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圆角望 2016-07-18

许石林(深圳)·舌尖草木

老家院子较宽阔,中间是过道,两边是庭院,东边种了一棵杏树,是新房建好后,我舅舅送来的,他说这棵树是他地里那棵杏树的根旁生的,结的杏子又大又甜。我常年不在老家,每年清明节回去祭祖,召集本家吃饭,将几位老姑奶奶特意用车接来,关中的气候,清明节已经非常温暖了,杏花谢得剩下零星的几朵,枝头尽是鼓鼓的小果实。老人们就坐在杏树下面喝茶聊天,她们年迈,行动不便,平常难得一块儿见面,因此,很喜欢这样一聚,其乐融融。

十几年来,这棵杏树已经长得非常高大了,是村里很有名的一棵树——现在的年轻人,对家里的树木不爱惜,说砍就砍,我家不允许,所以,我家的树,几乎每个品种,都是村中长得最高大的。我至今没有吃过这棵树上现摘下来的杏子,几次家里将杏子放在冰箱里等我们回去,都放坏了。只有一次,有老家来人,带来了一些杏。果然是又大又甜。只是不像市场上卖的杏子那样卖相一致,都是那么整齐匀称的杏黄。这一定有问题!树上的果子怎么能长得一模一样?所以,自此我就不敢随便吃市场上卖的杏子了。

杏树在北方很普遍,陕西、山西、河北尤多,桃树在广东可以种,但没听说杏树可以种的。河北承德野杏树最多,承德用杏仁做成饮料,成为当地一个大产业。承德有一种大扁杏,我没有见过鲜果,但看话剧《天下第一楼》报菜名,有一道中碗烩四喜大扁,初不知此为何物,在北京的一个饭庄,见菜单上炒大扁,点上来一尝,就是炒杏仁。

山西民歌排名第一位的,我认为应该是《桃花红杏花白》:“桃花来你就红来,杏花来你就白,爬山越岭寻你来……”杏花的白,不是单纯的白,它分明也是红的,只是这红在即将初绽的时候能明显看出来,至盛开,只能感觉。所以说,红杏是有道理的。

杏树是吉祥树,枝叶繁多,花茂盛,果实累累,寓意长宜子弟。所以古代轻薄的文人也说它最“性淫”,而园中植此树,应该是祈祷多子多孙,也因此衍生 “红杏出墙”之说。

庄子说:“孔子游于缁帏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今日所见曲阜孔庙大成殿前有杏坛,相传是孔子讲学处,当年四周遍植杏树,故名杏坛,今杏坛中还有一块碑,吾乡宋金时期的文史学家、书法家党怀英所书“杏坛”二字。

党怀英生于宋而成就于金。金灭北宋,落在没文化的蛮夷手中,作为读书人的党怀英却是幸运的,金为异族闰位华夏,而从未松懈对中华文化的学习,其典章制度无不努力模仿沿袭唐宋,学华夏文化礼仪,唯恐不到位、唯恐不像,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不免时时露出其狼性的底色,做出一些荒唐的事情,这可理解为难免的反复,盖文化有深浅、轻重、快慢、厚薄之别而已,总的趋势和金代的立国宗旨是尽快弃夷归夏,那位极喜爱古琴的金章宗完颜璟,就非常钟情中华文化,明昌三年,党怀英迁翰林学士,摄中书侍郎。时增修曲阜宣圣庙,敕令:“党怀英撰碑文,朕将亲行释奠之礼。”对孔子非常尊崇,这应该是党怀英书“杏坛”二字的来历。后人即前代(金)的敌人所修的《金史》这样记载党怀英所在的时代:“章宗在位二十年,承世宗治平日久,宇内小康,乃正礼乐,修刑法,定官制,典章文物粲然成一代治规。又数问群臣汉宣综核名实、唐代考课之法,盖欲跨辽、宋而比迹于汉、唐,亦可谓有志于治者矣!”

可见,考察一个朝代,不能拘迂于民族种族、也不能胶固于它有什么合法性,古往今来合乎天下之法者,只有看它夺取政权后尊崇的价值观,即奉何种文化正朔。

“绕坛红杏垂垂发,依树白云冉冉飞。”令人心驰神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