禤国维第二届国医大师 北京2014年11月4日电 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组织的第二届“国医大师”评审工作日前结束,经过严格遴选和评委会专家组认真审核,干祖望等30位名老中医(民族医)入选“国医大师”。 名单为: 干祖望、王琦、巴黑·玉素甫(已逝)、石仰山、石学敏、占堆、阮士怡、孙光荣、刘志明、刘尚义、刘祖贻、刘柏龄、吉格木德、刘敏如(女)、吕景山、张大宁、李士懋、李今庸、陈可冀、金世元、郑新、尚德俊、洪广祥、段富津、徐经世、郭诚杰、唐祖宣、夏桂成、晁恩祥、禤国维。 国医大师,观其处方之灵活奥妙,确已深得化裁之精髓,或澎湃汹涌,或优柔细腻,盖已臻上乘之境矣!足以令人拍案惊呼,荡气回肠。若非勤学古方,体念蕴韵,何能至此?思今者,渐弃原典,粗看二手三手资料,虽曰开卷有益,然弃三千年代代菁华,不亦舍本逐末乎!乃披露当今大师秘方公诸同道,以共勉之。 禤国维,男,1937年出生,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名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是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第二批继承工作的老中医专家,曾任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兼皮肤科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副院长。 禤国维擅长 脱发病、痤疮、荨麻疹、红斑狼疮,曾任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兼皮肤科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副院长。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病性病医疗中心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编委,新中医杂志编委,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皮肤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顾问,广东省中医药专家委员会委员、广州市中医药专家委员会委员。 榻国维教授治疗生殖器疱疹经验浅谈 [摘要】对于生殖器疱疹,榻国雏教授认为本病由于不洁性交后阴户感受湿热淫毒所致,主张分期治疗:发作期治疗重在祛邪,治法为清热利湿解毒;非发作期治疗重在扶正祛邪,标本兼顾,在清热利湿解毒基础上兼以益气养阴。同时配合外用中药制剂,每获良效。 生殖器疱疹( G H ) 是一种由单纯疱疹病毒( H SV) 感染生殖器皮肤和黏膜所致的炎症、水疱、溃疡性的性传播疾病( STD) 。在祖国医学中生殖器疱疹属“热疮” 、“ 阴疮” 、“ 火燎疱” 、“ 照火嘘” 、“ 疳疮” 等范畴。热疮之名,最早记载于南北朝《刘涓子鬼遗方》。根据近年有关研究报道,生殖器疱疹有逐渐增多的趋势。该病的反复发作日益成为一个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的社会、医学和心理问题,然而控制其复发和阻止H SV潜伏感染仍是治疗的难题。目前,西医治疗该病主要从抗病毒和提高机体免疫力出发,近期疗效尚可,但常用药物阿昔洛韦( ACV) 已有耐药菌株出现。中医治疗G H 有一定的优势,能减少抗病毒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G H 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积极发掘和研究中医药使之在G H 的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显得极为重要。榻国维教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广东省名老中医、博士后导师,从事中西医结合皮肤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余载,对生殖器疱疹等疾病的论治观点鲜明,经验丰富,获效良多。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将榻教授临床见解拾偶如下,与大家共鉴。 1病因病机 榻教授认为本病是由不洁性交后阴户感受湿热淫毒所致,湿热邪毒搏结于阴部,并循经蛰伏。阴器为厥阴肝经环绕,故邪毒聚结于肝经,下注二阴而致。初发者多为湿毒蕴结的实证,不洁性交本易耗气伤阴,加之复感湿热邪毒,灼津伤液,肝肾阴津亏耗,“最虚之处,便是容邪之地” ,正虚邪伏,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因此,在G H 发作期治疗重在祛邪,治法为清热利湿解毒;“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非发作期治疗重在扶正祛邪,标本兼顾,在清热利湿解毒基础上兼以益气养阴。 2辨证论治。 内外合用榻教授主张分期治疗,发作期以湿热毒盛为主证,治宜清热解毒利湿,予解毒祛湿汤加减,主要为板蓝根、牛蒡子、诃子、蒲公英、虎杖、蚤休、生地、丹皮、赤芍、柴胡、乌梅、紫草、泽泻、甘草。方中板蓝根、虎杖、紫草、牛蒡子、诃子、蚤休清热解毒;薏苡仁、土茯苓、茵陈清热解毒,利湿燥湿,清利下焦湿热;丹皮、赤芍凉血活血,清热解毒;赤芍的提取物有在体外治疗与中和H SVⅡ之作用。榻教授认为,非发作期及反复发作者以正虚邪恋为主,其根本原因为本虚标实,即气阴两虚为本,湿热邪毒为标。此时若单纯用清热利湿解毒之品,虽可逐热毒以治标,但难免苦寒耗气伤阴而犯虚虚之弊。因此。防治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关键在于扶正祛邪。治宜益气养阴、清热祛湿,予知柏地黄汤加减,方为北芪、太子参、生地、薏苡仁、知母、黄柏、土茯苓、柴胡、山萸肉、泽泻、丹皮、赤芍、淮山药、茯苓、沙参、甘草。体倦乏力伴舌淡脉弱者加高良姜、白术、仙灵脾。方中板蓝根、知母、黄柏清热解毒养阴;太子参、黄芪、白术益气健脾养阴,扶正固本;丹皮、赤芍凉血活血,以防邪热伤津耗液;柴胡引诸药入肝经,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阴、清热解毒之功。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黄芪、太子参、生地、白术、沙参、山药、山萸肉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作用。诃子、牡丹、虎杖等都有抗H SV的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G H 复发与细胞免疫功能有关,H SV潜伏于脊神经根区,并可维持数年及终生,是生殖器疱疹复发的根本原因。潜伏感染的复活与免疫因素和非免疫因素有密切关系,免疫抑制或免疫缺陷及H IV感染可导致潜伏H SV复活频繁,月经、精神紧张、劳累、发热性疾病等都可成为潜伏H SV复活的触发因素。国内外文献资料显并证实在复发性G H 中存在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从这方面来看,现代医学认识G H 的复发也存在“ 正气亏虚” ( 免疫功能低下) ,同时也存在“ 邪毒留恋” ( H SV潜伏于脊神经根) 两方面的原因,正是这两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才导致G H 的潜伏与复发。两种医学在认识G H 上有着惊人的相似,故在治疗上的统一也就不难理解,即扶正( 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能祛邪。 同时,榻教授认为,外阴感受湿热秽污之毒邪,湿热蕴毒堕遏肌肤,与气血相搏,热火化毒,热盛肉腐,而见外阴水疱、糜烂,灼热疼痛。所以在治疗上主要采取清热解毒燥湿杀虫,配合外用香莲液、疣毒净外洗液或中药外洗方( 紫草30 g、大黄30 g、虎杖30 g、五倍子30 g、诃子30 g、甘草30 g) 。谢长才[ 2】对紫草水煎液研究表明紫草对H SV一Ⅱ有直接灭活作用。罗军( 3】研究发现大黄在体外对H SV有抑制作用,抑制H SV-l I的作用优于H SV-I,并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优于病毒唑,与无环鸟苷相当。 3饮食及生活调护 榻教授认为G H 患者在发作期具有传染性,应避免性生活;忌烟酒、辛辣之品,起居有时,劳逸适度,否则耗气伤血,疾病容易复发;还应积极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 4典型病例 验案赏析 患者,男,42岁,因阴囊及阴茎反复水疱1a就诊,1 a前不洁性接触后阴茎出现水疱伴轻微灼痛,数天后消退,但每月发作1~2次。遇劳加重。舌红苔黄腻,脉滑稍数。榻教授辨证为湿热毒盛,予解毒祛湿汤加减,方为板蓝根15 g、牛蒡子15 g、诃子15g、蒲公英15 g、虎杖15 g、蚤休10g、生地15g、丹皮15g、赤芍15 g、柴胡15g、乌梅20 g、紫草15 g、泽泻15 g、甘草10g。配合外用疣毒净外洗液,连续用药1个月,未见复发。但患者诉腰酸乏力,眠差,舌嫩红苔薄黄,脉细数,遂予知柏地黄汤加减,方为北芪15 g、太子参15 g、生地15 g、惹苡仁20g、知母15 g、黄柏109、土茯苓159、柴胡15g、山萸肉129、泽泻15 g、丹皮15 g、高良姜15 g、淮山药15 g、茯苓15 g、沙参20 g、甘草10g。连服2个月,症状改善,未见水疱。随访6个月,一直未再复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