启示

圣经故事:诺亚方舟(图片来源网络)

在诺亚方舟神话中,引起大洪水的是整个人类的罪恶。上帝看到他创造的人变得越来越腐败堕落,无休止地相互厮杀、争斗和掠夺,充满暴行和邪恶行为,心内忧伤,后悔创造了人。于是他决心用毁灭性的洪水消灭人类。而在《吉尔伽美什史诗》中,引起大洪水的原因是诸神嫌人类太荒淫喧嚣,吵得他们睡不好觉,故决定发洪水。希伯来人的洪水神话体现出人类的道德自省和人性反思。这种反省与反思的精神,可以使人在不断自我否定中前进,并不断产生新的追求。

当代生态保护主义者在诺亚方舟神话中看到了“人类的危机意识”。“近年来由于科技的滥用与环境破坏,大型的自然灾害不断发生,人类的危机意识也开始兴起。”[5] 。洪水神话中人类对自己行为不负责而产生灭顶之灾的描述,使人们联想到,人类放任自己的贪婪,无止境地进行物质追求,最终也会受到大自然的报应,遭遇生态灭绝的惨境。

在古希伯来人的洪水神话中,得以存活的方舟制造者也被赋予道德意义。在罪孽深重的人群中,只有诺亚一家获救。那是因为诺亚是一个正直的完人,并教育子女也成为善良之人。

古希伯来人还给苏美尔洪水神话增加了一个重要的情节,那就是在洪水退后,上帝和诺亚缔结了契约,规定彼此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有中国学者认为这“反映了西方社会早熟的契约思想和一直延续至今的法制传统。使欧洲人较早确立了基于权利和义务双向关系的法制观念”。[6]还有学者与中国进行了对比:“这种权利与义务的双向约定也可能是后来西方文化中的契约思想和之后发展壮大的法制观念的萌芽。而古代中国向来缺乏这种契约理念,对人民而言只有义务而极少有权利。皇帝的意志就代表了天的意志,可以随其意而变动,对其能有所约束的只有纲常伦理而已。”[7]

希腊丢卡利翁方舟洪水神话:生命受难后的再生和价值

文学史上另一个著名的洪水神话是载于古罗马诗人奥维德的名著《变形记》中的希腊丢卡利翁方舟洪水神话。据学者考证此神话也出于同一源头,即苏美尔人的洪水神话。

在这个神话中,洪水爆发前的人类已经历了和平宁静、幸福美满、各取所需、不需工作的黄金时代和需要工作的白银时代。在这两个时代,人与自然共生,和谐相处。在进入青铜时代后,人类逐渐变得残忍贪婪,恶行和战争不断。但最主要引起神不安的是那些暴君。

主神朱庇特扮作凡人到人间查看人的恶行,发现卡狄亚国王吕卡翁极度残暴和滥用权力,甚至对天神都造成威胁。他大为震怒,认为“凡是大地伸展所及之处,野蛮与疯狂都在統治着”。与众神商量后,他决定降下暴雨,用洪水惩罚人类。

诗人生动详细地描写了洪水冲毁房屋、田野以及人们绝望逃命的恐怖情景。最终只有普罗米修斯的儿子丢卡利翁和妻子皮拉二人得以存活。丟卡利翁是“当时最好的好人,热爱正义”。夫妻“两个人又都是天真无邪,都信奉天神”。

洪水退后,丟卡利翁“举目一看,却是空无一物,滿眼荒涼,死一般的沉寂”。他希望自己能创造出新的人类。他对妻子说:“现在,人类的未來就靠我们两人了。”他向女神祈祷:“用什么方法才能補救我們人类的灾难?最温和的女神啊!帮助我们这受难的世界吧!” 女神指示他们把母亲的骨头丢向大地。智慧的丟卡利翁悟出母亲就是大地,于是丢地上的石头,使之变成了人。由于新人是由坚固耐久的石头变的,所以诗人说:“我们人类的坚强性质,耐苦的能力,证明了我们的根源所在。”

这一洪水神话同样体现出道德反省,以及生命在受难后的再生和价值。腐败堕落的人类,经洪水洗礼后而得到新生。与希伯来神话不同的是,神在述说发洪水惩罚人类的理由时,主要描述国王吕卡翁的罪行。故事显示出对独裁暴君的极度痛恨。

中国大禹治水神话:济世救民的无畏精神

真正表现了人类“坚强性质、耐苦的能力”的洪水神话,是中国的大禹治水故事。似乎世界上大多地区,包括中国的少数民族地区的洪水神话都是洪水灭世、人类再生神话,只有中国汉族的洪水神话是成功治水神话。

洪水神话的启示

大禹治水的故事(图片来源网络)

最早成功治水的英雄是女娲。洪水发生的原因是水神共工与颛顼争夺帝位,怒撞不周山,天柱折断,导致黄河流域洪水为患。似乎中国的远古初民已认识到权力斗争的危害,正如古希腊人认识到独裁暴君的危害一样。“女娲于是主动出面,炼石補天平息水患,以使初民生活恢复常态。”[8]

大禹治水故事发生在舜帝统治时期。其父鲧在荛帝时期为了制服洪水,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私自取天庭的土壤,触怒了天帝,为天帝所杀。大禹子承父志,继续领导群众抗洪治水。他并没沿袭父亲治水的老路,而是在对山脉、河流作了一番考察之后,采取了一些新的方针,比如“疏”。禹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历尽千辛万苦,耗尽心血体力,最终制服洪水, 使人民安居乐业。

早先学者对这个故事的解读偏重“人定胜天”。比如梁启超在评论大禹治水时,认为“我先民之特性”就是“不甘屈服于自然,而常欲以人力抗制自然。”。范文澜也说: “许多古老民族都说远古曾有一次洪水,是不可抵抗的大天灾;独在黄炎族神话里说是洪水被禹治得地平天成了。这种克服自然,人定胜天的伟大精神,是禹治洪水神话的真实意义。”[9] 当代学者则注意到故事中“治水须顺水性,水性就下,导之入海。高处就凿通,低处就疏导”的说法,并从中引申出“对待自然的观念就是人不能以强力征服自然,必须和谐共处,成为自然的一部分,以达到古人‘天人合一’的最高理想。”[10]

大禹治水故事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大禹大公无私、舍己为民的英雄形象。为了治水,他辞别新婚燕尔的妻子,此后的十几年里都很少与妻子团聚。大禹不光是有神力相助的神话人物,也是不少史书中有记载的历史人物。学者们在对比西方洪水神话和大禹治水故事时评论道:“如果说希腊神话是‘人化了的神’的话,那么中国神话中则多是‘神化了的人’。在这里,一个勤劳坚强、舍己为人而又充满智慧的英雄形象树立了起来。这种人物形象的塑造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的社会性的重视。”[11]

“治水英雄女娲和大禹都是美德和贤能的化身。肩负着救世济民的历史使命。古人在这些神话英雄身上,注入了崇高的人格力量,坚强的生命意志,和能战胜灾难而无所畏惧的精神。”[12]“在中国洪水神话中,我们看到的更多是英雄人物面对人民苦难的挺身而出的集体利益观念。”[13 ]

有学者总结说,“洪水神话观照的是人类整体”,是“对人类共同体及其命运的反思”,也是“民族精神的整合”。[14] 似乎洪水灭世神话更属于前者,成功治水神话则属于后者。如果人类不遏制自己贪图物质享受的念头,任凭“凡是大地伸展所及之处,野蛮与疯狂都在統治”,最终会招来灭顶之灾。到那时,就是有再多大禹式救世济民英雄也无济于事了。(文/米琴)

[1] 毛曦,<历史学视阈中的洪水传说及其意蕴>

[2]二十四所高等院校,《外国文学史》卷1,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第44页

[3][12]黄文英,< 中外洪水神话的母题及其变异>

[4] [6][9][10][11] 毛燕靓 ,<中国与“两希”洪水神话的比较研究>

[5] 邱宜文, <洪水神话的现代启示>

[8]陈昭昭,<大禹神话传说及治水英雄崇拜研究>

[13] <中西方洪水神话的异同>

[14]王四代,<生命意识的“启示录”——论洪水神话的悲剧精神>返回腾讯网首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