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库鱼群觅食的几大规律,掌握这些也就找到鱼了

 阿凤ok 2016-07-20

一、天气阴暗或混浊水底的时候,鱼群多向近岸寻觅食物。天气晴好,光线充足时,鱼群一般沿深水行进,较少游向很浅的水域。

二、声音因素。如果周边常有不熟悉的声音,,如修路、放炮、人声、大鱼一般不近岸边寻食。岸边清静,鱼会感觉不到异常和杀机,就会靠边觅食。

三、气温高的时候,鱼群沿岸边寻食的时候喜欢在相近的深度寻食行进,所以一般的陡坎和铧尖是一般钓鱼人梦想的钓点。而气温低的时候,鱼群会从深水到浅水去寻找食物,然后再快速返回深水。

四、鱼在高活性的时候回游路线会加长,将更加靠边。在好的天气状态下,如高气压、风速在三到四米每秒的天气、在连续的闷热天之后突然遇上的一个较好的天气等,都是鱼的高活性期,这个时候鱼对窝料和饵料的挑剔也没有那么强烈。回游路线的加长,会增加鱼的食量和饥饿度,这个时候鱼就比较靠边了。鱼在这种时候会饱食一天管几天,后面几天的鱼情都不是很好。

五、熟悉的气味可以拦截鱼的寻食路线,鱼常吃的食物会引起它的食欲。熟悉的气味会激起鱼的食欲,所以熟悉是关键,不管你用好好的饵料和窝料比如线虫类,鱼对之不熟悉。一样可能引不来鱼。有的鱼会在窝点附近长期停留,还有很大一部分吃两口就走,这不是窝料的原因,是鱼的回游特性的决定的。

湖库鱼群觅食的几大规律,掌握这些也就找到鱼了

六、气温、气压决定着鱼的觅食深度和位置。大家都知道,鱼喜欢呆在氧气含量较高的水域,较低的含氧量将如陆地上的高原一样缺氧,鱼的进食度也不是很高。气压较低时,当风吹过水面,会在水体的表层形成一股较高含氧量的水流,通过风的带动就会流至下风口,下风口的水体中氧的含量就明显的高于其它地方,所以鱼喜欢向下风口移动和在那种地方觅食。相反,在气温较低的时候(低于十五度),只要满足气压超过995有微风,就不必去考虑气压的因素了,只需考虑气温的因素。也就是说气压较高的天气宜选择较温暖的水域。低温的时候鱼有明显的趋温性,这个时候有温泉水和地下水注入的地方将是好的钓点,而在一般水库湖泊,随着降温(深水的水温明显高于水表的温度、在淤泥底部的气温明显高于沙石处的气温、背风的区域肯定高于风口的气温),鱼的趋温性就体现出来了。

大鱼在高深度的情况也能满足其生理需求,就不会游到浅水。在小鲫鱼、白条、麦穗鱼和鲴鱼参较多的地方,鱼反而会游向浅水,这好像与此规律不相符合,实际不是!鲫鱼在气温较低的时候还是在深水,由于杂鱼在深水觅食造成食物短缺,所以才会在下午气温和水温升高的状态下向浅水觅食,这是鲫鱼的个体小,食物少,,又要去适应水温导致的。而在气温很低的时候浅水为什么没有参子,这是因为浅水气温太低,由于其更小的个体,更不能在低气温下满足其生理需求!有时手杆上鱼上得较好、你不要完全以为你所钓的位置就是鱼的窝点,实际那可能是小批部队,而真正的鱼群可能就在你窝点前方几米远的不深不浅的地方。浅水只是它们暂时的落脚点,深水才是低温状态下鱼的窝点。鲤鱼很少有这样的现象出现,鲤鱼在阴暗的天气下靠边觅食(也会是坎边或者接近深水的边缘),天暗鲤鱼觉得安全。

七、进入冬季之后,我们再选择做钓水深的时候,可以以水质来定深和浅。这是因为水质影响着水中的氧含量及食物的多寡,水质差的水库,鱼所在的水域较浅,特别是小个体的鱼,如鲫鱼。水质好的水库,各个深度额水层中氧含量均较高,所以鱼易下到深水中去,外界气压也不易影响到鱼的生活。而水质差的水库,一般是养殖或肥料造成,上水层的水含有大量的藻类和有机物质,导致了与水面的氧气结合能力较差,虽然能产生部分氧,都只在浅层中与水结合。而水底的腐烂物质极易产生有害气体,所以深水中更易缺氧,经多次测试,一般能见度在0.5米的水库,水深十米的地方氧含量为能见度1.5米的水库十米深的氧含量的三分之二左右。这可能就是水质差的水库鱼为什么不喜欢呆得深的原因。

湖库鱼群觅食的几大规律,掌握这些也就找到鱼了

鲤鱼和鲫鱼分群的原则,一个很容易观察到的现象:热天的时候鲤鱼和鲫鱼所在的水层有部分重合,而进入秋冬季节后两者就开始慢慢的分开,水库中较深的地方往往是上鲤鱼的好地方,但是却不能很好的上鲫鱼。

湖库鱼群觅食的几大规律,掌握这些也就找到鱼了关注我们

回复“美女”获取更多钓鱼视频

湖库鱼群觅食的几大规律,掌握这些也就找到鱼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