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http://image98.360doc.com/DownloadImg/2016/07/2015/76246800_1)
到平遥古城旅游,有一个地方不能不去,那就是古县衙。
据资料载,座落在古城中心的县衙始建于北魏,但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它的早期建筑已了无踪迹。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县衙多为明清时期的建筑,部分房屋经过了翻修或复建。县衙中保存下来的最早建筑是元至正六年(1346年)的大仙楼,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
天,阴沉沉的,昔日的衙门没有了它曾经的威严。
大堂之上,明镜高悬,留下了封建社会的官署文化。
大堂之外,参观的游人兴趣盎然,他们会得到一些警示吗?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http://image98.360doc.com/DownloadImg/2016/07/2015/76246800_2)
平遥县衙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http://image98.360doc.com/DownloadImg/2016/07/2015/76246800_3)
“莫寻仇莫负气莫听教唆到此地费心费力费钱就胜人终累己;
要酌理要揆情要度世事做这官不清不勤不慎易造孽难欺天。” ——平遥县衙门联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http://image98.360doc.com/DownloadImg/2016/07/2015/76246800_4)
俗话说,自古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历史上的平遥县衙也是这样吗?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http://image98.360doc.com/DownloadImg/2016/07/2015/76246800_5)
县衙仪门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http://image98.360doc.com/DownloadImg/2016/07/2015/76246800_6)
“门外四时春,和风甘雨;案内三尺法,烈日严霜。”
——仪门正面联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http://image98.360doc.com/DownloadImg/2016/07/2015/76246800_7)
“万载烟云归咫尺,一署风雨话沧桑。”
——仪门背面联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http://image98.360doc.com/DownloadImg/2016/07/2015/76246800_8)
县衙堂院,这里是衙署及其所属办事机构工作的中心区域。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http://image98.360doc.com/DownloadImg/2016/07/2015/76246800_9)
县衙亲民堂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http://image98.360doc.com/DownloadImg/2016/07/2015/76246800_10)
亲民堂即县衙大堂,这里是知县办理公务的主要场所,也是整个衙署的中心和主体建筑。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大堂联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大堂上的鼓是干什么用的呢?一直没整明白。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又开始县令升堂断案的表演了,没进去看,但听到了大堂里传出的“啪啪”板子声。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大堂前高出地面的“月台”,它象征着封建皇权的威严。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大堂旁门,真漂亮!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县衙汉槐,不知道有几百岁了。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二堂旁门,绝妙的取景框。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二堂又叫思补堂,这里是知县日常办公,召见下级和小范围研究工作与调解、处理一般民事案件的地方。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县衙二堂初建于明万历十九年,新中国成立后到九七年这里一直是平遥县人民政府的办公室。
“与百姓有缘才来到此;期寸心无愧不负斯民。”
——二堂联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二堂屏门横匾:“天理国法人情”,这是旧时县太爷的警言,现在也应该适用吧?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內宅也叫“勤慎堂”,这里是知县日常生活起居和接待客人的地方。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治斌有常径勿施小恩忘大体;驭官无制法但存公道去私情。”
——內宅联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始建于元至正六年(1346年)的大仙楼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是县衙中保存下来的唯一元代建筑。
大仙楼供奉的是狐仙(守印大仙)。狐狸守大印,靠得住吗?
“仙佑紫印仕途广,楼集灵气境界宽。”
—-守印大仙联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大仙楼楼下是窑洞式厨房,这里是知县用餐的地方。
大仙楼楼下联:“柴米油盐酱醋茶,除却神仙少不得;孝悌忠信礼义廉,无有铜钱可做来。”
大仙楼楼上联:“名场似奕无同局;吏道如诗有别裁。”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花荫昼静闻莺语;厅落春闲有燕泥。” ——县衙花厅联
“鱼因贪饵遭钩系;鸟为衔虫被网羁。” ——县衙花厅中堂联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县衙后花园,这里是知县休闲娱乐的地方。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一群外国人,享受的是异国他乡的古城春光。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第一次步入牢狱之门,哈,是为了参观。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据介绍,平遥县衙牢狱有“重狱”、“轻狱”和“女狱”之分,这排狱室应该是复建的轻犯牢房。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轻犯牢房有炕有窗,条件较好,重犯牢房无炕无窗,暗无天日。图右的刑具大概是为重刑犯准备的。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督捕厅门额:“察明”。
不是不明,一察就明,不想察明,永远不明。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督捕厅中厅联:“只愿厅中差事少;但求世上好人多。”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拘禁囚徒的木笼。哈,咋就没进去体验一下呢!什么滋味?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督捕厅正厅对联:“违法者无隙可趁;行凶犯有罪难逃。”
横批:“威严不矜”。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县衙督捕厅始建于清初,现在这里已经开辟成介绍我国古代法律的展览馆。
展览馆内的古代实物刑具太恐怖,恶心得没有拍照。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图中的“木驴”是惩罚女犯的刑具,发明“木驴”的伪君子们真是比犯人还要残忍!不是吗?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县衙快班房遗址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快班房遗址,还会恢复原有的建筑吗?
县衙内的小门深处,总能引起旅游者的探秘欲望。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县衙里的高墙内,曾经发生过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平遥县衙的神龟八卦据说很灵验,摸龟转卦可升官发财,哈,您信吗?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县衙常平仓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县衙粮厅,看到有个作家在售书。
“万事莫苛求,只要大家共守此法;一心惟清白,期与斯民相见以天。”
——粮厅联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别拿土地爷不当神仙,我大小是个官儿。哈,独霸一方也!
“凭此衷一秉虚公,不近利,不好名,勤勤恳恳,但求无愧所知,无负所学;
愿斯民共行直道,莫吝财,莫滋讼,浑浑朴朴,庶得各安其业,各遂其生。”
——平遥县衙土地祠联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戏台真是太小了,县太爷坐在什么地方看戏呢?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县衙钟楼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钟楼上的“虎啸”匾额,另一边匾额是“龙吟”吗?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登观凤楼,歌凤求凰也!
“有美一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
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何日见许兮,慰我彷徨。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不得於飞兮,使我沦亡。”
——【元】王实甫《凤求凰·琴歌》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建于明代的彰瘅亭(图左),这里是宣讲皇帝谕旨,颁布乡规民约,彰善瘅恶的场所。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 [转载]平遥古县衙 <wbr>中国官署文化的历史标本](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