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阎肃被追授全国优秀党员 儿子追忆父亲

 好书风 2016-07-20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之际,已故著名艺术家、空政文工团创作员阎肃,被追授为全国优秀党员,其子阎宇代表父亲参加仪式并且发言。

 

阎宇对《法制晚报》记者说,这个追授可以说是对父亲一生最好的肯定,而对已经去世的父亲来说,这是他一生收到的最好的礼物。借追授之机阎宇再度对记者追忆起今年212日病逝的父亲。

 

他是普通的人 尊重所有正派的人

 

回想我的这位老爸,可以说他真是一个很普通的人,一直在做着普通的事,当然也一直严格要求着自己。要求自己作一个什么样的人呢,首先就是做一个好人,一个忠诚、善良、努力的人。

 

他尊重所有人、尊重大众、尊重老百姓、尊重所有的劳动者,只要是正派的人,他都非常尊重。我以前说过,我跟他出去下楼,他见着谁,不管是扫地的阿姨,还是烧开水的老师傅,他都主动问候,欠身说你好。

 

文工团作曲家姚明,他刚调来北京进文工团时还年轻,我爸对他特客气,说唉呦姚明,你比我强,你又会作词又会作曲,比我强,然后把他拉到家里,说这是来接我班的。

 

这份真诚,这份尊重,这种客气,让姚明什么事都来找我爸,他觉得没障碍,所以在他有了那个点子,想弄一个京歌就来找我爸说,阎老咱们写首京歌吧,咱写老百姓的,把京剧的调门扔进来。

 

我爸说这主意好,当晚就写了故乡是北京。后来我爸说,你看客气是生产力吧?如果对人不客气,人家干嘛来找你啊?作词的多了,对不对?

 

他和中央台合作30年,1985年第一次找他,那是因为他写了江姐,因为才华,但之后从“春晚”到“青歌赛”到“星光大道”,我觉得他的客气才是主因。在央视,很多人都跟我说,接你爹的时候,甭管迟到了还是接早了,到那让他得等会儿,他都没事,他不会生气给人添麻烦。和央视30年一起合作,客气真是生产力。

 

他是乐观的人 从不去和旁人比较

 

我爸总跟我说,乐观地活好自己,不要去跟旁边人比。

 

有一次我开车,送他去国家行政学院讲课,路上有个车加塞别我一下,我就非要别回他两下才甘心。我爸说你看你,咱们这段人生目的是15分钟到达学院。他别不别你,加不加你塞儿,跑不跑你前头来,跟咱们的目的毫无关系,你费尽心血的干嘛非要把他别回来,抢到他前头呢?跟你的目的毫无关系。

 

所以你人生90%的精力都用在了和你没关的事,老盯着别人比你是不是挣钱多了,别人比你的作品好……如果你老盯着这个,你能把自己的事办好吗?能完成好自己的工作吗?

 

不要去跟旁边人比,认认真真、踏踏实实、乐观地活好自己,做好自己,这个很重要,不要去计较旁人的短长。

 

老爸说:“我极少用愤怒和忧愁的情绪对待世间事,事情横着来,我就顺着想,什么难事都可以过去。而且,要努力做到:得之淡然,失之泰然,顺其自然,争其必然。”

 

他是无我的人 得到的远超他想象的

 

老爸在生前身后从不向组织伸手,不琢磨单位给我的事,给的岗位对我个人有什么好处,他就是一心干好组织交给他的工作。而也就是因为这样,组织上给予他的也是最好的,他得到的远远超过他所能想象的。

 

在我父亲去世两周后,央视一个制片人打电话给我说,那天他们剧组开会,会后他把一个刚来的高材生留下,给他讲了阎老的故事。告诉他:你是不是一心一意为单位,我们都能看出来,一心为单位的人才,哪个领导都不舍得你走,会想办法给你最好的待遇,会把最重要最好的工作交给你。而不是一心为单位的,你再大本事也没人敢把你当亲人。

 

我父亲真真正正做到了把个人利益和组织利益融为一体。这对于每一个人,都是一个非常好的借鉴,要让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达成良性循环,我父亲就是一个典型。

 

最近很多朋友都常念叨父亲的那句名言:得意时不能凌驾于组织之上,失意时不要游离于组织之外。

 

父亲病后这么长时间,很多人都会说阎老这辈子太辛苦了,太劳累了。但是我想,如果让老爸重新来一次,他一定还选择同样的活法。就像空军首长说的那样:你爹,是一个战士,一辈子都在战斗。


记者:寿鹏寰

来源:法制晚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