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岁王诗龄穿名牌拎名包坐豪车!女孩,什么才叫真正的“富养”?

 长庆wcqjs 2016-07-19


昨天,王诗龄出席自己主演的电影《宝贝当家》的首映礼。只见王诗龄坐着豪车,身穿dior最新款红色连衣裙,手拎dior手袋,气场十足,从小就有名媛范!



但是看了这照片网友们又炸锅了!


我们暂时还不好评价李湘的这种“富养”方式对还是错,但纵观这么多明星家的孩子,只有王诗龄总是处在风口浪尖上,总能听到大家用“名媛”这个词来形容这个孩子。


提到“名媛”,不好说这个词如今是褒义还是贬义,但有两个名字突然出现在我的脑海中——林徽因和陆小曼!两个典型按照当下“富养女儿”的标准,培养出来的民国闺秀。我们或许能从她们两个的人生历程中看到一些东西。


同样出身富贵之家,同样从小就读诗书、精外文、学钢琴跳舞、习山水绘画、拿著名女校的文凭、请举止优雅的外教;且是同样的天生丽质和天资聪颖,又同样出落的仪态万千且才情兼备……

 

可是如果纵观两人的一生,可能林徽因才更符合我们今天“富养女儿”的期待,她是真正把富养转化成了“高起点”和收益一生的“高姿态”。而陆小曼却把富养当成了“挥霍”挥霍着钱财与容貌,挥霍了才情与爱情,更挥霍了自己这独一无二的青春与一生。

 

于是我们不禁要问:都是富养的女儿,差别到底在哪里?女儿又到底应该如何富养?



真正富养的品味,不是时尚奢华,

而是懂得装扮和用心体会

民国的名媛们,在置衣打扮上也绝对不遗余力。陆小曼爱漂亮的衣服,穿着华服忙着赶场、听戏、打麻将。而与之有着“南唐北陆”之称的唐瑛,更有一段与之有关的详实记录:

  

“她有十口镶金大衣箱,昂贵的裘皮大衣挂满大橱;最喜欢的一件旗袍,上面镶满红宝石和金丝线;有专配的裁缝;但凡法国贵族小姐所有,她一应不缺……时髦和前卫水平,旁人无法企及。”


而林徽因呢倒也是个极其爱美之人。但恰巧也有段记录,说明着她的品味:

  

“她穿一身合体的旗袍,既朴素又高雅,自从结婚后,她就这样打扮。质量上好、做工精细的旗袍,穿在她均匀高挑的身上,别有一番韵味,东方美的娴静、端庄、轻巧,魔力全在里头

女人对美丽有追求,这事本身应点赞。包括今天富养女儿的观念里,也十分强调拥有品位和经营外表的重要性。但品味不是时尚骄奢,不是拥有LVGUCCIPRADA而是懂得通过更高的审美情趣,去选择与自己真正相宜的东西。美人与美物,本是相得益彰,而不是为其所累。


而更高一个层次的品味,是懂用一双质朴的眼和一颗细致的心,去发现万事万物所蕴藏的原生美好和独特所在。一花一草皆是美,品味的高低在于有没有能力去体会。



真正的富养教育,不是附庸风雅,

而是找到自己的一生志趣

林陆二人,从小就接受着当时最优质、最丰富,且是中西结合式的教育;从后来看,俩人在诗歌、外文、绘画、钢琴上的造诣,也是各有见长,难分伯仲。


那么她们的教育有什么不同吗?


答案是:教育的目的和境界不同


陆小曼的教育,是那个年代里典型的“淑女名媛式教育”,那时“交际花”一词(非贬义)刚从西欧舶来,在中国的上流社会里极为推崇,且在意识形态中强化了“血统”的概念,由此催生了“名媛”的阶层。


家有一名媛,不仅意味着此女貌美婀娜、修养高贵、风华万千,更是豪门之家的“象征”和“荣耀”,甚至可能通过她们在社交场合的盘旋,带来家族更深的权利结合和社会影响。


所以那个年代里,如唐瑛、盛爱姬、章含之、王映霞等,多半自小就朝着名媛的标准来打造,她们学习诗词歌赋,或者本身没有特别目的(打发下时间),或者是从众心里(跟随主流形态),甚至带着一些功利和虚荣色彩……总结起来,即是为学而学、附庸风雅。




而林徽因则不同。其父林长民在当时也算是个与众不同的官员,不仅是清官一枚,且犹如清风一缕,满身正气。他好结文人雅士、工诗文墨法,他那个时候培养女儿,也是有意朝着学者的方向,而非名媛而去。


林徽因在16岁那年随父游历欧洲,正是吻合了今天“读更多的书、走更远的路,以知道自己究竟要什么”的富养女儿观念。她在“放眼看世界”的过程中,对不同的建筑形象和设计艺术大开眼界,由此,成了她一生的志向和兴趣所在。


教育的最高境界正是为了获得一份真正的志趣今天我们谈富养、谈教育,其唯一目的也正是为了让她在更广阔的世界里,找到了自己真正的志趣所在。不仅仅是为了一份工作、一个谋生手段、一项经济来源,它更是一个人一生提纲挈领的灵魂,扯着一个人的精气神,让人总有奋斗的梦想和着眼的落脚。


而没有这份真正的志趣,则如同陆小曼,即便养尊处优和衣食无缺,精神世界也是荒芜而寂寥的,需要拿更多的声色来填满。



真正富养的圈子,不是达官显贵,

而是和有思想的人在一起

说起林徽因的圈子,人们不难想起那闻名遐迩又饱受争议的“太太的客厅”。不说这客厅是不是女主人的一份别有用心,且单看这厅中的座上客:


有政治学家钱端升,物理学家周培源,有文学家沈从文和、胡适,有艺术史家邓以蛰,哲学家金岳霖,大诗人徐志摩.……还有清华、北大和燕大的教授和名重一时的学者,还真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他们谈文学、谈思想、谈流派,笑谈中西古今林太太的客厅,俨然是京城最有名的文化沙龙。而客厅的女主人,则成为京派文学的中心人物。




巧的是,同一时期在上海,以陆小曼为中心,也有一个的“太太的客厅”(当时的另一种说法,冰心“太太的客厅”或指陆小曼)。


陆太太的客厅,往来的则是富贵公子和社交名媛,她们有钱又有闲,在一起无非是为了打发无聊的时光。觥筹交错间,她们享受着跳舞、打牌、听戏带来的欢愉,还有男男女女的刻意恭维…这样的圈子,带给她的是麻木萎靡和纸醉金迷。


要说圈子对一个人的成长和潜移默化有多要?看看林徽因和陆小曼就知道。今天我们强调富养,拼命的择名校、择小区,自己也挤进更好的圈子,是为了给孩子一个更好的人脉环境。这些本身或者没错,但真正有营养的圈子,不是要多富贵,而是和有思想的人在一起。


富养与富养的差别,看似毫厘,却又相距千里。与其说穷富、富养、散养、用爱养,都是爱的方式,不如说这是爱的分寸与技巧。中国人历来讲究中庸、平衡、和谐,在爱的国度里也是一样。在那条通往爱的路上,值得我们每一位父母,用尽一生去体会。

据“文艺妈咪欢乐多”文章整理改编

  

小悦姐姐送福利啦,每天被选中上墙的粑粑麻麻会获得价值188元的台北乐趴免费观影券~ 


今日话题:你家是不是也要什么都竭尽全力给掌上明珠最好的?  你觉得怎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富养”呢?

【留言上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