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复,金庸作品《天龙八部》中的人物,出身于武林世家姑苏慕容。其真实身份是于五胡十六国时期入侵中原,并建立多个“燕国”的鲜卑族贵族慕容氏余脉,是个没落的天潢贵胄,其名字中的“复”字就是要时时提醒他要复国称帝。 曾经在江湖中与萧峰并称双峰,合称“北乔峰南慕容”。他面如冠玉,文武双全,潇洒闲雅,机警多智,是金庸笔下少有的翩翩公子。 与姑苏慕容的历代高手一样,慕容复也以武功博学而著称于世,更号称“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令江湖中人无不忌惮三分。最后因复国屡屡受挫而发疯。 好慕容复,那“南慕容,北乔峰”六字,终非幸至,慕容氏家传武功,实有鬼神莫测之妙,慕容复虽致力於中兴复国,未能潜心练武,但姑苏慕容家的嫡系传人岂同泛泛? 慕容复更是可怜人,为了一个虚无飘渺的目的,委屈求全,牺牲了一切人生的乐趣,忧心忡忡,寝食不安。世上尽多象慕容复这样的人,目的各有不同,作为则大体相类。慕容复是下下人物。 当这种荒诞的理念,经过小说舒缓的叙述后,慕容复变得一无所有,只能在南国的小树林里“过家家”,延续旧有的帝皇梦想,唤起他继往人生的勇气在这里,金庸再一次用他的如椽大笔,浓墨重彩地给慕容复画上“宿命”两字,当复国成为海市蜃楼时,慕容复输掉的不仅是王位,而且输掉爱情、亲情、友情,最后把自己也输给段延庆。 武侠小说中的许多人,为了世俗的一切功利而苦苦追求、恋恋不舍,最终却导致自己身败名裂甚至命丧黄泉,落得个悲惨收场。如《天龙八部》里的慕容复就最为典型. 慕容复不是一个没有半点是处的庸才,金庸三番五次表露慕容复的才干武功。例如月夜荒山,无端介人三十六洞、七十二岛诸人的阴谋的一段奇遇;慕容复的眼光、武功、风度、处事谋略,一一表现得令人佩服。要是他不过是蠢人、庸才、低能者,慕容复反而不会有这么大的震撼力,正因他有许多优点长处,他的走上歪路而终于毁掉一生,才分外令人惋惜,分外充满悲剧意味。 谈到《天龙八部》这本书,喜欢它的人说他是一部奇书,说它是金庸先生的巅峰;不喜欢它的人说它缺乏武侠小说的善恶因果,爱憎分明。 书中的人物情节,可谓无人不冤,有情皆孽,要写到尽致非把常人常情都写成离奇不可;书中的世界是朗朗世界到处藏着魍魉和鬼蜮,随时予以惊奇的揭发与讽刺,要供出这样一个可怜芸芸众生的世界,如何能不教结构松散?这样的人物情节和世界,背后笼罩着佛法的无边大超脱,时而透露出来。而在每逢动人处,我们会感到希腊悲剧理论中所谓恐怖与怜悯,再说句更陈腐的话,所谓‘离奇与松散’,大概可叫做‘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罢。' 上山之后,为了夺取武林盟主之位,他与时任丐帮帮主的庄聚贤也就是游坦之结盟,夹击辽国南院大王萧峰,却在发招出掌之际暗留内力,以致功败垂成。不久,又与大理国皇子段誉大战,最后被”六脉神剑“打得丢盔弃甲、披头散发。 后因其表妹王语嫣软语相求而得对方饶恕,可慕容复却趁此良机突施判官笔偷段誉,还好被萧峰抓个正着,摔了他一个狗啃泥。“萧峰冷笑道:‘萧某大好男儿,竟和你这种人齐名!’”这一段真是看得人热血沸腾,同时对这个背后伤人的慕容复充满鄙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