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培培学医记】(二十五)白术

 新浪跃春江 2016-07-20


▲白术

今天学习一下白术。

前面我学习过苍术,那是种长得长条条的药。而一字之差的白术则长得一股球形,一团的。它的外皮暗黑色,内部的木纤维比较疏松,闻起来有股墨水的那种臭臭的香味。口尝一股辛香味儿,味道蛮厚的。有一点点的苦,泡茶喝就感觉有那么一点甘甜。它泡出来的那个水看起来有点淡黄,喝起来有种肥厚的感觉,喝完后不久口舌生津。

白术气味苦甘,性温,归脾胃二经。能补气健脾,生津止渴,燥湿利水。

白术是一种常用药,尝尝在方中配伍来健脾益气。现代人很多都肝郁脾虚,在治疗疾病时很多时候要考虑到脾胃,这时候往往都能用到白术。白术既可以温补脾胃守住中焦脾胃之气,又可以健运中焦。像脾虚导致的脾湿、胀满、泄泻、四肢无力,自汗等等,它都可以通过健脾而达到治疗效果。

白术虽然偏补,但它终究性燥,其益气生津是在健脾除湿的基础上而达到的效果。有湿时方可使用,若是肺脾胃有邪热燥火的话反而会加重燥性(非虚火,白术能散虚热),本来就已经燥了,就算好不容易生了一点津液也被燥火给蒸的一干二净了。

来源:武郎中工作室

【培培学医记】(一)第一次跟师出诊

【培培学医记】(二)干姜

【培培学医记】(三)党参

【培培学医记】(四)生白芍

【培培学医记】(五)第二次跟师出诊

【培培学医记】(六)桂枝

【培培学医记】(七)黄芪

【培培学医记】(八)制厚朴

【培培学医记】(九)苍术

【培培学医记】(十)决明子

【培培学医记】(十一)第三次跟师出诊

【培培学医记】(十二)猪苓

【培培学医记】(十三)泽泻

【培培学医记】(十四)茯苓

【培培学医记】(十五)生石膏

【培培学医记】(十六)乳香、没(mò)药

【培培学医记】(十七)川芎

【培培学医记】(十八)第四次跟师出诊

【培培学医记】(十九)丹参

【培培学医记】(二十)红花

【培培学医记】(二十一)香附

【培培学医记】(二十二)杏仁

【培培学医记】(二十三)生山楂

【培培学医记】(二十四)谈谈小儿湿疹(第五次跟师出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