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乾隆南巡到处题字,写得多了,居然提笔忘字,咋办呢?

 lhyfsxb8kc6ks9 2016-07-18

作者:金满楼

乾隆南巡,是历朝历代罕有之盛典,其间也是趣闻多多。

由此,后世笔记小说家们更是添油加醋,为乾隆和随行大臣、妃子们演绎出各种杂闻轶事流传。

当然,关于乾隆的诸多传闻也是泥沙俱下,说法不一,乃至于真假难辨。

以“江天一览”典故为例,其中即有三种说法。

据《退醒庐笔记》中记载,乾隆南巡至镇江时,住金山寺,相传方丈僧某有一日随乾隆到江边散步。

乾隆见江上舟楫来来往往,十分热闹,便戏问方丈:“你可知江上船有几艘?”

方丈从容答到:“两艘而已。”

乾隆笑道:“这江上舟楫来往如织,帆樯林立,怎么可能只有两艘?”

方丈答道:“我只看见一艘为‘名’,一艘为‘利’。名利之外,并无它舟。”

乾隆听后,点头称是。

乾隆南巡到处题字,写得多了,居然提笔忘字,咋办呢?

这时,乾隆见江边有卖竹篮的,就问此物做何用?方丈说是装东西的,乾隆也想学方丈玩禅机,便刁难说:“东西可装,南北就不能装吗?”

方丈微微一笑,道:“东方甲乙木,西方庚辛金,木类金类之物,篮中是可以装的。南方丙丁属火,北方壬癸属水,竹篮不能装水火,是以把物件称为东西而非南北。”

众人走到寺门外,乾隆一时手痒痒,爱到处题词的老毛病又犯了,于是提出到照壁上给和尚们题一匾额。

词臣们拟了“江天一览”四字,乾隆一时眼花没看清楚,误以为是“江天一觉”,随即挥笔立就。

群臣见后,相顾愕然。这时,方丈出来打圆场,说:“红尘中人苦于罔觉,果能览此江天,心头一觉,即佛氏所谓‘悟’一之旨也。好匾!好匾!”

随后,方丈便让工匠镌刻挂上。

乾隆南巡到处题字,写得多了,居然提笔忘字,咋办呢?

对于这事,《蛰存斋笔记》中却另有记载,说乾隆游镇江金山江天寺,乾隆和众臣游到山巅,突然诗性大发,乾隆先吟首句:“长江好似砚池波”。

大臣刘石庵续道:“举起焦山当墨磨。”众人正在想第三句,和珅见山的东北角有个危塔孤悬山顶,受此启发,便续道:“宝塔七层堪作笔”。

续到这里,乾隆便指定皇子嘉庆来完成最后一句。

嘉庆一时答不上来,纪晓岚当时正立于嘉庆左边,便偷偷透了一句:“青天能写几行多。”

这句续得浑然天成,又和前面提到的文房四宝雅合,词意贯串,信手拈来,如出一手。

得此佳句,乾隆非常开心,便说要在山顶留题,纪晓岚即请用“江天一览”四字,不料乾隆一时笔误,写成了“江天一监”。

刘石庵在旁看见,便和另一大臣张玉书高声说:“览者,看也。” 张玉书也高声答道:“正是。”

乾隆一时醒悟,便又索纸写了个“览”字,后将“监”字裁下,和尚们便建石亭于山巅,将此御书四字勒石竖于亭内,只可惜后来太平军来时被毁。

乾隆南巡到处题字,写得多了,居然提笔忘字,咋办呢?

第三个版本是纪晓岚版,说乾隆某次南巡至金山寺,纪晓岚也随同在侧。

乾隆一时兴起,想给金山寺题一个匾,但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什么好名字,于是就取笔在纸上假装写了几个字,便递给纪晓岚问:

“你看这几个字如何?”

纪晓岚拿过来一看,是无字天书,幸好他随机应变得快,便说:“好一个‘江天一览’!”

乾隆大悦,便重新拿起笔题了这四个字。

按:“江天一览”其实还有第四个说法。据昭梿在《啸亭杂录》中的记载,此四字为高士奇为康熙南巡时所拟。

说来有趣,乾隆皇帝一生中最喜舞文弄墨,附庸风雅,又爱做诗,曾做御制诗五集四万余首,应该算是中国历史上诗作最多的作者,可惜却无一首流传,也是莫大的讽刺。

不过,乾隆到各地巡游时喜欢到处题字,其书法比起诗品来说,却是要胜出不少了。

(节选自金满楼:《皇城秘史:乾隆和他的妃子们》,山西人民出版社2016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