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构传统 IT,颠覆 SaaS,Docker 的竞争与洗牌|深度

 西域过客01 2016-07-20

本文特别感谢灵雀云创始人左玥、时速云联合创始人兼 CEO 黄启功、有容云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架构师马洪喜、数人云 CTO 肖徳时。T 客汇 Docker 系列采访微信联络:yutingsunshine。

前不久 Docker 公司主办的 DockerCon 2016 在西雅图落下帷幕,随即传出微软十亿美元的收购意向。以 Docker 公司为代表的容器技术,已经让微软之类的技术公司巨头们将其视为重要战略。

容器技术早在 5、6 年前就有,当时为谷歌使用,只是使用起来比较复杂,没有友好的界面,很难流行推广。每个人都想用容器技术,但容器搭建起来比较复杂,要经过很多步骤,维护也比较难用。

Docker 公司抓住了开发者的需求点。

创始人兼 CTO Solomon Hykes,把容器界面做得非常友好,让技术环境很容易搭建起来。在这一次活动中,Solomon 现场跑 Live Demo,把用户的好奇心调动了起来,用户数量迅速增长。Docker 发展了 3 年,在一年半之后开始火起来,吸引了第一批开发者。

第一届 DockerCon 2014,Docker 公司推广自己的技术,受到 IBM、英特尔的关注。这些公司准备在新的虚拟化技术中争取自己的地位。如今,亚马逊、Azure、阿里云、腾讯云等厂商都支撑原生 Docker。

下一代云计算的 Docker 技术在散发着越来越多的魅力。

下一代云计算:Docker 在解构传统 IT

容器技术早已有之,已经近 10 年发展,谷歌就曾推出过 Imctfy。2013 年,Docker 公司成立之后,容器技术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阶段。

简单理解,「容器化」是把应用代码打包封装成 Docker 镜像的过程,能让应用以标准的镜像方式运行在 Docker Engine 之上。

容器为应用程序提供了隔离的运行空间,每个容器内都包含一个独享的完整用户环境空间,并且一个容器内的变动不会影响其他容器的运行环境。容器之间共享同一个系统内核,这样当同一个库被多个容器使用时,内存的使用效率会得到提升。原有应用的容器化几乎不需要进行改造(大型中间件除外),而仅需要定义它的 Dockerfile 描述文件。

传统的 IT 构建是自下而上的,传统 IT 建设有耦合度高的问题,需要先把硬件做好,再部署操作系统等软件和上层应用。虚拟化技术解决了硬件和操作系统解耦合,让大家无需多关注硬件,而把关注点转移到虚拟机层面。这是一次很大的技术变革,也推动了现有 IaaS 云的发展。

虚拟化使业务能够快速交互,不需要关注底层硬件资源,但这样的 IT 创新改革还不够彻底。IT 技术人员在上层还是要关注操作系统层面,比如其配置、补丁和优化等。况且终端用户关心的是应用。

更好的方式是把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再进行解耦合,这样必将能带来更大的变革。目前比较接近的技术就是以 Docker 为代表的容器技术了。

Docker 的概念演进:从「Build」、「Ship」到「Run」

Docker 是一个发展了 3 年多的容器技术。从一开始的编程工具,逐渐演变为事实上的行业标准,同时也被 IBM、英特尔、惠普、微软等公司支持。Docker 作为新一代技术,取代了原来云计算的虚拟化载体,号称「虚拟化 2.0」的概念。

Docker 一开始只说自己是一个简单的工具,接下来,称自己是一个 PaaS。现在,PaaS 的说法也被打破。而叫 serverless。Docker 成为了一个服务的框架。IaaS、PaaS 和 SaaS 的基础是虚拟机,如果没有虚拟机无法实现部署。但在 Docker 环境中,没有虚拟机和主机的概念。

云计算的生态圈已经开始受 Docker 影响而定义。原来 IT 界强调数据中心、主机、服务器,现在已经逐渐去除了服务器的概念,提倡新一代软件 IT 架构。Docker 的好处是不仅仅局限于用户很难接触的云端技术,还可以在本地部署。

Docker 诞生之初解决的是开发运维的问题,让开发者可以打包他们的应用以及依赖包到一个可移植的容器中,然后发布到任何的 Linux 机器上,也可以实现虚拟化。

之后 Docker 逐步扩大生态,在解决了「Build」和「Ship」之后,Docker 通过收购 Tutum,推出了 Docker Cloud,进而向「Run」进发。而现在,基于 Docker 的 CaaS(Container as a Service,即容器服务),被誉为下一代的云计算架构。基于 CaaS 的云计算架构将为业务应用层面带来质的飞跃,涵盖了应用从开发、构建、集成、部署、运行的完整生命周期,同时在 DevOps,CI/CD,微服务,开发测试,轻量级虚拟化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Docker 对 SaaS 厂商的改变,一直在业界中存在争议。

PaaS 退位,Docker 引领新 SaaS

1

改变交付模式

IaaS 解决了计算资源的问题,但并没有解决应用本身的问题;传统的 PaaS 虽然在应用部署,扩展等方面提供了帮助,但 PaaS 本身带来的问题诸如灵活性差,隔离性弱,对应用的限制等原因导致传统的 PaaS 发展并不好。基于 Docker 的容器服务(Container as a Service),实际涵盖了 IaaS 和 PaaS 两者的优势,它是一种更轻量级的虚拟化,可以解决应用部署,DevOps,微服务等问题。而且未来的 SaaS 也都将逐步容器化,因为容器比虚拟机更轻量灵活,对于 SaaS 的交付将会带来质的改变。

应用 Docker 的 SaaS 用户主要是为了解决应用交付问题。Docker 在颠覆交付模式上对 SaaS 的影响则是,未来的 SaaS 有可能都会容器化。Salesforce 等 很早就提出了资源隔离和基于此的编程模型。它们也一直对容器技术持续跟进,对它们来说,容器技术是实现业务的一个手段。

2

关乎数据安全

Sapho 创始人兼 CTO Peter Yared 认为:「国外的很多公司已经开始意识到:SaaS 软件很难提供一个自由的数据访问通道。比如 Salesforce 的 API 接口是计量付费的,企业如果想规模化的访问数据需要支付 SaaS 厂商费用。安全是 CIO 最为焦虑的事情,然而决定采用 SaaS 软件,就意味着把数据安全委托给了 SaaS 厂商。多租户模式共享数据基础设施对 SaaS 供应商更有利,但对用户并不是最有利的。」

持 Docker 会颠覆 SaaS 观点的原因就在于:企业用户可以购买软件或者租用应用程序,跑在公有云或私有云上。在功能上和 SaaS 相同,运营商会自动更新软件;与 SaaS 不同的是,数据控制、软件供应商能否访问,权利掌握在你的手中。没有你的许可,供应商不能访问企业数据。

解构传统 IT,颠覆 SaaS,Docker 的竞争与洗牌|深度

解构传统 IT,颠覆 SaaS,Docker 的竞争与洗牌|深度

在云端,SaaS 服务是可以赚钱的业务,但之前一直被 IaaS 和 PaaS 绑定,导致 SaaS 厂商和用户保证永远不宕机时,需要做多个容灾和云部署,但依然不能在其掌控之中。特别是当各家云服务厂商的环境不同,SaaS 厂商需要把标准环境和应用程序打包成镜像,在各个环境中可以运营。对于 SaaS 厂商来说,最需要解决的事情是把可控的风险降到最低,特别是国内主要云厂商还做不到 4 个 9、5 个 9 的安全性。

对于 SaaS 厂商来说,宕机可以获得云公司的赔付,但更重要的是如何用新的技术降低服务不可靠的风险。Docker 的价值是可以容灾、快速迁移,完成复杂的部署和安装,速度比较快。容器的集群管理可以随意调度。IaaS 的附加值在 PaaS 上,但利润空间很小。

3

触动 SaaS 厂商的利益

灵雀云创始人左玥认为:「SaaS 厂商采用了 Docker 技术之后,可以为每一个企业客户轻便快捷的建立「单租户」。新用户服务获得的服务、数据存储,和其他租户完全隔离。Docker 帮助 SaaS 厂商完成了更底层的隔离,而不仅仅是业务上的隔离。从基础架构上给用户进行完全不同的 2 套部署。」

「当某天客户不想把自己的数据库放在 SaaS 厂商这里,出于安全或者企业发展的规模考虑。想转移到自己的私有云,或者第三方平台上。由于通过容器技术进行了独立的部署,理论上可以做到把整个部署,打包数据,完全交付到新的平台上。整个过程在在几分钟或者非常短的时间内完成,不影响用户的业务。」

Docker 不是提供一个大集中的 SaaS,而是在未来提供一个可以在公有和私有之间漂移的 SaaS。这是未来对 SaaS 产业可能带来的颠覆之处。

但在 SaaS 领域,Docker 目前没有广泛铺开。

原因是:使用容器技术对新兴的 SaaS 公司未必是一个好事,因为新兴的 SaaS 公司在创立之初就提供公有云,这种大集中的交互方式。但对于传统 SaaS 厂商来说,反而是一件好事。因为调整为多租户架构调整需要付出非常大的代价,现在只需要把以前交互给客户的部署容器化,立刻就有了云中的公有平台。对于传统厂商来说,不需要太大改变架构,反而可能是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

DockerCon 2016 的新动向

对于 DockerCon 2016 大会,业界共同关注点,集中表现在这三点:

1

Docker 竞争全面开挂

有容云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架构师马洪喜认为:SwarmKit 直接集成到 Docker 1.12,这将对国内外容器公司产生一定影响。或许是迫于 K8S 的压力,或许是 Docker 的愿景很大,试图管理整个生态系统,并开始切换到注重盈利的经营模式。

由此看来,一些以容器调度和编排为核心的创业公司将受很大影响。在更远的未来,Docker 要做的业务可能更广,生态里的玩家要警惕自己的蛋糕要被吃走。目前,Docker 领域的创业公司,并不容易找准自己的定位,国内公司的业务需求场景比国外可能还要复杂,国内公司更应该看看用户的真正需求是什么。

Docker 已经融了很多钱,但这场战争它不能丢。Docker 公司已经释放出明确的信号,在即将到来的一两年中,面对谷歌、微软,必须全力以赴。

2

发布应用商店

时速云 CEO 黄启功认为:观察 Docker 发布应用商店。云计算不仅仅是卖资源,未来更大的赢利点会落到软件服务上。AWS 的 Marketplace 有非常多的商用软件,这给 AWS 带来了可观的收入。Docker hub 上虽然有几十亿的下载量,但是因为质量良莠不齐,用户很难辨别出哪个应用是可靠的。Docker 发布内测版应用商店,表明 Docker 开始寻求商业化,这也是目前 Docker 厂商们迫在眉睫的问题。同时,也将伴随越来越多的 SaaS 应用 Docker 化。

Docker 希望做一个类似于苹果商店,让开发者付钱使用。Dcoker 技术像搭积木一样,让公司把买来的技术和已有技术组合在一起。比如客户像搭建一个 Hadoop 环境,或者把自己的业务变成 App。在版本完善后测试,或者装到不同环境中,实现一键部署。我认为推广应用商店,本质上也是用户的真实需求。

3

支持 Windows

Docker 在目前的版本中开始支持 Windows,给 Windows 原生支持。

Docker 带给 Linux 生态的优势,也会在 Windows 中体现。对 Windows 的改变会比对 Linux 的改变来得更猛烈。因为 Linux 在没有 Docker 之前,有其他的 Chef, Puppet 等工具可以实现高效和自动化工作。Windows 本身在这方向一直比较弱,Windows 管理员大部分还是依赖 GUI。如果能把 Docker 的优势带入到 Windows 世界里,这个冲击会是很大的,毕竟不少企业的后台业务还要依赖 Windows 的。

解构传统 IT,颠覆 SaaS,Docker 的竞争与洗牌|深度

大巨头与创业公司在 Docker 潮中洗牌

亚马逊、谷歌、微软,都增加了 CaaS (Containers-as-a-Service)平台,从而使 Docker 容器技术可以在其平台上运行,来填补 IaaS 和 PaaS 之间的「空隙」。

数人云 CTO 肖徳时认为:Docker 公司让它们的技术从一个小工具,逐渐成为一个大风向,吸引更多大公司参与进来。有一个背景原因,很多大公司比如微软等并不希望自己在技术上落后,在 OpenStack 的竞争上,这些公司没有分出胜负。大家都在做自己的 OpenStack 标准。所以尽管 OpenStack 是开源的,但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标准。而 Docker 则不同,因为更加中立,由 Docker 公司掌握主动权,Docker 公司建立了初步技术,后来把标准贡献给了 Linux 基金会,这使得 Docker 公司变得非常中立。大公司只能参与,无法决定标准。

有容云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架构师马洪喜认为:目前整个容器技术领域,从国外来看,以 Docker、谷歌、CoreOS、Mesos 等公司为首,都在尝试定义「标准」,牵引用户,为未来分得更大块蛋糕做准备。因此已经初步形成了 Swarm, K8S, Mesos 等技术帮派。

相比国外来说,国内 Docker 创业公司还处在很早期的竞争阶段,主要是以争夺客户和订单为主。

解构传统 IT,颠覆 SaaS,Docker 的竞争与洗牌|深度

目前国内 Docker 创业公司多集中在 A 轮,资本进入谨慎期,国内 Docker 生态圈将迎来第一个竞争洗牌期。如何定义好自己的客户,争取产品的独特性,获得资本和客户的青睐将决定了第一轮 PK 的胜出。

如需转载至其他公众号、网站、移动端 App,请联系「人称 T 客」获得授权。

微信联络:zsy_wm

转载原则:

·不改动内容,不截取部分,保持文章完整

·原文有具体作者姓名,请在编辑页作者栏填写作者姓名;如无具体作者,作者栏请填写「人称 T 客」;

·非微信转载:需在醒目位置注明文章来源为「人称 T 客(微信公众号:Java_simon)」,以及作者姓名;

·第一次转载:请在发布前将转载文章的预览发给我们,经审核同意后即可发布;

·请将「人称 T 客」的微信二维码及介绍,附在文章结尾或开头

第二届中国SaaS产业峰会8月5日上海站即将开幕,了解更多详情或报名请扫描图片上二维码以及点击阅读原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