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史|春秋与春秋“四圣”

 youxd 2016-07-17

何谓“春秋”

要讲清“春秋”这段历史,首先要弄明白何谓“春秋”这样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

有人会说,称这段历史为“春秋”,那是因为孔子写了本名为《春秋》的书,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一直写到鲁哀公14年(前481年),后来人们就把这段历史称之为春秋时期。

现在我们说的春秋时期,的确与孔子的那部《春秋》有很大的关系,从时间段的确定,以及对春秋这段历史的评述,都与《春秋》这部书有所关联。

不过,这种说法还没有指明“春秋”一名的由来与当时人们观念上的变化之间的关系。要知道春、夏、秋、冬在夏商周三代是天时的观念,四时的运行和变化,体现着上天(上帝)的意志,那是极其神圣的。而历史是记人事的,在三代一般称为“史”、“书”、“典”,但不可能称为“春秋”,“春秋”是天时,是天条,怎么可以与人事混为一谈呢?可是,到西周王朝灭亡以后就大不同了。天道观衰微了,人道观普遍得到了提升。老子不提天道而只提“道”,实际上他讲的那个“道”就是人道。孔丘“子不语怪、力、乱、神”,“敬鬼神而远之”。那个郑子产则公然对天道观叫板,他的名言是“天道远,人道迩。”(《左传·昭公十八年》)公然说天道没什么了不得的,它与人们的生活离得远着呢!正是在这种观念大转变的情况下,有人把反映天时的“春秋”嫁接到了人事上,还美其名为“以天时纪人事,谓之春秋。”(《国语·楚语上》韦昭注)这样就有了冠《春秋》以命名的史书的出现。

春秋“三句话”

春秋时期,“春秋”一词成了人们对岁月和时代的一种俗称。我以为,春秋时期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和解析:

第一句话:春秋是大战乱时期。

春秋初诸侯国140余国,到孔子周游列国时“面70余君”,那时至少还有七十多个国家,而到了春秋结束时只有14、15国了。 200多年间,见于史册的有大小战争483次,有人细细统计说不止这些,大约有1000次。孟子说的“春秋无义战”,基本上是对的。

第二句话:春秋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时期。

这句话可以从三个维度来加以说明。一是世界的维度,这一时段在世界上被称为“軸心时代”。这是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认为公元前500年前后是“奠定人性精神基础”的时代,东西方出了一大批大师级的人物,在东方有孔子、老子、释迦牟尼,在西方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柏拉图的《理想国》在中国影响很大。二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发展的维度。五千年文明史,发展到公元前五世纪时,刚巧是走了两千五百年,钱穆先生称为“中华文明发展的半程期”。钱穆先生在《孔子传》开头有一段话:“孔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大圣人。在孔子以前,中国历史文化当已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积累,而孔子集其大成。在孔子以后,中国历史文化复又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演进,而孔子开其新统。”这叫继往开来。三是春秋时期本身的维度。就是说春秋时期本身就体现了承上启下的精神。从战乱不断到“弥兵”;从政界混乱到季文子的“相三君而无私积”;从普遍的无所作为到叔孙氏“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观念的提出,都说明春秋后期正在从消极走向积极。

第三句话:春秋是思想解放、朝气勃勃的时期。

春秋时期的一个极为重大的文化现象是“学在官府”局面的打破和“学术下移”局面的形成。“学术下移”促成了“士”阶层的形成。士就是读书人,《荀子·儒效》称“彼学者,行之曰士也。”学术一旦走向民间,就会显现出巨大的力量和生机,而“春秋四圣”正是那个伟大时代的伟大产儿。

春秋四圣

在中华文化中,智慧和道德都极高尚的人,被称为“圣”。上面说了,春秋那个时间段,是个需要圣人并涌现了圣人的伟大时代。

智圣老子

老子的一生有三件事一直被人津津乐道:第一件事是“老子师商容”的故事。商容对老子实行“不言之教”。他张开嘴,让老子看,口中一颗牙都没了,老了,没办法的。商容指了下自己的舌头,很好,而且伸缩自如。商容说,能教给你的就这些了。老子回去想了又想,懂了:这就是“刚弱柔强”之道,“刚”的东西看来很强,但长久不了,像牙齿一样;“柔”的东西没多少锋芒,但久远,像舌头一样。商容是教老子哲理的。第二件事是老子是当“周守藏室之史”的,是个闲职。鲁迅写《出关》说他只是图书馆当差的。老子当了几十年图书馆馆长,“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第三件事是“出关”。说是出函谷关,入秦了。有的说他隐居去了。

老子五千言,他的学说归结为三句话:顺乎自然——清心寡欲——脚踏实地。

“顺乎自然”。在老子看来,不管是大自然,还是人间世界,都是个自然发展的过程,人的作为必须顺乎自然才行。“清心寡欲”。道理很简单,欲一多,就破坏了“自然”,结果也必然危害了自身。“脚踏实地” 。老子主张“君子终日行”,要求人们的去行道。一般认为老子讲虚无,怎么会脚踏实地?其实错了。顺乎自然与清心寡欲都是很高的境界,需要脚踏实地才行。

文圣孔子

孔子一生中有两句话最值得引起重视。一句话是“孔丘,圣人之后”,他的一位叫正父考的七世祖辅三世君,可位愈尊,愈谦恭有礼,是位中国历史上极有名的“食粥上卿”。这对孔子一生有影响。另一句话是“吾少也贱,故多能。”《史记》则是说“贫且贱”。孔子当过仓库管理员,当过会计出纳,当过牛羊饲养员,当过赶牛车的,当过吹吹打打的儒者,当过射击手。而且因贫贱还受过季氏家臣阳货的侮辱。这两句话铸造了孔子的人生。

孔子一生做了四件事:一是三十岁以后创办私学,这是最大的事,孔子说到底还是位教书先生,是“万世师表”;二是五十岁以后的出仕,据说当过中都宰,相当于首都的市长,当过司空,相当于国土资源部长,当过司寇,相当于司法部长,出席过齐鲁“夹谷之会”(在今山东泰安),一直到五十五岁去鲁周游。三是十四年的周游列国,从目的论角度讲,我把它定位在“追迹三代之礼”上;四是六十八岁后归鲁,整理文献。四件事中,最有价值的是开创私学,可以说毕终生之力而为之。

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大的创新。他的“学习论”,是创新,在他之前没有这一说法。《论语》的编纂者把“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放在首篇、首章、首句,是很有道理的。孔子告诉人们,做学问除了“学习”这个笨办法之外,没有任何捷径可走。

武圣孙子

孙子被称为武圣,也有称为兵圣的。根据作战经验,孙武写出了《孙子》十三篇。曹操说:“吾观兵书战策多矣,孙武所著深矣!”他亲自写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孙子注》。现有书注二百多部,版本四百多部,公认为“兵学圣典”、“百世兵家之师”、“世界古代第一兵书”。“二战”名将蒙哥马利认为,世界所有军事院校都应把它“列为必修课”。

孙子的兵家思想有几点是值得注意的:一是“唯人是保”的军事思想。孙子认为,战争是血淋淋的政治,又是保护民众的斗争。不只要保护征战国的民众,还要保护被征战国的民众。通过宣传,通过实际的行动,让人民知道你是在保护他们,那必然能锁定胜局。二是立足于战略取胜的军事思想。包括“将为国之宝”的战略思想;天时、地利、人和综合考虑的战略思想;战备宜足、战事宜速的战略思想;避实就虚的战略思想;以逸待劳的战略思想;“以治待乱、以静待哗”的战略思想;化敌为友、同舟共济的战略思想。美国军事理论家柯林斯说:“孙子是古代军人中第一个形成战略思想的伟大人物。”三,提出“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谋攻篇》)这是个伟大的思想。提出两手取胜:一手是以战取胜;另一手是不战而胜。其中包括和平的手段,宣传的手段,文化的手段,政治的手段,经济的手段,以取胜于敌手。

民圣墨子

墨子被称为平民圣人,他的一生都在为民众的利益奋斗。墨子早年学的是儒学,后来发觉儒学有个明显的弱点,就是礼烦而靡财,于是决计“背周道而用夏政”,以大禹的精神创立墨家。他也与儒家一样办学,学生在数千人,被后世人称为当时的显学。

当时战争频频,因此墨家的第一要务是非战。他的非战不只是讲道理,更重要的是付诸实践。墨门弟子都有一套攻城略地的本领。而且有“摩顶放踵以利他人”、“赴汤蹈火死不旋踵”的精神。最有名的是一次楚国要攻打弱小的宋国,他们用鲁国工匠鲁班的云梯攻城,可谓是攻无不克。墨子带了五十多弟子步行十日十夜赶到楚都,劝说楚王与鲁班放弃攻城,楚王不肯,墨子就在那里展示守城的法术,使楚王与鲁班感到的确技不如人。

“博爱”思想是墨家的显著特点。在“爱”上,墨子比孔子更彻底、更广泛,他提倡的是天下大爱。儒家是“别爱”,墨家是“兼爱”、“周爱”。提出爱亲人,也爱他人;爱母国,也爱他国;爱上等人,也爱下等人。

读春秋“四圣”会让人感动,“四圣”是中国的灵魂。当我们讲到“彬彬有礼”的时候,很自然的会想到孔子;当我们讲到勤劳勇敢的时候,很自然会想到墨子;当我们讲到“兵不厌诈”、“兵贵神速”的时候,很自然的会想到孙子;当我们讲到“清正廉洁”、“反腐防腐”时,很自然会想到老子。“很自然”,是说明“四圣”已化入了我们的血肉和灵魂。


作者为上海教育报刊总社原副总编辑,副编审。本文根据东方讲坛·文化中国主题系列讲座速记稿整理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栏目主编:王多

图片编辑:苏唯

题图来源:新浪博客

文/陈雪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