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干货|改变,从行动开始!

 帅汤007 2016-07-20

想减肥,但是从不锻炼;想戒烟,一直烟不离嘴;很多我们能做好的事,我们却从未为完成它们付出行动。为什么?

有数据表明,我们每个人每天会自动思考700次,那么我们有如此多的想法,为何我们每到行动的时候。身体便像被灌上水泥一般,沉重而无法移动半步?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随波逐流。被“树大招风”、“枪打出头鸟”的观念误导,很多人害怕自己有所成就被周围人所排斥。这种状况多出现在没有主见的新职员身上。他们为了能表现得更合群,会主动把自己变成一个没有行动力的人,以迎合大环境。

2过于在意“损失”,害怕自己失败后被周围人瞧不起。有这种观念的人,对自己没有自信,极度在意自己在他人眼里的印象。不敢尝试新事物,害怕自己失败后,在别人眼里留下“逞强”的形象。自己的人生完全活在他人的阴影之下。

3、容易被眼前利益所诱惑,害怕吃苦。有些人贪图一时的享受,不愿意花大力气争取更好的未来。比如想要减肥的人,经不起眼前美食的诱惑,总是想着“吃完再说”。但是吃完美食之后却觉得“反正都这样了,还不如不减。”长期如此,根本没有把减肥这件事落在实处。


4、自律意识不强。你是不是反复做错一件事?比如老是丢三落四,上班总迟到?每次你都会对自己说:“下次我要做好。”但是下次你还是犯同样的错误。你之所以会在同一件事反复出错,在于你对自己要求不高,没有下决心找办法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矫正。光有口头保证,没有实际行动。

5、靠意念决定一件事,而不是实实际际地行动。喜欢玩微信的朋友,一定对“意念回复”有深刻体会。有时候我们压根就没有给对方回复信息,但是我们总以为自己已经完成了这个动作,你无所察觉,但对方忍无可忍,友谊的小船摇摇晃晃。

6、沉浸过去,不敢前行。“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胜败乃兵家常事,一个人不可能永远不败。因为失败过,便不敢尝试,这是作茧自缚的行为。

7、完美主义者,做人做事坚持“非0即100”。一些完美主义者认为做事情“不是100就没有意义。”,这样的想法过于极端。我们的生活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需要从0到100慢慢实现。一开始可能是99也可能是0.1甚至是0。如果你不允许自己从0到100地慢慢进步。那么,你只能一直拿0。


既然这么多观念会导致我们行动力差,我们有没有什么办法克服呢?研究日本行为科学管理第一人石田淳在《从行动开始》指出,“有想法,不如会行动!”并明确给出解决行动力差的建议:

第一,了解自己的“认识偏差”

“认识偏差”即当你纠结于各种世俗眼光时,你能清楚认识到这些担忧与现实不符。你觉得身边的人都在关注你的成败得失,其实大家都很忙,没有谁能顾得上你。了解自己的“认识偏差”,你可以用三种态度思考并寻求对策:

(1)不要冲动,保持理性;

(2)不要主观,保持客观;

(3)不要抽象,保持具体。

第二,明白:人类没有自己想的那么“个性”

每个人遇到同一事件都会有类似反应。不要认为别人比自己能力强,别人可以不费功夫就完成了,自己就不行。你要勇于去尝试。你要做的就是专注于事情本身,而不是肆意扩大事件的难度。


第三,转移注意力,适度放松,冷静面对。

(1)数呼吸。用腹部呼吸,从0到10,循环数腹部呼吸的次数。

(2)弹手腕上的皮筋。

(3)听美妙的音乐

(4)适当运动

第四,改变环境

如果你有严重拖延症,可以寻求他人的帮助,组队互相监督,抵抗拖延症;如果你无法在原来环境中认真学习或者工作,转移阵地或者对你的环境做些适当的改善,比如换张舒适的凳子。


第五,细化你的目标

一个长期目标因为笼统让人不知道从哪里入手。比如健身,你可以定一周的目标,从刚开始一周运动三次开始,越往后次数增加,最后慢慢实现一年减掉3斤体重的目标。

我们的未来什么样,都是由我们当下努力程度决定。而要好一件事,光靠态度与干劲还不够,还需要我们切实的行动。

所以,改变,从行动开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