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正宪的“六条龙”教学

 魚悦的图书馆 2016-07-17
从改革教材入手,吴老师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重新整合教材,将现行数学教材第九、十、十一、十二册这四本书进行重新调整和组合,组合成“六条龙”的知识体系——(1)面积教学一条龙:以长方形为基本图形,让学生亲自动手通过拼摆、旋转、平移,推导出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三角形、梯形、扇形的面积计算公式;(2)体积教学一条龙:以长方体为基本图形,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发现和推导出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的体积计算公式;(3)分数四则计算一条龙:按照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将加、减、乘、除法用比较、对照的方法学习,鼓励学生合理简算,在准确中求速度,在合理中求灵活;(4)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一条龙:为了揭示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她采用对照、比较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学习。乘、除法对照讲,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同时学。这样就减少了课时,提高了效率,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5)数的整除一条龙:数的整除是小学数学概念最集中的一个单元,她坚持同时揭示一对对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的概念,在比较中区别异同,在对立中求统一;(6)正、反比例一条龙:通过正反比例知识的对照学习,不仅揭示正反比例的意义及正反比例应用题的内在联系,而且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现列举她曾经上的一堂难忘的“带小括号计算”的公开课与大家分享。黑板上出现这样一道题:李师傅上午工作4小时,下午工作3小时,平均每小时做12个零件。李师傅一天一共做多少个零件?要求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
一位学生这样列式: 12×3 4
=12×7
=84(个)
吴老师说:“你违背了运算规则,应该先算乘法啊。”这孩子也不示弱,脱口而出:“如果先算乘法,就会犯‘人加狗’的错误,12乘以3得到36个零件,在加4小时怎么行呢?”孩子们在下面议论纷纷,如果按照先乘后加的运算顺序就会与生活实际相矛盾,师生情感产生共鸣,吴老师耸耸肩,皱皱眉,表现出无可奈何的样子,自言自语地说:“是啊,这个矛盾如何解决?”同学们更着急了,恨不得一下子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课堂霎时宁静片刻。吴老师轻轻地走到投影仪前面,启动开关,请出了特殊的小客人——红色的小括号。“有了它,就可以先加而后乘了。”孩子们情不自尽地为小括号喝彩。不知谁还喊了一句:“小
括号真了不起!”同学们笑了,笑声中感受到了知识产生于实践之中的道理。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加括号可以改变运算顺序,并掌握了小括号的应用。
正当同学们沉浸在学习新知的喜悦之中,这时个性极强的王维忻向吴老师发起了挑战:“我认为小括号没有什么了不起,没有它的存在,照样可以解决实际问题。”他边说边走在黑板上写算式:
12×4 12×3
=48 36
=84(个)
吴老师肯定了他的做法后指出:“小括号的出现给我们解决问题带来了方便,这个规定不是脱离实际的,而是根据实际需要才自然形成的一种规则。我希望你能接受这个可爱的小括号。”当时听课的老师笑了,同学们笑了。王维忻仍然不服气,一边坐下一边说;“反正我不喜欢小括号。”吴老师意识到了,在备课中是从认知系统去思考学生怎样接受这个知识,而没有从情感角度考虑学生乐不乐意接受这个规定。吴老师打破了教学预设,立即面对这偶发事件。她看到了讲台上摆放了许多同学为灾区捐献的图书,急中生智提出了一个新问题:“王红同学积极支援灾区。他有95本图书,自己留了32本后,把剩下的书送给了5个小朋友,平均每个小朋友得到几本?请同学们试着列综合算式解答。”
大家低下头认真地算,吴老师特意请王维忻到前面板演并讲解。
(92-32)÷5
=60÷5
=12(本)
他边写边不好意思地说:“我在算式中画了一个小括号,表示先求92与32的差,最后再除以5。”吴老师不温不火地将了他一军:“小括号有什么了不起,不写它不是一样可以解决问题吗?”王急了:“小括号非写不可,不然就得先算32÷5这步了,不符合题目要求。”
听了这节课后,当时上海《小学数学》编辑部记者宋淑持老师以“白开水变成了茅台酒”为题评述了这节课。她写到:“吴老师的课有疑问、有猜想、有惊讶、有笑声、有争论、有沉思、有联想……有矛盾的困扰;有无言的沉默;有巧妙的比喻;有‘人加狗’的幽默、有茅塞顿开的微笑。教学过程中这种信息的传递、情感的交流、心灵的碰撞为师生双边活动披上了浓重的情感色彩……这种愉悦和谐的课堂使干巴巴的数学课变得妙趣横生,丰富多彩,平淡的’白开水’变成了芳冽醇香的’茅台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