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帝王阶下囚 诗家一大幸

 玉稻筱麦坊米 2016-07-18

李煜,南唐后主。25岁嗣位,39岁被宋军俘,囚居三年饮鸩死。

在中国文学史的主线上有先秦诗经楚辞、秦汉大赋乐府、魏晋风骨文章、唐诗宋词元曲,中间又缀以众多小时代文学样式的过渡与融合。五代即是其中之一,我从来都搞不大清历史朝代,但是知道五代十国在唐之后。

袁行霈版的《中国文学史》全册近两千页,五代文学仅两页耳,其中南唐后主有幸独占百二十言。就是这一百多字的内容让我有说不尽的感动与喜爱。

李煜所处的历史节点对于文学史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他的作品更是唐诗向宋词过度的关键。对此我是从两点来理解的:一词境的提升,二民间与文人创作的结合。

后主之前有中主、有冯延巳、再往前有花间派等人。虽偶有表现心绪愁思之作,但浓腻风情仍是主流,始终未摆脱“词为艳科”的窠臼。生命的错置让本无政治之能的李煜做了国君,但是看“祖父打天下,父亲守天下,儿子败天下”的历史,后主不过是一代膏粱。他前期的作品极言宫廷富丽不乏风花雪月之作。当然其文学价值主要看被俘之后,那是真正用血泪书写国破家亡的不幸,将词的题材从花柳风情上升到故国之思,并定格为一种文学样式,被人广泛摹拟传诵。自此与诗相比,词不仅言长,境亦阔矣!王国维曾言:“词至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说到民间创作,不禁感慨任何人事只要走上自绝于人民的道路结果必然失败。这里不宣扬意识形态,只是肯定李煜的做法。唐诗作为盛极一时的文学样式之所以被宋词所取代,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盛极而衰,在李白杜甫建成的无可企及的高山之巅频频传来民众似懂非懂之诗,诗不传。不传是因为不懂,不懂是因为太完美,民间更容易接受的文学是通俗而平易的,无论内容或形式。李煜恰恰做到了这一点,他的作品不仅具有所谓的正统思想而且广泛使用俚语,使得词在上层和民间都得以流传。

说了那么多枯燥的话而不见一词是不地道的,下面我要用“美、春、梦”三个字来介绍我所理解的后主及其词。

李煜是美的化身。首先他长相俊美。书上记载其一目重瞳子有帝王相,同时又眉宇紧锁掩不住的幽思孤寂。其次他爱美。对美有着常人难以理解的狂热。《玉楼春》中“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月夜”完美表现出后主的爱美之心,晚宴结束他吩咐众人不要点那红色的蜡烛,因为月色姣好,他想骑着马踏着月光回家。看到这一句,仿佛看到了一个内心纯真美好的孩子,而丝毫没有帝王气。“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这首《破阵子》是李煜在亡国之际写成的,即使沦为阶下囚,他现在所想的也不过是容貌消损(沈约潘岳两个美男子)爱美之心可见一斑。最后他爱美人。大周后小周后、妃嫔丫鬟、伶工歌妓都是其作品表现的对象。“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离别歌,垂泪对宫娥”等词句都可以看出后主喜欢美人之心,尤其是后一句:国破之际,垂泪不是对故国不是对子民,而是对宫娥。这种真性情在作品中表现的极为感人。

上过中学语文课的人或多或少都会记住后主的几句词,但是在这几首传世的经典中,我特别关注到了一个“春”字。“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诸句中皆出现“春”,次数之多不得不令人深思。

其实结合其个人遭遇也不难理解,“春”象征希望与生命,它既象征故都金陵的美景,又代指故国。既是对生存的渴望又有行之将尽的无可奈何之感。另外,我还愿意把后主所爱的美人附之于此。最后一点,我国文人雅士历来喜欢以春字入笔。

最后一个“梦”字取自“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出自《浪淘沙》),这是李煜后期很重要的一篇词作,说他重要不仅是内容情感的充实,还有理性的控制,以及带有哲学意味的人生感悟。全词如下: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近凌晨三点的现在,窗外亦是雨声潺潺,当键盘敲出“帘外雨潺潺”几个字时,心里竟然升起了一股与后主隔代遥望的情愫来。)

“梦”是词人一生的写照,历经了繁华与覆灭,享受过奢华也沦为了囚徒。现在想想一生恍若一梦,在这里李煜的梦不仅仅是梦故国这么单纯,更有对生命的思考:在生命结束以前,我们都似生活在一场大梦之中,梦醒之前我们都是“他乡”之客。此时的李煜已不是身为君王的浪荡子弟,他在精神上实现了蜕变,但是亡国的代价太过沉重。关于“天上人间”有人解释为“金陵的美好为天上,汴京的残酷为人间”、也有人读出了大梦醒来不知归向何处的迷茫,而我于字字顿挫中读出的却是开阔的词境和释然的胸怀。

“词是配乐歌唱的一种文学样式”说明词兼具“文学性”与“音乐性”,但是我却找不到一首李煜的词乐。最后选了一首《情深深雨蒙蒙》,原因有二:一琼瑶的早期作品颇受后主影响。二歌词中兼有后主词句,同时可与其盼归不得归、思人不见人的心绪吻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