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桥回望

 zzm1008图书馆 2016-07-20

从河桥镇政府出来,穿过一片农田,河桥古镇就那么毫无预兆地出现在了眼前。

站在古老的码头上,看着眼前那一个个参差不齐的“马头檐”,似乎聚集了千年的灵气,活泼地昭告天下,古镇在此。而欢快玩耍的孩童、五颜六色的遮阳伞、奔驰而过的摩托车,与“黛瓦粉壁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的老宅混杂在一起,仿佛时光交错一般,保存了河桥从无到有、从盛到衰的“物证”。

于是,便正好沿着印满岁月痕迹的石板路走下去,随手推开清漆剥落的暗红门板,就着天井里洒下的光线,静静品读河桥,这本脆黄的线装书……

河桥,坐落在蒲溪、昌南溪、昌化溪三水交汇处,因有河有桥,遂称河桥。

1200多年前,也就是唐玄宗时期的“安史之乱”时,有一户汪姓人家为避战乱,从安徽出发,携老扶幼千里辗转流落到了昌化。此时的他们,因一路的奔波早已人困马乏。就在几近末路的时候,发现此地高山环绕,水土肥美,山川秀丽,一片祥和之景,遂决定在此繁衍生息。

就这样,一场战乱竟无意间揭开了河桥千年历史的开端。而汪家,也一定无法预料到在接下来的岁月中,这个地处高山之中的小镇会演绎出怎样的繁华。

到了明嘉靖年,唐昌即(昌化县)设四镇,河桥因“邑水口形胜商务独冠唐昌”被列为首位。其间有洪、胡、潘、沈、程等姓氏从安徽、武康等地相继迁居至此,置地造屋、建桥铺路、繁衍子孙。一户户人家相继扎根于此,河桥渐渐地热闹了起来。后历经更迭,至清代形成如今的千米长街,有“河桥一带几里许,烟火不下千家”的盛况。而汪、洪、胡、潘、沈、程等即被视为当地正宗,至今仍占主要成分。每年的清明,胡氏后裔依旧俗照例要轮番置酒摆筵、祭祀祖先。只可惜汪氏宗祠在“文化大革命”中毁于一旦,后人无法再看到“唐封越国三千户,宋赐义门第一家”的楹联了。

如今的河桥,依旧是以清末、民初的徽派民居为主,中间夹杂了一些民国时期的建筑,基本保留了古镇的原貌。一条长街上,弯弯曲曲的街道,高高低低的房檐。镇既是街,街便是镇。一条“太平沟”横亘在时光里静静流淌,似乎停留在了千百年前的某一天。

河桥因战乱而生,因水而兴。

三溪于此地交汇成柳溪江,与小镇相依而过,独特的水陆优势使河桥成为了盛极一时的浙西商贾重镇,自建镇起便有着“唐昌首镇”的美誉。据《康熙志·河桥形胜记》载:“唐昌之南五都,据县之南十五里曰河桥,邑之首镇也。”鼎盛时期,这里是浙西最大的药材集散地,有“三百舟船泊古埠,舷歌对唱闹浙西”之景,繁荣的河运带来了不息的人潮,往来商贾云集,达官贵人在此聚首。红顶商人胡雪岩庞大的商船队,就常在这里顺水而下,由徽州直通杭州。镇上酒旗招展,青楼林立,河中画舫对开,琴声拍岸,女子的精美妆容把柳溪江染成了一弯“胭脂水”,又给柳溪江送上了“女人河”与“浙西秦淮”的风情别称。

繁荣的经济催生了小镇独特的文化,这其中许多都与水有关。比如水灯节。水是河桥镇繁荣之本,但行船的危险也是镇里人最大的忧患。为祈求行船平安,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河桥人便会做“盆兰会”,请僧人做道场祭鬼,演“目连戏”驱鬼,放水灯驱鬼。慢慢的,每年次日变成了盛大的节日——水灯会。届时两岸妇女儿童手捧莲花灯,吟唱平安歌谣。待到暮色降临,村长将第一盏水灯放入河中,千百盏水灯便依次在潺潺流水中随波逐流,交相辉映,美不胜收。时过境迁,水灯会在解放后一度被废止。不过听说近些年,随着柳溪江的旅游开发,这一盛大的节日被恢复了,确实可喜。

水灯会是为了祈福求平安,而河桥的另一项盛事,每年农历十月十二日的“庙会”(又称“会市”),就是河桥繁华实实在在的证明。这庙会也和“水”有关,相传五代时的杭州太守柯宁,告老还乡后回到河桥,亲自带领百姓历尽千辛在水流湍急的大流滩治水,方便过往船只,造福世人。后人为追颂他的功德,建立老相公殿,并在其生日那天举行庙会,以祭尊柯老相公。届时四乡八镇、三教九流的人汇聚河桥,售货、购物、唱戏、杂耍、把戏、品尝风味小吃,热闹非凡。如今每逢农历十月十二日,昔日庙会期间,无需有人牵头,仍然沿袭传统,四面八方的人不约而同来到河桥,进行物资交流,火爆场面不减当年。

时光一晃,到了民国时期,河桥逐渐承接了昌化及邻近地区的进出口货物的承接运送业务。最为繁华时,多达260余艘的木帆船,从河桥中街的杨家埠头一直泊到柳溪江面上,船只“一”字排开,蔚为壮观。“河桥有街、河边有船、河中有排”是古镇河桥一道别致的风景画。街上随处可见装着竹木柴炭的担子,挑夫们则坐在一边的青石板上,一言不发地等着买主来问价。刚刚上岸的船工伙计,还来不及擦干腿上的水就忙不迭地走进酒店,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好不快活。

镇中商铺林立,“程怡和”“许益隆”“惠元堂”“汪幽米”等老商店鳞次栉比,近千米的街巷弥漫着蚕茧、生丝、药材的味道。一家紧挨一家的店铺,都秉承着谦恭而守规矩的徽商遗风,无论掌柜伙计,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立不倚门,笑不露齿,热情而不过于拉客,交谈而无太多寒暄。举止有礼,又节制有度。不仅如此,来往此间的商船更带来了来自西方的身影,传教士1935年便在这里建造了耶稣教堂,而今仍是镇上基督信徒做礼拜的地方。繁荣的贸易,中西交融的文化,让河桥赢得了“小上海”的美誉。

一直到抗战时期,河桥始终是浙西的商业集市。而仿佛是千余年前的重演一样,抗日战争的爆发,再一次将河桥推上了历史的舞台。沪杭沦陷,周边邻县亦在日寇铁蹄之下,民不聊生。唯有河桥因位于群山茂林之中,没有受到炮火的侵扰。此时,大批青年学子随浙西三中迁来河桥就读,昌南诸小学高年级学生也涌至河桥双溪小学。同时众多军队和行署机构在河桥驻节,更有浙西行署修械厂,为抗战生产快慢机和轻机枪、弹筒和枪榴弹、大刀刺刀等,并仿照“德国造”、“日本造”的做法,全部打上“河桥造”的标记,为小镇书写上了血与火的一笔。此时的河桥,不仅是浙西北商贸中心,更是教育乃至军事中心!

至此河桥镇到达了繁盛的顶峰。抗战胜利之后,众多行署机构纷纷搬离这里。之后更是随着水路的消亡,河桥也不再是浙西北的商贸中心,小镇逐渐由盛转衰,渐渐没落了。因水而兴的河桥,归于沉寂。

今天的河桥,唯有那锈迹斑斑的老铜环、杨家埠口的系船石,依旧在锲而不舍的讲述着那段时光。只可惜如今不仅不复当年的辉煌,更是有几分破败的景象,惹人惋惜。河桥,或许正如古镇西门,由20世纪70年代河桥中学章敦尚先生与誉光村名匠扬朝中、王家槐合作的“唐昌首镇”四个大字一样,傲然而又无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