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十年与园林为伴

 苏迷 2016-07-18
我已在苏州生活了数十年年。闲暇之时,常游历于吴地山水之间,或静心于古典园林之中,好不逍遥。
  当年未到苏州,就知晓“姑苏城外寒山寺”和“阊门外十里街仁清巷内葫芦庙”;以及火车路过见到那斜指蓝天白云的虎丘塔。到了苏州,终于看到了一幅鲜活的姑苏繁华图。
  上世纪六十年代几次出差到苏州,古城苏州给了我难以忘怀的印象:粉墙黛瓦的城市建筑基调。城内多小楼深巷、古树婆娑;小桥流水、枕河人家,沿街菱藕叫卖,茉莉飘香吴侬软语,更有城内外繁星点点的古典园林……我钟爱上慢调生活的苏州。
  最触动我神经的却是一次“五分钟畅游网师园”的亲身经历。某日路过网师园门口,忽起游兴。门房却告知“再过五分钟打烊”,于是,我急步而入,由万春堂穿窗外轩,过引静桥而濯缨水阁至月到风来亭,最后入真趣园进殿春簃。“网师园闪电游”成了我与苏州结缘的触媒剂。自此,我先在苏州觅得终生伴侣,后调入苏州工作,这一晃竟然过去了四十年。现在,我已八十周岁,成了耄耋老人,但仍似一株晚情幽草,乐在姑苏的二十四番花信风吹拂中颐养天年。
  苏州的古典园林被讽喻为“围墙内的山水”。这其实是以抑反扬了,它既认可围墙内的方寸之地有大山水,又首肯了它是建筑师营造技艺的结晶,恰成精当妙论。我在苏州四十年的生活中,最惬意者即是常与古典园林为伴,似成莫逆之交。
  每当我走进一处园林,一见那厅堂、平台与假山对峙、小桥与流水相依的环境,人即立刻静心静气下来,身处近水远山中就会萌生移步换景、咫尺千里的意境。亭台静立岂无意,花木摇曳总有情,人穿梭于亭台隐现和花木扶疏的诗境中,似可感受到昆曲、评弹的韵味。苏州古典园林足以让人尽兴享受园林山水的建筑美学。
  苏州古典园林是洒满墨香的“文人园林”。园林中的匾额、楹联立意深邃、情调高雅;诲人不倦、发人深省。例如,拙政园的匾额“远香堂”,隐喻人的品性、行为应似莲花清香远传开去。又如,曲园的匾额“春在堂”,是以“花落春仍在”的积极用意激励后人。再如网师园中一副楹联:“曾三颜四;禹寸陶分”,以古代四位贤人,即曾参每日三省吾身、颜回恪守“四勿”信条、大禹惜寸阴、陶侃惜分阴,激励后人珍惜自己的一生光阴和修身励德。
  半个世纪以来,苏州以其深邃文化内含的感染力引导着我。在我的心目中,整个苏州古城宛似一座与世共存的大书院,每一处古典园林即是一所大书斋,它们都让人深受到“德、善、孝、义、廉”等中国传统古训的熏陶。

  ■无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