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准医学”那些事儿

 昵称18522813 2016-07-18

2015年1月20日奥巴马总统在国情咨文中讲道:“今晚,我要启动一个新的精准医学计划(Precision Medicine Initiative)。 这一计划将使我们向着治愈诸如癌症和糖尿病这些顽症的目标迈进一步,并使我们所有人都能获得自己的个体化信息,我们需要这些信息使我们自己及家人更加健 康。”1月30日奥巴马总统正式批准“精准医学”计划并提议国会在2016年向该计划投入2.15亿美元,以推动个性化医疗的发展。由此,“精准医学”这 一概念引发了多国政界、商界、医疗界等人士广泛关注。

1
“精准医学”简介

“精准医学”顾名思义是将医学治疗精确化、目标化,是根据基因组学和生理数据量体裁衣式地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其科学定义为:“根据每一位患者的特点调整医学治疗措施。但并不意味着为每一位患者生产独特的药物或医疗设备,而是指能够根据患者的特定疾病易感性不同、所患疾病生物学基础和预后不同,以及对某种特定治疗的反应不同,而将患者分为不同亚群。”

到目前为止,美国已经有了多例接受精准医学帮助的患者,他们获得了根据自身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信息而制定出的靶向治疗计划,其生命由此得到了挽救。 如比尔·埃尔德(Bill Elder),8岁时被诊断患有囊性纤维化(CF)疾病,接受精准医学策略使用靶向治疗药物后,比尔人生第一次轻松地通过鼻子呼吸。通常,CF患者的平均 寿命非常短,而如今已经27岁的他,不仅成为了一名医学生,甚至出席了国情咨文会议;还有6岁的艾米莉·怀特海德(Emily Whitehead),成为首个接受一种新肿瘤免疫治疗的儿科患者。研究人员从血液中收集了艾米莉的T细胞,并在实验室“再加工”成可以识别仅在白血病细 胞表面表达的一种蛋白。这些T细胞随后被再次输入艾米莉的血液,并通过血液循环入艾米莉的全身追踪和摧毁肿瘤细胞。

2
“精准医学”在中国

中国有着庞大的患者人群,基因序列、临床病症等生理样本数据丰富,非常有利于“精准医学”计划的研究与发展。因此,中国也启动了“精准医学”计划,甚至是比美国更大的项目。2015年3月,科技部举办首届国家精准医疗战略专家会议并成立由19人组成的专家委员会,计划在2030年前投入600亿元进行“精准医学”的研究。清 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都竞相筹建精准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还公布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 院、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深圳华大临床检测中心等为首批肿瘤基因测序临床应用试点单位;华西医院更是开展了总数达100万人的人类全基因组测序,建立数 据库和样本库,分析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为精准医疗奠定基础。

3
“精准医学”潜在的问题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在我国实施“精准医学”计划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我国的基础医疗设施尤其是医师数量严重缺乏,每个医生平均每天要接待治疗60~70名患者,长期处于过度劳累状态,无法抽出时间为每一个患者制定特异性的治疗方案。其次,“精准医学”需要大量的数据,而管理这些信息不仅需要广泛的规划和协调,还需要一定的健康信息技术领域的专业知识。此外,数据库网站存在客户数据信息泄露的风险,包括姓名、地址和财务信息,甚至是基因代码,一般的盗窃与这些隐私和健康信息相比简直不值一提。最后,“精准医学”目前只是局限于基因检测手段,并且相关的疾病靶点信息不完备,后续的临床治疗费用较高。因此,想要全面推广“精准医学”计划仍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4
小编有话说

总之一句话,“精准医学”计划通过对患者生理信息的收集与分析制定有效的治疗策略,可以大大改善患者的生存率,协助其摆脱疾病的困扰。任何新兴的事物都有其薄弱或者需要不断完善的环节,“精准医学”也是一样。但是,随着“精准医疗”被国家列入“十三五”规划以及全国众多大型医院或者研究机构掀起的一波波“精准医学”的研究热潮,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这样一个崭新的、具有重大前景的、可以服务于整个社会的全新医疗手段将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本版编辑 郑小编 本文为医学干货联盟签约写手原创)

【医学干货联盟——原创医学自媒体圈内有深度、有价值、有影响力的公益学术平台。用最独到的视角、最深入的解读、最辛辣的点评剖析国内医学圈,为百万医护奔走号呼!】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医学干货联盟(yxghlm)加入医盟,同我们一道,为医发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