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事茗——东一书画雅集,一场书画与茶的约会!

 三余斋主人 2016-07-20


一场书画与茶的约会

“事茗——东一书画雅集”

夏日初临,新篁茂盛。微雨新晴,六合清朗。5月21日下午,在深圳市龙华新区善济堂茶禅会馆里,一场有关书画与茶的雅集活动吸引了深圳书画界的广泛关注。雅集现场琴声悠扬,茶香醉人。品茗听琴之余,东一书画院王献方、刘敏豪、春在君、黄敬松、傅志伟、廖伟夫创作的三十余件书画作品把观众带入传统艺术的淳美世界。



  自古书画与茶联系密切,历代前贤咏茶诗词之外,还有大量与茶相关的书画作品,文人雅士更是嗜茶者众.也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参与,将茶道的形式和文化内涵推到更高的层面。明四家之一的唐寅唐伯虎,有一幅茶事名画“事茗图”,卷首文征明题隶书“事茗”二字,唐寅并有题诗“日长何所事,茗碗自赍持。”图画着意描绘了文人雅士夏日品茶的自然闲适景象,透过画面,似乎可以听见潺潺水声,闻到淡淡茶香。也是文人理想化的雅致生活的具体体现。



 雅集开幕当天,深圳市文联副主席于长江,深圳市书协顾问邹炯文,深圳市书协专职副主席、秘书长李静,深圳市书协副主席孙宪华,深圳市美协理事尹晶华,深圳市出版集团、深圳晚报领导,本次展览赞助人彭文政先生及部份热心企业家参观展览并参与座谈,对此次雅集活动的形式及展出作品质量高度评价。24日晚关山月美术馆研究收藏部主任陈俊宇先生与雅集成员、部份书画界业内朋友二十余人围炉茗叙,就传统书画的学习继承与专业民间社团的发展等各个方面深入探讨交流。25日资深策展人、深圳美术馆孔晓冰老师莅临雅集现场与雅集成员及善济堂茶禅会馆叶强先生等亲切交流。雅集进行期间同时吸引了许多深圳专业书画界及传统书画爱好者前来观展交流。



展览不设开幕式,整个展览现场自由开放,主办方精心安排了专业古琴、古筝演奏,设有多个茶席并备有茶点。会馆外新篁摇曳,茶室内各个角落一桌一椅,一几一案,一瓶一缶, 一炉一琴都精心布置,各有意趣,移步换景,惊喜连连。


深圳市书协专职副主席、秘书长李静在展厅现场

深圳出版集团聂总、廖总到现场观展
深圳市书协顾问邹文老师   

深圳市文联副主席、深圳市美协副主席于长江老师,深圳市美协理事尹晶华

深圳晚报周总与东一书画院院长黄敬松在展厅现场交流 深圳市书协副主席孙宪华先生观展 或品茗听琴 或观书论画 或清谈闲坐 一个人,要能长处。一张画,可供长看,可作谈资。就这样注视,安静相对

或这样亲近,触手可及


  雅集成员与到场嘉宾等座谈



本次雅集参展作者、策展人之一廖伟夫介绍,东一书画院成立虽只有两年时间,但六位雅集成员却在深圳相识十年有余,为人为艺的理念趋于一致,在传统书画的学习和创作道路上一直砥砺前行。此次雅集有别于常规的书画展览,选择在现实生活空间作展示,就是想让传统的书画作品能回归到他应要的生态,让参观者能够置身其中,安静自然的接受作品带来的文化与美的信息。而不仅是视觉的冲击与形式的呈现。此次作品均是参展作者事先考察会馆环境,根据实际位置的陈设布局,确认作品内容,规格及形式,再结合雅集主题精心创作。每一件作品都推敲再三,量身定制。这样的呈现方式也与善济堂茶禅会馆打造成面向大众服务的生活美学体验馆的理念不谋而合。




 深圳市文联副主席于长江老师发言,他认为此次参展作品的水平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而且很脱俗,看得出来他们是埋头深入传统的。作品与传统情境的搭配这种展览形式很有意义,有探索性,也符合年轻人的心态以及深圳城市属性的。事实上,现在一些美术馆也在尝试做有情景的画展,深圳画院曾经请韩国艺术家在画展中谈古琴,大家来品茶观画。当社会生活已经改变,传统书画艺术如何进入现代人的生活,应该是艺术家着重考虑的问题。


 深圳市书协专职副主席李静认为,这样的雅集的展览形式非常值得推广,民间资本、社会各界力量与一群坚守传统正能量的书画家的有机结合,是一个值得推广的模式。所以从政府层面应该多给这样的团体以支持,而有一些本身水平不够或一些江湖大师,通过其它方式取得话语权占据更多平台的人,终究代表不了深圳,也代表不了文化发展的方向。所以这种专业的本土民间书画团体做好了,才是真正体现深圳文化高度的地方。


深圳市书协顾问邹炯文老师说这些年轻人的进步让我很感动,东一书画院的六位书画家早期都是“深南道”书法群落的成员。“全靠一种情怀,互相爱护鼓励,玩到现在,进步太大了,太努力了,太有才了。廖伟夫传统的东西有苏东坡的味道,黄敬松的山水精致,花鸟生动。春在君感觉细腻妖娆,山人的山水画野逸之气十足,傅志伟、刘敏豪书印皆佳。在他们的作品里,我们能看到传统书画和文化的承续,看到作者对艺术的理解和表达,而不只是流于形式的技巧展示,这一点是现在书画界最应该关注的。



善济堂女主人成洁曼:现代人越来越注重生活美学,这次的展览很贴近生活,我亲眼见到这个书画展的准备过程,这些书画家们既是内容撰写者,又是书画创作者,还是设计师和装潢师,他们亲自设计悬挂,布置调整,茶和书画文化结合起来,举办这样的活动对艺术家和我们茶禅会馆都是一个提升的机会。希望以后这样的合作更加深入完善。


 5-24日晚,关山月美术馆收藏研究部主任陈俊宇先生到现场观展,围炉茗叙,与雅集成员及到场的朋友一起畅谈传统书画以及民间社团的发展等。


 5月25日,深圳美术馆孔晓冰老师莅临雅集现场

孔晓冰老师说这种环境空间与展览布置都做的很祥和,作品如果一挂在美术馆就不同了,他就缺乏了这种生活气息,字画跟生活空间是一体的,中国的字画没有是为美术馆的,字画就是生活,是为了生活空间。字画会寻找他的主人,主人也寻找他,大家合在一起,那就到位了。所以一个展览,空间十分重要。美术馆那种形式,不适合于你们这种守心、守境、文气的东西,他需要张扬,需要跳出来,需要跟人家去比,我们其实就只需要恪守,守着自己一方净土,守着自己一方平静的心。

孔老师对每一张作品每一个场景仔细看过,过程中与作者及善济堂茶禅会馆叶强一起长时间交流,对此次展览形式及内容高度赞许的同时,针对展览情景布置,作品装裱形式等多方面提出许多建议。并期待后期展览能在此基础上做的更好


展览现场部份作品展示场景



事茗——东一书画雅集




前言


        微雨新晴。六合清朗。翫春翹而有思。步西園同節而異時。惟古昔以懷今。援雅琴。事香茗。不求煌隱大業。但究人事之終結。於是乎。耽習禮容。進誦詩書。佇想山陰之棹風神。或林下閒心。以弦歌清暇。但用深心取適於妙。令江東烟樹。欲寄毫素。此時然也。杯酒少許。指嶺上白雲。相老而嬉。

 

                                  嘉禾春在君。



参展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