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貂蝉身世之谜,竟有四种说法

 富贵浮云Y 2016-07-20

要说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只要是地球人都知道,她们分别是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这四大美女享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的盛誉。所谓的“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均是有精彩故事的历史典故。“沉鱼”,讲的是西施浣纱的故事;“落雁”,指的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闭月”,述说的是貂蝉拜月的故事;“羞花”,谈的是杨玉环醉酒观花的故事。四大美女合称“沉落闭羞(势),鱼雁月花(形),华日往田(态),差闲蔼深(意)”。

接下来,我们则主要讲一讲貂蝉,即“华日往田”(态)的貂蝉。要讲她,就必须谈一谈貂蝉的出身。俗话说,“运”由天定,但“命”却依赖于出身。笔者查阅了许多史料,大概有好几种说法,这就导致了貂蝉出身始终没有定论,成为一团解不开的谜。

第一种观点来自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这位伟大的作家在小说中对貂蝉作了交代,称其是王允的歌妓。这个王允到底是什么人呢?他是汉献帝时的大司徒,属于“三公”之列,也就相当于是宰相这号的人物。貂蝉既然是王允的歌妓,可以推断她很可能是来自民间的贫困女子,为了生计被王允收养。学者孟繁仁先生的考证与我的猜测不谋而合。貂蝉,任姓,小字红昌,出生在并州郡九原县木耳村,15岁被选入宫中,执掌朝臣戴的貂蝉(汉代侍从官员的帽饰)冠,从此更名为貂蝉。汉末宫廷风云骤起,貂蝉出宫被司徒王允收为义女,方才成就了离间董卓、吕布父子的壮举,间接改写了一代王朝的历史。

第二种观点来源于《后汉书·吕布传》:“卓以布为骑都尉,誓为父子,甚爱信之。常小失意,卓拔戟掷之,布拳捷得免。布由是阴怨于卓。卓又使布守中阁,而私与侍婢情通,益不自安。”翻译成现代文的意思就是,董卓与吕布是养父子,吕布被任命为骑都尉,董卓十分信任关爱吕布。但是,吕布犯了小错,董卓便拔戟刺他,幸亏没刺中,遂让吕布暗中怀恨于董卓。后来,吕布又与董卓的婢女私通。注意,这里的婢女便是我们要提到的貂蝉。因此,从《后汉书》可以看出,貂蝉的出身不好,只是在董卓的府中当婢女。而《后汉书》是比较严谨的正史,作为一个并不算“枭雄”级的人物,《后汉书》是没有必要夸大或虚构貂蝉的,因此说貂蝉是董卓的婢女,其可信度还是很高的。

第三种观点来自《三国志·吕布传》,书中援引《英雄记》所记载:“建安元年六月,夜半时,布将河内郝萌反,将兵入布所治下邳府,诣厅事阁外,同声大呼,布不知反将为谁,直牵妇,科头袒衣,相将从溷上排壁出,诣都督高顺营。”又载:“布欲令陈宫、高顺守城,自将骑断太祖(曹操)粮道,布妻谓曰:‘宫、顺素不和,将军一出,宫、顺必不同心共守城也,如在蹉跌,将军当于何自立乎?妾昔在长安,已为将军所弃,赖得庞舒私藏妾身耳,今不须顾妾也。’布得妻言,愁闷不能自决。”这段话说得很清楚,书中描述的那位“科头袒衣”的妇人,就是吕布的老婆貂蝉。

但是《三国志·关云长传》注引《蜀记》却又记载:“曹公与刘备围布于下邳,云长启公:‘布使秦宜禄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许之。临破,又屡启于公,公疑其有异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云长心不自安。”从这段记载中可以知道秦宜禄的妻子很有姿色,一代猛将关云长就对其爱慕有加,希望娶进家里为妻,最开始曹操是答应的。但是,后来看到这个女人太过漂亮,好色的曹操便“自留之”了。关云长心里当然很不爽,到手的鸭子飞了,看着自己心爱的女人没有得到手,心中妒火熊熊燃烧,也不顾忌什么严重后果,他一刀就把秦宜禄美貌迷人的妻子砍成了两半。关羽的忠义在《三国志》中可就鲜有体现了,看来大文学家罗贯中对关羽是过分地偏爱。后来,元人杂剧《关公月下斩貂蝉》便以此事作为素材进行再创作,秦宜禄之妻也便成了传说中的美女貂蝉,貂蝉的出身也就由此而来。

以上四种说法,只有《三国志》、《后汉书》属于正史,作为笔者来说,个人认为以上两种更为可信一些。而另外两种一是小说一是杂剧,各位读者就权当饭后茶余笑料即可。因此,貂蝉应该是吕布的妻子,或者是董卓的婢女。这两种观点结合在一起,那么貂蝉就应该是董卓的婢女,长得十分好看,吕布因为垂涎貂蝉的美色,和董卓反目成仇,便把义父给杀了,从此才有了貂蝉的传奇。对于董卓来说,貂蝉是“红颜祸水”;而对于吕布来说,貂蝉是过不了的“美人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