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3

 昵称35169628 2016-07-18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3

      文 章
      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 Y k J.cOM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学目标: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2、学习编写阅读提纲,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和篇章结构。
      3、联系学生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教学重点:1、议论文三要素在本课的体现。
      2、格物致知精神的含义。
      教学难点:1、编写本文的结构提纲。
      2、对文中难句的理解。
      教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激发情趣。
      请一学生讲《三国演义》中“马谡失街亭”的故事。
      师小结:“马谡失街亭”的故事告诉我们:再好的理论也不能脱离实际。下面,我们就学习华裔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的文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看他告诉我们科学发明创造应当靠什么呢?(板书课题)
      二、走近作者:丁肇中----(点学生介绍)
      三、检测预习:
      1、生翻开这课的《导与练》,师找四名学生上台写出“基点梳理)1—4的答案,鼓励学生提出另外的生字难词,师生共同点评纠正。
      2、师补充:根据所给内容在课文中找出相应词语写在括号里。(师说生答,师把词板书在黑板上。)
      A、形容非常顺利,没有阻碍。( 一帆风顺  )
      B、置身于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 袖手旁观  )
      C、不知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不知所措  )
      D、推究事物的道理。(格物     )
      E、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彷徨   )
      四、感知文本:点生按座次朗读课文,一人一段,要求:不能添读、漏读、错读,声音要宏亮,吐词要清楚;读完后师找学生点评。
      五、巩固铺垫:师生一起回忆议论文的有关知识,为学习新课做准备。(同学们可结合课文后边方框里的文字回答)
      1、议论文的三要素是什么?(论点、论据、论证)
      2、什么是论点?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在形式上,一般是完整的句子。
      3、怎样理解论据呢?
      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根据,它又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
      4、那什么是论证呢?
      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事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归纳论证、演绎推理论证等,在议论文中往往综合运用几种论证方法说理,很少只用一种方法。
      六、活学活用:那么本课的论点是什么?你能为本文列出结构提纲吗?利用刚才所复习的议论文知识,小组讨论完成。小组可推举一个代表把讨论提纲写在黑板上,其他人则写在书上或者预习本上。师生共同订正。(板书)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论点)
      第二部分(3---12)分析问题
      A、(3—5)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证明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己,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B、(6---10)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C、(11---12)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以“我”举例。
      第三部分(13)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七、师生互动:研读课文。
      1、“格物致知“出自何处?是什么含义?
      A、“四书”中的《大学》开篇之“大学之道”
      B、含义是从探索物体而得到知识。而作者认为“格物致知”的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2、什么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为什么应有这种精神?
      A、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是通过接触事物和实地实验不断获得新知识。
      B、如果缺少格物致知精神,我们所学知识只能从书上获得,一旦面临真正的实验,就会不知所措,就不能适应现在的世界。
      3、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病?
      A、传统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为了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
      B、a中国学生大部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功课成绩好,但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b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点是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缺点是忽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个缺点使得我们的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影响到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前途。
      八、说古论今:为什么在中国的土壤上至今还没有诞生诺贝尔奖?谈谈你的反思。你觉得一个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主动塑造自己为国争光?可畅所欲言。
      九、走进文本:生自由读课文,进一步走进文本。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美籍华裔科学家丁肇中先生告诉我们无论是学习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都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探究一下他是采用什么论据和论证方法来说明道理的。
      二、默读课文:学生默读课文在书上找答案。(事例论据,道理论据;事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相结合)
      三、师生互动:继续研读课文。
      1、用文中语句回答什么是“实验的精神”?
      实验的精神就是积极的探测,细致具体的计划。
      2、第8、9两段都是论述“实验”的内容,删去一段可以吗?为什么?
      不可以。因为8、9两段分别运用了事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方法,这样既摆事实,又讲道理,使论证严密,更有说服力。
      3、将第10段中的“不常有”改为“没有”行不行,为什么?
      不行。“不常有”说明“基本知识上的突破”不会经常出现,但不是不可能出现,如果改为“没有”就太绝对化了。
      4、第12段中的“这样”指什么内容?
      “这样”指“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
      5、作者说:“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这段话怎样理解?你能举出具体的实例说明吗?
      A、  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B、  示例:为了驳倒亚里士多德的下跌速度和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观点,伽利略在意大利比萨斜塔同时抛下两个物料相同、重量不同的物体,证明不同重量的物体在空气中自由降落时,重量与下降速度无关,不同重量的物体以同样速度落地。
      6、哥白尼为了推翻教会的“地心说”,翻阅大量文史资料,经过长期的实践观察,最终提出了“日心说”,除了以上这些实例,你还知道哪些能证明实验精神在科学上重要性的实例?说出来大家听听。
      例:A、以前流传人是由猴子变来的,而达尔文经过长期考察通过化石发现人是由类人猿演化而来;B、以前人们认为天圆地方,而麦哲伦通过环球航行成功,发现地球是圆的。
      四、探究语言:本文限制性修饰词语的运用及关联词语的运用大大增强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连贯性,试找出文中这些词语句子和你的同学一起探讨。
      1、“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惟一”一词为什么不能去掉?
      “惟一”一词指出要想寻求真理,只有对事物进行客观的探索,别无它路,强调了实践,探索的重要意义。
      2、“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眼光、勇气和毅力”这三个词语位置能互换吗?为什么?
      不能!因为一个成功的实验首先要有眼光地选择正确的目标,当选好目标后,要想使实验取得成功,勇气和毅力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这三个词位置不能调换。
      3、试比较下面两句话的异同。
      A、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
      B、实验的过程是积极的探测。
      两句话内容相同,但表达效果不同,A句关联词“不是……而是…….”列出两种实验态度作比,让人们更清楚地了解到怎样才能取得实验的成功,强调了“积极的探测”对于实验的重要意义。B句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15短文两篇
      教学目标:  
      1.识记字词文常知识。  
      2.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  
      3.理解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从中反思自己对读书的目的、态度、方法和作用的认识。   
      4.以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    
      5.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方法:自探,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识记积累字词文常知识。感知《谈读书》的内容;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  
      一、导入:  
      有人说,现在已经进入“读图时代”,各种各样的图铺天盖地一般呈现在人们眼前,读图已经成为时尙。有人认为,读图是造成全民族阅读水平低下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回归读书,尤其是中学生要多读书,读好书。那么我们为什么读书,怎样读书,今天我们一起来聆听几百年以前的先哲的高论。   
      二、简介作者:    
      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居家著述。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  
      三、朗读课文,体味文章的意蕴,感知文章的内涵。  
      怡情 傅彩 藻饰 矫情 诘难 寻章摘句 咀嚼 狡黠 伦理   味同嚼蜡 滞碍 睾 阐证 吹毛求疵   
      四、讨论: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要理清作者的思路,归纳总结。)    
      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过且过知”)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1)先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  
      (2)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惰、矫和学究,  
      第二层:(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始能无知而显其有知)阐述读书的方法。  
      第三层:(读史使人明智—结尾)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五、探究课文内涵:  
      1.读书要有哪些好处呢?  
      明确:怡情、傅彩和长才。  
      2.读书与经验的关系是什么?  
      明确:经验不读书之不足,经验范书中所示,互相补充。  
      3.什么人才可读书用书?用书的智慧从何而来?  
      明确:明智之士(明察事理的人)。“全凭观察得之”  
      4. 理解“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的含义。说说比喻说理的好处。    
      明确:人要扬长避短,不断进步,就要读书明理,明智,不断完善自己,努力趋于完美。生动深刻,通俗易懂。  
      5.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惰、矫和学究”,用的是哪种议论方法?另举一例。  
      明确:对比论证,正反全面,对比有力。  
      6.作者介绍哪些读书的方法?并谈一谈你的看法。   
      明确:①读书要仔细推敲细思,反对故意挑刺,迷信书本和公限于文字推求。②对不同的书,要不同的读。③提倡把读书和讨论、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    
      7.读书会有哪些功效呢?试举例说明。  
      明确: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8.结合课文谈一谈你的读书感悟。  
      六、交流积累有关读书的名言、趣闻和逸事:  
      你能说出几条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或名人读书的趣事吗?  
      七、小结: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余秋雨   
      八、板书设计:  
      谈读书  
      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  
      第一层: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惰、矫和学究  
      第二层:阐述读书的方法:仔细推敲细思、不同的书,不同的读、“3结合”  
      第三层: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九、作业:练习册  
      十、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识记积累字词文常知识;感知《不求甚解》的内容;反省读书的态度方法;以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  
      一、导入: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十年寒窗,伴着馥郁的书香,我们一天天长大了。请你坦诚地告诉大家:你喜欢书吗?读书的过程你有那些感悟?   
      二、快速阅读《不求甚解》,并思考:  
      1.文章批驳的观点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明确:“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盲目的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没有充分理由。  
      2.文章分析陶渊明的读书态度,那他的有怎样的态度;并指出“不求甚解”的那两层含义?  
      明确:态度:养成“好读书”的习惯;读书要诀在于“会意”。第一,虚心,书不一定都都读懂;第二,读书方法:不固执一点,而要了解大意。  
      3.对于“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作者持什么态度?他举了哪些例子?  
      明确:赞同提倡。诸葛亮读书独观其大略。  
      4.对于“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我们该如何全面理解?  
      明确:“不求甚解”不是读书马马虎虎,很不认真;读书在会意,不要死抠字眼,为一个局部而放弃整体。  
      5.作者最后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  
      明确:书要反复读。  
      三、列出阅读提纲(板书):  
      提示:按三段论的模式进行  
      分析陶渊明读书态度,指明“不求甚解”含义  
      树立靶子   提倡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           
      强调书必须反复读  表明态度   全面解释“不求甚解”  
      四、讨论:文章是驳论文还是立论文?驳论文又是如何驳的?谈一谈你的理解。  
      明确:驳的是“论点”,先全面阐述“不求甚解”的含义,进而提倡提倡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从而表明自己的观点;又从“会意”角度,列举古人读书的例子,并阐明自己的正确论点:读书在会意,不要死抠字眼,为一个局部而放弃整体,最后又强调了“书必须反复读”的主张。这样通过树立自己正确的观点从而驳倒敌论。  
      五、拓展训练:    
      学习《不求甚解》的写法,对下列成语进行辩证分析,运用求异思维,口述新的立意。    
      ①“见风使舵”新解        ②“班门弄斧”辩       ③“滥竿充数”辩    
      明确:成语新解,重在从不同的角度去诠释,划清必要的界限,从正名人手,这往往是行文的前提,另外要紧密联系实际,借题发挥,做到有感而发,有的放矢。  
      “见风使舵”一词,多用于那些不讲原则的世故之徒,但如果我们赋予“风”以新的含义,喻指实际情况的变化或者规律,我们可以翻出新意;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掌握方向,采取相应的措施,推动社会主义的航船向前发展。这样联系现实不是大有文章可做吗?  
      “班门弄斧”这个成语,可以从故事人手,翻出“不迷信权威,敢于向权威挑战”的新意。  
      “滥竿充数” 这个成语,也可以从故事人手,翻出“滥竿之所以能充数,在于欣赏者的水平低下” 的新意。   
      六、小结:  
      “不求甚解”的前提千万不可忽略:“好读书”,其不可断章取义。我们应该要全面地分析问题,理解理解问题。  
      七、板书设计:(见上)  
      八、作业: 练习册  
      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阅读议论文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激发学生阅读议论文的兴趣,把握阅读议论文的方法,养成阅读议论文的习惯。强调自主学习,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与当今世界环境和国人的处境去思考与领悟,主动地去质疑、探究。让学生多读、多思、多领悟。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深刻地领悟鲁迅先生的语言魅力,感受中国人民所经历的曲折坎坷,激发学生阅读议论文的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地去学习、分析和研究的热情,联系生活实际,加强修养,陶冶情操,让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思想,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预习要求:
      1.查找搜集有关鲁迅及时代背景和驳论文的有关资料,准备课堂交流。
      2.整理有关今天中国巨大发展的各种信息,课堂展示交流并作出评价。
      3.阅读鲁迅先生的《这个和那个》中的一段文字,并且有自己的一些看法。
      多有“不耻最后”的人民的民族,无论什么事,总不会一下子就“土崩瓦解”的。我每年运动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到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的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情况
      1.学生简介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
      2.学生讲解驳论文的一般知识。
      3.学生介绍时代背景——九?一八事件的相关情况。
      二、导入新课,激发热情、兴趣
      教师承上有感而发:中华民族面临日本军国主义长驱直入,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在民族生死存亡的重要关头,伟大的爱国者鲁迅先生痛斥、分析和批判悲观失望的论调,鼓舞民族的自信力和战斗力。他认为,代表中华民族的,不是帝王将相、状元宰相,而是被压迫的人民,他们是中国的脊梁,值得我们学习。
      三、理读课文,整体把握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并谈自己初步获取信息的方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能相互适当解答。
      学生的问题归结:
      1.本文揭示对方什么谬误的论点,有那些论据?
      明确:错误论点: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
      论据:(1)两年前:自夸“地大物博”。
      (2)不久:只希望“国联”。
      (3)现在:一味求神拜佛。
      2.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
      明确:直接反驳:失掉的是“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
      3.作者提出的正面观点是什么?
      明确: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4.作者提出的观点有何依据?
      明确:从古至今有满怀自信的“中国的脊梁”。
      5.作者得出结论是什么?
      明确: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要看地底下。
      四、学生质疑探究
      1.文中的中国人分别指那些人?
      明确:(1)指国民党发动统治者及御用文人。
      (2)指所有的中国人。
      (3)指中国的“脊梁”。
      2.鲁迅所批驳和赞扬的是那一类型的人?
      批驳:国民党发动统治者及御用文人悲观失望,妥协投降。
      赞扬:中国的“脊梁”,广大人民奋不顾身,坚强不屈。
      3.作者是怎样批驳的?
      明确:驳论证,以偏概全,论证过程不成立,从而推理出论点是错误的。
      4.作者在批驳时采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欲扬先抑、欲擒故纵、极强的讽刺,像“匕首”、像“投枪”。
      5.中国的“脊梁”指什么?有何涵义?
      明确:埋头苦干的人:广大人民,包括为人类做出有益贡献的知识分子。
      拼命硬干的人:反对国内剥削阶级和外来侵略者的革命人士,民族英雄。
      为民请命的人:同情人民,为人民鸣不平、伸张正义的人。
      舍身求法的人:英勇献身,追求真理的人。
      6.结合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及自己整理的有关今天中国的巨大发展所取得的成就的各种信息,谈谈自己对鲁迅先生的爱国热情和犀利的笔触的看法。
      五、比较阅读,拓展延伸
      比较阅读预习中布置的《这个和那个》片断,根据本文所学,区别其异同。并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
      六、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自悟自结,可以从内容、主题、精神等方面进行,培养高度的概括能力。一课一得。
      七、作业:
      请写一片断作文,介绍今天的“中国脊梁”,他们是什么样的人?有哪些成就?

      第五单元
      智取生辰纲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白话,认识词义的 古今差异,积累词语。
      2、了解施耐庵与《水浒传》,了解杨志的出身与遭遇。
      3、分析作品的叙事线索和杨志的思想性格。
      4. 鉴赏本文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教学重点:作品的叙事线索和杨志的思想性格及失败的原因。
      鉴赏小说故事情节,分析课文是如何体现智取的,体会叙事的奇特魅力。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方法:赏读法 讨论法 文献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教学导入:
      我们周围许多同党都比较喜欢收集印有《水浒》中梁山一百单八好汉图像的精美画片,收集较全者往往引以为豪。我想,大家欣赏的不仅是画片,更主要的是佩服这些好汉的英雄豪气。梁山好汉们殊途同归,但他们各自的出身、地位、命运、投奔梁山的动机却不尽相同。他们当中不乏武艺高强、具有一定教养的军官,青面兽杨志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今天我们就来阅读、学习杨志命运转折的关键一节。
      二. 作者简介:
      施耐庵(1296~1370?)元末明初小说家,原籍东都,一说钱塘。曾中进士,做过官,与当道不合,弃官回家,从事著述。与刘青田为同门师兄弟,青田先生曾仕胡元,施耐庵以为耻,致书诮之,友谊遂绝。施耐庵博通古今,才气横溢,举凡群经诸子,词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相,一切技术无不精通。洪武初,隐于江阴,设馆授徒,从学者甚众。每为人卜决疑难,当验如响;邻近有病者,自往诊视,药之无不愈,群诧为神。自言青田刘伯温长于为政而拙于军旅,中驷材耳。若余不仕则已,仕必文为宰辅,武致将帅,握兵十万定天下,如一棋一局而已。尝取梁山泊故事,著成《水浒》一百二十回,文笔精工,状物肖妙,坊贾喜而刻之,风行遐迩。贾因而致富。此书后展转流入禁中,太祖见而恶之,曰:“此倡乱之书。是人胸中定有逆谋。不除之必贻大患。”密令疆吏捕之。兵至日,耐庵先已遁去,莫知所终。Xk b1. com
      《水浒传》也称《水浒》、《忠义水浒传》。《水浒传》是明代长篇小说,它的作者,明人说法不一,有说施耐庵和他的学生罗贯中合作,现在大都认为是施耐庵所作。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并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在民间口头传说、艺人讲说演唱的基础上,由文人加工编撰而成。全书前半部写“官逼民反”,好汉林冲、鲁智深等一个个被“逼上梁山”,在宋江上山后,写了几场反土豪、打官军的战争;后半部写宋江被招安,攻辽,打方腊,最后以悲剧结局。它反映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的规律。起义英雄的行动,是由小到大,由个人反抗到集体行动,由无组织到有组织,最后汇成一股浩浩荡荡的起义大军。作者对起义英雄予以充分的肯定和热情的讴歌,特别是对一些出身下层社会的英雄,如李逵、三阮、武松、石秀等,他们受剥削压迫最深重,反抗性也最强,为了正义事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这些朝廷的叛逆,所谓“不赦”的罪人,个个可敬可爱,光辉动人。对封建阶级的黑暗势力则尽情揭露,从最基层的郑屠、西门庆等,到上层的梁中书、高廉之流,以及他们的靠山蔡京、高俅,将他们写得丑恶不堪,和梁山英雄形成鲜明的对比。本书结构严整,以官逼民反、替天行道为主线,每一个故事如林冲上山、武松打虎、智取生辰纲等章回,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语言以口语为基础,明快,洗练,准确,生动。叙事绘声绘色,极为传神。总的说来全书的艺术水平是不平衡的,后半部不如前半部。
      三.  检查预习、指名复述课文
      四. 故事情节分析:
      (一) 两分法:
      第一部分(开头到“今日天下怎的不太平”)写杨志在押送生辰纲途中与同伙之间发生矛盾的情形。
      第二部分(“杨志却待要回言”到最后)写杨志与晁盖等八条好汉的矛盾。
      (二) 六分法:
      第一部分:故事发生(开头至“今日天下怎的不太平”)杨志押送生辰纲。
      第二部分:故事发展(“杨志却待要回言”至“自去一边树下歇凉”)七雄贩枣蒙杨志。
      第三部分:故事进一步发展(“没半碗饭时”至“也这般罗唣”)白胜设计诱官军。
      第四部分:高潮(“那对过众军汉见了”至“自下冈子去了”)杨志无奈买白酒。
      第五部分:结局(“那七个贩枣子的”至“挣不得,说不得”)杨志误失生辰纲。
      第六部分:尾声(最后一段)吴用智取生辰纲。
      五. 布置作业:课后练习一、二。
      第二课时
      思考题1: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用'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思考题2:杨志最终失陷生辰纲从而'贻误'终身,是否在他身上确实无“智”可言呢?
      思考题3:如杨志并非无智,那么试分析他失败的关键症结在哪里?
      以上三题实际上涉及了主要矛盾的双方(晁盖等人与杨志),次要矛盾的双方(杨志与军健、老都管、虞侯),故事的主要情节,环境描写的作用等诸多方面。学生如能做出较为贴切的回答,将会有助于对小说内涵的理解。
      讨论后明确:
      1.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毋庸置疑是用了'智',他们使用的'智'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智用天时。杨志押送生辰纲正赶上酷热的季节,'此时正是五月半天气',过了十四五日后(六月初四)'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实十分大热''众军人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实那热不可当'。在短短几行文字中便出现两次'热',天气的特征已得到极其鲜明的表现。所以军汉们一见到迎面的土冈子,便'都去松树下睡倒了'。暑热加上一路疲惫使杨志的随从几乎没有还击之力。
      而晁盖、吴用等人却早已等候在此,以逸代劳,可以说已掌握了智取的首要有利因素。
      二智用地利。晁盖等人选择了山冈和树林作为劫取生辰纲的最佳地点,自然有其中原因。黄泥冈可以作为掩护,松林既可引诱急欲避暑歇息的杨志一行人进入,又可模糊敌人的视线,使他们看不清松林内的真切情况。小说中'只见松林里影着一个人'一句中的'影着'足以说明问题。这前两'智'充分说明晁盖、吴用等人做到了知己知彼,且深入调查研究了杨志一行人的行进时间、速度和路线。他们断定在近正午时分,杨志一行人将抵达黄泥冈,而且军汉们将急于进人松林避暑歇息。晁盖、臭用等人为杨志一行人画好了他们情愿也好,不情愿也好都将进入的'伏击圈'。
      三智用矛盾。同样通过仔细的观察和分析,晁盖等人发现了杨志一行人内部的矛盾并且利用了这一矛盾。杨志担心生辰纲出事,推迟每天动身时间,让军汉们担着百余斤担子在烈日下行走,还时常用藤条鞭打他们,唯恐在休息时会发生意外,军汉们早已怒忿在胸。虞侯、老都管同样对杨志有强烈不满,杨志一行内部矛盾已达激化。这就注定在松林中休息,无人再去理会杨志的打骂。矛盾致使内部分裂,给了晁盖等人可乘之机。此智更能说明晁盖等入运用一二两智的高明、得当,此智亦与前两智密切相关。
      四智用计谋。前面所有'智'的最终实现靠的就是'半瓢酒'。在双方众目睽睽之下,晁盖等人喝的是美酒,而杨志、众人得的是药酒,刘唐与白胜的表演天衣无缝,不能不说是吴用的计谋用到了家。杨志等人在'倒也'声中眼睁睁地看着生辰纲被劫持而去就是动弹不得。
      2.杨志并非无'智'。从以下几方面可以看出杨志是个十分精细、警觉且有智谋的'押解官'。
      (1)杨志在'人家渐少'之后,推迟每天动身时间且提前休息(由原来的'五更起身日中歇息'改为'辰牌起身申时便歇')。他宁可逼迫军汉冒酷热前行而落得怨声载道,也要保全生辰纲,无非是怕有人晨光或暮色中偷袭。六月正午,恐怕歹人也不愿活动。
      (2)即使在光天化日下,杨志也尽量减少中途休息,唯恐军汉们心生懒怠,一旦有情况难以应敌。
      (3)杨志'催促'一行人在山中僻路行走,表明他选择了连强盗也不愿行走的艰难路径,以此来保护生辰纲。
      (4)杨志在黄泥冈提醒军汉们此地险要,发现刘唐顿生疑心,唯恐白胜酒中有蒙汗药……
      以上诸多方面表现杨志用心、用智良苦,实非常人可比。

      3.杨志既不乏智,那么他的'智'最终输给晁盖等人的'智'的原因何在呢?这一关键症结就在杨志内部分化,而晁盖内部团结一心。老都管斥责杨志的一番话,顺应了军汉、虞侯的心愿,而使杨志最终妥协,同意军汉们买酒、喝酒,自己也身受其害。
      由此可见,杨志的“智'败于晁盖、吴用的'智'下,有诸多的外在因素。
      总之,通过'智'的'决斗',我们既清楚地看到了不同类型的矛盾,又较准确地把握了个体形象和英雄群像的特征。
      布置作业:
      1、 完成小论文《智取生辰纲与三十六计》
      2、 就杨志个人物某一方面的思想性格,写一篇短评。
      3、 课外阅读。

      杨修之死
      教学目的:
      1,积累词语并运用。
      2,了解罗贯中与《三国演义》,了解杨修的 有关史实。
      3,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4、初步认识分析事物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唯物辩证法观点。
      课时安排:2
      教学重难点:
      1、分析杨修和曹操这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明确两人之间的矛盾。
      2、探讨杨修之死的原因。
      3、学习本文刻画人物形象的 独特方法。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     文献法   点评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有关的文学常识 。
      二、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师解决学生的质疑。
      三、 处理字词
      四、布置预习题
      1、为复述文中的七个小故事作准备。
      2、为辩论准备材料,男同学持“思考和练习”中的第一个观点,女同学持第二个观点。
      第二课时
      一、复述故事(10分钟)
      1、 女同学的代表复述前三个故事:
      ①“鸡肋”的故事;②“改修花园”;③“一盒酥”。
      2、 男同学的代表复述后四个故事:
      ①“梦中杀人”;②“簏 中物”;③“斩吏出门”;④“代作答教”。
      二、完成必答题(抽签选作答的学生)(5分钟)
      1、(男)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并解释其意义(用幻灯投影)
      ①鸡肋( )   ②将首级号令于辕门外( )   ③数犯曹操三忌( )
      2、(女)按拼音填汉字并解释其意义(用幻灯投影)。
      ①竟取匙与众食qí( ) ②操因疑修zèn( ) 害曹丕。③延弃弓cao( ) 刀。
      三、完成抢答题(为避免滥答,答错者倒扣10分)(5分钟)
      1、本文的叙事线索是什么?
      抢答后教师明确答案:“身死因才误”是本文的叙事线索。
      2、叙事的方式有:①顺序、②倒叙、③插叙、④补叙。本文属哪一种方式?
      明确:本文的回忆部分是补叙,若放回《水浒传》中,本文则是插叙。
      3、请找出本文的三个通假字,并指出各与哪个字通假。
      明确:“当”通“挡”、“分”通“吩”、“付”通“咐”。
      四、展开辩论(20分钟)
      男女同学各选出四个同学分别任主辩、 第一副辩、第二副辩、第三副辩。要求提出自己 的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并说明对方观点是不能成立的。
      (男)杨修恃才放旷,终于招致杀身之祸。
      (女)曹操借违反军纪之名处死杨修,以消除隐患。
      五、在辩论的基础上,总结人物性格特征。
      (男)总结杨修的性格特征。
      (女)总结曹操的性格特征。
      (然后教师明确答案并板书)
      杨修:恃才放旷、狂妄轻率、好耍小聪明
      曹操:虚伪残诈、老谋深算
      六、总结(5分钟)(教师完成)
      1、分出胜负方。
      2、明确杨修之死的原因有两点:既是由于杨修恃才放旷,终于招致杀身之祸,也是由于曹操借违反军纪之名处死杨修,以消除隐患,两者缺一不可。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由于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应该说:前者,即男同学所持观点是内因;后者,即女同学所持观点是外因,两者导致了杨修之死。
      七、宣布结束
      曹操杀人手段多
      曹操年轻时就登上政治舞台,从政、治军四十多年,打了不少仗,杀了许多人。只要他认为于己不利的人,不管是皇亲国戚,还是平民百姓,都格杀勿论,这是有史可查的。当然,为了巩固他的统治,有些是非杀不可的,但他也错杀了不少无辜者,特别是他统一了北方之后,连他的一些功臣也不能幸免。
      《三国演义》对曹操杀人的种种行径,有许多具体的描写。曹操杀人手段之多样,场面之残忍,为历史上所罕见。这对人们认识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本质,提供了具体的证据。
      亲自出马,消灭异己。董承等人策划的“衣带诏”事发,曹操以闪电般的行动,把董承、吉平等各家大小七百余人,全部杀光。有的人先是截指割舌,继而枭首弃尸,惨不忍睹。他又亲自入宫,捕杀董妃。献帝求情说:“董妃有五月身孕,望丞相可怜。”曹操不准。伏皇后要求待董妃分娩后才杀,也不行。他当场把董妃勒死。后来,伏皇后也被乱棍打死,家族二百多人被弃市。这种株连家族、祸及胎儿的杀法,为封建社会所特有。
      纵兵滥杀,报仇泄怨。曹操的父亲曹嵩在徐州附近被陶谦的部属所杀。他为报父仇,发兵打徐州,命令士兵“但得城池,将城中百姓,尽行屠戮”。于是,“大军所到之处,杀戮人民,发掘坟墓”,弄得尸横遍野,泗水为之不流。
      借刀杀人,掩人耳目。名士祢衡,赤身露体,当众骂了曹操。曹操恼羞成怒,本想立即杀他。但又怕因此失掉人心,于是就假惺惺地把祢衡荐给刘表。刘表深知其用心,便把祢衡送给黄祖,结果祢衡为黄祖所杀。曹操既达到杀人目的,又让别人代担罪名。这真是狡猾之至!
      “梦中”杀人,故作惊讶。一个近侍在曹操午睡时,将他掉落在地上的被子拉起复盖上,他就“跃起拔剑斩之,复上床睡。半晌而起,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众以实对。操痛哭,命厚葬之。”这完全是骗人的把戏。在埋葬这个冤死的近侍时,主簿杨修指着尸体感叹地说:“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一语道破曹操“梦中”杀人的骗局。
      先纵后杀,嫁祸于人。军中缺粮,一时无法解决。曹操先是叫管粮官王厘逐日克扣军粮,以救燃眉之急。及至军队生怨,曹操知道军粮快要运到,于是,就一刀把王厘的脑袋割下,向全军宣布王厘克扣军粮的“罪状”,以稳定军心。
      巧立罪名,然后杀之。他的主簿杨修很忠于他,只是因为时时卖弄聪明,揭穿曹操所设的一些骗局,使他恼火。就给杨修一个“惑乱军心”的罪名,把他处死。孔融倚老卖老,自以为是,也被以反叛之名除去,杀他时,连他的两个刚懂世事的孩子也不能幸免。许攸、荀、华佗等许多人,也都被安上种种的罪名后,加以杀害。
      这些描写,充分揭示出曹操的暴虐本质和狡诈的性格。“一将功成万骨枯”。封建统治者总是在白骨堆上建立自己的宝座。曹操的杀人行径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他作为一个封建统治阶级的艺术典型,仅就杀人手段这一点,也很够资格的了。
      曹操为什么杀杨修
      汉末魏初,在文学上是一个暂时繁盛的时期。所谓建安七子,便是那时候有名的文人。曹操自己也写诗文,加以他善于笼络一班有才名的文人,所以他把许多文人(其中也有方士)都拉拢到自己的身边,为他效劳。建安七子除孔融之外,都是依附于曹操的。
      曹操一方面把许多文士拉到他身边,但同时,对于那些有傲气、不讲他好话的文人,却很不放心。从他先杀孔融,后杀杨修,便充分说明曹操对敢于反对他的文人的忌恨。
      孔融依仗自己是孔子后代,当时又很负盛名,他不大把曹操看在眼里。而且,看来他也不大看得起依附曹操的一班文人。这一点,从祢衡口里可以知道。祢衡经常推许孔融和杨修,说“余子碌碌,莫足数也。”这不用说是包括王粲、陈琳等在内的。祢衡同孔融关系很好,他的话当然也反映孔融的观点。
      孔融比祢衡、杨修大十多岁……他们三人,在当时的文人中算是一派,即,不肯阿谀曹操的一派。祢衡虽年轻,但才气很大,曹操想侮辱他,叫他充当“鼓吏”,结果祢衡把衣服剥光打鼓,反而侮慢了曹操。曹操叫人去找他来,他便拿着一根大棒,坐在曹操军营门前大骂。曹操虽然很火,骂他为“竖子”,并说“孤杀之犹鼠雀耳”,但碍于他的文名,竟不敢杀他,后来送给了刘表,刘表又假黄祖之手把他杀掉。
      杨修年龄跟祢衡不相上下,但祢衡是个平民,杨修则是洛阳的第一二名的世家,他的父亲、祖父、曾祖父、高祖父四代都任过太尉。(东汉时,太尉是相当于宰相的官衔)而且,都是有名的忠于汉室的名臣。他父亲杨彪在董卓作乱的时候,为了保护汉献帝,几乎死难。杨修很早就负文名,除了祢衡推崇他的话可证之外,还有曹植写给他的信,也把他同六子并列(孔融除外),说六人都不过著声名于一方,而杨修则是“高视于上京”,可见杨修在洛阳的影响有过于六子。对于这样的人才,不用说,曹操是要罗致的。所以,在建安中,曹操就任他为主簿,那时正是曹操南征北战、戎马倥偬的时候,据说杨修“总知内外”,总是把事情处理得很好。
      那么,杨修是很愿意替曹操办事的吗?他对曹操的态度怎样呢?我们不妨分析一下。
      当时,杨修的父亲杨彪还健在;曹操在汉献帝迁都许昌,公卿宴会时,看见杨彪脸上有怒气,便连宴会也不敢参加,悄悄溜掉了。后来以杨彪跟袁术通姻为罪名,诬彪有阴谋,下狱。是孔融极力为之申辩,曹操才不得不释放他。此后,杨彪十多年一直称脚挛,不任事,闲居家中。这些事,杨修会忘记吗?当然不会的。不久,孔融便被曹操杀掉,祢衡也被杀,这在杨修心中,会没有很深的感触吗?当然不可能没有。从这两点看来,杨修虽为曹操办事,不见得内心是尊敬他的;正因为这样,才常常自觉不自觉地“露才”,好像有意告诉曹操,你的本领也不过如此,什么事也瞒不过我。像“鸡肋”那桩公案,就是在这种心理下弄出来的。他有时外出,甚至告诉值班的人,曹操会来查问些什么,怎么回答。结果,曹操所查问的果然不出他所料。这样时间长了,曹操就看穿他内心的隐秘,从而产生恼恨之心。他本人是否预料到这样的后果呢?应该说也可能是预料到了,不过,他到底是一个很有点傲气的人,同孔融、祢衡是气味相投的,因而压抑不住心中的不满罢了。……杨修对于自己的命运并不感到意外,因为他的知己朋友孔融、祢衡早已死在他前面了。
      杨修被杀后,有一天,曹操碰到杨彪,问道:“杨公为何瘦得成这个样子?”杨彪回答说:“愧无日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意思是说,我惭愧没有金日那样的远见,(金日的儿子,为汉武帝所喜欢,称为弄儿;后来渐渐长大了,有一天,金日遇见弄儿在殿里同宫女戏耍,他怕将来连累自己,便把弄儿杀死了。)而又还有老牛舐犊的爱子之心呀。曹操听了,很有点下不了台。

      文 章
      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 Y k J.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