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么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一道数学菜 2016-07-20

           你的孩子写作业的时候是不是拖拖拉拉磨磨蹭蹭,半小时要去三次厕所?很多孩子不爱学习、不爱写作业、甚至厌学,很多父母为此非常苦恼,为什么每天盯着孩子写作业,为孩子学习操碎了心,效果还是不怎么样?这一切的根源可能和厌学有关,或者说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不太高。


         如果我们去阅读一些名人科学家的传记,会发现很多名人对某一学科的兴趣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来了,比如法布尔小小年纪就喜欢观察小动物,高斯小时候就是一个数学神童,莫杂特六岁就登台表演。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孩子如果对学习充满兴趣,自然有了学习的动力。兴趣是一个孩子学习时最原始的动力,接下来才会把学习当作一种责任和义务来推动自己的行为。


那么兴趣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养成的,家长是否可以培养出孩子对学习的兴趣?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在孩子的精神世界里,这种探究世界的好奇心是天然存在的。所以我认为兴趣有天生的成分在,每个孩子生来应该有天然的学习内驱力,但是后天的固化和培养也非常重要。一个不合格的家长,不但不能培养出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反而泯灭了孩子对世界天生的好奇心,对学习的天然兴趣。




要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可以用六个字概括——大氛围,小技巧


 一、培养学习兴趣的大氛围

大氛围的意思是家庭有一个读书学习的氛围。如果一个家庭里,成员复杂,人来人往,家里人忙什么的都有,就是没有学习和读书的氛围,那么这个孩子可能比较浮躁,很难把心思放在学习上。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民国时期一些学者的家庭背景,会发现很多家族的大学者都是一窝窝出的,比如梁启超有九个子女,一门三院士,九子(女)皆才俊,除了大家熟悉的建筑学家梁思成,还有经济学家梁思达、考古学家梁思永,其他子女中还有诗词研究专家、图书馆学家、社会活动家等等;著名的无锡钱氏家族出了钱基博、钱钟书、钱穆、钱三强、钱伟长等著名的大学者;钱钟书的夫人杨绛自己是才女,她的父亲、姑姑、妹妹都是能在学术史上留名的人物。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我觉得家庭的学习氛围非常的重要,家里有人天天在看书学习,孩子自然就会模仿,把学习作为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在做。学习气氛浓厚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往往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


很多家长可能会说我家不是知识分子家庭,天天忙着上班赚钱,没有时间在家搞出一个学习的氛围。我觉得我说的这个氛围家长只要有心,还是可以营造的。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应从阅读开始

        很多关于学习方法的文章都谈到了阅读的重要性,大部分都是在谈阅读的功利性作用,比如多阅读可以帮助孩子写作文,提高写作能力,阅读可以帮助孩子提高语文成绩。在我看来,幼儿时期的阅读,可以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因为阅读能帮孩子打开一个不一样的世界,满足了孩子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还会带来孩子小小的成就感,比如在课外阅读中,孩子了解了很多学校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和趣闻,让他在与同龄人交流的过程中,显示出不一样的知识面和阅读量,会让孩子产生一种自豪感,以后更愿意从阅读中找到自信。阅读不要只满足于快餐式的漫画和时下流行的校园文学作品,不拘泥于某个学科,应广泛涉猎,多读营养丰富的经典名著、科普书、名人传记等,要让孩子从书中体会知识的无穷魅力,不断寻找学习的精神动力。


  2. 家长要有良好的作息规律,减少外出娱乐的时间,多陪伴孩子的成长

       很多家长白天工作很忙,晚上忙应酬忙娱乐,经常很晚才能回到家,到家时,孩子可能都睡着了,陪伴孩子的时间很少。这种作息规律容易让孩子心里不踏实,没有安全感,容易产生被父母忽视的感觉。而且很难让孩子静得下来坐得住。读书学习都是需要踏踏实实的心境的,如果孩子经常看到父母外出玩耍,小孩子也会有一个浮躁不安的心。父母生活作息无规律,孩子也会形成自由、散漫、无拘无束的性格。但是,中国的教育体制是强调整齐划一的一刀切式标准,这种模式下,一个成绩好的孩子的性格特点是:沉稳,安静,爱思考,思维严谨,不喜欢无规律自由散漫的生活节奏。如果父母的业余生活过于丰富多彩的话,很难培养出这种性格的孩子。

       


3. 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要重视家长的示范作用

一个家长如果经常在家捧着书本阅读,那么孩子就会很好奇,也想拿着书畅游书海;一个家长如果经常玩电脑玩手机,孩子染上网瘾也就不足为奇。记得我还没上学的时候,我经常看到我的父母拿着笔在备课批改学生的试卷,看到哥哥姐姐拿着笔在写作业,那时我就特别渴望上学,觉得能看书能写字真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为了满足自己小小的渴望,我也拿了一只铅笔,对着小人书,一笔一划地抄着小人书上的字,虽然我并不认识那些字,也并不知道那些字是什么意思,后来一到上学的年龄,我就迫不及待地跑去学校要求报名上学。所以要想让孩子爱上学习,家长也应该在家里经常保持一个学习的状态,经常看书读报,都会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示范。


4.明确学习的目的,端正学习观,对孩子进行观念植入:

人为什么要学习?为什么要多读书?这些问题在孩子的心里可能也想过很多遍。家长要在平时的言传身教中对孩子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对孩子进行洗脑和观念植入。同时注意多给孩子正确的学习观,告诉孩子读书能让人脱离低级趣味,学习能让人气质高雅,爱学习是一种美德;勤奋学习是人一生中最值得珍藏的一种财富。甚至告诉孩子“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也不为过。不能灌输孩子“读书无用论”思想:看,你老爸没读多少书,不也赚了很多的钱,比你老师赚得多多了。

       很多孩子在幼儿时期,家长可能就开始这方面的教育,有的家长可能会说:你不学习,你就只能去扫马路,只能去讨饭。上了中学以后,家长更明确为:好好学习,就能上重点高中,上了重点高中,你就能上好的大学,上了好的大学,就能有一份好的工作,有了一份好的工作,你就有了良好的生活品质。这些说法都属于给孩子灌输学习的目的。灌输给孩子这种学习目的不是不可以,但是更容易让孩子觉得家长有职业歧视、过于功利与现实而产生抵触心理。到了高中以后,淹没在繁重的学习压力和日复一日的功课中的孩子,可能会开始怀疑自己的学习目的和人生目标。当然,你也可以换一种说法告诉孩子:读书是让人成功的捷径,高考是一个人改变命运的最佳途径。

              

                          二、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小技巧

          1.注重成就感带来学习的兴趣:

          如果一个孩子在遇到一道数学难题的时候能够不怕困难,苦苦钻研,最后解答出来,能给孩子带来成就感;一个孩子如果能在全班同学面前率先答出老师提出的一个其他人回答不出的问题,也能给孩子带来成就感,他就更有兴趣自己去钻研,以期在平时的竞争中胜出。  一个孩子成绩长期保持在班级的前列,会赢得老师的表扬和同学的尊重,让孩子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觉得学习能够给自己带来快乐。这些事情对孩子的学习兴趣的维护都是有积极作用的。

         如果一个孩子在班级表现中总是平平淡淡,普普通通,那么他就很难体会到学习带来的成就感,更谈不上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果一个孩子长期成绩在班上中下游,则会让孩子产生挫败感,甚至厌学情绪。

        所以从孩子入学时起,就应该让孩子尽量保持一个良好的学习成绩,家长应尽量引导孩子把学习成绩定位在班级的前列,并鼓励孩子为之努力,激发孩子的好胜心,培养孩子取得好成绩的信心。不能说现在还是小学,离中考高考还早,等上了中学我再来抓孩子的学习,反正小学成绩好不好,也看不出来将来初中、高中好不好。要知道我国的教育体制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到大学,都是淘汰制,越往上被淘汰的可能性越大,谁能最后站到金字塔的顶端,不是随便一句“逆袭”就能实现的。


2.提高学习的信心:

家长平时多给孩子积极的暗示,我觉得你的英语挺好的,我觉得你有学英语的天分,那么这个孩子就会鼓起信心,努力成为一个英语学科有优势的学生。如果家长一个劲的给孩子贴上偏科的标签,那么这个孩子可能真的偏科了。孩子还在上小学的时候,我就跟孩子说,我不允许你说:我不喜欢某某科目。只要你好好学,学好了,自然就会喜欢。每一学科都有这门学科的内在的美,好好学,通过学习发现了它的美,通过努力取得了好的成绩,自然就会喜欢上它。

          所以在孩子刚开始上小学的时候,家长应尽量培养孩子取得好成绩的信心。有了自信心,自然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和兴趣。万一孩子的成绩不如意,家长应该尽早找出原因,想出解决的办法。


         3.寻找榜样的力量:

         平时多从人物传记中多给孩子讲讲名人童年的小故事和名人的学习方法,讲讲周边同事亲戚或朋友中成绩优异的孩子的故事,他们的学习方法和所取得的成就,让孩子觉得有样板可以参照。  但是在选择榜样的时候,最好不要选择与孩子同龄的邻居或亲戚家的孩子,因为太近的距离,过多表扬“别人家的孩子”,也许会让孩子产生嫉妒或者抗拒的心理。 

 

4.把玩的兴趣转化为学习的兴趣:

如果孩子喜欢玩具汽车,让他在拆装的同时锻炼动手能力;如孩子爱玩电脑,就让孩子学习编程和电脑的拆装;如果孩子喜欢收藏,就让他把相关的历史知识了解个一清二楚,这些都是将玩的兴趣转化为学习的兴趣好的事例。当然如果没有家长的引导,也容易玩物丧志。尤其是电脑,大部分孩子不会爱上拆装和编程,只会爱上玩游戏。


5.想象成功以后的情景,激发学习的兴趣:

带着孩子去北大游览,就是给孩子营造一个成功的场景,激发孩子学习的动力。但是这种激发更应该体现在日常教育当中。比如练习乐器,让孩子多多体会登台表演的荣耀感,能引发他每天坚持枯燥练习的动力。让孩子努力学习,告诉他如果进入班级前三名,会升入什么样的初中,什么样的高中,都能让孩子产生使命感,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上了高中以后,给孩子定好考哪个大学的目标;引导孩子做出排名判断,知道自己应该在班级排前几名才能考上自己的目标学校,鼓励孩子不断努力,这些都能增强孩子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三、容易破坏学习兴趣的几件事:

  1. 过长的学习时间:

    有的家长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孩子还在上一年级,就忙着给孩子报班,学奥数、学英语、学作文,有的生怕孩子一个班不够用,报两个英语班,三个奥数班,孩子好不容易有一点休息时间都要用补课去填满,殊不知爱玩是孩子的天性,紧张之余要放松是成年人都需要的调节方式,每周没有休息的上各种补习班,让孩子没有玩耍的时间,很容易让孩子产生厌学情绪,学习效率也会大打折扣,实在是得不偿失的一件事情。

  2. 过多的作业量:

    题海战术是很多老师惯用的法宝,但是在小学阶段大量的使用,实在是没有必要,有的学校老师布置很多作业,孩子为了完成作业,每天写到十点多,有的家长还不放心,还要给孩子加码,自己去图书市场买回各种各样的课外辅导书,逼着孩子完成家长布置的作业。其实很多课外辅导书都是千篇一律的,你抄我来我抄你,小学的学习内容都很简单,典型的题目就是那么一些,没必要反复练习,而且家长对课外作业也不能很好的过滤和选择,导致花了大量时间在相同的知识点上的反复训练,这些都增加了孩子对学习的厌烦程度,不仅没有效果,反而导致了孩子的厌学情绪。

  3. 过高过严的要求:

    孩子作业写得不认真不美观,就要求撕掉重写或者罚写;听写生字,错一个罚十遍;背诵课文,要求一个字都不能错……这些做法本意是为了让孩子认真,但是增加了作业量,延长了学习的时间,也会让孩子厌烦。与其事后要求重写,不如事先定好作业要求,要求孩子作业认真完成;与其罚写十遍,不如叮嘱孩子看清错字,认真写对一遍。与其一次性地要求孩子背诵课文不能错一个字,不如把背诵放到第二天早晨,让孩子重背一遍,纠正错误的同时还巩固了记忆,因为记忆本身就是一个需要不断反复巩固的事情。

  4. 把分数当筹码,滥给奖励或惩罚:

    孩子最好的学习状态是自发地专注于功课的学习,当学习成果好的时候,考试成绩本身就是一种正激励,父母只需给予口头的肯定和支持就可以了。如果考差了,孩子自己就会感到沮丧和伤心,父母只需帮助孩子查找考差的原因给出相应的对策就可以了。可是在实际生活中,有的家长会给孩子约定,考了100分,就奖励100元钱。没考到100分,就狠狠地骂一顿或者打屁股。这种唯分数论的奖惩制度无形中给了孩子暗示:学习是被迫的,没有人爱学习,学习成了一个谈条件的筹码。学习就是为了一个分数,有的孩子为了让父母看到一个满意的分数,可能会采取撒谎、考试作弊或者隐藏试卷的做法来逃避父母的检查,反而掩盖了很多孩子学习上存在的问题。

  5. 把学习当成孩子玩耍的绊脚石

    当孩子提出正当且合理的玩耍要求时,父母则提出一个学习的条件作为交换,比如出去旅游,非得逼着孩子写三篇旅游的作文,想和同学出去户外运动,非得逼着孩子额外多写三张试卷才能出去……这些简单粗暴的逼着孩子学习的方法,或让孩子渐渐把学习当作一件令人扫兴甚至讨厌的事情。明智的家长应该是平衡孩子学习与玩耍之间的关系,让孩子玩得尽兴,学得专注。


    文:米兰     图:王芳

版权声明:原创作品(含图片),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