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英雄见利忘义,为了一个女人居然谋杀干爹 2016-07-10 陈善宝读书 - - - 三国第一猛将,当属吕布。 - (一) 十八路诸侯讨董卓的时候,吕布英勇无敌,虎牢关前,以一己之力,独挡八路诸侯。 猛将张飞,和吕布独战50个回合不分胜负;关羽上前夹攻,合二人之力,30个回合之内仍拿吕布没办法;于是刘备也拍马助战,兄弟仨围住吕布转灯儿般厮杀了半天,八路诸侯都看呆了,吕布还能全身而退,可见其勇猛实属天下无敌了。 这样一员猛将,弱点也是相当明显。 按照虎贲中郎将李肃的说法,“勇而无谋,见利忘义。”一匹“赤兔马”,让吕布喜笑颜开,“恨不逢其主”。 李肃再献上金珠玉带,许以高官厚爵,吕布当即就对义父丁原起了杀心,改认董卓做义父,并最终如愿以偿,得封骑都尉、中郎将、都亭侯,世称温侯。 - (二) 相应地,董卓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借助吕布的力量,董卓消除了前进路上的障碍,自此掌握了汉家的朝廷,权倾天下。 然而,董卓忽视了,像吕布这样见利忘义之辈,既然在物质方面有了“收受”的举动,那么这样的“收受”必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演变为“得寸进尺”的索取;索取不得,就会要自己的老命。 当董卓沉湎于貂蝉的美貌,不甘心转让美人,实则正中王允和貂蝉联手布下的连环计。 貂蝉的娇羞狐媚,王允的挑拨离间,轻而易举地就将董卓曾施予吕布的各种恩惠化作冲天的怨恨,“誓当杀此老贼,以雪吾耻!” - (三) 待义父如此,待伯乐亦好不到哪里去。 吕布的伯乐当属上文所言的老乡虎贲中郎将李肃。 是李肃劝说吕布杀丁原而投董卓,从而在董卓这个平台上扬名于天下,拜将封侯。 诱杀了董卓后,引发了西凉兵造反,吕布带李肃对抗西凉兵。 后李肃被牛辅劫营,折军大半,吕布大怒,直接将李肃斩首,悬头军门。 - (四) 吕布兵败长安,投靠了张邈。却因固执己见,被曹操大破于定陶。 走投无路之际,陈宫建言可投靠于刘备。 刘备以吕布是当世勇猛之士,将吕布好心收留,安置在小沛。不料吕布趁刘备进攻淮南之机,引兵袭取了刘备的大本营徐州。 袁术见吕布得了徐州,连忙派人到吕布那里,“许以粮五万斛、马五百匹、金银一万两、彩缎一千匹,使夹攻刘备。” 吕布大喜,急忙派兵去攻打刘备,再次将李肃的断言“见利忘义”付诸于行动。 袁术以吕布未曾捉到刘备,不愿意提前将所许诺之物相送,吕布大骂袁术,立马想派兵攻伐袁术,终被陈宫劝阻作罢。 后袁术欲攻伐刘备,又担心吕布帮助刘备,故而特地派人送粮二十万斛给吕布,吕布慨然收下。 袁术以为攻伐刘备无后顾之忧,起兵攻小沛。刘备求救于吕布,吕布于是设下辕门射戟之计,逼退了袁术的大军,化解了刘备的困境。 - (五) 吕布占领徐州后,一下子跟曹操联合攻袁术,一下子跟袁术联合攻曹操,终在曹操和刘备的联合大军来袭和陈登父子的计谋下,溃不成军,退守下邳。 吕布求救于袁术,袁术以吕布反复无信为由,要求吕布先送爱女到淮南,然后放发救兵。 吕布无奈,只好亲自将爱女绑在身后,准备送到袁术处。 因曹刘大军防范严密,吕布突围无望,终被擒,命丧白门楼。 - (六) 盖棺定论,吕布是英雄吗? 按照曹操的标准,肯定不是了,天下英雄惟曹操和刘备二人。 但能在群雄并起的乱世,拜将封侯、割据一方,还算是多少有些能耐的。 可以说,整部三国,再也找不出一个像吕布这样德行差的人:神勇无敌无过于他,反复无常无过于他,忘恩负义亦无过于他! - (七) 德行差的人,皇天不佑,纵能为一方诸侯,既不能长久,也不会长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