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麻黄类方的临床应用

 清茶清清 2016-07-19


南京中医药大学      

麻黄

麻黄是传统的发汗药、平喘药及利水消肿药,也是兴奋剂。

麻黄的药用首见于《神农本草经》:“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症坚积聚”。

经方中的重要药物。《伤寒论》中有麻黄方14首,《金匮要略》中有13首,其中的麻黄汤、大青龙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等,成为后世应用麻黄的经典方。

清·许仲元《三异笔谈》记载:有金姓者,工诗善医,其视药尤严,味味拣之。谓某一生谨慎,然几误人性命者已屡。一五岁儿病肺风,初用麻黄三分不应,益以五分,又不应,第三剂益至七分,而额汗如珠,脉亦欲脱矣,急以人参、五味、牡蛎、龙骨止之始痊。访之,则前所用皆伪者,七分则真麻黄,不觉已过重矣。

清代陆定圃的《冷庐医话》中记载:吴郡某医,得许叔微《伤寒九十论》奉为秘本,见其屡用麻黄汤。适治一女子热病无汗,投以麻黄服之,汗出不止而殒。

美国引种麻黄早已成功,并于1985年和1986年批准麻黄碱、伪麻黄碱为非处方药物。后来由于发现以上麻黄成份具有类似苯丙胺的兴奋剂作用,服用后尿检呈阳性,现已经严格控制其使用。

在美国有14个州限制麻黄制剂的销售,不容许用于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1994年美国得州网球锦标赛中一妇女导致死亡,认为因服用含麻黄的“处方1号”有关,为此有关生产厂家受到美国FDA的通报,WHO拟订的全球通用草药手册范本,亦将其从目录名单中取消。(引自第二届全国道地药材学术研讨会资料《国际草药科研生产与市场的最新报告》)

麻黄服用后的反应比较明显,如出汗、心慌等,所以人们对麻黄一直存有恐惧,中医界有“夏日不可用麻黄”、“有汗不得用麻黄”等说法。章次公在其编著的《药物学》中指出,“近世畏黄麻不啻猛虎,而尤以上海为甚,问其理由,莫不以麻黄发汗之力太悍,不慎将汗出不止而死… …宗人太炎先生论肺炎之治,咳嗽发热,喘息不甚者,无汗宜小青龙加石膏汤,有汗宜麻杏石甘汤,何尝以有汗而禁绝麻黄不用?。”

麻黄证

主治黄肿

兼治咳喘及恶寒无汗而身痛者。

最简方:甘草麻黄汤

甘草二两,麻黄四两,上二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甘草,煮取三升,温服一升,重覆汗出,不汗再服,慎风寒。

原书指征:里水,越婢加术汤主之,甘草麻黄汤亦主之。

甘草麻黄汤治“一身面目黄肿、小便不利、脉沉”的“里水最简方:甘草麻黄汤”(十四),提示全身性的浮肿是使用麻黄的重要指征。根据条下有“不汗再服”的提示,则可推测患者并有无汗或皮肤干燥的症状。

最大量方(6两):越婢汤

麻黄六两,石膏半斤,生姜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五枚,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原书指征: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

一身悉肿,为全身性浮肿,提示麻黄用于浮肿,与甘草麻黄汤主治相同。不过,本方证不是无汗,而是“自汗出”。提示麻黄配伍石膏,不必拘于无汗一证。

无汗的识别

患者多无汗或少汗,并且平素不易出汗,故皮肤多干燥而粗糙,或如粟粒,或如鱼鳞。肤色多黄暗,缺乏光泽。

清代陆定圃的《冷庐医话》中记载:吴郡某医,得许叔微《伤寒九十论》奉为秘本,见其屡用麻黄汤。适治一女子热病无汗,投以麻黄服之,汗出不止而殒。

麻黄体质(1)

体型体貌特征——体型壮实,肌肉发达或肥满;胖或浮肿;皮肤干燥而粗糙,无光泽,发暗;困倦,感觉和反应比较迟钝;

腹肌有弹性,腹壁脂肪较厚

麻黄体质(2)

麻黄脉——脉有力、无心脏病。

仲景使用大剂量麻黄强调脉象,如大青龙汤证的脉象为浮紧。浮紧即有力,是患者心肺功能较好的一种反映。可以认为这是麻黄脉的典型特征。

麻黄体质(3)

好发症状:容易受凉、身体疼痛,特别是腰痛或头痛;容易鼻塞咳喘等。女性月经量少,周期长或闭经。汗出以后舒适。

易患疾病:感冒、发热性疾病、骨关节痛类疾病、呼吸道疾病、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皮肤病、性功能低下、内分泌功能低下等。

 常见诱因:疲劳、受寒、疾病。

麻黄类方

麻黄汤、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附子细辛汤、葛根汤、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五积散等。

一、麻黄汤

古代伤寒病的主方,经典的辛温解表方,有发汗、平喘的功效,适用于以无汗而喘或无汗身痛、脉浮有力为特征的疾病。

麻黄汤减肥

张仲景用麻黄甘草治“里水”,里水的表现是一身面目黄肿,服用以后,发汗,利尿,人自然就瘦下来了。

陶弘景《名医别录》说麻黄“令人虚”。虚,是消瘦的代名词。

案例

一30多岁的男性,因感冒症状就医,有医生给服麻黄汤两剂,其中麻黄15克,误将两剂并作一剂,服后当夜大汗出,此后竟然几日不止,一周体重下降达4公斤,而且还有明显的心悸,就诊时心率达120余。后用桂甘龙牡汤、生脉散等共半月,其心悸、自汗等症状逐渐消失,体重才止跌回升。

麻黄汤催生

清代伤寒家舒驰远治一产妇,发动六日,儿已出胞,头已向下,而竟不产。医用催生诸方,又用催生灵符,又求灵神炉丹俱无效。舒诊之,其身壮热无汗,头项腰背强痛,云此太阳寒伤营也,法主麻黄汤。作一大剂投之,令温服,少顷得汗,热退身安,乃索食。食讫豁然而生(《女科要诀》)。

《橘窗书影》载浅田宗伯先生曾治疗一妇人临产破浆后,振寒腰痛如折,不能分娩,前医与破血剂,先生诊曰:脉浮数而肌热,恐系外感,与麻黄汤加附子,温覆使发汗,须臾腰痛稍宽,而发阵缩,余谓产期将至,使坐草,产一女。

麻黄汤治疗子宫脱垂

陈沫金介绍一3度子宫脱垂的中年妇女,因感冒服用麻黄汤后,子宫脱垂亦愈。后对所有子宫脱垂以及遗尿患者,单用麻黄汤或加党参、黄芪、当归、熟地,均有效。共治疗子宫脱垂80例,显效66例,有效14例,但劳累后容易复发,但用上方依然有效(中医杂志1992,4:8)。

麻黄所含有的麻黄碱有兴奋盆腔内器官及其肌肉均有兴奋作用。

麻黄汤发汗利尿

妪,72,素焦虑,坐卧不安,久服阿普唑仑类者。一日牙痛,服阿莫西林胶囊后身微痒遂发全身大肿如泥,一改昔日瘦弱而今变臃肿,前额形如南极仙翁状。医治十余日,激素与抗阻胺类外加脱水剂了无寸功。现尿少,舌淡胖齿痕,脉沉,血压:130/90mmHg。

处方:生麻黄30桂枝20杏仁10生甘草10汉防己10生姜15大枣5,一剂,水煎三次均分三次每8小时服一次,饮食小黄米粥后发汗为要。

复诊:自述服药一次后即汗出如洗,小便通利,肿消大半,测血压:120/85mmHg,又予上方一剂如上法煎,均分九次服用,每日三次服,饮食小黄米粥为主,不必刻意发汗。复诊:肿如失,停后服。随访无复发,其翁连称中药功效神奇云云。(黄煌经方沙龙)

麻黄汤治疗煤气中毒

某男,煤气中毒经医院抢救后苏醒,醒后头晕头痛,胸中闷窒,烦躁不安,恶心欲吐,周身乏力,记忆力减退,精神恍惚。试用麻黄汤:麻黄、生甘草各15克,桂枝、苦杏仁各 10克,服药1 剂,通体大汗,精神清爽如常人。  新中医,2000,32(1):

小续命汤治疗中风

用麻黄类方治疗中风是古代的经验,如代表方有<备急千金要方>小续命汤(麻黄、桂枝、防风、防己、杏仁、黄芩、人参、甘草、大枣、川芎、白芍、大附子、生姜),就是麻黄汤、桂枝加附子汤、黄芩汤等方的合方。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王晋平、唐 农报道,应用线栓法制备大鼠急性脑梗死模型,给予中药小续命汤灌胃 10 d 后,测定血浆中 NO 含量和NOS 的活力。结果:中药治疗组血浆 NO 含量和 NOS 活力明显下降,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P < 0.01)。结论:中药复方小续命汤可降低急性脑梗死大鼠血浆 NO 含量和 NOS 的活力,抑制缺血性脑损伤。(《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年2月19卷1期)

上海许士骠教授重用麻黄治中风,无论是出血性、梗塞性或混合性,经临床观察未出现血压升高,心跳加速之副作用,但须配伍得当。自拟“通脑方”(生麻黄、桂枝、北细辛、川芎、生甘草等)。

1991年某大学教师姓赵突患中风,经CT诊断为脑内血肿,给予自制“通脑方”重用麻黄20克,经半月治疗中风偏瘫明显改善,治疗1月即偏瘫恢复正常。经CT复查,脑内血肿已吸收。上海中医药杂志,2001(7):9

麻黄汤加味治疗银屑病

其人有夏日病轻,秋冬病重,有汗则轻,无汗则重的发病特点。麻黄汤合桂枝茯苓丸或桃核承气汤。

生麻黄10克、桂枝15克、茯苓15克、丹皮15克、赤芍15克、桃仁15克、芒硝5克、制大黄10克、生甘草5克。

麻黄汤是温和的发汗剂

麻黄汤是比较安全的,其原因主要是配伍了桂枝甘草。《伤寒论》桂枝甘草汤可用于治疗“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64)。大量出汗、心悸、失眠等,就是麻黄服用过量中毒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所以,麻黄汤中配伍桂枝甘草,是古人的经验和智慧,可以使麻黄汤的安全性得以提高。

麻黄汤与大青龙汤的比较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大青龙汤

麻黄六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杏仁四十枚,去皮尖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枚,擘  石膏如鸡子大,碎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粉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方证思维

恽铁樵,原为商务印书馆编辑。因两个儿子均患伤寒而夭折,遂研究《伤寒论》。后四子也病伤寒,发热无汗而喘,遍请诸医家,处方不外豉栀桑菊杏贝等,药后热势依然,其喘益甚。先生彻夜绕室踌躇,至天微明,乃大悟:“此非伤寒论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所述之证乎?与其坐而待毙,不如含药而亡!毅然书方:麻黄七分、桂枝七分、杏仁三钱、炙草五分。药后汗出喘平竟愈。

二、葛根汤

古代的醒酒方,温和的发汗剂,有散寒舒筋的功效,适用于以恶寒无汗、头痛、身痛、颈项腰背强痛、嗜睡、易疲乏、大便溏薄等为特征的疾病。

项背强几几”

项背强几几”,即为项背强痛的古代通俗说法。用现代语言描述,这是一种从后头部至后背部的肌肉拘急疼痛,有时范围可达到腰部。同时多伴有头痛头昏头晕等证。

患者有主诉头项强痛者,有主诉肩颈部酸重者,有主诉腰背酸痛者,也有但诉说头昏头重头痛者,甚至仅诉说全身困重者。

医生可用手指沿其风池穴往下向脊柱两侧用力按压,两夹脊肌肉有抵抗感,患者可诉说疼痛感或酸重感,有的患者可以扪及块状、硬结或条索状的软组织。这种项背强痛感,一般多见于肌肉较厚实的患者。

另外,头面部的乃至五官的许多病症所出现的头痛、头昏、头晕、耳鸣等不适感,背部皮肤的毛囊炎、痤疮等,也可以看作是项背强痛的延伸。

项背强痛,既是葛根汤的重要指证,也是葛根的主治。《肘后方》腰背疼痛者,饮生葛根汁,其痛乃止。

自下利

自下利,即没有使用泻下药,大便次数多,不成形,或腹泻。自下利,是葛根的主治。本方治疗太阳与阳明合病的自下利,葛根量为4两,但用于利遂不止的葛根黄芩黄连汤,葛根则用至8两。可见下利的程度越严重,葛根的用量越大。李东垣认为葛根是“泄泻圣药”。

葛根汤体质

伴有项背强痛、耳鸣耳聋、痤疮等头面部疾病的麻黄体质。

多表现为体格强健,肌肉厚实,皮肤粗糙干燥,面色黄暗或暗红,背部以及面部多有痤疮,大便不成形或腹泻。

葛根汤治疗痤疮

本人用的比较多的是用葛根汤治疗一些面色黝黑或黄暗、体格壮实青年的面部痤疮,清热泻火药不效,局部皮肤变厚,也可试用葛根汤。

常用合方:合桂枝茯苓丸。

葛根汤治疗突发性耳聋

便秘加大黄,头痛加川芎。

女,20岁,初诊日期:2008-4-22。主诉两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耳胀痛,伴两耳听力下降,无中耳炎病史。月经基本正常,少量痤疮,大便稍干结。体格偏于壮实。处方:粉葛根60g 、生麻黄6g、桂枝12g、赤芍12g 、生甘草6g、 制大黄6g、干姜6g 、 红枣20g。 7剂。2008-4-29发短信告知:已服药7剂,期间未服用任何西药,药后自觉听力好转,睡眠转佳,头脑清楚,大便偏干,第6天至自觉听力恢复,第7天至省中进行听力检查提示听力恢复。

葛根汤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

本方可用于多囊卵巢综合症、不孕症、月经逾期不至或闭经,能催促月经来潮。葛根中的大豆黄素、金雀异黄素、芒柄花黄素等能增加幼龄大鼠子宫的重量,显示卵泡激素样作用。

合桂枝茯苓丸,或合当归芍药散;

葛根汤合甘姜苓术汤治疗阴冷

麻黄对女性的性功能低下、阴道松弛、闭经等也有治疗效果。曾用葛根汤配合甘姜苓术汤治疗一例中年女性疝气手术以后的下腹松坠感及性功能低下。

葛根汤治疗痛经

柴程芝经验:曾经于2006年年底用葛根汤治疗1例痤疮患者,连服4周后痤疮消失的同时痛经居然也缓解了。这个偶然的经验经过多次反复验证,发现麻黄体质的痛经患者确实可以用葛根汤治疗,有起效快、不易复发的特点。临床上见到桂枝体质的痛经患者,试着减掉麻黄,止痛效果依然明显。后来在查阅文献时无意间看到葛根治疗痛经效果明显的报道,作者认为不同证型的痛经均可在原方中加入葛根,而且量越大效果越明显。

葛根汤提神

葛根汤还是一张提神剂,是抗疲倦良方,可谓中国式咖啡。在日本,考生们也常服本方来增加精力以便于通宵达旦地开夜车。据日本朋友平马直树先生说,大塚敬节先生晚年诊病,常饮此方以提神。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葛根汤具有显著的扩张脑血管作用,可使脑血管阻力下降,脑血流量增加。麻黄也有兴奋中枢神经的作用,可兴奋大脑和皮层下中枢,引起精神兴奋。本人认为,葛根汤可用于醉酒,应该有醒酒效果。

葛根汤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

此病多发于青壮年。主要特点为关节区酸胀疼痛、运动时弹响、张口运动障碍等。多数属关节功能失调、预后良好;此外,还可伴有颞部疼痛、头晕、耳鸣等症状。发病与突咬硬物、张口过大(如打呵欠)等,经常咀嚼硬食、夜间磨牙以及单侧咀嚼习惯以及咬合关系紊乱有关。此外,也与精神紧张、受寒有关。大塚敬节根据原文“口噤不得语”的主治,用此方治疗本病有效。

葛根汤治疗鼻炎

叶橘泉经验,葛根汤治疗急慢性鼻炎、鼻窦炎有显著疗效,对慢性严重者亦能见效,轻症而能坚持治疗,有根治的可能性。曾治一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长年鼻塞,经过种种治疗,无著效,予葛根汤加重麻黄及辛夷,服用1个月,鼻塞大减,3个月之服药,鼻塞殆全忘却。

头痛鼻塞加川芎、辛夷花;咽喉痛,加桔梗;有汗加生石膏。

体会

1本方发汗作用轻微,其原因为麻黄配合了桂枝汤的缘故。

2、葛根汤对皮肤、肌肉、腰背以及头面部的病症有一定选择性,特别是项背部是其方证的见证区,该部位的拘挛疼痛、皮肤的疮疖、腰背的无力酸痛,大多要考虑本方证的可能。

三、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

古代的清热平喘方,适用于以汗出而喘、口渴烦躁为特征的疾病。

麻杏石甘汤治疗痤疮

痤疮以面部为主,有油光,体格壮实者,本方加栀子、黄柏、连翘,便秘加大黄。

麻杏石甘汤治疗遗尿

曾治疗两例青少年遗尿,一例是女大学生,一例是男初中生,均有效。

麻杏石甘汤治疗久泻

上海一名贾,年卅余,形气壮实,饮食如常,而苦于泄泻,日五六次,已五月余。遍历名医,投清利、峻攻、固涩、温脾、温肾之剂皆无效果,邀余至上海往诊。余按其脉,右寸独紧,其余皆平,呼吸略气促,便意迫急。余曰:此乃肺移热于大肠之候也。……投以麻杏石甘汤,麻黄用三钱。药后当夜得微汗。次日余按其脉,右寸转平。告曰:此将愈之兆也。果然,即日泄泻停止。五月之病安然而愈。(《近代名医学术经验选编范文虎专辑》)

麻杏石甘汤体质

适用本方者,大多身体状况较好,皮肤大多比较粗糙,面部或眼睑可见轻度浮肿貌。口渴,不恶寒,或恶热喜冷饮,其人多痰液鼻涕粘稠,口干口苦等。

四、麻黄附子细辛汤

古代的温热性止痛兴奋剂,经典的温经散寒方,适用于以精神萎靡、恶寒无汗、身体疼痛、脉沉为特征的疾病。

麻黄附子细辛汤体质

麻黄体质的严重恶寒感和极度的疲劳感者。多表现为精神萎靡困倦、无精打采,声音低弱;有显著的恶寒感,特别是背部发冷。或头痛,或咽痛,或暴哑,或腰痛,或牙痛,或咳喘,口不渴,痰液清稀。面色黄暗,舌淡苔水滑、脉沉迟者。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阳虚发热

1、阳虚发热:日本岛根县疑难病研究所的龟井勉主任在日本《医学论坛报》上报告称,在治疗老年人耐药菌感染时,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可改善患者的发热等症状。

温州的娄绍昆先生曾在《黄煌经方沙龙》上发帖介绍了他的经验。“文革武斗时,我三岁的外甥持续发热半个月不退,白血球升高至18000,中性球80%。我妹夫的叔叔是当地有名的儿科大夫,给孩子注射青霉素等抗菌素,半个月持续热度不退,我妹夫出差在外地,妹妹弄得没了主意。我偶过其家,妹妹求我处方。

我得知外甥患麻疹刚愈又受风寒,当时患儿脸色苍白,精神萎糜,体温38.3℃,我认为这正是少阴病的“脉微细,但欲寐”、“反发热”的麻黄附子细辛汤证。妹夫的叔叔认为白血球高必须继续使用青霉素,妹夫的父亲略知医道,他认为发热就是热症,使用麻黄附子细辛汤这样的热性药极其危险。我却坚信此方必定有效。力排群议,投一剂麻黄附子细辛汤,第二天即见精神好转,体温恢复正常,但白血球未降。用小建中汤加减调理一周,白血球恢复正常,酸性球出现而痊愈。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骨关节疼痛

坐骨神经痛、急性腰扭伤、腰椎间盘脱出等骨关节疼痛,遇寒冷而加剧者可用本方。本人常常合用芍药甘草汤治疗体格壮实体质的坐骨神经痛、急性腰扭伤、腰椎间盘脱出。麻黄量在10克以上,芍药30克以上,服用以后须避风,服第一服时常常会周身出汗,腰痛随之减轻,以后再服就不一定会出汗,有效者常常三五剂内见效。

《中国乡村医生》1993年第7期刊出《左小腿剧痛25天》之后,作者于9月初收到江苏省张家港市化肥厂卫生所范医生来信称:其妻右膝关节疼痛多年(有右膝外伤史10余年),经X光摄片,诊断为“右副韧带损伤伴胫骨上端轻度骨质增生”。该市一医院曾动员其手术治疗。因经常复发,特函诊求服中药。作者读信数遍,茫然无从下手,连拟数方,皆不中意。不得已勉力从俗,寄去习用治疗久痹的桂枝芍药知母汤加活血通络药物;并告以四诊资料不全,无法推求病机以明确诊断,希望补充云云。范氏于10月13日来信说:服药6剂乏效。

患者双下肢酸重,局部肿胀,压痛明显,右膝肌肉轻度萎缩,近2天因参加田间劳动,顿觉行走不便……中医四诊:面色少华,舌淡红,根部有少量白苔,脉濡缓,痛处喜温怕冷。

作者据此推求其病机可能属于阳虚寒凝,遂寄去重剂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生麻黄30g,熟附片50g(先煎1小时),北细辛20g,熟地60g。嘱服6剂,范氏于12月30日来信说,“您寄给我的处方,我爱人服用后效果很好!共服6剂,右膝疼痛全部消失,同原来一样。经剧烈的体力劳动亦无任何不适。”“经多次病例验证麻黄附子细辛汤对治疗腰腿痛有特效”。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心动过缓

麻黄附子细辛汤有较明显的提高心律的作用。麻黄在10克左右可使每分钟心律提高5-10次。江苏省中医研究所曾于80年代开展该方面的研究,用本方加红参、仙灵脾等有效。2011年南阳市召开的经方论坛上有人介绍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泡酒治疗本病有效。本人经验为合黄芪桂枝五物汤

麻黄附子细辛汤兴奋提神

日本用本方治疗感冒以后的疲倦感和思睡。本人用于治疗出租车司机的白天瞌睡而夜间不眠。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失眠

余国俊介绍:30年前,笔者在成都读书时,我校刘教授颇善医道,惟自身常年失眠一证,遍用诸方,疗效平平,深以为苦。因闻城里一老中医一年四季治病,无论男女老幼,亦无论所患何病,开手便是麻黄附子细辛汤,竟而门庭若市,门诊人次逾百,且经年不衰,于是“火神菩萨”声明鹊起,便往一试之。既至,老医令其伸舌,随口吟曰“麻黄附子细辛汤”。助手立即抄方与之。刘教授悻悻然,又转思不姑妄从之,遂抓药2剂。不意服完1剂,当夜竟然安睡!(余国俊《中医师承实录》2006年4月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子宫脱垂

李淑萍案例:门诊遇见一老妇,52岁,绝经1年。近一月觉阴道口有物突出,屏气或遇劳加重,追问病史因怕绝经后衰老加快,参加瑜珈班每日坚持锻炼外加步行1小时,遂觉阴道口有物脱出,晨轻夜重,休息后能自行还原,见其体瘦面灰黑,平素畏寒、乏力,诊其脉细,投以麻黄附子细辛汤,生麻黄5制附子5先煎细辛2干姜2炙甘草5给予5帖,另以五倍子50每日煎汤熏洗外阴。5日后老妇复诊,兴冲冲告诉我中药真灵,症状完全消失,且精神好转,本人也很高兴,经方真有用!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便秘

友人保襄臣之围人张茳,人极健壮,因夏日刈草,途遇暴雨,周身尽湿,因而寒闭,数日不得大便。医以为火,用承气汤以下之,仍然不通,两目反为发赤。尚谓火重,不能得通,还需再下。但人极困惫,饮食不思,睡床呻吟。余往坐谈,怪而问之,述其所以。余曰:何妨请我一治?欣然乐从。诊其六脉,沉细兼迟。余曰:误矣,此乃寒闭,并非火结。……余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外加干姜以温之。遂谓:明日即能大便矣!服果然,随用理中汤调理而愈。(温载之医案)

麻黄附子细辛汤用于女性阳虚症

1、更年期舌痛症:与雌激素水平下降有关。更年期的乏力、面黄,失眠,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2、子宫卵巢切除后的调理:乏力、精力不济合更年方;

麻黄附子细辛汤壮阳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性功能低下有效。江苏朱良春先生曾讲过这样一个病例。有次一位中年患者因感冒来诊,因恶寒甚,遂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方,后患者又来复诊,希望再开原方,问其缘由,支吾不语,后追问之,方知服用此方后性功能增强,难言之隐竟然豁然而除。我也有类似经验,可以认为,麻黄附子细辛汤即为中医的“伟哥”。国内有报道用小柴胡汤加麻黄用于治疗功能性不射精症。

本方与麻黄汤的异同

两者均有发汗平喘止痛作用。但本方的精神萎靡程度、恶寒怕冷的程度、疼痛的程度均比麻黄汤严重。

麻黄汤多用于呼吸道疾病,有发热恶寒等表证,而本方则多用于神经内分泌疾病,有精神萎靡、脉沉等里证。

麻黄汤的发汗作用较强,本方的镇痛强壮作用较强。

体会

1、麻黄细辛附子汤只能用汤剂,不可用粉末。方中麻黄、附子、细辛均有毒性。但经过煎煮以后,其毒性明显减轻。

2、麻黄用量不宜过大,张仲景使用麻黄:6两——用于浮肿及无汗,但多配石膏,方如大青龙汤、越婢汤。3—4两:用于咳喘、无汗身痛,方如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小青龙汤、麻黄汤、葛根汤等。2两:或与附子细辛配伍,治疗脉沉的无汗、浮肿等,方如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汤等;或与连翘、杏仁等同用,治疗发黄,方如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等。

3、本方服用以后,可以出微汗,可以使心跳有力,也可能导致睡不沉,易醒。

4、本方不可长期大量使用,一般得效以后就可以不用或减少用量。

5、为减轻毒性提高疗效,可与桂枝、甘草、生姜、大枣同用。

五、五积散

古代五积病的专方,以治气、血、痰、饮、食五积之意而名,有解表、温中、除湿、去痰、消痞、调经等功效,适用于以恶寒无汗、身痛、呕吐、腹胀以及月经不调为特征的疾病和寒湿体质调理。

  • 生麻黄10克、肉桂10克、甘草10克、
  • 苍术30克、厚朴15克、陈皮20克、半夏10克、茯苓10克、枳壳20克、干姜10克、
  • 当归10克、白芍10克、川芎10克、
  • 白芷10克、桔梗15克。

五积散体质

  • 体型肥胖,面色黄或黄白,或黄暗,精神萎靡,皮肤多干燥粗糙。身体困重,恶寒不易出汗,面部易有痤疮;腹壁脂肪较厚但柔软。小腿粗,
  • 消化道症状——舌苔白腻,恶心呕吐、腹中气多,腹冷痛,大便不成形或腹泻。
  • 身体痛类症状——关节痛,尤其是肩背部痛,腰腿痛,遇冷更明显;
  • 精神神经症状——易于头痛眩晕,常有易浮肿,易于失眠多梦;
  • 呼吸道症状——易于咳嗽多痰气喘;
  • 月经不调类症状——女性多伴有月经不调、月经后期或稀发或闭经,经色淡红、质粘腻或有粘液,经来腹痛得热则舒或经来腰酸、冷、痛或经来觉小腹冰冷或经来周身发冷。实验室检查多有高雄激素血症、高胰岛素血症。

五积散治疗闭经

  • 闭经、多囊卵巢综合症:临床研究发现在减重、月经失调、痤疮、神疲、面目虚浮、胸腹痞满、面色晄白、面暗、便溏、畏寒方面五积散组疗效明显优于西药二甲双胍组;而且五积散组妊娠率高,流产率低于对照组。有生殖激素和糖脂代谢方面,五积散组有明显降血清T、LH、Leptin(瘦素)、TG、TC、FBG、INS作用,绝大部分优于对照组。(李淑萍)

本方证的形成,多由麻黄体质的患者复加感受风寒伤食以及精神紧张有关。

《续名医类案》:一年少体肥之人,平素左半身无汗,胁下一片常冷。数日前索逋下乡,是日天气暴寒,舟中食饭一箸,随食随冷,便觉凛凛畏寒,登岸失足颠仆,扶挟解带而寝。是夜即发热头痛,喘鸣胸满,遍体烦疼,腰脊左胁尤甚,左半身不能转侧,仍冷不热,手足亦微冷,第三日扶病而归。

其脉左手弦细,右手迟滑,总不似外感之候。因见脉弦胁痛,与小柴胡二服,不应。又似半身风废,与小续命亦不应。检方书中半身无汗例,当二陈、四物合用,按法治之,亦无效。舌上有微薄苔,而左畔白滑,右畔微黄,得病后,大便已去二次,去亦无多,小便略见黄涩。或问张飞畴,此是何病?当用何药?

张曰∶此人素有寒饮结聚胁下,更兼内外感寒,加以惊仆痰逆,则发热喘鸣,头痛胸满身疼,势所必致。其右畔经络贯通处受邪,则从阳而化为热。左畔寒饮积结之界,平时尚且无汗,纵有寒邪凑泊,亦必从阴而酿寒。阳气不到之所,自然重着难移;阳气不行于脉,自然弦细搏指。至于右脉迟滑,手足微寒,皆缘脾气向衰,热势不盛,所以舌苔不能干燥,大便不能结硬。

其小便黄涩一证,虽因肺胃气化不行,亦见下焦真阳未艾。斯人向后必夭,目今尚可挽回,当与五积散,昼夜三进,总藉辛温解散之力,可以内消寒滞,中温血脉,外逐表邪,一举而有三得。其外可用白芥子川乌、姜渣炙热,包熨之。俟表邪分解,里气调和,然后用六君加辛、附、姜、桂之属,温中气可也。

此案提示了复方综合治理的重要性。五积散辛温解表散寒,还可以内消寒滞、祛痰化饮、温通血脉,正好适合这位患者的病情。麻黄类方的临床应用

南京中医药大学      

麻黄

麻黄是传统的发汗药、平喘药及利水消肿药,也是兴奋剂。

麻黄的药用首见于《神农本草经》:“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症坚积聚”。

经方中的重要药物。《伤寒论》中有麻黄方14首,《金匮要略》中有13首,其中的麻黄汤、大青龙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等,成为后世应用麻黄的经典方。

清·许仲元《三异笔谈》记载:有金姓者,工诗善医,其视药尤严,味味拣之。谓某一生谨慎,然几误人性命者已屡。一五岁儿病肺风,初用麻黄三分不应,益以五分,又不应,第三剂益至七分,而额汗如珠,脉亦欲脱矣,急以人参、五味、牡蛎、龙骨止之始痊。访之,则前所用皆伪者,七分则真麻黄,不觉已过重矣。

清代陆定圃的《冷庐医话》中记载:吴郡某医,得许叔微《伤寒九十论》奉为秘本,见其屡用麻黄汤。适治一女子热病无汗,投以麻黄服之,汗出不止而殒。

美国引种麻黄早已成功,并于1985年和1986年批准麻黄碱、伪麻黄碱为非处方药物。后来由于发现以上麻黄成份具有类似苯丙胺的兴奋剂作用,服用后尿检呈阳性,现已经严格控制其使用。

在美国有14个州限制麻黄制剂的销售,不容许用于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1994年美国得州网球锦标赛中一妇女导致死亡,认为因服用含麻黄的“处方1号”有关,为此有关生产厂家受到美国FDA的通报,WHO拟订的全球通用草药手册范本,亦将其从目录名单中取消。(引自第二届全国道地药材学术研讨会资料《国际草药科研生产与市场的最新报告》)

麻黄服用后的反应比较明显,如出汗、心慌等,所以人们对麻黄一直存有恐惧,中医界有“夏日不可用麻黄”、“有汗不得用麻黄”等说法。章次公在其编著的《药物学》中指出,“近世畏黄麻不啻猛虎,而尤以上海为甚,问其理由,莫不以麻黄发汗之力太悍,不慎将汗出不止而死… …宗人太炎先生论肺炎之治,咳嗽发热,喘息不甚者,无汗宜小青龙加石膏汤,有汗宜麻杏石甘汤,何尝以有汗而禁绝麻黄不用?。”

麻黄证

主治黄肿

兼治咳喘及恶寒无汗而身痛者。

最简方:甘草麻黄汤

甘草二两,麻黄四两,上二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甘草,煮取三升,温服一升,重覆汗出,不汗再服,慎风寒。

原书指征:里水,越婢加术汤主之,甘草麻黄汤亦主之。

甘草麻黄汤治“一身面目黄肿、小便不利、脉沉”的“里水最简方:甘草麻黄汤”(十四),提示全身性的浮肿是使用麻黄的重要指征。根据条下有“不汗再服”的提示,则可推测患者并有无汗或皮肤干燥的症状。

最大量方(6两):越婢汤

麻黄六两,石膏半斤,生姜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五枚,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原书指征: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

一身悉肿,为全身性浮肿,提示麻黄用于浮肿,与甘草麻黄汤主治相同。不过,本方证不是无汗,而是“自汗出”。提示麻黄配伍石膏,不必拘于无汗一证。

无汗的识别

患者多无汗或少汗,并且平素不易出汗,故皮肤多干燥而粗糙,或如粟粒,或如鱼鳞。肤色多黄暗,缺乏光泽。

清代陆定圃的《冷庐医话》中记载:吴郡某医,得许叔微《伤寒九十论》奉为秘本,见其屡用麻黄汤。适治一女子热病无汗,投以麻黄服之,汗出不止而殒。

麻黄体质(1)

体型体貌特征——体型壮实,肌肉发达或肥满;胖或浮肿;皮肤干燥而粗糙,无光泽,发暗;困倦,感觉和反应比较迟钝;

腹肌有弹性,腹壁脂肪较厚

麻黄体质(2)

麻黄脉——脉有力、无心脏病。

仲景使用大剂量麻黄强调脉象,如大青龙汤证的脉象为浮紧。浮紧即有力,是患者心肺功能较好的一种反映。可以认为这是麻黄脉的典型特征。

麻黄体质(3)

好发症状:容易受凉、身体疼痛,特别是腰痛或头痛;容易鼻塞咳喘等。女性月经量少,周期长或闭经。汗出以后舒适。

易患疾病:感冒、发热性疾病、骨关节痛类疾病、呼吸道疾病、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皮肤病、性功能低下、内分泌功能低下等。

 常见诱因:疲劳、受寒、疾病。

麻黄类方

麻黄汤、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附子细辛汤、葛根汤、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五积散等。

一、麻黄汤

古代伤寒病的主方,经典的辛温解表方,有发汗、平喘的功效,适用于以无汗而喘或无汗身痛、脉浮有力为特征的疾病。

麻黄汤减肥

张仲景用麻黄甘草治“里水”,里水的表现是一身面目黄肿,服用以后,发汗,利尿,人自然就瘦下来了。

陶弘景《名医别录》说麻黄“令人虚”。虚,是消瘦的代名词。

案例

一30多岁的男性,因感冒症状就医,有医生给服麻黄汤两剂,其中麻黄15克,误将两剂并作一剂,服后当夜大汗出,此后竟然几日不止,一周体重下降达4公斤,而且还有明显的心悸,就诊时心率达120余。后用桂甘龙牡汤、生脉散等共半月,其心悸、自汗等症状逐渐消失,体重才止跌回升。

麻黄汤催生

清代伤寒家舒驰远治一产妇,发动六日,儿已出胞,头已向下,而竟不产。医用催生诸方,又用催生灵符,又求灵神炉丹俱无效。舒诊之,其身壮热无汗,头项腰背强痛,云此太阳寒伤营也,法主麻黄汤。作一大剂投之,令温服,少顷得汗,热退身安,乃索食。食讫豁然而生(《女科要诀》)。

《橘窗书影》载浅田宗伯先生曾治疗一妇人临产破浆后,振寒腰痛如折,不能分娩,前医与破血剂,先生诊曰:脉浮数而肌热,恐系外感,与麻黄汤加附子,温覆使发汗,须臾腰痛稍宽,而发阵缩,余谓产期将至,使坐草,产一女。

麻黄汤治疗子宫脱垂

陈沫金介绍一3度子宫脱垂的中年妇女,因感冒服用麻黄汤后,子宫脱垂亦愈。后对所有子宫脱垂以及遗尿患者,单用麻黄汤或加党参、黄芪、当归、熟地,均有效。共治疗子宫脱垂80例,显效66例,有效14例,但劳累后容易复发,但用上方依然有效(中医杂志1992,4:8)。

麻黄所含有的麻黄碱有兴奋盆腔内器官及其肌肉均有兴奋作用。

麻黄汤发汗利尿

妪,72,素焦虑,坐卧不安,久服阿普唑仑类者。一日牙痛,服阿莫西林胶囊后身微痒遂发全身大肿如泥,一改昔日瘦弱而今变臃肿,前额形如南极仙翁状。医治十余日,激素与抗阻胺类外加脱水剂了无寸功。现尿少,舌淡胖齿痕,脉沉,血压:130/90mmHg。

处方:生麻黄30桂枝20杏仁10生甘草10汉防己10生姜15大枣5,一剂,水煎三次均分三次每8小时服一次,饮食小黄米粥后发汗为要。

复诊:自述服药一次后即汗出如洗,小便通利,肿消大半,测血压:120/85mmHg,又予上方一剂如上法煎,均分九次服用,每日三次服,饮食小黄米粥为主,不必刻意发汗。复诊:肿如失,停后服。随访无复发,其翁连称中药功效神奇云云。(黄煌经方沙龙)

麻黄汤治疗煤气中毒

某男,煤气中毒经医院抢救后苏醒,醒后头晕头痛,胸中闷窒,烦躁不安,恶心欲吐,周身乏力,记忆力减退,精神恍惚。试用麻黄汤:麻黄、生甘草各15克,桂枝、苦杏仁各 10克,服药1 剂,通体大汗,精神清爽如常人。  新中医,2000,32(1):

小续命汤治疗中风

用麻黄类方治疗中风是古代的经验,如代表方有<备急千金要方>小续命汤(麻黄、桂枝、防风、防己、杏仁、黄芩、人参、甘草、大枣、川芎、白芍、大附子、生姜),就是麻黄汤、桂枝加附子汤、黄芩汤等方的合方。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王晋平、唐 农报道,应用线栓法制备大鼠急性脑梗死模型,给予中药小续命汤灌胃 10 d 后,测定血浆中 NO 含量和NOS 的活力。结果:中药治疗组血浆 NO 含量和 NOS 活力明显下降,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P < 0.01)。结论:中药复方小续命汤可降低急性脑梗死大鼠血浆 NO 含量和 NOS 的活力,抑制缺血性脑损伤。(《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年2月19卷1期)

上海许士骠教授重用麻黄治中风,无论是出血性、梗塞性或混合性,经临床观察未出现血压升高,心跳加速之副作用,但须配伍得当。自拟“通脑方”(生麻黄、桂枝、北细辛、川芎、生甘草等)。

1991年某大学教师姓赵突患中风,经CT诊断为脑内血肿,给予自制“通脑方”重用麻黄20克,经半月治疗中风偏瘫明显改善,治疗1月即偏瘫恢复正常。经CT复查,脑内血肿已吸收。上海中医药杂志,2001(7):9

麻黄汤加味治疗银屑病

其人有夏日病轻,秋冬病重,有汗则轻,无汗则重的发病特点。麻黄汤合桂枝茯苓丸或桃核承气汤。

生麻黄10克、桂枝15克、茯苓15克、丹皮15克、赤芍15克、桃仁15克、芒硝5克、制大黄10克、生甘草5克。

麻黄汤是温和的发汗剂

麻黄汤是比较安全的,其原因主要是配伍了桂枝甘草。《伤寒论》桂枝甘草汤可用于治疗“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64)。大量出汗、心悸、失眠等,就是麻黄服用过量中毒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所以,麻黄汤中配伍桂枝甘草,是古人的经验和智慧,可以使麻黄汤的安全性得以提高。

麻黄汤与大青龙汤的比较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大青龙汤

麻黄六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杏仁四十枚,去皮尖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枚,擘  石膏如鸡子大,碎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粉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方证思维

恽铁樵,原为商务印书馆编辑。因两个儿子均患伤寒而夭折,遂研究《伤寒论》。后四子也病伤寒,发热无汗而喘,遍请诸医家,处方不外豉栀桑菊杏贝等,药后热势依然,其喘益甚。先生彻夜绕室踌躇,至天微明,乃大悟:“此非伤寒论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所述之证乎?与其坐而待毙,不如含药而亡!毅然书方:麻黄七分、桂枝七分、杏仁三钱、炙草五分。药后汗出喘平竟愈。

二、葛根汤

古代的醒酒方,温和的发汗剂,有散寒舒筋的功效,适用于以恶寒无汗、头痛、身痛、颈项腰背强痛、嗜睡、易疲乏、大便溏薄等为特征的疾病。

项背强几几”

项背强几几”,即为项背强痛的古代通俗说法。用现代语言描述,这是一种从后头部至后背部的肌肉拘急疼痛,有时范围可达到腰部。同时多伴有头痛头昏头晕等证。

患者有主诉头项强痛者,有主诉肩颈部酸重者,有主诉腰背酸痛者,也有但诉说头昏头重头痛者,甚至仅诉说全身困重者。

医生可用手指沿其风池穴往下向脊柱两侧用力按压,两夹脊肌肉有抵抗感,患者可诉说疼痛感或酸重感,有的患者可以扪及块状、硬结或条索状的软组织。这种项背强痛感,一般多见于肌肉较厚实的患者。

另外,头面部的乃至五官的许多病症所出现的头痛、头昏、头晕、耳鸣等不适感,背部皮肤的毛囊炎、痤疮等,也可以看作是项背强痛的延伸。

项背强痛,既是葛根汤的重要指证,也是葛根的主治。《肘后方》腰背疼痛者,饮生葛根汁,其痛乃止。

自下利

自下利,即没有使用泻下药,大便次数多,不成形,或腹泻。自下利,是葛根的主治。本方治疗太阳与阳明合病的自下利,葛根量为4两,但用于利遂不止的葛根黄芩黄连汤,葛根则用至8两。可见下利的程度越严重,葛根的用量越大。李东垣认为葛根是“泄泻圣药”。

葛根汤体质

伴有项背强痛、耳鸣耳聋、痤疮等头面部疾病的麻黄体质。

多表现为体格强健,肌肉厚实,皮肤粗糙干燥,面色黄暗或暗红,背部以及面部多有痤疮,大便不成形或腹泻。

葛根汤治疗痤疮

本人用的比较多的是用葛根汤治疗一些面色黝黑或黄暗、体格壮实青年的面部痤疮,清热泻火药不效,局部皮肤变厚,也可试用葛根汤。

常用合方:合桂枝茯苓丸。

葛根汤治疗突发性耳聋

便秘加大黄,头痛加川芎。

女,20岁,初诊日期:2008-4-22。主诉两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耳胀痛,伴两耳听力下降,无中耳炎病史。月经基本正常,少量痤疮,大便稍干结。体格偏于壮实。处方:粉葛根60g 、生麻黄6g、桂枝12g、赤芍12g 、生甘草6g、 制大黄6g、干姜6g 、 红枣20g。 7剂。2008-4-29发短信告知:已服药7剂,期间未服用任何西药,药后自觉听力好转,睡眠转佳,头脑清楚,大便偏干,第6天至自觉听力恢复,第7天至省中进行听力检查提示听力恢复。

葛根汤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

本方可用于多囊卵巢综合症、不孕症、月经逾期不至或闭经,能催促月经来潮。葛根中的大豆黄素、金雀异黄素、芒柄花黄素等能增加幼龄大鼠子宫的重量,显示卵泡激素样作用。

合桂枝茯苓丸,或合当归芍药散;

葛根汤合甘姜苓术汤治疗阴冷

麻黄对女性的性功能低下、阴道松弛、闭经等也有治疗效果。曾用葛根汤配合甘姜苓术汤治疗一例中年女性疝气手术以后的下腹松坠感及性功能低下。

葛根汤治疗痛经

柴程芝经验:曾经于2006年年底用葛根汤治疗1例痤疮患者,连服4周后痤疮消失的同时痛经居然也缓解了。这个偶然的经验经过多次反复验证,发现麻黄体质的痛经患者确实可以用葛根汤治疗,有起效快、不易复发的特点。临床上见到桂枝体质的痛经患者,试着减掉麻黄,止痛效果依然明显。后来在查阅文献时无意间看到葛根治疗痛经效果明显的报道,作者认为不同证型的痛经均可在原方中加入葛根,而且量越大效果越明显。

葛根汤提神

葛根汤还是一张提神剂,是抗疲倦良方,可谓中国式咖啡。在日本,考生们也常服本方来增加精力以便于通宵达旦地开夜车。据日本朋友平马直树先生说,大塚敬节先生晚年诊病,常饮此方以提神。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葛根汤具有显著的扩张脑血管作用,可使脑血管阻力下降,脑血流量增加。麻黄也有兴奋中枢神经的作用,可兴奋大脑和皮层下中枢,引起精神兴奋。本人认为,葛根汤可用于醉酒,应该有醒酒效果。

葛根汤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

此病多发于青壮年。主要特点为关节区酸胀疼痛、运动时弹响、张口运动障碍等。多数属关节功能失调、预后良好;此外,还可伴有颞部疼痛、头晕、耳鸣等症状。发病与突咬硬物、张口过大(如打呵欠)等,经常咀嚼硬食、夜间磨牙以及单侧咀嚼习惯以及咬合关系紊乱有关。此外,也与精神紧张、受寒有关。大塚敬节根据原文“口噤不得语”的主治,用此方治疗本病有效。

葛根汤治疗鼻炎

叶橘泉经验,葛根汤治疗急慢性鼻炎、鼻窦炎有显著疗效,对慢性严重者亦能见效,轻症而能坚持治疗,有根治的可能性。曾治一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长年鼻塞,经过种种治疗,无著效,予葛根汤加重麻黄及辛夷,服用1个月,鼻塞大减,3个月之服药,鼻塞殆全忘却。

头痛鼻塞加川芎、辛夷花;咽喉痛,加桔梗;有汗加生石膏。

体会

1本方发汗作用轻微,其原因为麻黄配合了桂枝汤的缘故。

2、葛根汤对皮肤、肌肉、腰背以及头面部的病症有一定选择性,特别是项背部是其方证的见证区,该部位的拘挛疼痛、皮肤的疮疖、腰背的无力酸痛,大多要考虑本方证的可能。

三、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

古代的清热平喘方,适用于以汗出而喘、口渴烦躁为特征的疾病。

麻杏石甘汤治疗痤疮

痤疮以面部为主,有油光,体格壮实者,本方加栀子、黄柏、连翘,便秘加大黄。

麻杏石甘汤治疗遗尿

曾治疗两例青少年遗尿,一例是女大学生,一例是男初中生,均有效。

麻杏石甘汤治疗久泻

上海一名贾,年卅余,形气壮实,饮食如常,而苦于泄泻,日五六次,已五月余。遍历名医,投清利、峻攻、固涩、温脾、温肾之剂皆无效果,邀余至上海往诊。余按其脉,右寸独紧,其余皆平,呼吸略气促,便意迫急。余曰:此乃肺移热于大肠之候也。……投以麻杏石甘汤,麻黄用三钱。药后当夜得微汗。次日余按其脉,右寸转平。告曰:此将愈之兆也。果然,即日泄泻停止。五月之病安然而愈。(《近代名医学术经验选编范文虎专辑》)

麻杏石甘汤体质

适用本方者,大多身体状况较好,皮肤大多比较粗糙,面部或眼睑可见轻度浮肿貌。口渴,不恶寒,或恶热喜冷饮,其人多痰液鼻涕粘稠,口干口苦等。

四、麻黄附子细辛汤

古代的温热性止痛兴奋剂,经典的温经散寒方,适用于以精神萎靡、恶寒无汗、身体疼痛、脉沉为特征的疾病。

麻黄附子细辛汤体质

麻黄体质的严重恶寒感和极度的疲劳感者。多表现为精神萎靡困倦、无精打采,声音低弱;有显著的恶寒感,特别是背部发冷。或头痛,或咽痛,或暴哑,或腰痛,或牙痛,或咳喘,口不渴,痰液清稀。面色黄暗,舌淡苔水滑、脉沉迟者。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阳虚发热

1、阳虚发热:日本岛根县疑难病研究所的龟井勉主任在日本《医学论坛报》上报告称,在治疗老年人耐药菌感染时,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可改善患者的发热等症状。

温州的娄绍昆先生曾在《黄煌经方沙龙》上发帖介绍了他的经验。“文革武斗时,我三岁的外甥持续发热半个月不退,白血球升高至18000,中性球80%。我妹夫的叔叔是当地有名的儿科大夫,给孩子注射青霉素等抗菌素,半个月持续热度不退,我妹夫出差在外地,妹妹弄得没了主意。我偶过其家,妹妹求我处方。

我得知外甥患麻疹刚愈又受风寒,当时患儿脸色苍白,精神萎糜,体温38.3℃,我认为这正是少阴病的“脉微细,但欲寐”、“反发热”的麻黄附子细辛汤证。妹夫的叔叔认为白血球高必须继续使用青霉素,妹夫的父亲略知医道,他认为发热就是热症,使用麻黄附子细辛汤这样的热性药极其危险。我却坚信此方必定有效。力排群议,投一剂麻黄附子细辛汤,第二天即见精神好转,体温恢复正常,但白血球未降。用小建中汤加减调理一周,白血球恢复正常,酸性球出现而痊愈。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骨关节疼痛

坐骨神经痛、急性腰扭伤、腰椎间盘脱出等骨关节疼痛,遇寒冷而加剧者可用本方。本人常常合用芍药甘草汤治疗体格壮实体质的坐骨神经痛、急性腰扭伤、腰椎间盘脱出。麻黄量在10克以上,芍药30克以上,服用以后须避风,服第一服时常常会周身出汗,腰痛随之减轻,以后再服就不一定会出汗,有效者常常三五剂内见效。

《中国乡村医生》1993年第7期刊出《左小腿剧痛25天》之后,作者于9月初收到江苏省张家港市化肥厂卫生所范医生来信称:其妻右膝关节疼痛多年(有右膝外伤史10余年),经X光摄片,诊断为“右副韧带损伤伴胫骨上端轻度骨质增生”。该市一医院曾动员其手术治疗。因经常复发,特函诊求服中药。作者读信数遍,茫然无从下手,连拟数方,皆不中意。不得已勉力从俗,寄去习用治疗久痹的桂枝芍药知母汤加活血通络药物;并告以四诊资料不全,无法推求病机以明确诊断,希望补充云云。范氏于10月13日来信说:服药6剂乏效。

患者双下肢酸重,局部肿胀,压痛明显,右膝肌肉轻度萎缩,近2天因参加田间劳动,顿觉行走不便……中医四诊:面色少华,舌淡红,根部有少量白苔,脉濡缓,痛处喜温怕冷。

作者据此推求其病机可能属于阳虚寒凝,遂寄去重剂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生麻黄30g,熟附片50g(先煎1小时),北细辛20g,熟地60g。嘱服6剂,范氏于12月30日来信说,“您寄给我的处方,我爱人服用后效果很好!共服6剂,右膝疼痛全部消失,同原来一样。经剧烈的体力劳动亦无任何不适。”“经多次病例验证麻黄附子细辛汤对治疗腰腿痛有特效”。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心动过缓

麻黄附子细辛汤有较明显的提高心律的作用。麻黄在10克左右可使每分钟心律提高5-10次。江苏省中医研究所曾于80年代开展该方面的研究,用本方加红参、仙灵脾等有效。2011年南阳市召开的经方论坛上有人介绍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泡酒治疗本病有效。本人经验为合黄芪桂枝五物汤

麻黄附子细辛汤兴奋提神

日本用本方治疗感冒以后的疲倦感和思睡。本人用于治疗出租车司机的白天瞌睡而夜间不眠。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失眠

余国俊介绍:30年前,笔者在成都读书时,我校刘教授颇善医道,惟自身常年失眠一证,遍用诸方,疗效平平,深以为苦。因闻城里一老中医一年四季治病,无论男女老幼,亦无论所患何病,开手便是麻黄附子细辛汤,竟而门庭若市,门诊人次逾百,且经年不衰,于是“火神菩萨”声明鹊起,便往一试之。既至,老医令其伸舌,随口吟曰“麻黄附子细辛汤”。助手立即抄方与之。刘教授悻悻然,又转思不姑妄从之,遂抓药2剂。不意服完1剂,当夜竟然安睡!(余国俊《中医师承实录》2006年4月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子宫脱垂

李淑萍案例:门诊遇见一老妇,52岁,绝经1年。近一月觉阴道口有物突出,屏气或遇劳加重,追问病史因怕绝经后衰老加快,参加瑜珈班每日坚持锻炼外加步行1小时,遂觉阴道口有物脱出,晨轻夜重,休息后能自行还原,见其体瘦面灰黑,平素畏寒、乏力,诊其脉细,投以麻黄附子细辛汤,生麻黄5制附子5先煎细辛2干姜2炙甘草5给予5帖,另以五倍子50每日煎汤熏洗外阴。5日后老妇复诊,兴冲冲告诉我中药真灵,症状完全消失,且精神好转,本人也很高兴,经方真有用!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便秘

友人保襄臣之围人张茳,人极健壮,因夏日刈草,途遇暴雨,周身尽湿,因而寒闭,数日不得大便。医以为火,用承气汤以下之,仍然不通,两目反为发赤。尚谓火重,不能得通,还需再下。但人极困惫,饮食不思,睡床呻吟。余往坐谈,怪而问之,述其所以。余曰:何妨请我一治?欣然乐从。诊其六脉,沉细兼迟。余曰:误矣,此乃寒闭,并非火结。……余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外加干姜以温之。遂谓:明日即能大便矣!服果然,随用理中汤调理而愈。(温载之医案)

麻黄附子细辛汤用于女性阳虚症

1、更年期舌痛症:与雌激素水平下降有关。更年期的乏力、面黄,失眠,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2、子宫卵巢切除后的调理:乏力、精力不济合更年方;

麻黄附子细辛汤壮阳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性功能低下有效。江苏朱良春先生曾讲过这样一个病例。有次一位中年患者因感冒来诊,因恶寒甚,遂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方,后患者又来复诊,希望再开原方,问其缘由,支吾不语,后追问之,方知服用此方后性功能增强,难言之隐竟然豁然而除。我也有类似经验,可以认为,麻黄附子细辛汤即为中医的“伟哥”。国内有报道用小柴胡汤加麻黄用于治疗功能性不射精症。

本方与麻黄汤的异同

两者均有发汗平喘止痛作用。但本方的精神萎靡程度、恶寒怕冷的程度、疼痛的程度均比麻黄汤严重。

麻黄汤多用于呼吸道疾病,有发热恶寒等表证,而本方则多用于神经内分泌疾病,有精神萎靡、脉沉等里证。

麻黄汤的发汗作用较强,本方的镇痛强壮作用较强。

体会

1、麻黄细辛附子汤只能用汤剂,不可用粉末。方中麻黄、附子、细辛均有毒性。但经过煎煮以后,其毒性明显减轻。

2、麻黄用量不宜过大,张仲景使用麻黄:6两——用于浮肿及无汗,但多配石膏,方如大青龙汤、越婢汤。3—4两:用于咳喘、无汗身痛,方如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小青龙汤、麻黄汤、葛根汤等。2两:或与附子细辛配伍,治疗脉沉的无汗、浮肿等,方如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汤等;或与连翘、杏仁等同用,治疗发黄,方如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等。

3、本方服用以后,可以出微汗,可以使心跳有力,也可能导致睡不沉,易醒。

4、本方不可长期大量使用,一般得效以后就可以不用或减少用量。

5、为减轻毒性提高疗效,可与桂枝、甘草、生姜、大枣同用。

五、五积散

古代五积病的专方,以治气、血、痰、饮、食五积之意而名,有解表、温中、除湿、去痰、消痞、调经等功效,适用于以恶寒无汗、身痛、呕吐、腹胀以及月经不调为特征的疾病和寒湿体质调理。

  • 生麻黄10克、肉桂10克、甘草10克、
  • 苍术30克、厚朴15克、陈皮20克、半夏10克、茯苓10克、枳壳20克、干姜10克、
  • 当归10克、白芍10克、川芎10克、
  • 白芷10克、桔梗15克。

五积散体质

  • 体型肥胖,面色黄或黄白,或黄暗,精神萎靡,皮肤多干燥粗糙。身体困重,恶寒不易出汗,面部易有痤疮;腹壁脂肪较厚但柔软。小腿粗,
  • 消化道症状——舌苔白腻,恶心呕吐、腹中气多,腹冷痛,大便不成形或腹泻。
  • 身体痛类症状——关节痛,尤其是肩背部痛,腰腿痛,遇冷更明显;
  • 精神神经症状——易于头痛眩晕,常有易浮肿,易于失眠多梦;
  • 呼吸道症状——易于咳嗽多痰气喘;
  • 月经不调类症状——女性多伴有月经不调、月经后期或稀发或闭经,经色淡红、质粘腻或有粘液,经来腹痛得热则舒或经来腰酸、冷、痛或经来觉小腹冰冷或经来周身发冷。实验室检查多有高雄激素血症、高胰岛素血症。

五积散治疗闭经

  • 闭经、多囊卵巢综合症:临床研究发现在减重、月经失调、痤疮、神疲、面目虚浮、胸腹痞满、面色晄白、面暗、便溏、畏寒方面五积散组疗效明显优于西药二甲双胍组;而且五积散组妊娠率高,流产率低于对照组。有生殖激素和糖脂代谢方面,五积散组有明显降血清T、LH、Leptin(瘦素)、TG、TC、FBG、INS作用,绝大部分优于对照组。(李淑萍)

本方证的形成,多由麻黄体质的患者复加感受风寒伤食以及精神紧张有关。

《续名医类案》:一年少体肥之人,平素左半身无汗,胁下一片常冷。数日前索逋下乡,是日天气暴寒,舟中食饭一箸,随食随冷,便觉凛凛畏寒,登岸失足颠仆,扶挟解带而寝。是夜即发热头痛,喘鸣胸满,遍体烦疼,腰脊左胁尤甚,左半身不能转侧,仍冷不热,手足亦微冷,第三日扶病而归。

其脉左手弦细,右手迟滑,总不似外感之候。因见脉弦胁痛,与小柴胡二服,不应。又似半身风废,与小续命亦不应。检方书中半身无汗例,当二陈、四物合用,按法治之,亦无效。舌上有微薄苔,而左畔白滑,右畔微黄,得病后,大便已去二次,去亦无多,小便略见黄涩。或问张飞畴,此是何病?当用何药?

张曰∶此人素有寒饮结聚胁下,更兼内外感寒,加以惊仆痰逆,则发热喘鸣,头痛胸满身疼,势所必致。其右畔经络贯通处受邪,则从阳而化为热。左畔寒饮积结之界,平时尚且无汗,纵有寒邪凑泊,亦必从阴而酿寒。阳气不到之所,自然重着难移;阳气不行于脉,自然弦细搏指。至于右脉迟滑,手足微寒,皆缘脾气向衰,热势不盛,所以舌苔不能干燥,大便不能结硬。

其小便黄涩一证,虽因肺胃气化不行,亦见下焦真阳未艾。斯人向后必夭,目今尚可挽回,当与五积散,昼夜三进,总藉辛温解散之力,可以内消寒滞,中温血脉,外逐表邪,一举而有三得。其外可用白芥子川乌、姜渣炙热,包熨之。俟表邪分解,里气调和,然后用六君加辛、附、姜、桂之属,温中气可也。

此案提示了复方综合治理的重要性。五积散辛温解表散寒,还可以内消寒滞、祛痰化饮、温通血脉,正好适合这位患者的病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