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面对太子和魏王的威胁,无为的李治,如何赢得了李世民的欢心

 玉稻筱麦坊米 2016-07-17

唐太宗选择的继承人李治是历史中的一匹黑马,在李治的前面,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和吴王李恪都比他强得多。但是李世民最终选择了自己的第九个儿子李治,这几乎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在这场皇位的角逐中,魏征、长孙无忌、房玄龄、褚遂良等人都卷入其中。本来在太子李承乾落马之后,李泰成为最热门的人选。但是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上演了惊天大逆转,最终迫使李世民改变了注意,无为而治的李治成为了唐帝国的继承人。

一、李承乾虽然是太子,但是李世民更喜欢李泰

首先说一句,李承乾、李泰和李治都是长孙皇后的儿子,属于嫡子,具有天然的合法继承性。而吴王李恪就差得多了,他最多博得了一些影响力罢了。由于李承乾早年遭遇过不少的磨难,为了弥补这一切,李世民在继位之初就册封李承乾为太子。李承乾是李世民的嫡长子,按照道理来说,只要自己不犯错,就没有人能和他争皇位。因为长孙皇后最喜欢这个儿子,而李世民对长孙皇后的感情是尽人皆知的事情。有长孙焕焕在,李世民再不喜欢这个儿子也不会怎么样。李世民最喜欢自己的四儿子魏王李泰,这也是非常明显的事情。李世民每逢外出就会命令太子李承乾监国,这是皇家的必备程序。但李世民还会把李泰一直带在身边,在李世民看来这个儿子最像自己。

李泰这个人非常的精明,他为了赢得李世民的欢心,从各个方面效仿李世民。换句话说,李泰是一个伪装高手,他伪装的目的就是为了皇位。此时的李世民越看这个儿子越顺眼,他甚至把李泰接入宫中居住。每年给李泰的经费甚至超过了太子李承乾,李世民宠臣之一的房玄龄是明确支持李泰的,这又是李泰的筹码。由于李泰伪装的太好,以至于李世民看着李承乾这个儿子到处都是毛病。李承乾明显察觉了这一点,真是祸不单行,在这个时候,李承乾偏偏又瘸了。一个瘸了腿的太子怎么成为九五之尊,李世民的心里深深的打了一个问号。李承乾感觉自己即将被废,他为了保准自己的地位,也准备学着父亲李世民当年的样子发动一场政变。

二、李承乾落马以后,李泰也没有称心如意

正在李承乾秘密准备之际,意外发生了。李世民的另一个儿子李祐发动了叛乱,这场叛乱很快就是唐军平定。李世民勃然大怒,命令有关部门彻查,在追查李祐谋反案的过程中,又顺手查出来李承乾谋反案。这深深打击了李世民,李世民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大儿子竟然想发动政变。其实李世民虽然喜欢李泰,但是一直下不了废除李承乾的决心。第一他是嫡长子,第二李世民不想对不起长孙皇后。不过现在李承乾竟然主动找死,那就怪不得李世民了,要知道这位皇帝在战场上杀人如麻。魏征是李承乾的老师,他一再哀求李世民不要废除李承乾。但是魏征的努力没有成功,最终李承乾被废为庶人。在李承乾落马之后,李泰认为自己成为了太子唯一的人选。

在李泰的眼里,唯一的威胁就是李恪,不过这家伙不是比起自己的血缘差远了。李泰坐等李世民册封自己为太子的那一天,但是没想到意外又发生了。长孙无忌公开出来反对册封李泰为太子,这是李泰绝对想不到的,长孙无忌可是自己的亲舅舅呀。长孙无忌认为“李泰的表现太完美了,完美的有些不正常。而且李泰对其他的兄弟十分刻薄,他一旦登基,很有可能对自己的兄弟们进行大清洗。”长孙无忌的话让李世民迟疑了,他自己本身就是依靠杀害了哥哥弟弟上的位。他不想让自己的儿子再次上演骨肉相残的惨剧,因此他开始仔细考虑是否册封李泰为太子的问题。

三、无为而治的李治最终笑到了最后

长孙无忌的话分量很重,另一位重臣褚遂良也是这个意见。同时长孙无忌向李世民推荐了自己另一个外甥晋王李治,长孙无忌认为李治仁孝,虽然能力不如李泰,但是做一个守成之主问题不大。更重要的是他不会对自己的兄弟们下手,这一系列的话打动了李世民。其实这样的皇家要事也就长孙无忌还能说上话,其他人想说等于找死。最终李世民册封年仅16岁的晋王李治为太子,李治自己都蒙了,因为他没有任何的思想准备。不过正是由于他背景干净、没有任何的污点,才会让李世民放心的册封。至于吴王李恪,他是一个非常倒霉的家伙。长孙无忌变着法的折腾他,最后利用一起谋反案,逼迫李恪自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