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很多王朝没落,都绕不开这个原因

 風青雲 2016-07-19
很多王朝没落,都绕不开这个原因

作者:我方团队覃仕勇、张嵚

解析朝代没落之因:门阀制度的恶性循环

中国古代不得志的文人们,都有一个传统习惯:写诗哀怨自己的悲催人生。

典型明末的钱谦益,这位老文豪除了娶过柳如是,清初当过汉奸,人生最出名的事,就是写了一票哀叹仕途坎坷的诗。其诗中的悲愤之情,套历史畅销书作家当年明月的形容说:“正常时候读,可以抑郁,抑郁时候读,可以自杀。”

很多王朝没落,都绕不开这个原因

之所以如此悲情,还是因为钱谦益觉得自家命运太悲催:想中状元,砸了几万两白银都中不上,想升官,却碰上了硬茬子,升官变丢官不说,还叫人做局下了牢,差点冤死在里面。如此倒霉人生,不写几首诗哀怨一番哪行?

可就以钱老先生这心态,假如不是生在至少有公平竞争机会的明代,而是生在白衣飘飘的东晋年代,恐怕连哀怨也用不着了,可以直接自杀!

因为东晋王朝,是中国古代史上,公认干的好不如生的好的年代。那年代人们的命运,基本出身就定了调,努力奋斗全白搭,真要生在那年代,啥科举门路或升官掐架,基本都可以省略,就看出身有多阔。

东晋这个“干的好不如生的好”的制度,就是著名的门阀制度。

一:门阀制度是个啥

门阀制度,通俗点说,就是按照等级,区分不同阶层的权力,强大的门阀家族,享受各种特权,出身高贵,哪怕生下来是草包,躺着也能享受荣华富贵。

凭啥有这特权?就凭“门阀”这两字,以字面意思说:门阀是门第和阀阅的合称,门第指家族背景,阀阅指家族功绩,合在一起说,就是有背景和功绩,实力强大的权贵家族。

早在东汉时期,这种权贵家族,就已十分牛气,自东汉建国后,有些位高权重的家族,就世袭高官厚禄,实力更代代膨胀,当时他们还叫“大家”或“名士”,都是后来“门阀”的前身。

待到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血拼一番,乱世中扶摇直上的这些权贵们,地位也更加风光,分割天下的魏蜀吴三国政权,都得卖力拉拢自家治下的类似权贵家族们,典型曹魏的“九品中正制”,谁家家族品级高,做官起点就高,升官更速度快。只要生的好,就比别人少奋斗好些年。

等着西晋取代了曹魏,随后一统中国,昔日的“九品中正制”变成了“户调制”,以法律规定了大家族经济的垄断地位和家族子弟政治上的世袭规矩。这也就意味着,具有强大特权的门阀家族,从此正式形成。

很多王朝没落,都绕不开这个原因

虽然看上去很强大,但实事求是说,西晋的门阀家族,比起后世来,既注水得多,话语权更弱的多。这时候的门阀,和庶族甚至寒门,通婚都还常见。门第鸿沟远没那么严格。而且所谓世袭的政治权力,当时还是看家族父祖的官职,老一代官职越高,下一代沾光越多。这时,门阀们的地位是明确了,但力量却还松散。

更关键的是,西晋的皇权,还是相当强大,所谓经济政治权力世袭的门阀,皇权面前,基本还是打酱油角色。平日里越发强大的话语权,真个惹恼了皇帝,那就说没就没。

但等到西晋沦陷,东晋王朝在江南重建,昔日里的注水门阀们,却是一下子咸鱼翻身,不但门第身份的界定更加严格,经济政治的话语权也更大,就连贵为天子的皇帝,好些时候也要让其三分,捏着鼻子给面子。且不管皇帝谁家坐,自家家族的权势威风,更是稳如泰山,西晋时期才成熟的门阀们,到东晋,却真个进入了最为高贵的年代。

这个年代,也就真成了生得好最重要的年代。比起当年的“九品中正制”来,只要生得好,哪里是比别人少奋斗多少年?基本一辈子不需要奋斗。

如此风光,也是拜了一场动乱所赐:五胡乱华!

很多王朝没落,都绕不开这个原因

二:东晋门阀有多牛

话说西晋末年,一场五胡乱华,闹出天下大乱。北方山河全数沦陷,一时间烽烟四起、刀剑闪耀,人命贱如猪狗,处处尸山血海,民不聊生。

何止民不聊生?贵为皇族的司马家族,也严重不聊生。只有琅琊王司马睿在琅琊王氏家族的鼎力相助下在江左站稳了脚跟,定都建邺 (今南京),建立东晋王朝。

很多王朝没落,都绕不开这个原因

但这特殊的建国背景,也就定格了这个王朝的特殊情况:皇权严重衰弱了,得靠门阀大族撑场面了。正如东晋初年那句谚语:王与马,共天下。

这谚语里的“马”,就是东晋皇室司马家族,至于“王”,则是当时扶持东晋皇室的江南大族王家。以这谚语的形容,俩家不单“共天下”,而且王家还排在了司马家族前面。

对照东晋王朝的真实情况,这谚语的形容,丝毫不过分:难民一样逃过来的东晋皇室,基本就是被王家为代表的门阀们,硬生生的抬上皇位的,且虽说抬上了皇位,但撑起皇位的,基本就是这几家人。

就连东晋皇帝司马睿登基的时候,都是当场拉住王家领袖王导的手,非要老王和他一起在御座上接受群臣朝拜,闹的老王慌忙客套推辞,君臣当众诉了半天衷肠,演了一出千古佳话。

但只要熟悉这段历史,就知道司马睿这么做,绝非什么帝王胸襟,而是知趣。没有这些大家族抬皇位,司马家哪能坐的稳?

所以看看东晋的政权变迁就知道,皇位世代传,把持大权的家族,一开始是王家,后来还有虞家,桓家,谢家,比如曾经北伐的桓温,就是桓家子弟,而淝水之战主持大局的谢安,则是谢家代表。完全就是几大家族轮流坐庄。不管这皇帝多有能力,多有手腕,也动不得家族的利益!

很多王朝没落,都绕不开这个原因

这样一来,门阀们真个彻底风光了,身份既然上去了,那么身份界定也就更严格,西晋年间那种随便和寒门通婚的便宜事,当然不能再有了。家族子弟的婚配,完全就是在皇家和几大家族间展开,哪怕近亲结婚出傻瓜,血统也一定要纯!

而且“生得好”这事,比起西晋来也更重要,以往西晋的家族子弟世袭,多少还看父祖的官位,东晋却完全看血统。上一代做多大的官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家祖上做啥官,看的是家族老一代魏晋年间的官职地位。以前是拼爹,这会开始拼祖宗。

以这年代另一句民谣说:上车不落则著作(郎),体中何如则秘书(郎)。也就是只要你是门阀子弟,长到能坐车的年龄,就可以当著作郎,会写几个字,就能当秘书郎。随随便便就进入统治阶层。

这样的畸形年代,也就意味着,没有高贵身份的人物,哪怕怀抱远大理想,奋斗道路也必然十分艰难。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一个常见的办法,就是靠士族阶层在婚姻伦常领域的彼此提携与利用,这方面的代表是谢安的陈郡谢氏家族。

三:门阀年代,生的不好只能婚的好

没错,就是那位在淝水之战期间淡定下棋,造就中国古代史著名以少胜多大捷的谢安他们家。

很多王朝没落,都绕不开这个原因

这谢家在淝水之战时,已经地位显赫,但倘往上数,也真个草根的可以。

谢安的曾祖父谢缵在曹魏朝只担任典农中郎将,是个负责管后勤的小军官;而谢缵之前的先人,根本不载于史册,算不上什么人物,不值一提,标准寒门阶层。

但老谢家的奋斗精神,总算一代更比一代强,到了谢安父亲谢裒和伯父谢鲲这一辈,总算取得重大突破。谢裒已经担任吏部尚书、万寿子;而谢鲲也担任了长史及豫章太守,哥俩一个管人事,一个担当封疆大吏,平民百姓眼里,已然十分风光。

但如此风光,放在门阀们看来,照样全是浮云。典型如谢鲲,一生纵横捭阖建功无数,死后照样只能下葬在寒族人下葬的石子冈。

到了谢安这代,谢家人刻苦上进依旧,谢安的堂兄谢尚已经官拜尚书仆射,都督江西淮南诸军事,后又加都督豫州扬州之五郡军事。可这么位高权重,不但平日里照旧被门阀子弟们鄙视,就连喝个酒都被排挤。

一次谢家兄弟和众旧士族子弟喝酒,喝至半酣,谢安的弟弟谢万有些尿胀,便不管不顾地起身向下人索要便壶。在座的阮裕当场就斥喝道:“新出门户,笃而无礼!”直斥谢家是暴发户、缺少教养,让谢氏兄弟全都抬不起头来。

这严酷的现实,也就告诉谢家人一个真理:不管你立多大功劳,做多大官,生的烂就是烂,瞧不起照样瞧不起。

就在这关键时期,彻底改变谢氏家族的人出现了:谢尚。

在这门第森严,抛头颅洒热血都白搭的年代里,谢尚为自己的家族,找到了一条最靠谱的变身之路:联姻。

但这条路看上去,依然不靠谱,东晋最讲究的,就是门当户对。门阀士族间的通婚,要么是所谓的“世婚”,即累世都有姻亲关系。要么就是借助于婚姻“伊我相顾”的彼此提携与利用。

放在谢家身上,自家出身差,“世婚”没指望,至于“伊我相顾”?看上去容易点,办起来同样难。

但谢尚这次是铁了心,撒网一般的整个门阀圈里搜索,总算看上个对象:尚书右仆射诸葛恢。此人和自己官位相当,又是门阀诸葛家族,小女儿也待字闺中,左看右看最合适。连忙热情找上门去,替自己堂弟谢石求婚。谁知一下就贴了冷屁股,当面就被诸葛恢一顿抢白:和你们谢家联姻,凭什么?

哪怕咱俩同朝为官,这事该瞧不起还是瞧不起,没商量。

可谢尚的决心,不是一般的坚定,非要跟诸葛恢结成亲家不可,你不同意那我就等,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等到诸葛恢死了以后,诸葛氏家道中落,谢石终于得偿所愿娶到诸葛恢的小女儿诸葛文熊。

这决心在后人看来,基本难以理解。但看看后果,就立刻容易理解。如愿娶了诸葛家小姐的谢家,娶的哪里是姑娘?而是“世家大族”这金光闪闪的外衣,借着婚姻顺势一批,家族地位顿时扶摇直上。

以后好些年里,终于批上“门阀”外衣的谢家,和琅琊王氏、高平郗氏、颍川庾氏、陈郡袁氏、河南褚氏、沛郡刘氏、颍川殷氏、琅琊诸葛氏、泰山羊氏、长乐冯氏、太原王氏甚至皇家结起了裙带关系,终于华丽转身,成为了与琅琊王氏并列的一大门阀。

我们看到后来谢安出山为官,撑起东晋大局,打赢著名的淝水之战。

很多王朝没落,都绕不开这个原因

虽说有他强大能耐,但追根溯源,还要感谢这桩婚姻。没这婚姻带来的身份改变,他奋斗一辈子也没这一展拳脚的机会。

四:衰落的门阀

干得好不如生的好,既然生的不好,那就不如娶的好嫁得好。东晋的门阀制度,正是奇葩在此。

但既然是奇葩,也就注定是怪胎,更不可能持久辉煌。

就以这门阀通婚的“门当户对”说,森严的门阀制度必然会导致婚姻圈子越来越小,越来越狭隘,最后不可避免地出现近亲结婚的局面。

近亲结婚的恶果是导致低能儿、畸形儿、弱智儿的出现。

而更为可怕的是,在门阀制度下,这些低能儿、畸形儿、弱智儿又会不劳而获地坐掌权势,最终会导致朝代的消亡、门阀制度的崩溃。

很多王朝没落,都绕不开这个原因

东晋贵族生活图,佚名,1964年出土于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东晋墓。

在刘宋时期,陈郡谢氏的当家代表人谢庄曾写信给江夏王刘义恭说:“下官凡人,……实因赢疾,……两胁成疾,殆与生俱,一月发动,不减两三,每至一恶,痛来逼心,气余如綖。利患数年,遂成痼疾,吸吸惙惙,常如行尸。……家世无年,亡高祖四十,曾祖三十二,亡祖四十七,下官新岁便三十五,加以疾患如此,当复几时见圣世,就其中煎熬,实在可矜。”

从谢庄的信中,不难看出,谢家出现了好几代短命鬼,体质衰弱,三四十岁就离开了人世。

体质差,肤脆骨柔,不堪行步,体赢气弱,不耐寒暑外,智力上退化,甚至出现颠痫。

比如谢灵运的父亲谢焕,就“生而不慧”,是个智商低下的人。

谢灵运的侄子谢惠连智力很好,“幼而聪慧”、“其文甚美”,但有精神病,有同性恋倾向,“被徙废塞,不豫为伍”,最后在二十七岁的青葱时光离开了人世。

研究门阀制度的权威人士田余庆先生因此说:“谢安死后东晋的这一段历史,无论是主是相,还是其他内外当权士族,人物均甚鄙陋,活动均具呈末代特征。”

说起来,就是这垄断的门阀阶层,最后自生自灭,造就了如此苦果!

评论区更精彩:清朝皇室、日本皇室都是由于近亲通婚,从而导致一代不如一代,那么,你还知道哪些朝代的掌权阶层是近亲通婚的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