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邱季端:中国应该进行大规模的社会考古

 五峰虎陈昌明 2016-07-17

金投收藏网讯,“一直以来,受相关因素影响,民间收藏都被忽视或阻挠,但实际上,中国历史文明的大量物证在民间,而不在博物馆。”日前,中国知名企业家、香港华星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厦门市石狮商会创会会长邱季端回到家乡石狮,做了一场关于中国文物现状的演讲,受到在场人士欢迎与认可。

邱季端指出,当前,国内文物界存在不少“怪现象”,大量文物都在民间,得不到正视,实在令人心痛。他表示,中国应该进行大规模的社会考古,并修正文物史中的瑕疵,以防止文物珍宝继续流失。

曾有大量文物流失

邱季端说,近年来,国内外艺术品拍卖热潮不断涌现,许多古代艺术品都拍出天价。“这本应是好事,说明艺术品市场繁荣。”邱季端说,但目前却存在一个现状:一小部分中国文物,正被有关拍卖行包装炒作,当成商品期货炒上了天,而相当多同类文物或同级别文物,却沦落民间,乏人问津。有的被贱价流转,更多的是被当成赝品,堂而皇之地流岀国门。

邱季端介绍,较早时期,由于相关因素所致,不少民间的文物被当成工艺品出口。“这其中可能有不少珍贵文物流失,但现在却无法知晓详情。”

邱季端还引述著名记者吴树的调查结论称,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据不完全统计,光岀土的中国文物,就有两三千万件之多。而这些出土文物,相当一部分都被文物贩子通过各种渠道卖到国外,再由文物掮客高价卖给国内外博物馆或利益相关人士。

[分页副标题]

部分文物被当成仿品贱卖

“在过去大开发大建设的这二三十年间,这期间出土或藏于民间的文物,真正由官方收纳的,万分之一都不到。”邱季端说,这些文物中,虽有相当部分国宝由民间收藏家保护起来,但还有一部分走私到国外,更有部分混迹于假货市场,被扮成仿品当垃圾贱卖,实在令人心痛。

邱季端举了一个例子。“近日,杭州一家拍卖公司的老板亲口告诉我,20世纪70年代初,她在杭州文物商店工作,收购一幅张大千的画,就只要五块钱人民币。”邱季端说,当时,在座的古瓷鉴定专家汤育智以及三位同事听了都瞠目结舌。

此外,著名古董商赖庆勇也曾告诉邱季端,他年轻时从安溪某位清代高官后人家里收购一批文玩,总价仅20元人民币,再卖给收购站。

“必须进行大规模的社会考古”

邱季端介绍,美籍华人学者郑庆云,曾于去年在中国国家战略与管理研究会民间文物保护委员会成立大会上表示,应该进行大规模的社会民间考古,才能比较真实全面了解中国文物的历史与现状。原因是:第一,中国的考古人员少,考古范围太窄;第二,多数遗址不是由考古队发现而是由农民先发现,可能会造成部分文物损害;第三,盗墓者多,技术水平又相当高,不少文物可能已被他们先“下手”,导致流失情况不能得到准确地了解;第四,部分所谓的专家对文物知识不足,多数看不懂因而不敢认;第五,文物法规定文物要说明来源,但很多时候都难以说清。

“综上所述,大量文物在民间浮沉,必须进行大规模的社会考古,才能对中国文物、文明史有更客观科学全面的认识。”邱季端说。

关注手机金投网,收藏动态随时看。

今日收藏热点推荐:新邮上市 最值钱的铜钱 圣旨怎么写 黑檀木鉴别 木雕工艺品图片 范文豪紫砂壶 雨花石价格 十二生肖邮票图片 清代鼻烟壶 铜钱剑 乌木价格多少钱一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