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西大峡谷,是我多年来一直想去但又因各种原因没有去成的地方。这次去临安自然把它列入了行程计划。但当我终于来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却让我大所失望。单人门票160元价高不说,景区的环境管理可以用“脏、乱、差”三个字来形容。 自我坐上景区内中巴那一刻,就开始皱眉头。车子里外都很脏,座椅破旧得惨不忍睹,车子开起来人都会摇,椅子上的布套满是破洞污垢,是硬着头皮坐上去的。司机开得飞快,是贴着峡谷飞奔的那种,特别是急转弯时,把我吓得半死。好不容易到了最深处的白马涯,进去一看,溪水周边到处是垃圾,溪边小路随处是娃娃鱼的叫卖声(其实是蝾螈,娃娃鱼是保护动物不可能卖的),每走几步,总是有人挡着向你兜售,搞得你心情很烦燥。 我以为到了白马涯就能看到瀑布,可一打听还要登上很高的山顶才能看到,来回需要2个多小时。看到山下这个样子,想想山上也好不到哪里去,于是决定不上去了。我们在瀑布流下的溪潭里找到一处比较干净的地方,把脚泡在激水中冲浪,看着流水冲击到石头时泛起的白色浪花,心情舒朗了好多,这样也算没白来一趟了。刚下去的时候水有些凉,后来慢慢适应了。 从白马涯出来,顺道去了其它三个景点,老碓溪、剑门关、柘林瀑,看到的环境状况与白马涯大同小异,想漂流的话还得单独买票,皮筏漂流50元,自助漂流80元,刚才买的160元的联票什么都不包,这也太差劲了。想起昨天在十门峡的两人票才130元,景色和环境都比这里好。看到和想到这些,兴趣全无。于是就早早地撤了出来,并且觉得今天的两张门票320元花得好冤。 浙西大峡谷自1999年开发以来,至今已有15个年头了,光是门票收入也不菲,可为什么会越办越差了呢?是管理者只顾收益不顾投资维护?还是其它什么原因?为什么同属临安境内的十门峡景区管理就好得多?这是临安当地乃至杭州市旅游管理部门值得思考的问题。 何曾几时起,总是听到朋友们在说,哪个哪个景点变样了,没有了原生态面貌,到处充斥着商贩叫卖声。我想,我们并不是要完全排斥商业化,毕竟商业是带动经济的源泉和手段,我们只是希望在商业化同时,仍然保留景区的那份原始精华,保持她的观赏价值,还给游客一个原汁原味的风景与风情。 个人的力量是微薄的,希望通过朋友圈的力量让更多的人能看到,引起社会的共鸣,呼吁和督促旅游管理部门加强景区的有效管理,还给杭州市民一个秀丽的浙西大峡谷。 请还给我们一个山清水秀的大峡谷! |
|
来自: zzm1008图书馆 > 《金华婺城金东 》