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入关障碍——崇祯帝 包括魏忠贤在内的人,没有人知道他们将来要面对的竟然是个厉害的角色。 魏忠贤为首的阉党为了把持朝政,竟然把手伸到了皇帝的子嗣上,皇帝前前后后生了三个儿子,都被魏忠贤弄死了,因为天启皇帝朱由校是个二百五,他只爱干木匠的活,魏忠贤只要保证天启帝活的好好的,朝局基本上都可以在控制当中,爸爸是二百五不代表儿子也是,所以魏忠贤只要保证二百五没有儿子就行了,但是没想到,天启帝没多久就病危了,皇帝没儿子,皇位只能传给亲弟弟,朱由检这才有机会登上这个皇位,年号崇祯。 朱由检刚进宫表现的唯唯诺诺,怕魏忠贤毒杀他,他不吃不喝宫里供应的一应饮食,晚上也要召集一堆小太监点灯陪着他一起,但是魏忠贤确实没想干掉他的想法,因为把崇祯帝弄死了,就真的没皇帝可以选了,一个太监很明显不能做皇帝,但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魏忠贤开始了他跟崇祯帝的不断测试和交锋的岁月。 公元1627年,魏忠贤突然上书,提出自己年老体弱,希望辞去东厂厂督的职务,回家养老。崇祯帝亲自召见了他,并告诉他,天启帝的遗言是想要江山永固,就得重用魏忠贤和张皇后,崇祯说,这句话,他从来不曾忘记,所以魏公公你就再辛苦辛苦,你的辞呈,不能接受。 魏忠贤非常感动,他没想到崇祯帝会如此坦诚和善良,就在那天,魏忠贤打消了图谋不轨的念头,崇祯帝没有撒谎,他哥哥确实对他说过这句话,只是他哥哥在讲的时候,他是冷笑着听完的。 崇祯帝自己明白,他此刻在宫中势力单薄,要是直接跟魏忠贤对抗,肯定是头破血流,甚至性命不保,只能虚与委蛇,寻找机会。 机会来了,三天后,另一个人提出了辞呈。这是天启帝的奶妈,是魏忠贤的老搭档,忠实盟友。一天后,得到了回复:朕同意了。奶妈彻底懵圈了,她其实不想走,因为天启帝死了,她作为奶妈确实也不合适再做奶妈,上个书就是意思意思,魏忠贤提交了辞呈没让走,她估计皇帝也不会让她走,没想到同意了。魏忠贤也一脸懵逼,既然不同意我,为什么同意奶妈呢? 崇祯的解释很无辜,她是先皇奶妈,先皇不在了,我也用不上,奶妈自然要出宫养老,你是厂督,这能是一回事嘛? 在宫里搅弄风云二十多年的奶妈终于离开了宫廷,魏忠贤突然觉得一阵恐慌,他开始了再一次测试。 奶妈走后,第二天,司礼监掌印太监王体乾提出辞职,司礼监掌印太监是太监中最有权势的人,堪称太监一把手,当然因为东厂掌印太监魏忠贤太过牛逼,这个太监的二把手让一把手为他打工。 崇祯断然拒绝,朝廷重臣,怎么能说退就退,不同意。同时,崇祯还下旨恩赏众太监,搞得太监们一头雾水,但是礼谁不要啊,都笑纳了。 虽然王体乾没辞成,但是一礼拜后,有御史杨所修弹劾兵部尚书,太仆寺少卿,工部尚书等四个人,这四个人有同一个身份,阉党骨干。弹劾他们的罪名不是贪赃枉法,而是不孝,这个在现在看来只是有点道德批评的罪名,在古代没那么简单,这个罪名大可以削职罢官,小也得受重刑惩罚。魏忠贤想能够在他权倾朝野的时候,能够有人敢弹劾阉党,背后一定只有一个人可以,那就是皇帝。 但是皇帝却在第二天,痛斥御史杨所修,说他随意骂人,没有证据等等,魏忠贤又迷茫了,为了稳定皇帝,魏忠贤授意四人提交辞呈,给个面子给皇帝,皇帝一番安慰后同意了四人的离职,但是留下了魏忠贤的头号死党兵部尚书崔呈秀,这个人下面会反复提到。 又没多久以后,国子监副校长朱三俊弹劾自己的学生陆万龄,陆万龄就是强烈要建魏忠贤生词的那个无耻之徒,弹劾本来不是什么大事,朝堂上屡见不鲜,但是处理这么快的却少见,弹劾刚提交,皇帝就同意了,还把陆万龄抓起来审问。 几天后,崇祯帝送了丹书铁卷给魏忠贤的侄子,丹书铁卷就是免死金牌,除了一种罪过,谋逆。同时还同意魏忠贤在江西再建生词。种种迹象把魏忠贤的警惕之心激发了,但是突然崇祯又下令,封赏阉党的大部分人,连死去的都不放过,一并封赏。 一个多月,魏忠贤终于认为崇祯帝并不会拿他怎么样,虽然可能不是很喜欢他,但是也知道手中权力,所以保持平衡是这个皇帝唯一能做的事。但是魏忠贤料错了,崇祯帝如此行为,只为一件事,干掉你。 几天后,又有官员陈尔翼上疏,弹劾杨所修,为崔呈秀辩护。表面上了看来,杨所修弹劾阉党崔呈秀,阉党陈而翼弹劾杨所修为崔呈秀辩护,但是杨所修既不是崇祯派的,陈而翼也不是魏忠贤派的,因为杨所修也是阉党,但是他是一位精明的阉党,他看出了崇祯帝要干掉阉党,于是给自己找后路,他和曾经的同事陈而翼密谋,聪明的阉党杨所修弹劾大阉党崔呈秀,然后安排阉党陈而翼弹劾一起商量过的同事阉党杨所修,拿崇祯、魏忠贤、崔呈秀作为群众演员,演了一场大戏。这样就算最后清算也算不到杨所修头上,这个套路深吧?正所谓:城里套路深,我要回农村。 没想到崇祯压根没接茬,崔呈秀是好同志,御史弹劾也是本职工作,是是非非就算了吧。 云南监察御史没多久开始弹劾崔呈秀贪权,看来崔呈秀不死不行啊,所有矛头全是对准他的,崇祯不这么想,这么重要的阉党头目,怎么可能短时间这么多人弹劾,背后一定有人,果然,魏忠贤让云南监察御史弹劾崔呈秀是想弃卒保车,既然大家都找你麻烦,那我就把你贡献出去吧。 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所谓的朋友。 风暴将来,是平静的。崇祯在等一个机会,机会终于来了。 工部主事弹劾崔呈秀,以及魏忠贤。崇祯帝感觉到这个工部主事不是阉党,不然他只会落井下石弹劾姓崔的就行了,没必要扯上魏忠贤。这一次老崔同志实在没办法了,就提交了辞呈,崇祯果然勒令崔同志赶紧滚蛋回家。 魏忠贤总算松了一口气,以为弃卒保车的动作是对的,可是没过两天,兵部主事(崔呈秀是兵部尚书)痛斥老崔贪赃枉法,还说为什么能够这么横行霸道主要还是有后台,后台就是魏忠贤,顺带着还骂了先皇。敢这么骂人,不是想死就是有人授意,这次授意的是崇祯帝。 皇帝还没处理,紧接着就有刑部弹劾魏忠贤,国子监监生也开始弹劾魏忠贤,各种弹劾出现在朝堂上。 老魏同志瞬间觉得自己是孤家寡人,他把最亲信的奶妈、老崔都送走了,他的死党都在他的弃卒保车战役中被送出去,当做炮灰。这次只能把自己送走了。生无可恋的魏忠贤在辞官回家的路上选择了上吊自杀。 总结内容 只是讲这么一段崇祯和宦官集团的斗争就知道,崇祯是一个厉害的主儿,只可惜生不逢时,他的帝国羸弱不堪,穷苦不堪,贪赃枉法,边疆不宁,难怪在闯王李自成攻入北京后,他留了封信:小贼李闯,进宫之后,我文武百官,刀刀斩尽,个个杀绝,但别动我的百姓。 由此看来,崇祯也是有国难报。但是他在帝位期间起用边境大臣也是成功抵挡住了皇太极的层层攻击,只是被农民起义李闯王逼走,吊死在景山(煤山)歪脖树上,可惜了一代贤帝,倒在了如此环境里。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算本事再大也要有个好的环境支撑。 关键词:清朝回顾 为你读历史|第三十九篇:大清帝国 为你读历史|第四十篇:唯一的继承人 预告:明日为你读“顺治入关” 为你读历史| 速读剑桥中国史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