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剑|玉剑饰鉴赏(二)

 1234qinr 2016-07-18

— 佩剑之风
《中国兵器史稿》中以《汉代短兵》一节言到:“汉初仍尚周剑,未久刀之势力渐大,帝王公卿,均佩刀而不复佩剑,周服剑之风已失矣。”

《春秋繁露》:“剑在左,刀在右,剑之在左,青龙象也。”
— 佩剑之礼
《考工记桃氏》载:“身长五其莲长,重九持,谓之上制,上士服之。身长四其莲长,重七特,谓之中制,中士服之。身长三其莲长,重五特,谓之下制,下士服之。”
张道一在其著作《考工记注译》中注释此段文字言:“上士:与中士、下士皆为士之等级。”

按此注解,明确言明早在春秋之时,佩剑就因身份的不同而有了明确的差异。
— “剑履上殿”之礼
“剑履上殿”以汉高祖刘邦赐萧何之此礼为始,意特许其佩剑穿鞋上朝,被视为极大的恩宠,基本为汉代帝王待臣子之最高的礼节。

而在出现此礼仪之前,前代都存在有不同佩剑适用于不同等级。
“(秦)简公六年,令吏初带剑”这是秦国的君王向其他诸国学习的结果,亦是秦国尚武精神的一个具体表现,但是此时的秦国只规定官吏才能佩带剑。

而一年后,“(秦)简公七年,百姓初带剑”,这时秦国为了一统华夏,鼓励全民尚武,而令百姓亦可佩剑。可见此时,佩剑在秦国的盛行已达到鼎盛。
人物佩剑御龙图
长沙出土战国帛书之人物佩剑御龙图

引自韩少异《古代铜剑的长度及其意义》
佩剑人物图
洛阳出土西汉画像

引自韩少异《古代铜剑的长度及其意义》
“(秦始皇)二十六年,初并天下。销天下兵,则民间刀剑戟槊锋镝尽以为金人十二。意者吏尚带剑而民则莫敢有剑者矣。

言明秦始皇一统六国之后,平民佩剑的现象应该近乎于不存在,这是受秦始皇“销锋镝”政策的影响,以致于在秦朝,佩剑应是统治阶级的特权。

“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这一规定言明在秦国上朝之时,群臣是没有佩剑的权利。汉承秦制,在汉朝这一制度也是得到了相应的沿袭。

最为著名典故就是发生在公元前227年荆轲刺秦王的故事。
荆轲刺秦王
选自《战国策·燕策三》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 人物佩剑
汲县山彪镇M1出土水陆攻战纹鉴
— 铜人佩剑
曾侯乙墓出土钟架上的铜人
从上段文字我们看出:
一、秦早期佩剑并没有那么严格,剑流通于市井;
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三、当时的佩剑十分长,观赏性大于实用性,主要用于彰显身份(当然剑的长度也代表身份);
四、当时的君臣法度十分严格,没有诏书,将士不得入殿勤王。
—玉具剑的佩带者等级
《隋书礼仪志》载:“一品,玉具剑,佩山玄玉。二品,金装剑,佩水苍玉。三品及幵国子男、五等散品名号侯虽四、五品,并银装剑,佩水苍玉。侍中已下,通直郎已上,陪位则像剑。带真剑者,入宗庙及升殿,若在仗内,皆解剑。”
玉具剑应为汉代诸多类型佩剑中容饰最为豪华高贵的佩剑。这不仅源于佩剑的含义,也源于“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于玉比德焉”等以玉比德的传统的流传。

据玉具剑的出土实物和史料大概可以得出,在汉代能佩带或随葬玉具剑的官吏应该是侯爵及其以上的阶层。当然这一结论还需要商榷,因为在汉代,还存在部分较低等级的官吏也是可以佩带玉具剑的,只是这种玉具剑在剑饰配置上有所残缺。
玉剑璏
玉剑璏属玉剑饰的一种。即镶嵌在剑柄、鞘上,供穿系革带以连结腰间的器物。

剑璏滥觞于春秋晚期,发展于战国,盛于两汉达,魏晋南北朝渐衰。自宋以降,尤以明清为甚,由于好古之风盛行,又开始出现大量仿古玉剑璏。
春秋战国时期的玉剑琅发现较少,依据形制之异同可分为两式。一式单檐璏,剑璏仅一端出檐,整体呈“P”形。

如山西太原金胜村出土春秋晚期剑璏,长4.8厘米,宽2厘米。青白玉,半透明,局部有黑褐色沁。平面呈矩形,器表浅浮雕谷纹。一端平滑,另一端有短檐略作弯曲,下部为长方形銎(qióng)即穿鼻洞为拱方形。
春秋玉剑璏
太原金胜村
战国玉剑璏
重庆涪陵小田溪
二式短檐璏,即器表两端皆出短檐。

如重庆涪陵小田溪出土的一件,长6.3厘米,宽2.3厘米,厚1.8厘米。长方体,璏面中部略拱,两端皆向外出短檐,背部琢有一长方形孔。器表饰有两道纵向凹弦纹。
战国玉剑璏
侯马西高祭祀遗址
春秋战国玉剑璏,长度一般较小,大约在6厘米左右,整体造型短粗。孔洞形状多为拱方形。所用玉料以青玉、青白玉为主。器表纹饰以浮雕谷纹、云纹以及弦纹为主,其中浮雕谷纹、云纹的颗粒大而饱满。孔洞内部之拉丝痕迹与汉代相同。
汉代玉剑璏,依据造型等的不同可分为五式。

一式长檐璏,两端出檐,且皆作弧收,一檐较长。
西汉玉剑璏
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
如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西汉剑璏,长9.7厘米,宽2.3厘米。体呈长方条状,两端出檐,且向下微弯卷。正面高浮雕一螭龙,其头部似猫,圆凸眼、大鼻、尖耳、长颈、身形修长,呈“S”形爬行状,尾部作绞丝式翻卷。背部琢出一长方形銎。
西汉玉剑璏
广州象岗南越王墓
再如广东广州象岗南越王墓出土西汉剑璏,长13.1厘米,宽2.3厘米,厚0.6厘米。器形狭长,底部有长方形銎。器表剔地隐起勾连谷纹,纹饰繁密。表面剔边框。
西汉玉剑璏
安徽马鞍山寺门口汉墓
又如安徽马鞍山寺门口汉墓出土的剑璏,长10.7厘米,宽2.53厘米,高1.72厘米。体呈长方形,两端出檐。表面一端饰变体兽面纹,器表浅浮雕左右对称的勾连云纹,间饰网格纹、节纹。
西汉玉剑璏
江苏仪征龙河烟袋山西汉墓
二式出廓璏,即表面高浮雕图案部分跳出边框。此式浮雕图案的内容迄今所见皆为螭虎纹。

如江苏仪征龙河烟袋山西汉墓出土的一件图,长5.5厘米,宽3.1厘米,厚1.5厘米。体较小,平面接近长方形。表面高浮雕子母螭,身体镂空,跳出边框之外。镂雕与浮雕巧妙结合,构思巧妙,造型特殊。
三式短檐璏,两端出檐,两檐长度没有明显差别,璏面中部拱起,呈桥形。
西汉玉剑璏
湖南衡阳空军基地
西汉玉剑璏
江苏盯胎东阳西汉墓
三式短檐璏,两端出檐,两檐长度没有明显差别,璏面中部拱起,呈桥形。

湖南衡阳空军基地出有一件,长4.4厘米,宽2.35厘米。

玉质侵蚀呈白色,玉表有铁锈沁斑。近长方形,两端向下略出檐,两檐长度相近,璏下璏下面略拱,表面饰有变体兽面纹及勾连云纹,下部銎内孔道高且宽。

江苏盯胎东阳西汉墓亦出一件剑璏,长4.8厘米。青玉质,两端有褐色沁。片状长条形,上部略拱,两端出短檐,略下弯。下部雕有一螭,器表线刻如意云纹。
西汉玉剑璏
安徽阜阳赵王庄
四式无檐璏,呈扁管状,两端不出檐。

如安徽阜阳赵王庄出土的剑璏,长4.95厘米,宽2.2厘米,厚2.25厘米。

表面抛光较好。器形近长方形,两端平滑未起檐。表面中部饰凸弦纹,其上琢刻短阴线以示兽脊,凸弦两边饰以阴刻勾连云纹,器表一端琢刻兽面纹。两沿剔地起边框。
西汉玉剑璏
湖南长沙西汉墓
西汉玉剑璏
南阳百里溪M1
西汉玉剑璏
广州象岗南越王墓
西汉玉剑璏
广州象岗南越王墓
西汉玉剑璏
广州象岗南越王墓
右标题
山西朔州
西汉螭虎纹玉剑璏
陕西省长安县郭杜镇邓店村汉墓
西汉后期水晶剑璏、剑首
河北邢台北陈村刘迂墓
东汉红缟玛瑙剑璏
江苏扬州甘泉老虎墩
西汉红缟剑璏
江西南昌
汉代红缟玛瑙剑璏
连云港海州双龙汉墓
玉剑铋
作为剑鞘末端的装饰品,剑铋的外型最为多姿多彩。一般雕琢精致,造型和做工富于变化。汉代的剑铋,有不少随形雕刻的精品之作。

如作为纹饰主角的螭龙,身体呈弯曲状,盘旋在云端,四肢充满力度,极富动感。典型的纹饰有:
盾型纹:广州南越王墓出土盾型纹剑。
云雷纹:广州南越王墓出土云雷纹剑。
浮雕螭龙纹饰:广州南越王出土浮雕螭龙纹剑。

西汉玉剑珌
广州象岗南越王墓
西汉玉剑珌
广州象岗南越王墓
西汉玉剑珌
广州象岗南越王墓
西汉玉剑珌
广州象岗南越王墓
西汉玉剑珌
广州象岗南越王墓
西汉玉剑珌
广州象岗南越王墓
西汉玉剑珌
南阳市防爆厂M208
西汉玉剑珌
河南省永城市芒山
西汉玉剑珌
河南省永城市芒山
西汉玉剑珌
湖南长沙汉墓
西汉玉剑珌
朔州市平朔露天煤矿
西汉玉剑珌
江苏徐州狮子山
出鞘之剑,比寒于冰。

剑作为争城掠地的冷兵器,在历史上的地位不言而喻。

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大不盈尺玉剑饰彰显的是古代中国崇尚礼义的君子之德、大国之风。

— 战国玉剑
湖北曾侯乙墓出土
西汉玉剑饰(一组)
广州象岗南越王墓出土
— 战国玉首削刀
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玉首削刀
战国魏晚期玉剑
1951年河南辉县赵固村出土。
通长46.2厘米,宽4.6厘米。
【战国 神兽纹剑饰】通长31.4cm 宽4.9cm 厚3.5cm;1999年杭州半山石塘镇T13:M2出土。
这套玉剑饰颜色青黄,分剑鞘、剑格、剑璏、剑珌四部分。每件饰件均装饰有卷云纹,体现了整体的和谐统一。鞘由两面扣合而成,每面图案可分为六段,除一段光素外,均饰以成组的龙纹,间或饰以勾云纹。该鞘由两片扣合而成,双面均琢有成组的龙纹和勾云纹,与其同时出土的还有剑格、剑璏、剑珌,这在国内考古发掘中还是首次发现。
陕西韩城芮国墓玉具剑
金质剑鞘
主要参考文献
1.汉代佩剑制度研究 代明先
2.玉剑璏的辨识 齐溶青
回复数字1—20,
阅读更多玉器鉴赏内容。
【1】半壁为媒
【2】西周玉戈——礼器重宝
【3】[熊龙]— 远古图腾的召唤
【4】[云水禅心]—易水堂新春寄语
【5】抱残守缺
【6】[战国红] 鉴赏
【7】和氏璧传奇之身世浮沉
【8】商代玉器综论(一)
【9】商代玉器综论(二)
【10】玉印鉴赏
【11】汝本洁身来 还汝洁身去
【12】千年萌宠给您拜年
【13】玉柄形器鉴赏
【14】《诗经》 | 中的玉文化(一)
【15】《诗经》 | 中的玉文化(二)
【16】玉寿千年,人生几何?
【17】玉言
【18】亮剑
【19】论剑|玉剑饰鉴赏(一)
【20】如是观|画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