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展6 性别:男 出生年月(农历):84年阴历7月12 居住地:山东曲阜 身高(大概):175 体重(大概):180偏胖肚子大 二、主要病情(包括发病时间、发病多久、主要症状以及接受过何种治疗、效果如何之类): 症状:乏力,没精神,血压高,腰腿酸软,怕风怕冷,吃热饭容易出汗,身体抵抗力差,容易感冒。早泄,白天嗜睡比较严重,吃饱饭就容易困,总是觉得困,睡不醒,睡觉感觉睡不沉,起来后精神头也不好,人整天感觉都很烦躁,遇到点不顺心的事情,容易发脾气,脑子总是觉得不完全清醒,整个人感觉燥,整天做事情毛毛躁躁的。有颈椎病,脖子不舒服,发紧,僵直,怕风也怕冷,左右转动不灵活,也嘎嘎响,后脑勺和肩膀连接处也不舒服,肩膀也不舒服,两边像是皮筋勒住是得,紧绷,做过针刀,正骨,针灸,其中针灸有较好的效果,但是不治本,容易耗气。遇到风寒脖子就会很难受,肌肉疼。打篮球会经常吐痰,然后身体感觉舒服些,发烧感冒吃了感冒冲剂,捂被睡下,出汗后,会感觉舒服。不太能吃凉的东西,吃了怕拉肚子,晚上夜尿多,要起夜一到两次,喝多了水,一会就要小便。胆小,易惊吓,总是怕出现不好的事情,易惊吓,听力下降。我好几年一直吃中药治疗,但是感觉有些方子刚开始吃了很管用,过后就不管用了,比如王新福老师的颈椎病效方:粉葛根50g 薏苡仁30g 板蓝根15g 左牡蛎15g 桃仁15g 骨碎补30g 赤芍30g 羌活15g 威灵仙15g 鸡血藤30g 血竭3g(上等冲服)刚开始吃了前三幅,颈椎感觉已经很舒服了,但后面再吃五服,没效果了,病又回到原来的样子。 自我对病情分析,应该是太阳太阴少阴合病,淤血严重,有痰湿,阳虚(脾肾阳虚),表虚,阴虚应该也有,吃过一些水蛭粉和三七粉,都有一些效果。本人不会用药,只是略懂一些,比较相信六经辨证。 脉象:按照以前中医给我把脉的经历,我的脉象应该是沉细 ,沉缓之类。 舌苔:舌体胖大,有裂纹,两侧有轻微齿痕,苔白,湿滑,舌下静脉曲张 。 1:治疗过程:1-1:葛根30 桂枝15 炙甘草10 生龙牡各30麻黄5 附子10 细辛5 干姜15 生白术10 茯苓10 党参10 熟地20 山萸肉10 山药10 泽泻10 丹皮10 1-2:猪苓12 泽泻12 茯苓12 滑石12 阿胶12(化)黄连20 黄芩10 白芍10 2-1:葛根30 桂枝15 生龙牡各30炙甘草10 麻黄6 附子10 细辛6 干姜20 党参15 生白术15 黄芪20 防风12 生姜6个大枣6片 2-2:猪苓10 泽泻10 茯苓10 滑石10 阿胶10 黄连15 黄芩8 白芍10 3-1:葛根24 桂枝12 白芍12 炙甘草10 花粉12 麻黄6 附子6 细辛6 干姜12 党参9 生白术9 生龙牡各24黄芪15 防风9 柴胡18 黄芩9 半夏9 生姜6个大枣6枚 3-2:生地24 山萸肉12 山药12 茯苓10 泽泻10 丹皮10 附子5 肉桂5 黄芩5 黄连10 阿胶8 白芍5 以上是吃的我们这边的一个中医的方子,两个方子配合吃的,一共吃了36服,辩证太阳少阴合病,有阴虚表虚心气虚吃了之后感觉气虚乏力比以前好了一半吧,身体有后劲了,但是脖子和身体吃了之后虽然有劲了,但是感觉不舒服,不清爽,不轻松的感觉尤其是吃了3-2方子肾气丸合黄连阿胶汤吃完感觉性欲强,身上有劲,但是脖子不舒服,身体整体也不舒服不清爽。这个中医有一篇文章关于我这方便的病的: 温阳和清热要左右开弓 认准了证,做到一剂知二剂已,或者覆杯而愈,是完全可能的,但大部分病的治疗需要一个过程,不会这么快——即使认证很准。在治疗过程中,“证”是会变的——但这个变是有规律的。 用温阳散寒的办法治疗一个寒症,开始效果很好,但再治效果就不好了,为什么呢?因为,“证”变了,病人出现了热象。这时候就应该及时改弦易辙,改用清热的办法治疗。等热清了,回头再用原法治疗。如此左右开弓地循环治疗,病情就会在螺旋上升中痊愈。 以上文所述老妇为例: 开始这个病是一个典型的少阴病,纯寒无热,用麻附辛加理中汤三剂效果很好,再诊时原方附子干姜稍加量再七剂。吃完后,病人说效果不如第一次好,精神较上次变差,并且出现了眼干涩睁不开、左侧头痛连带眼痛的症状。改用小柴胡汤三剂后,不但上述诸症好了,精神体力也好多了。 还有一个七十多岁的北京老太太,左腿骨折2月来诊。5个多月前,忽然左腿无力(这就是风痱病,参见续命汤治疗软瘫的道理是什么?),2月前不慎摔倒骨折。现症见:身冷、四肢凉,能吃犯困、吃了就要睡而又睡不实,口水多,刚躺下就眩晕......用麻附辛、桂枝去芍药汤、理中汤、续命汤等方治疗一段时间之后,诸症均好转,但出现了咽痛、左耳痛、左牙左眼痛等热症,遂改用蔡老的左顺汤(小承气合白虎汤加葛根桂枝党参花粉)通下清热。三剂以后,热症全部消失,并且病人觉得浑身较前轻松,但是左腿肿胀加重了,所以又改回来用真武汤治疗 :2:我之后还吃了治疗颈椎的一个方子:山药20 薏米20 桃仁15 红花15 艾叶10 干姜10 三七粉3 吃了这个之后感觉身体轻松些,但是吃了之后更加气虚了,耗气。 我吃的对脖子管用的是骨筋丸胶囊,吃了这个药之后感觉身体的筋骨都轻松些,身体灵活些,成分:乳香 27g 没药 46g 白芍 91g 延胡索(醋制) 27g 三七 46g 木香 27g 红花 46g 郁金 91g 独活 183g 牛膝 46g 秦艽 183g 桂枝 46g 血竭 27g 马钱子(制) 27g 3:这个方子 病机不一:中焦气虚、脾肾阳虚、湿侵太阳经: 党参15 炒白术20 苍术15 石菖蒲10 茯神15 葛根30 羌活15 苡仁45 泽泻15 制附子15 干姜15 桂枝20 淫羊藿15 当归15 川芎20 桑寄生15 甘草10 十付,水煎服(每付药加生姜一大块、拍碎) 这个方子我记得刚开始吃效果挺好,吃到第15服的时候感觉身体特别舒服,觉得自己就完全好了一样,精神状态也很好,但是这种情况只维持了一天半吧,再往后吃就不管用了。 三、常规问诊: 1、是否发热、怕冷?上述症状一直持续还是只在特定时间(早晨、中午、晚上、半夜)发生?怕冷天气冷的时候就会感觉很怕冷,尤其是脖子怕风发冷,夏天怕空调,喜欢阳光暖和得时候,冬天空调吹暖风我也受不了,吹完感觉脑袋发热,头很晕。 2、平时是否容易出汗?冷汗还是热汗?出汗部位?容易出汗,前胸和脑门容易出热汗 3、平时身体是否有乏力、或沉重、或肌肉酸痛的感觉?有 4、是否头晕、头重、头胀、头痛?若有头痛,头痛的部位(前额、头顶、两侧太阳穴、后脑)何处?头痛的感觉(闷痛、胀痛、跳痛、刺痛)如何?总是感觉头蒙蒙的,头有些晕,疲劳会加重,然后感觉头昏沉,视物昏花,眼前一片黑暗,有时候觉得眼睛有压迫感。 5、是否胸闷憋气?是否气短或气急?是否心慌?心脏部位是否疼痛?天气热,或者在澡堂有胸闷憋气的现象,劳累很了会有些心悸。 6、两胁肋是否或胀或痛?疼痛的感觉(参照头痛条)如何?无 7、脸色如何?脸色平时白,出汗时有些红,生气时比较红,生气时感觉头顶有股劲冒上来,很热。 8、食欲如何?是否偏食?食欲很好,不偏食,但是现在喜欢吃咸的很辣的,很喜欢吃咸的。 9、是否有恶心、呕吐的症状?无 10、平时是否痰多?稀痰还是稠痰?痰中是否夹有血丝?痰的颜色(无色、白、黄、黑)如何?痰不算多,是黄白痰,痰里面没有血丝,鼻子里有黄色的鼻涕也流留清涕,早上刷牙的时候是有些黑的粘稠状痰。 11、胃口有何异常(正常、胀、痛、怕凉、发热、泛酸水)?上述症状何种情况下加剧或缓解?胃有时候有些痛,怕凉的,有时候泛酸水,吃甜的多了,就难受。吃多的时候,睡觉醒来,有恶心的感觉 12、睡眠情况(正常、入睡困难、梦多、易于惊醒)如何?较好,但是晚上经常睡不沉 13、是否口干、口苦?饮水多少?喜热饮还是冷饮?有些略微口干,没有口苦,饮水多,喜热水,凉的受不了。 14、眼睛是否或胀痛、或干涩、或眼屎多?视力是否模糊?眼睛有干涩,早上醒来,有眼屎,不算多,视力模糊。 16、小便是否频数?尿道是否或痛、或胀、或热、或痒?小便颜色如何?小便是否有力?每次尿量多少?小便较多,小便颜色黄,小便无力,尿量不少。小便颜色黄,并且有味,通常是早上起来第一次表现较为明显。 18、腹部是否或胀满、或疼痛?胀痛的部位(脐上、脐中、脐下、脐两侧)?脐疼痛的感觉(胀痛、刺痛、隐痛、绞痛)如何?用手按压痛处,疼痛加重还是缓解?腹部感觉虚,很虚,用手按压感觉舒服。 19、是否腰痛、腰酸?此症状何种情况下(劳累、受寒、潮湿、久卧)加重?不明显。20、四肢关节是否疼痛?此症状何种情况下(劳累、受寒、潮湿)加重?不明显 21、平时手脚偏冷还是偏热?不明显 22、两腿及脚面是否水肿?肿处用手指按压是否能压出凹坑?无 23、脾气是否急躁?遇事是否容易发火?急躁,容易发火,最近总是容易发怒,控制不住自己得脾气,生气后感觉肚子疼,生气时感觉头顶有股气冒上来,很热,有时候情绪低落,开心不起来。 24、男科(女不必填):是否阳痿或早泄?勃起是否正常?阴囊是否潮湿?有早泄,精液稀,勃起正常,阴囊没有潮湿,早上无晨勃。 25、妇科(男不必填):经期如何(两次月经间隔多少天?每次月经持续多少天?)、经量如何(偏多还是偏少?)、经色如何(浅淡、黯黑、鲜红?)、伴随症状(头痛、腹痛、腰痛、乳房胀痛、恶心、怕冷等),经血中是否夹杂血块? 26、精神状态如何?记忆力如何?精神状态尚可,记忆力还可以,但是有时候感觉想不起来事情,想东西有些费劲。 27、血压多少?血压最近没量,我觉得从反应看,应该是高的。 28、心率多少?70 29、脉搏是否有力?两手脉搏有何区别?脉搏无力,摸着没什么区别,看几次中医时说脉沉,沉细,沉缓等 30、舌头胖大还是瘦小?舌边是否有齿痕?舌体颜色如何(无血色、淡红、鲜红、黯红、紫色、黑色)?舌苔厚还是薄?干燥还是湿润?舌苔是否粘腻?舌苔颜色如何(白、黄、褐色、黑色)?舌苔分布如何?(最好在自然光下拍摄一下舌苔,附于此条下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